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针对国际上教学现代化的改革,相应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特别是在科学教学中强调对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水平,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家都在进行探索。科学题海茫茫,题型千变万化,但各题之间并不是彼此无关的,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留心,就会发现很多题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如果我们重视习题研究,并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构造题链,参与改造,在教学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以本人《压力和压强》这一节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做法。
一、举一反三,题型变换
所谓题型变换,就是把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问答题等题型进行互相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避免学生孤立、静止地思考某个问题所带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运动和迁移。
例1:一块长24厘米,宽12厘米,高6厘米的砖,其质量是2.5千克,依次将它按平放、侧放、立放三种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时,三种情况下砖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多大?(同步练习第21页)此题是很平常的计算题,教师可先让学生回答,通过回答弄清放法不同时,哪些量变了,哪些量不变。在他们心中有数时,进一步启发:若把此题改成填空题、选择题,应该怎么问?请同学们自己把它改成填空题或选择题。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纷纷提出自己的改造方案,师生共同订正这些方案,得出以下新题:
变1.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平 、F侧 、F立 ,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平、P侧、P立 ,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关系为(),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变2.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在地上,则对地面的压力为F平( )F侧( )F立,对地面的压强P平( )P侧( )_P立(填<、>或=)。变3.一块砖,长、宽、高分别为24厘米、12厘米、6厘米,则平放、侧放、立放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变4. 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在地上,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A.平放、B.侧放、C.立放、D.一样大。
二、注重基础,化难为易
在遇到一些较难的综合题时,学生往往不知如何着手。其实,解答这些综合题离不开基础知识和基本公式。因此我们采取把一道综合题拆成几个基础题的办法,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应用基本公式把基础题改造成综合题,让他们在改造题目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掌握所学物理知识。
例2:(作业本第20页)取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用轻塑料片挡住下端管口,用手按住轻塑料片,把玻璃管竖直插入盛水玻璃圆桶中,插入部分长为10厘米,松开按住轻塑料片的手,轻塑料片不会下沉。然后用一个杯子把水沿玻璃管壁缓缓地注入管中,当管内水面():A.大于10厘米时塑料片才会下沉、B.等于10厘米时塑料片才会下沉、C.小于10厘米时塑料片才会下沉、D.不论管内水多高,塑料片都不会下沉。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初看有无从下手之感。因此,在做此题之前,先启发学生:如果将玻璃管和塑料片一起从水中拿出来并在管中倒入水,塑料片是否受到液体压强?怎样把它编成一道题?于是,有了下面的题:
变1.如图(图略)所示的容器中盛有水,试求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在此基础上,给予启发:若用一块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下端,竖直地插入水中A点,塑料片是否受到液体的压强?在得到学生肯定回答后,让学生编一道求塑料片受到压强的题。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上题又变成了下面一道题。变2.玻璃筒中盛有水,若用一块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下端,竖直地插入水下面10厘米的深处,求水对塑料片的压强是多大?方向如何?接着,继续启发学生:如果在变2中向玻璃管中缓慢注入一定深度的水,塑料片会怎样?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编一道有关的题。变3.玻璃筒中盛有水,若用一块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下端,竖直地插入水下面10厘米的深处,如果向玻璃管中缓慢注入10厘米深的水,塑料片是否会脱落?这样,就基本得到了例2。变4.玻璃筒中盛有水,若用一块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下端,竖直地插入水下面10厘米的深处,如果向玻璃管中缓慢注入10厘米深的密度为0.8×103千克/立方米的酒精,塑料片是否会脱落?这一组“题链”,反复巩固了公式P=pgh的灵活应用,将一道难题是怎样从基础题演变而来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减弱了学生对难题的恐惧感,既落实了基础训练,又沟通了难题中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联想变通,以点串线
学生在平时解题时,往往满足于把题目解出来便万事大吉。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更向深层次探求题
目的内在规律。即使是一个很简单的题,也可以以它为生长点,对原题的题设、结论进行多角度的演变延伸,把题目进行变化。如加强或削弱题目的条件、将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改变条件的数值大小、保留原命题的某些科学模型,由此生长出新的知识点,使知识沿横向和纵向发展,从而以点串线,形成一条题链。这不仅可以得到一系列新题,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提出新问题的良好品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例3:一个重50牛、底面积为5平方分米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求箱子对地面的压强。学生都能根据公式进行较完整的解答,解题也过程相当清楚,但如果就此结束解题,则该题的训练价值难以体现。于是,我们引导学生进行了以下讨论:⑴能否将此题变为求F、S的题?⑵能否改变题目中F、S的内容?⑶能否使题目中F、S的条件间接些?⑷能否在题目中增加对象?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对题目进行改造,得到以下变形题:
变1. 一个底面积为5平方分米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 帕,求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变2.一个重50牛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 帕,求箱子的底面积。变3.用20牛的竖直向下力压放在水平地面上重50牛、底面积为5平方分米的箱子,求箱子对地面的压强。变⒋ 用20牛的水平方向力将重50牛、底面积为5平方分米的箱子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是多少?变5.一个重50牛、底面积为5平方分米的箱子放在面积为2 的木桩上,求箱子对木桩的压强。变6.一个重50牛、底面积为5平方分米的箱子放在重100牛、面积为20平方分米的木板上,求箱子对木板的压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强。变7.砖的密度为1.8×103千克/立方米 ,用此砖砌成5米高10米长的围墙,求围墙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通过以上变换,可以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反映出的对科学概念、科学规律的模糊认识加以纠正,加深对科学概念、科学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对分析科学过程中出现的疏忽、遗漏加以强调,对题中的隐含或多余的条件加以挖掘或否定,对所得结果进行再探索。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解题的正确性,且能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养成勇于探求的科学态度。科学教学应该是科学思维过程的教学,而不应是结论式的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参与题目的改造是完全可行且十分必要的,但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乐清市柳市第三中学)
