欲把好文度与人,长短浅深各相宜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w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故乡》是传统教学名篇,一般需三课时教学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但这是一节市级公开课,我必须把这篇课文压缩在一课时讲授完毕,并借此契机尝试“长文短教”,希望摸索出一条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之路。我从备课到上课的整个过程中,得出了几点思考。
  一、教师和学生都要有备而上
  备课前首先翻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和一些关于如何“长文短教”的研讨性论文,这些优秀教师的设计虽然都是按照两至三课时设计,但都是找一个切入点去串起这篇课文。同时那些研讨性论文也都是强调课文突出重点,删繁就简。我于是就从这两方面入手备课。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复习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并告知学生小说是以人物为中心的,这就为这篇课文的重点“人物分析”进行了一个铺垫。除了教师备课这个环节,学生充分预习显得更为重要,一节课的成功标准主要是学生学得如何,学生掌握得越好,这节课就越成功。那么学生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以前三节课的教学容量,这就需要学生在授课前对课文非常熟悉,不需要占用课堂时间来熟悉课文。我先是在早读课上带着学生把全文大声朗读了两遍,然后发了一张导学案让学生完成,这种书面的预习作业是倒逼学生在读完课文后真正地去梳理和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小说常识的复习题:小说三要素是什么,其中以什么为中心。2.给所列出的加点字注音,并抄写词语(这些词语囊括了这篇课文中课标要求掌握的所有生字词)一遍。3.请学生找出写眼前故乡景象和记忆中故乡景象的语句。4.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记忆中的闰土样子和眼前的闰土样子的语句。5.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眼前的杨二嫂样子和记忆中的杨二嫂样子的语句。6.他的另外一部小说《社戏》中提到的陪“我”看社戏的双喜等人,他们如果也和“我”在这个时候在“我”家中久别重逢,他们也会和“我”眼前的闰土一样吗。7.总结归纳:看看闰土、杨二嫂,还有我们以前学过的孔乙己,我们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先生。上述7个问题中,前六个是必做题,最后一道题是选做题。这些问题也都是我上次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做了这些题目,就能有的放矢地去思考我第二天上课的内容,不至于在课堂上再花时间去找。
  二、课堂上突出和围绕重点
  在课上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昨天布置的导学案上的第一道小说常识复习题和第二道字词注音题的答案直接投影在电子白板上,让学生去核对和订正。学生核对和订正完以后,我强调了一下刚才投影的字词中最容易错的字形和字音,并让学生齐声读字词两遍来加深一下印象。学生读完字词以后,我就回到第一道文学常识上来,刻意提醒学生,小说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因为是昨天布置的导学案作业,我就安排一个学生站起来读一读他找出来的写眼前故乡景象和记忆中故乡景象的语句,并说出其各自的特点,学生在大声朗读过程中,已经基本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非常轻松地说出“萧索”和“生机勃勃”这两个不同的特点。我就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眼前的和记忆中的反差如此之大,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为了引出学生对文章写作背景的认识,不管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我都会在投影打出:“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平(今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这样这个环节就解决了小说的环境这个前提条件,为我们能更好地解读人物扫清了障碍。接下来则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部分——解读人物,首先还是让一位学生站起来读一读他找出来的描写记忆中的闰土样子和眼前的闰土样子的语句,这位学生能够按照人物描写进行分类解读:(1)外貌描写,记忆中“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眼前的“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2)动作和语言描写,记忆中的闰土雪地捕鸟,月夜刺碴,“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眼前的闰土在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记忆中的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眼前闰土则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这位学生回答完以后,我和学生一起反复赏读闰土叫“我”的那几段,去揣摩闰土的性格形象,直至学生们都能感受到一个遭受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重重压迫的农民形象。我又问学生在“我”和闰土交谈过程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杨二嫂,她又是怎样呢?我又让一位学生读一读他找出来的描写记忆中的杨二嫂样子和眼前的杨二嫂样子的语句:曾经的豆腐西施,文静端庄。而现在“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另外还有许多她的说话和动作,这些表现了她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杨二嫂作为文中一个重要的人物,我也和学生进行了分角色朗读表演,学生们惟妙惟肖地演绎了杨二嫂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明白了在日趋贫困的生活中,杨二嫂是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身上也有着社会压迫的痕迹。这也就是我这节课的重点部分,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去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同时也就读懂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压缩课时不是随意删减
