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正处于青春到逐步成人过渡期。处于花季雨季的他们或多或少对爱情有所向往,也有所迷茫。因此,做好古典爱情诗文的教学,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非常必要;突破高中古典爱情诗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相融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關键词:高中生;爱情诗文;情感教育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带给人们不同的内心感受,影响着人一生的发展。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将有利于引领他们走向阳光大道。在此,笔者以《氓》为例,分今至古、古返今两大方向,各三步走教学策略,探讨古典爱情诗文教学如何与情感教育达到融合统一的问题。
一、穿越古代,体会情思
1、借助学习支架,穿越古代
古代与现代间是存在千年的时空差,各自的社会风貌均有所不同。那么要让高中生穿越古代,置景缘情,就必需有相应的学习支架。就《氓》而言,它是选自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古代妇女的女性恋爱生活婚姻观进行切入点,让学生能理解诗中女主人公的不幸命运,促进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
2、妙用现代技术,演绎古代
古典爱情诗文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诸多因素在内的综合艺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或flash,或剪辑,或MTV等)展示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画面,或吟、或唱,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真正领会诗中微妙的情感。学习《氓》这篇课文,通过视频展示,讲述诗中的古诗情节,让学生理解文章,并透过视频中的画面感受女主人的不同际遇,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女主人的情感变化,为深入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做准备。
3、找意象绘意境,体悟情思
在古典爱情诗文中,有不少关于爱情的意象。而在《氓》这首诗中,诗人是农村妇女,农村四周的自然景物,是她每天所接触的熟悉的,诗人触物联想,便歌唱起来。诗中出现不少的典型意象,如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比喻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第六章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是反比,比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这些,对于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加强诗的思想意义,都起了积极作用。
二、返回现代,感悟情思
1、现代灵魂,畅所欲言文之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强调经验建构、探索、合作和对话,要求教师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对话的进程中来,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分享,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遨游,那么这些融合在古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将内化为学生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在《氓》一文中,如在女子回娘家遭受家人不理解与嘲笑的情节处,可设计填补一些对话,激发学生探讨,思考,实现实现灵魂间的对话,对女子的遭遇有了更深的同情。
2、现古对比,迁移情感的思考
情感的引领在对比中可见思维的火花。《氓》是一个古代社会弃妇形象和一个负心汉,而放之现代,这样的素材类的新闻、故事也不少。到了现当代男女追求平等的社会,依然有如此现象发生,不也让人深思不已。如何的爱情婚姻观,才是我们很好地寻找人生伴侣的,这当下也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以心灵启迪的现代诗文,进行对比阅读,学生就舒婷的《致橡树》中得到启发。这一首现代诗,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学生在对比中思考,从而判断出什么是美好的爱情。
3、活学活用,拓展情感的天空
古典爱情诗文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理解了诗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了其深刻的意蕴,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教师更应该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诗文家园。如学完《氓》后,可以进行古诗文改写、情景演绎活动、古诗文连环画创作活动,古诗文串联活动等一些生动活泼的活动,组织课堂教学,让古典诗歌的诗情融入学生的精神家园这不但释放了学生的智慧,更是滋养了学生的诗情,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感情的真谛。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以上就是笔者对于高中古典爱情诗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策略的一些粗浅总结,望能对诸位同行在高中古典爱情诗文教学有新的启发。
参考文献:
[1]杨云.爱情诗歌教学方法探讨——以《氓》的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7(1):104-105.
[2]沈沉沉,粟斌.浅议高中语文爱情诗歌教学——以《氓》为例[J].文教资料,2015(5):39-40.
關键词:高中生;爱情诗文;情感教育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带给人们不同的内心感受,影响着人一生的发展。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将有利于引领他们走向阳光大道。在此,笔者以《氓》为例,分今至古、古返今两大方向,各三步走教学策略,探讨古典爱情诗文教学如何与情感教育达到融合统一的问题。
一、穿越古代,体会情思
1、借助学习支架,穿越古代
古代与现代间是存在千年的时空差,各自的社会风貌均有所不同。那么要让高中生穿越古代,置景缘情,就必需有相应的学习支架。就《氓》而言,它是选自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古代妇女的女性恋爱生活婚姻观进行切入点,让学生能理解诗中女主人公的不幸命运,促进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
2、妙用现代技术,演绎古代
古典爱情诗文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诸多因素在内的综合艺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或flash,或剪辑,或MTV等)展示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画面,或吟、或唱,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真正领会诗中微妙的情感。学习《氓》这篇课文,通过视频展示,讲述诗中的古诗情节,让学生理解文章,并透过视频中的画面感受女主人的不同际遇,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女主人的情感变化,为深入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做准备。
3、找意象绘意境,体悟情思
在古典爱情诗文中,有不少关于爱情的意象。而在《氓》这首诗中,诗人是农村妇女,农村四周的自然景物,是她每天所接触的熟悉的,诗人触物联想,便歌唱起来。诗中出现不少的典型意象,如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比喻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第六章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是反比,比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这些,对于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加强诗的思想意义,都起了积极作用。
二、返回现代,感悟情思
1、现代灵魂,畅所欲言文之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强调经验建构、探索、合作和对话,要求教师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对话的进程中来,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分享,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遨游,那么这些融合在古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将内化为学生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在《氓》一文中,如在女子回娘家遭受家人不理解与嘲笑的情节处,可设计填补一些对话,激发学生探讨,思考,实现实现灵魂间的对话,对女子的遭遇有了更深的同情。
2、现古对比,迁移情感的思考
情感的引领在对比中可见思维的火花。《氓》是一个古代社会弃妇形象和一个负心汉,而放之现代,这样的素材类的新闻、故事也不少。到了现当代男女追求平等的社会,依然有如此现象发生,不也让人深思不已。如何的爱情婚姻观,才是我们很好地寻找人生伴侣的,这当下也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以心灵启迪的现代诗文,进行对比阅读,学生就舒婷的《致橡树》中得到启发。这一首现代诗,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学生在对比中思考,从而判断出什么是美好的爱情。
3、活学活用,拓展情感的天空
古典爱情诗文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理解了诗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了其深刻的意蕴,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教师更应该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诗文家园。如学完《氓》后,可以进行古诗文改写、情景演绎活动、古诗文连环画创作活动,古诗文串联活动等一些生动活泼的活动,组织课堂教学,让古典诗歌的诗情融入学生的精神家园这不但释放了学生的智慧,更是滋养了学生的诗情,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感情的真谛。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以上就是笔者对于高中古典爱情诗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策略的一些粗浅总结,望能对诸位同行在高中古典爱情诗文教学有新的启发。
参考文献:
[1]杨云.爱情诗歌教学方法探讨——以《氓》的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7(1):104-105.
[2]沈沉沉,粟斌.浅议高中语文爱情诗歌教学——以《氓》为例[J].文教资料,2015(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