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中,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作,教师改”,常言道:“满纸批改言,一腔心血缀,都云老师累,谁解其中味?”教师勤勤恳恳、精批细改,而学生却匆匆一瞥、收益甚少。因此培养中高年级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意义重大。
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传统的作文评价模式的弊端:比如教师一言堂、评价语言模式化、用成人的思维替代孩子的童真等等。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变教师为主的批改形式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批改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创造和批改的主人。
新课改教学的核心是注重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我们需要三把钥匙——学生自改、同学互评、教师批阅。而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指点贯穿其间。
一、写作完成后,学生要完成自改
学生写好作文的时候是他对自己的作文印象最深、感情最深的时候,这时候把作文发下来让学生自己修改,他们必然会带着写作时的种种感受看待自己的作文,会出现“私于自是,不忍割截”的心理,所以先将学生完成的作文收集起来搁置一段时间后再发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通过默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
在修改时要把作文至少读四遍:初读审语病,就是修改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再读琢词句,看遣词造句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贴得体等。再读调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伏笔呼应是否巧妙等。对于一部分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引导其审视文章立意是否正确、新颖,主题是否突出,论点是否鲜明,能否统帅材料等等。
二、指导学生互评作文
每一篇作文在学生完成自改后,教师应要求同学之间互改互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存在一些问题。
评改者方面:
1.评价太笼统,缺乏指导性建议。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评判作文的优劣,却很少涉及如何改正的建议;
2.评语失当,批改时偏重句子本身,能指出句子中的语法错误,但是对结构与内容的丰富性以及作文是否完全符合主题不能准确地判断,看不出实质性的问题。
3.指出问题时简单粗暴,学生倾向于把作文中的错误一一直接指出,而不会顾及被评改者的心理承受情况。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指出别人的错误,面子上过意不去。
被评改者方面:
1.不认可学生之间的互批,不太重视同学的意见,认为他们的想法不权威。
2.不能进行实质性修改,下次还犯同样的错误。由于学生没有深入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弥补知识和理解上的欠缺,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依然犯同样的错误,使学生的互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在指导学生进行互评时,教师应该给予适时的指导:
1.引导学生认识互改的意义。对于同学间互评作文,学生在接受上还是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有充足的耐心,使学生认识到,互评的过程也是一个欣赏和学习的过程。同学间互评作文和教师批改作文一样重要,在互评的过程中,彼此取长补短,认识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培养作文的修改意识,这是一种民主、平等和科学的评价方式,其锻炼的作文鉴赏和评改能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大有裨益。
2.在每一次的习作评改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定出评改的标准和要求,以求评改时有一个统一的评价。对于习作评改的标准,我分为两大项:第一项是“常规要求”,这一项要求是每一次习作都必须要评改的内容,如修改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圈画好词好句,检查书写是否工整、结构是否完整、是否符合题意等;第二项是“本次习作要求”,这要根据每一次习作的不同内容而定。
3.引导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评阅习作。也许一篇习作中可改的地方很多,可是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受评者会产生逆反心里。所以在一篇習作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不要提过多的意见,而且要善于发现别人作文的闪光点,语气委婉,要求明确,最好能告知方法。比如,在提修改意见时,不要直接说:你的作文心理描写不到位,需要补充!这样的意见提出来会使学生不明就里。而要换一种更加委婉的语气,采用“优点+不足+建议”的方法,并且努力把它说得更清楚一些。
学生互评时,在进行常规指导的基础上,还要用到一些小技巧激发兴趣:
1.对号入座互评法。由于前面的事情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施的,学生能力有强有弱,态度有好有坏,作为教师,放手让学生做,必须把准舵盘、找准方向。首先,审阅一部分学生的作文,总结典型的优点和问题,并用批语的形式归纳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采用对号入座的方法修改同学的作文,并写好评语。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互评作文的兴趣,又降低了互评的难度,帮助参与度不高,学习能力薄弱的孩子。
2.“背靠背”互评法。教师不妨引入小组竞争,选拔文字功底较强的学生担任互评组组长,让两三位同学采用“背靠背”的方式修改同一篇作文,然后再把各自的修改意见加以对照。学生在“争论”中各抒己见,培养互评能力,提高写作和鉴赏水平。
三、教师进行最后的批阅,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使学生树立信心
在教师进行最后批阅的时候,已经不再需要花很多时间在错字、别字、病句的修改上,这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审阅同学自改、互评以及进行总结性评价上,完成最后四步,一篇作文的评阅才能真正结束:
1.监督学生是否按质按量按要求进行了自评和互评,包括自评人是否敷衍了事,受评人是否对明显的语言错误进行了更正。
2.评改。教师除传统的对于学生文章的批改之外,还要予以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评语的批改和评价上,帮助学生找准方向,鉴于小学生文字鉴赏能力较为薄弱的客观存在,不必苛求学生评语全面精准,但对于明显的错误或偏差的方向或评语的有失礼貌现象,教师要予以及时指出,便于受评者接受并执行。
3.回炉。对于评语适当或态度不佳者,进行个性化指导并返工。
4.讲评。作文下发后,对优秀评语进行及时的表扬、鼓励,甚至复印张贴,鼓励大家向典范效仿,如果是采用“背靠背”互评法,则对优秀团队及其小组长进行嘉奖。
四、总结