  在上一个环节中解读了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但是这篇课文中还有许多经典的段落没有讲解,尤其是文章中最后几段,如果觉得既然已经把小说人物解读这么透彻了,其他的讲和不讲都无所谓,这就大错特错了。长文短教固然要删繁就简,但是如果就这样只突出重点,而不照顾全篇,就显得上课极为草率和不负责任。所以我在和学生分析完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以后,就让学生回答第六个问题:他的另外一部小说《社戏》中提到的陪“我”看社戏的双喜等人,他们如果也和“我”在这个时候在“我”家中久别重逢,他们也会和“我”眼前的闰土一样吗?这个问题因为涉及到以前学过的课文《社戏》,学生们一下子就来了兴趣,纷纷各抒己见。大部分学生回答是和闰土一样,也变得麻木了。但也有同学说,有的小伙伴也和“我”一样在外面谋生,到“我”家里和我交流在外谋生的不易。我就要求学生和我一起读课文的第86段,把“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這几句拎出来反复读了三遍,有学生就说也许小伙伴变得和杨二嫂一样,成了尖酸刻薄的小市民。我总结道,其实不管哪一种人都是社会原因造成的,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不满和批判,所以他在后面写了“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些其实都是鲁迅先生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教到一篇完整的课文基本上能呈现到学生面前,但是任何一篇长文,都会有一定量的超越课程目标之外的重难点信息存在着。我就把“看看闰土、杨二嫂,还有我们以前学过的孔乙己,我们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先生”作为一个选做题留给了有兴趣进行深入思考探究的学生,有的学生说鲁迅关注现实社会并希望改变现实社会,有的学生说鲁迅喜欢关注社会中被压迫的小人物等等,对于这部分学生,我就建议他们读读鲁迅的杂文,看看鲁迅怎么尖锐地抨击社会;也可以看看《祝福》《阿Q正传》等经典小说,看看鲁迅先生笔下的另外的小人物的命运如何。这样,长文不仅可以短教,还可以深教。
其他文献
所谓的“问题链”设计就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方式,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1]将教材知识转换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2]是课堂教学中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领悟文本核心价值的一种链式过程设计。这种设计的目的指向的是学生思维
高考作文往往要求考生写出独特的感悟和思考。对于论述文来说,让阅卷者眼前一亮的首先是新颖的立意。正如用“踏花归来马蹄香”作画,一般画师都把笔墨丹青用在花和马上,而高明的画师却凸显了马蹄边追逐的蝴蝶。论述文写作,如何独辟蹊径,展现自己不一样的思考?笔者认为在作文审题立意时,应该让思想再飞会儿,在思维上寻求新的突破。   一、追本溯源翻新意   立意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思维如果停留在一个层面上,立意就会浅
《三峡》是我国古代山水名篇,长期以来作为重要篇目选入语文教材。由于各种原因,本文也涉及一些有争议的细节问题,如关于这篇课文的出处与作者的疑问就一度为一些老师所关注。有疑问,就要析疑,笔者拟就此略作梳理分析,为大家提供些许参考。   一、《三峡》的出处究竟何在   有些教材对《三峡》一文的出处标注为“选自《水经注疏》”,并随之解释“郦道元”的有关情况,由此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好像是郦道元撰写了《水经注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尤其是2017年浙江卷、上海卷高考试题的命题情况来看,论述类文章阅读的命题形式日趋灵活,有主观化的趋势,命题者还力求在阅读中促进“文化的传承与理解”[1]。学生在面对此类题型时,容易出现审题不清,思维混乱等问题,究其原因则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训练,不能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原文;在引导学生比对原文和选项的过程中,没有完成言语经验——判断错误选项的“尺度”的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这个对话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容,同时也要让学生在感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采用的写法,理解文本所蕴含的写作资源。这就要正确理解并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和写作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会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了,又会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强阅读、学习文本对提高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两者要密切结合、互为补充
2018年高考全国语文Ⅰ卷,在总结并继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又作出了新探索,它具有风向标的历史意义——在命题指导思想上,除了继续反映时代新要求、新特征之外,特别强调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团结奋进、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入命题;在通过命题体现文化传承路径方面,讲求古今融通,突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有效转换;在命题技术上,全套试卷题型结构合理,试题情境化程度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落实到文本解读、课堂教学的微观实践中去,方可真正接上语文教研教学的“一线地气”。下文将以苏教版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的《段太尉逸事状》一文为研讨文本,从微观视角初步探讨如何在高中文言文文本资源的解读开发中落实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一、品味语言——“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前提  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的
有的语文课索然无味。教师只是照搬《教师教学用书》或某些“教案选”的内容。这些内容,大多数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很容易在学辅读物上或“百度”一下就能获得。这样,课堂上时常出现教师刚说了上句学生立刻接出下句,或者学生的回答大同小异的情况。时间长了,有些学生干脆就不怎么听课,或者上课根本就不在状态。  如何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强化问题意识,提高探究能力,给学生提供真正有营养的“饭菜”,让学生感觉到课堂上有自
所谓析例,就是对事例进行分析议论,以阐明事例与论点之间的联系,使事例与论点相扣,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真正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的一种议论方法。2017年,几乎所有省市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写作部分都规定为“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对议论文的内容要求相对较低,为“符合文体要求”及“内容充实,中心明确”两点,这就要求考生既要具备明确的文体意识,又要具有整合丰富事例及扣旨行文的能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叙事学的引进,我国作家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的运行趋势,对西方现代叙事方式——心灵化叙事方式、意象化叙事方式、散文化叙事方式、荒诞化叙事方式等等,热情引进,并认真进行民族化改造,产生了一系列创新,丰富发展了现代叙事方式。   心灵化叙事方式,常常通过具体事件,把人物在其中“触景生情”引发的心理活动,如回忆、联想、独白、自省、想象、推测、幻觉、梦境等等作为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