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作为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形成的对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语感敏锐的人不仅能迅速领会语言文字所传递的真实信息,而且能较准确地捕捉到文本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在运用语言时,能够更准确自如地表情达意——说话时从容得体,写文章时信手拈来。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说:“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存在着这样的怪现象:课堂上有“以德育人”的政治味儿,有“生活本真”的科学味儿,却少了地地道道的语文味儿。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文本的语言语义,忽视了蕴含其中的作者的情感,忽视了作品的独特意境,我们热心地为他人作“嫁衣裳”,却不知自己也“待字闺中”,正当好年华。
也有部分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了语感的重要性,也较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并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对学生进行了语感训练,但培养方式仅仅停留在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的层面上。大部分教师虽然注重朗读技巧的灌输,期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却忽视了文本背后作者的鲜活的心灵;注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认为“语文是写出来的”,却不知语文学习是与思维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的语感“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品赏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僅有“听、说、读、写”的语感实践是不够的,还需将学生的学习提高到一种有意识的状态,提升到一种理性的状态,在自觉理性地学习之后,终能领会到“感性”的魅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颇有成效:
一、立足生活体验,习得语感
语言的学习往往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和强烈的个人体验,只有立足生活体验,才能领会言语背后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从而习得语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特定的言语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过往的所见、所闻、所感,积极地“以己之心度人之志”,从而对文本作出诠释。
人教版《外国诗两首》一课中收录了莱蒙托夫的《祖国》和休斯的《黑人谈河流》,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诚挚的爱,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但是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笔者抛出一问:“两首诗分别把爱国比作奇异的爱情和深邃的河流,如果是你,你会把爱国比作什么?”如此就把抽象的爱国情感化作了具体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有的学生将其比作“太阳”,有的认为可以比作“早春的小草”……学生个性思维的光芒被点亮了,对文本的理解得以加强,语感的习得也就水到渠成。这正像《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感悟一样:“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在这里,香菱联系了自己进京时所见的黄昏时分乡村的景象,悟到了诗歌的“真滋味”,她把抽象的诗歌意象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让感性的体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自己也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和满足。
笔者相信,人们对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进而引导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学生的语感必将更加深刻和丰富。
二、结合语文知识,收获语感
阅读教学,新课标要求要“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要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培养学生语感,就是要让学生多接触文本,多触摸语言。例如在诗歌教学中,多数教师只注重朗读,注重重音节奏的指导,注重语气语调的提示,坚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殊不知,读书有三到,眼到,心到,口到。笔者认为,从词语入手,准确理解词义,看似简单,实则不凡,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夯实学生语感的基石。
如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中,最打动人心的是那半生漂泊无依,浓得化不开的离愁别绪,正如诗人所说的:“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在那一片厚土”。这份愁绪,对于十五六岁、没有离家经历的少年来说,很难有深刻体会。要想真正走进这首诗,就一定要在咬文嚼字中体会文本的融融的意趣及含蓄蕴藉的情感。课堂上,笔者问学生:“诗歌中有一个字出现了多次,那就是‘这头’‘那头’‘外头’‘里头’的‘头’字,读一读,然后谈一谈你的感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这头’‘那头’感觉距离很遥远。”“相爱却又分离,诗人内心的伤感尽在这一字之中。”“‘头’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乡愁是聚集的。”“‘头’字显示出诗人的乡愁是非常厚重的。”
正所谓:“语忌直,意忌浅,咏忌露,味忌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领学生认知文本语言,结合文本的语言环境,对关键字词反复地揣摩,领悟该词在文本中的意思,这样一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更加有声有色,学生语感的形成才会水到渠成。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篇章结构的特点,以及文本的写作手法的多样,让内容美、形式美等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可感。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从写作角度来说,《乡愁》一诗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构成了整首诗真诚柔和的感情基调。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在这里,诗人把这种抽象的情感寄托到了具体可感的四种事物上。这四种事物有漂泊、有分离、还有诀别,通过描写,思乡恋国的乡愁很容易被读者体会到,具有意象之美。此外,这四种意象是按照从小到大、从昨到今的顺序排列的,便于学生领会诗歌的结构之美。