一、举一反三,题型变换
所谓题型变换,就是把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问答题等题型进行互相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避免学生孤立、静止地思考某个问题所带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运动和迁移。
例1:一块长24厘米,宽12厘米,高6厘米的砖,其质量是2.5千克,依次将它按平放、侧放、立放三种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时,三种情况下砖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多大?(同步练习第21页)此题是很平常的计算题,教师可先让学生回答,通过回答弄清放法不同时,哪些量变了,哪些量不变。在他们心中有数时,进一步启发:若把此题改成填空题、选择题,应该怎么问?请同学们自己把它改成填空题或选择题。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纷纷提出自己的改造方案,师生共同订正这些方案,得出以下新题:
变1.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平 、F侧 、F立 ,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平、P侧、P立 ,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关系为(),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变2.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在地上,则对地面的压力为F平( )F侧( )F立,对地面的压强P平( )P侧( )_P立(填<、>或=)。变3.一块砖,长、宽、高分别为24厘米、12厘米、6厘米,则平放、侧放、立放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变4. 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在地上,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A.平放、B.侧放、C.立放、D.一样大。
二、注重基础,化难为易
在遇到一些较难的综合题时,学生往往不知如何着手。其实,解答这些综合题离不开基础知识和基本公式。因此我们采取把一道综合题拆成几个基础题的办法,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应用基本公式把基础题改造成综合题,让他们在改造题目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掌握所学物理知识。
例2:(作业本第20页)取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用轻塑料片挡住下端管口,用手按住轻塑料片,把玻璃管竖直插入盛水玻璃圆桶中,插入部分长为10厘米,松开按住轻塑料片的手,轻塑料片不会下沉。然后用一个杯子把水沿玻璃管壁缓缓地注入管中,当管内水面():A.大于10厘米时塑料片才会下沉、B.等于10厘米时塑料片才会下沉、C.小于10厘米时塑料片才会下沉、D.不论管内水多高,塑料片都不会下沉。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初看有无从下手之感。因此,在做此题之前,先启发学生:如果将玻璃管和塑料片一起从水中拿出来并在管中倒入水,塑料片是否受到液体压强?怎样把它编成一道题?于是,有了下面的题:
变1.如图(图略)所示的容器中盛有水,试求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在此基础上,给予启发:若用一块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下端,竖直地插入水中A点,塑料片是否受到液体的压强?在得到学生肯定回答后,让学生编一道求塑料片受到压强的题。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上题又变成了下面一道题。变2.玻璃筒中盛有水,若用一块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下端,竖直地插入水下面10厘米的深处,求水对塑料片的压强是多大?方向如何?接着,继续启发学生:如果在变2中向玻璃管中缓慢注入一定深度的水,塑料片会怎样?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编一道有关的题。变3.玻璃筒中盛有水,若用一块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下端,竖直地插入水下面10厘米的深处,如果向玻璃管中缓慢注入10厘米深的水,塑料片是否会脱落?这样,就基本得到了例2。变4.玻璃筒中盛有水,若用一块塑料片挡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下端,竖直地插入水下面10厘米的深处,如果向玻璃管中缓慢注入10厘米深的密度为0.8×103千克/立方米的酒精,塑料片是否会脱落?这一组“题链”,反复巩固了公式P=pgh的灵活应用,将一道难题是怎样从基础题演变而来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减弱了学生对难题的恐惧感,既落实了基础训练,又沟通了难题中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联想变通,以点串线
学生在平时解题时,往往满足于把题目解出来便万事大吉。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更向深层次探求题
目的内在规律。即使是一个很简单的题,也可以以它为生长点,对原题的题设、结论进行多角度的演变延伸,把题目进行变化。如加强或削弱题目的条件、将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改变条件的数值大小、保留原命题的某些科学模型,由此生长出新的知识点,使知识沿横向和纵向发展,从而以点串线,形成一条题链。这不仅可以得到一系列新题,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提出新问题的良好品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例3:一个重50牛、底面积为5平方分米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求箱子对地面的压强。学生都能根据公式进行较完整的解答,解题也过程相当清楚,但如果就此结束解题,则该题的训练价值难以体现。于是,我们引导学生进行了以下讨论:⑴能否将此题变为求F、S的题?⑵能否改变题目中F、S的内容?⑶能否使题目中F、S的条件间接些?⑷能否在题目中增加对象?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对题目进行改造,得到以下变形题:
变1. 一个底面积为5平方分米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 帕,求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变2.一个重50牛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 帕,求箱子的底面积。变3.用20牛的竖直向下力压放在水平地面上重50牛、底面积为5平方分米的箱子,求箱子对地面的压强。变⒋ 用20牛的水平方向力将重50牛、底面积为5平方分米的箱子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是多少?变5.一个重50牛、底面积为5平方分米的箱子放在面积为2 的木桩上,求箱子对木桩的压强。变6.一个重50牛、底面积为5平方分米的箱子放在重100牛、面积为20平方分米的木板上,求箱子对木板的压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强。变7.砖的密度为1.8×103千克/立方米 ,用此砖砌成5米高10米长的围墙,求围墙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通过以上变换,可以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反映出的对科学概念、科学规律的模糊认识加以纠正,加深对科学概念、科学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对分析科学过程中出现的疏忽、遗漏加以强调,对题中的隐含或多余的条件加以挖掘或否定,对所得结果进行再探索。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解题的正确性,且能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养成勇于探求的科学态度。科学教学应该是科学思维过程的教学,而不应是结论式的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参与题目的改造是完全可行且十分必要的,但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乐清市柳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