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晋江作为福建省县域经济首强,民营经济发达,常年活跃在这里的外来务工人员达上百万人,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面临初中大量外来工子女增多的现实局面中,怎样搞好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这就需要有良好的社会大氛围,家庭的合理引导,学校德育教育的科学化,还得依靠外来生自身的积极努力,才能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良好道德品质。
【关键词】 外来生德育心理健康科学
纵观新时期中小学特别是初中学生德育现状,其道德面貌的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的态势,表现出了学生思想道德与社会发展要相适应的可喜局面。但是我校初中生76%左右都是外来工子女(以下简称外来生),由于其家庭因素和自身原因,外地生打架、逃学、旷课等违纪行为占学校学生的大多数,这给我校的德育教育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就学生个体(特别是外来生)而言,仍然存在着众多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和缺陷。本文就初中学生(重点是初中外来生)德育现状的形成原因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试行应对策略。
一、外来生的不良类型和心理问题特点
1、外来生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即思想品德型,行为习惯型,学习困难型。其中学习困难型所占比例教大,而学习困难的外来生学习习惯大多较差,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听讲,不能积极思考,爱做小动作,作业拖拉,甚至经常不做,书写脏乱,边写边玩等。
2、外来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主要有:一是自卑感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二是逆反心理强,性格孤僻,行为偏激,是非观念模糊,言行不一;三是学习基础和自控能力差,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形成原因
1、外来工家庭教育的缺失
父母是孩子人生当中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着孩子身心和品德的健康发展。但在外来工家庭里,家庭教育未能发挥应有的影响。本身大部分外来工家长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加上本身忙于打工,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心和教育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们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有些甚至无暇顾及孩子,更谈不上辅导学习。一般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他们就算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加上父母本身的一些不良习惯,这一切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其性格和心理出现严重的问题。
2、学校德育教育停留在表面上
學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由于一些学校教育措施不得力,部分教师教育思想认识不到位,也会导致或助长外来生的不良行为。德育目标又缺乏层次性和操作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关注外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三、应对措施
探究学校教育方式如何适应外来生,学校教育在解决外来生心理问题中的误区及适用的教育策略。学校、家庭和社会如何形成合力,研究三者在解决外来生心理问题过程中的动态关系。
1、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在传统的想法中,外来生自己常常会感到是受人歧视,受人欺负的。所以我们要极力营造人文关爱氛围,对于成绩欠佳的外来学生,教师更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友善的接近、睿智的严厉走进他们的心灵,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营造宽容、仁爱、平等,尊重的氛围和人际关系,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尊重、被接受、被欣赏,从而促进他们以积极的心理状态轻快愉快地学习。
2、确定具体符合的德育内容
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从适应外来学生思想心理实际出发,针对外来生年龄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来开展教育。让外来生在国情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今年我校就尝试德育方法的创新和实践,以 “爱生命 求真知 有所为”为校训创建德育课程。针对每年外来生溺水事件占大多数,在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的情况,以“爱生命”开设一系列的安全教育课程,逐步提升外来生的安全意识。
3、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
针对一些外来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召开外来学生会议,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能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引导他们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并充分利用班会、团会、社会实践活动等,对外来学生开展孝敬父母、自主自强、正确交友、戒除不良嗜好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对缺少家庭温暖、性格内向的留守学生,采取科任老师也采取定向辅导。
针对外地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我校借助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课题活动,增设心理健康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栏,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并安排了心理辅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4、注重潜移默化的学科渗透
学科教学应当成为德育的主载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初中课程中的每一学科,在其课程标准中都明确规定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各学科在课堂教学及课后作业等方面,如何针对外来生心理问题实施教育教学,尤其注重研究课堂教学中应采取的心理教育策略。
任何一个科任教师,都应该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善于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德育知识点,不断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德育渗透点,将德育教学与本学科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转变外来生的不良心理,端正其的学习态度,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这样使外来生能确立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学会计划和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使外来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学习中增进自己个体的发展,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学生的德育教育单靠学校的力量还是比较单薄,还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社会应大力创作健康向上、适合学生特点的图书报刊、影视作品,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体育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将外来生的过剩精力引导到欣赏、创造等有意义的文化生活中,为外来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针对外来工家长普遍存在关心孩子不够、对子女教育方法不当、忽视亲子教育等问题,家长们应增强对子女的认识,改进教育方式,掌握与子女沟通的技巧,从而使外来工子女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学习和生活,融入当地社会。
四、今后努力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生所占比率越大,由此带来的外来生教育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而一次家访、一张家庭联系卡、一次家长会效果并不理想,成效也不显著。如何转变家长的观念,如何寻找有效途径教育家长,使家长与学校携手共同教育好学生,仍需进一步尝试。
加强外来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关系到成千上万外来工家庭的切身利益,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外来生教育工作稍有失当,就可能增加社会边缘人群,他们就有可能滋生出某种反社会心理。其结果,必将给社会治安带来压力,给城市生活造成威胁。学校作为这个主要实践基地,应积极主动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关心外来生的心理健康活动,为外来生的成长创造一方教育生态沃土,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都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在面临初中大量外来工子女增多的现实局面中,怎样搞好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这就需要有良好的社会大氛围,家庭的合理引导,学校德育教育的科学化,还得依靠外来生自身的积极努力,才能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良好道德品质。