学生作文自改互评的教学指导过程,不是一个教师单向指导、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互动,形成一定的评改能力,提高习作水平的过程。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体验到习作的快乐,又把老师从繁重的低效劳动中解脱出来。虽然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提高自己改作文的能力,培养自己改作文的习惯,我们的习作教学就必定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传统的作文评价模式的弊端:比如教师一言堂、评价语言模式化、用成人的思维替代孩子的童真等等。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变教师为主的批改形式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批改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创造和批改的主人。
新课改教学的核心是注重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我们需要三把钥匙——学生自改、同学互评、教师批阅。而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指点贯穿其间。
一、写作完成后,学生要完成自改
学生写好作文的时候是他对自己的作文印象最深、感情最深的时候,这时候把作文发下来让学生自己修改,他们必然会带着写作时的种种感受看待自己的作文,会出现“私于自是,不忍割截”的心理,所以先将学生完成的作文收集起来搁置一段时间后再发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通过默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
在修改时要把作文至少读四遍:初读审语病,就是修改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再读琢词句,看遣词造句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贴得体等。再读调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伏笔呼应是否巧妙等。对于一部分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引导其审视文章立意是否正确、新颖,主题是否突出,论点是否鲜明,能否统帅材料等等。
二、指导学生互评作文
每一篇作文在学生完成自改后,教师应要求同学之间互改互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存在一些问题。
评改者方面:
1.评价太笼统,缺乏指导性建议。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评判作文的优劣,却很少涉及如何改正的建议;
2.评语失当,批改时偏重句子本身,能指出句子中的语法错误,但是对结构与内容的丰富性以及作文是否完全符合主题不能准确地判断,看不出实质性的问题。
3.指出问题时简单粗暴,学生倾向于把作文中的错误一一直接指出,而不会顾及被评改者的心理承受情况。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指出别人的错误,面子上过意不去。
被评改者方面:
1.不认可学生之间的互批,不太重视同学的意见,认为他们的想法不权威。
2.不能进行实质性修改,下次还犯同样的错误。由于学生没有深入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弥补知识和理解上的欠缺,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依然犯同样的错误,使学生的互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在指导学生进行互评时,教师应该给予适时的指导:
1.引导学生认识互改的意义。对于同学间互评作文,学生在接受上还是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有充足的耐心,使学生认识到,互评的过程也是一个欣赏和学习的过程。同学间互评作文和教师批改作文一样重要,在互评的过程中,彼此取长补短,认识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培养作文的修改意识,这是一种民主、平等和科学的评价方式,其锻炼的作文鉴赏和评改能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大有裨益。
2.在每一次的习作评改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定出评改的标准和要求,以求评改时有一个统一的评价。对于习作评改的标准,我分为两大项:第一项是“常规要求”,这一项要求是每一次习作都必须要评改的内容,如修改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圈画好词好句,检查书写是否工整、结构是否完整、是否符合题意等;第二项是“本次习作要求”,这要根据每一次习作的不同内容而定。
3.引导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评阅习作。也许一篇习作中可改的地方很多,可是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受评者会产生逆反心里。所以在一篇習作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不要提过多的意见,而且要善于发现别人作文的闪光点,语气委婉,要求明确,最好能告知方法。比如,在提修改意见时,不要直接说:你的作文心理描写不到位,需要补充!这样的意见提出来会使学生不明就里。而要换一种更加委婉的语气,采用“优点+不足+建议”的方法,并且努力把它说得更清楚一些。
学生互评时,在进行常规指导的基础上,还要用到一些小技巧激发兴趣:
1.对号入座互评法。由于前面的事情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施的,学生能力有强有弱,态度有好有坏,作为教师,放手让学生做,必须把准舵盘、找准方向。首先,审阅一部分学生的作文,总结典型的优点和问题,并用批语的形式归纳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采用对号入座的方法修改同学的作文,并写好评语。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互评作文的兴趣,又降低了互评的难度,帮助参与度不高,学习能力薄弱的孩子。
2.“背靠背”互评法。教师不妨引入小组竞争,选拔文字功底较强的学生担任互评组组长,让两三位同学采用“背靠背”的方式修改同一篇作文,然后再把各自的修改意见加以对照。学生在“争论”中各抒己见,培养互评能力,提高写作和鉴赏水平。
三、教师进行最后的批阅,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使学生树立信心
在教师进行最后批阅的时候,已经不再需要花很多时间在错字、别字、病句的修改上,这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审阅同学自改、互评以及进行总结性评价上,完成最后四步,一篇作文的评阅才能真正结束:
1.监督学生是否按质按量按要求进行了自评和互评,包括自评人是否敷衍了事,受评人是否对明显的语言错误进行了更正。
2.评改。教师除传统的对于学生文章的批改之外,还要予以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评语的批改和评价上,帮助学生找准方向,鉴于小学生文字鉴赏能力较为薄弱的客观存在,不必苛求学生评语全面精准,但对于明显的错误或偏差的方向或评语的有失礼貌现象,教师要予以及时指出,便于受评者接受并执行。
3.回炉。对于评语适当或态度不佳者,进行个性化指导并返工。
4.讲评。作文下发后,对优秀评语进行及时的表扬、鼓励,甚至复印张贴,鼓励大家向典范效仿,如果是采用“背靠背”互评法,则对优秀团队及其小组长进行嘉奖。
四、总结
学生作文自改互评的教学指导过程,不是一个教师单向指导、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互动,形成一定的评改能力,提高习作水平的过程。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体验到习作的快乐,又把老师从繁重的低效劳动中解脱出来。虽然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提高自己改作文的能力,培养自己改作文的习惯,我们的习作教学就必定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