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手法,犹如找到了一块敲门砖,持此敲门砖,学生得以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与作者的心灵碰撞,被作者的感情感动,获得语感自然是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浙江省浦江县仙华外国语学校】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存在着这样的怪现象:课堂上有“以德育人”的政治味儿,有“生活本真”的科学味儿,却少了地地道道的语文味儿。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文本的语言语义,忽视了蕴含其中的作者的情感,忽视了作品的独特意境,我们热心地为他人作“嫁衣裳”,却不知自己也“待字闺中”,正当好年华。
也有部分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了语感的重要性,也较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并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对学生进行了语感训练,但培养方式仅仅停留在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的层面上。大部分教师虽然注重朗读技巧的灌输,期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却忽视了文本背后作者的鲜活的心灵;注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认为“语文是写出来的”,却不知语文学习是与思维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的语感“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品赏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僅有“听、说、读、写”的语感实践是不够的,还需将学生的学习提高到一种有意识的状态,提升到一种理性的状态,在自觉理性地学习之后,终能领会到“感性”的魅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颇有成效:
一、立足生活体验,习得语感
语言的学习往往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和强烈的个人体验,只有立足生活体验,才能领会言语背后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从而习得语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特定的言语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过往的所见、所闻、所感,积极地“以己之心度人之志”,从而对文本作出诠释。
人教版《外国诗两首》一课中收录了莱蒙托夫的《祖国》和休斯的《黑人谈河流》,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诚挚的爱,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但是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笔者抛出一问:“两首诗分别把爱国比作奇异的爱情和深邃的河流,如果是你,你会把爱国比作什么?”如此就把抽象的爱国情感化作了具体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有的学生将其比作“太阳”,有的认为可以比作“早春的小草”……学生个性思维的光芒被点亮了,对文本的理解得以加强,语感的习得也就水到渠成。这正像《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感悟一样:“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在这里,香菱联系了自己进京时所见的黄昏时分乡村的景象,悟到了诗歌的“真滋味”,她把抽象的诗歌意象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让感性的体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自己也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和满足。
笔者相信,人们对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进而引导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学生的语感必将更加深刻和丰富。
二、结合语文知识,收获语感
阅读教学,新课标要求要“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要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培养学生语感,就是要让学生多接触文本,多触摸语言。例如在诗歌教学中,多数教师只注重朗读,注重重音节奏的指导,注重语气语调的提示,坚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殊不知,读书有三到,眼到,心到,口到。笔者认为,从词语入手,准确理解词义,看似简单,实则不凡,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夯实学生语感的基石。
如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中,最打动人心的是那半生漂泊无依,浓得化不开的离愁别绪,正如诗人所说的:“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在那一片厚土”。这份愁绪,对于十五六岁、没有离家经历的少年来说,很难有深刻体会。要想真正走进这首诗,就一定要在咬文嚼字中体会文本的融融的意趣及含蓄蕴藉的情感。课堂上,笔者问学生:“诗歌中有一个字出现了多次,那就是‘这头’‘那头’‘外头’‘里头’的‘头’字,读一读,然后谈一谈你的感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这头’‘那头’感觉距离很遥远。”“相爱却又分离,诗人内心的伤感尽在这一字之中。”“‘头’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乡愁是聚集的。”“‘头’字显示出诗人的乡愁是非常厚重的。”
正所谓:“语忌直,意忌浅,咏忌露,味忌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领学生认知文本语言,结合文本的语言环境,对关键字词反复地揣摩,领悟该词在文本中的意思,这样一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更加有声有色,学生语感的形成才会水到渠成。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篇章结构的特点,以及文本的写作手法的多样,让内容美、形式美等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可感。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从写作角度来说,《乡愁》一诗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构成了整首诗真诚柔和的感情基调。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在这里,诗人把这种抽象的情感寄托到了具体可感的四种事物上。这四种事物有漂泊、有分离、还有诀别,通过描写,思乡恋国的乡愁很容易被读者体会到,具有意象之美。此外,这四种意象是按照从小到大、从昨到今的顺序排列的,便于学生领会诗歌的结构之美。
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手法,犹如找到了一块敲门砖,持此敲门砖,学生得以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与作者的心灵碰撞,被作者的感情感动,获得语感自然是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浙江省浦江县仙华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