【关键词】 外来生德育心理健康科学
纵观新时期中小学特别是初中学生德育现状,其道德面貌的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的态势,表现出了学生思想道德与社会发展要相适应的可喜局面。但是我校初中生76%左右都是外来工子女(以下简称外来生),由于其家庭因素和自身原因,外地生打架、逃学、旷课等违纪行为占学校学生的大多数,这给我校的德育教育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就学生个体(特别是外来生)而言,仍然存在着众多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和缺陷。本文就初中学生(重点是初中外来生)德育现状的形成原因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试行应对策略。
一、外来生的不良类型和心理问题特点
1、外来生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即思想品德型,行为习惯型,学习困难型。其中学习困难型所占比例教大,而学习困难的外来生学习习惯大多较差,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听讲,不能积极思考,爱做小动作,作业拖拉,甚至经常不做,书写脏乱,边写边玩等。
2、外来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主要有:一是自卑感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二是逆反心理强,性格孤僻,行为偏激,是非观念模糊,言行不一;三是学习基础和自控能力差,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形成原因
1、外来工家庭教育的缺失
父母是孩子人生当中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着孩子身心和品德的健康发展。但在外来工家庭里,家庭教育未能发挥应有的影响。本身大部分外来工家长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加上本身忙于打工,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心和教育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们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有些甚至无暇顾及孩子,更谈不上辅导学习。一般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他们就算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加上父母本身的一些不良习惯,这一切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其性格和心理出现严重的问题。
2、学校德育教育停留在表面上
學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由于一些学校教育措施不得力,部分教师教育思想认识不到位,也会导致或助长外来生的不良行为。德育目标又缺乏层次性和操作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关注外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三、应对措施
探究学校教育方式如何适应外来生,学校教育在解决外来生心理问题中的误区及适用的教育策略。学校、家庭和社会如何形成合力,研究三者在解决外来生心理问题过程中的动态关系。
1、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在传统的想法中,外来生自己常常会感到是受人歧视,受人欺负的。所以我们要极力营造人文关爱氛围,对于成绩欠佳的外来学生,教师更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友善的接近、睿智的严厉走进他们的心灵,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营造宽容、仁爱、平等,尊重的氛围和人际关系,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尊重、被接受、被欣赏,从而促进他们以积极的心理状态轻快愉快地学习。
2、确定具体符合的德育内容
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从适应外来学生思想心理实际出发,针对外来生年龄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来开展教育。让外来生在国情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今年我校就尝试德育方法的创新和实践,以 “爱生命 求真知 有所为”为校训创建德育课程。针对每年外来生溺水事件占大多数,在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的情况,以“爱生命”开设一系列的安全教育课程,逐步提升外来生的安全意识。
3、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
针对一些外来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召开外来学生会议,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能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引导他们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并充分利用班会、团会、社会实践活动等,对外来学生开展孝敬父母、自主自强、正确交友、戒除不良嗜好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对缺少家庭温暖、性格内向的留守学生,采取科任老师也采取定向辅导。
针对外地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我校借助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课题活动,增设心理健康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栏,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并安排了心理辅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4、注重潜移默化的学科渗透
学科教学应当成为德育的主载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初中课程中的每一学科,在其课程标准中都明确规定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各学科在课堂教学及课后作业等方面,如何针对外来生心理问题实施教育教学,尤其注重研究课堂教学中应采取的心理教育策略。
任何一个科任教师,都应该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善于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德育知识点,不断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德育渗透点,将德育教学与本学科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转变外来生的不良心理,端正其的学习态度,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这样使外来生能确立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学会计划和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使外来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学习中增进自己个体的发展,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学生的德育教育单靠学校的力量还是比较单薄,还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社会应大力创作健康向上、适合学生特点的图书报刊、影视作品,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体育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将外来生的过剩精力引导到欣赏、创造等有意义的文化生活中,为外来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针对外来工家长普遍存在关心孩子不够、对子女教育方法不当、忽视亲子教育等问题,家长们应增强对子女的认识,改进教育方式,掌握与子女沟通的技巧,从而使外来工子女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学习和生活,融入当地社会。
四、今后努力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生所占比率越大,由此带来的外来生教育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而一次家访、一张家庭联系卡、一次家长会效果并不理想,成效也不显著。如何转变家长的观念,如何寻找有效途径教育家长,使家长与学校携手共同教育好学生,仍需进一步尝试。
加强外来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关系到成千上万外来工家庭的切身利益,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外来生教育工作稍有失当,就可能增加社会边缘人群,他们就有可能滋生出某种反社会心理。其结果,必将给社会治安带来压力,给城市生活造成威胁。学校作为这个主要实践基地,应积极主动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关心外来生的心理健康活动,为外来生的成长创造一方教育生态沃土,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都能够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