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河南省新县县委宣传部证实,该县计生委主任郭世忠的个人三等功等荣誉称号已被撤销。十几天前,郭世忠在该县一娱乐城内饮酒猝死后,该县追授其荣誉称号,并号召干群向其学习。新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光明昨日回答称:“我们的工作太草率、不谨慎,他(郭世忠)的死亡地点毕竟不太适合。”(《新文化报》3月14日消息)
郭世忠事件爆发后,舆论哗然,新县的领导感到压力巨大,才出此“上策”。撤销了“三等功”,这大概算得上是媒体一次成功的对“横恩”的阻击。
“横恩”者,意思是:不该给予的“恩惠”。跟“横财”之“横”大概同属一类,都有些“不义”的味道。该“反映意见”的,就得有所表示,不能因为人家称赞你是谦谦君子,就像煞有介事“宰相肚里能撑船”。
“横恩”不绝,就难以体现公正、公平。阻击“横恩”,即使不能改变结果,也是对“谬赏”的抗争,也得让自以为是的人物感到棘手。“横恩”不绝,反腐败就不可能彻底,人心就不平。
从这点不妨可以说得远一些。宋代靖康元年,金军围攻汴京,张邦昌时任河北路割地使,力主投降。汴京沦陷后,金军胁迫立异姓为皇帝,选中了张邦昌,号“大楚”。他当了四十几天的“陛下”,金军退兵后,张邦昌“降手书请元祐皇后垂帘听政,退伪位”。后来据说因为跟华国靖恭夫人有染,被赐死。
他死了以后,可能是曾陪着赵构在金国当过人质,故而皇上念其旧情而下旨:“月赐其家钱十万,于所在州核定支付。”当时的广东漕运史曾几闻讯后非常生气,立即上奏:张邦昌已经死了,其家属按法当被满门抄斩,现在让他们这样活着已是不错了,“乃加横恩如此,不知朝廷何以待伏节死事之家?”“叛臣”与“为国家殉难而死的忠义之士”的待遇应该有天壤之别,叛臣的家属无“横草之功”,却要政府每月供给“钱十万”,自然会激起公愤。宋高宗是个机灵鬼,仔细一想,立刻顺台阶而下,“诏自今勿与”。后来,有史家言:这次阻击“横恩”的成功,首先是曾几本身过得硬。
《宋史》里说:曾几在广东做了好多年的官,“家无南物,人称其廉”,批评荒唐及谬误,就无须色厉内荏闪闪烁烁。其次是得民心。仅仅为了与死鬼张邦昌作对,而去得罪“上级”,这是划不来的,也没有多大的意思。阻击的关键是维护赏罚公正、公平的基本原则。尽管还算不上是对“人治”的挑战,但是曾几的勇气是惊人的,“皇帝下旨也不行!错了的也得推倒重来。”这样的“逆鳞”之举,可有些“实事求是”的精神?
曾几和宋高宗赵构都是我们和“领导”的镜子。妄施谬赏,势必怨声载道。宋高宗倒能见风使舵,即使是极不情愿的“纠正”,因为“纠正”得比较痛快,也少招致些讥讽唾骂,于是便赚了点小小的“纳谏从善”的“美名”。这一点,有些“领导”同志皆无师自通。
客观地讲,在目前的不少地方还真难铲除令人扼腕的乱加“横恩”。我们对“横恩”的阻击,当然客气不得。对于“谬赏”就需要较真,当应如曾几一样“逆鳞”时,也该毫不退缩。■
图:季平 编辑:盛汉卿
郭世忠事件爆发后,舆论哗然,新县的领导感到压力巨大,才出此“上策”。撤销了“三等功”,这大概算得上是媒体一次成功的对“横恩”的阻击。
“横恩”者,意思是:不该给予的“恩惠”。跟“横财”之“横”大概同属一类,都有些“不义”的味道。该“反映意见”的,就得有所表示,不能因为人家称赞你是谦谦君子,就像煞有介事“宰相肚里能撑船”。
“横恩”不绝,就难以体现公正、公平。阻击“横恩”,即使不能改变结果,也是对“谬赏”的抗争,也得让自以为是的人物感到棘手。“横恩”不绝,反腐败就不可能彻底,人心就不平。
从这点不妨可以说得远一些。宋代靖康元年,金军围攻汴京,张邦昌时任河北路割地使,力主投降。汴京沦陷后,金军胁迫立异姓为皇帝,选中了张邦昌,号“大楚”。他当了四十几天的“陛下”,金军退兵后,张邦昌“降手书请元祐皇后垂帘听政,退伪位”。后来据说因为跟华国靖恭夫人有染,被赐死。
他死了以后,可能是曾陪着赵构在金国当过人质,故而皇上念其旧情而下旨:“月赐其家钱十万,于所在州核定支付。”当时的广东漕运史曾几闻讯后非常生气,立即上奏:张邦昌已经死了,其家属按法当被满门抄斩,现在让他们这样活着已是不错了,“乃加横恩如此,不知朝廷何以待伏节死事之家?”“叛臣”与“为国家殉难而死的忠义之士”的待遇应该有天壤之别,叛臣的家属无“横草之功”,却要政府每月供给“钱十万”,自然会激起公愤。宋高宗是个机灵鬼,仔细一想,立刻顺台阶而下,“诏自今勿与”。后来,有史家言:这次阻击“横恩”的成功,首先是曾几本身过得硬。
《宋史》里说:曾几在广东做了好多年的官,“家无南物,人称其廉”,批评荒唐及谬误,就无须色厉内荏闪闪烁烁。其次是得民心。仅仅为了与死鬼张邦昌作对,而去得罪“上级”,这是划不来的,也没有多大的意思。阻击的关键是维护赏罚公正、公平的基本原则。尽管还算不上是对“人治”的挑战,但是曾几的勇气是惊人的,“皇帝下旨也不行!错了的也得推倒重来。”这样的“逆鳞”之举,可有些“实事求是”的精神?
曾几和宋高宗赵构都是我们和“领导”的镜子。妄施谬赏,势必怨声载道。宋高宗倒能见风使舵,即使是极不情愿的“纠正”,因为“纠正”得比较痛快,也少招致些讥讽唾骂,于是便赚了点小小的“纳谏从善”的“美名”。这一点,有些“领导”同志皆无师自通。
客观地讲,在目前的不少地方还真难铲除令人扼腕的乱加“横恩”。我们对“横恩”的阻击,当然客气不得。对于“谬赏”就需要较真,当应如曾几一样“逆鳞”时,也该毫不退缩。■
图:季平 编辑:盛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