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上进行素质教育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引入对教育的理解,阐述了目前社会上素质教育实施中出现的现象,从而给出自己的观点。最后,为了在教学中更好的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见解。
  关键词教育素质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需要奉献的事业,是不懈求真的科学,是不断创新的艺术;教育就是让人不为别人所愚,进而不被自己所愚的漫长过程;教育就是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事业。
  现在的教育讲素质教育。可素质教育的“四多四少”现象值得人们深思:
  一是“宏观多,微观少”。领导越大,其讲话中“素质教育”一词出现的频率越高,部长多于厅长,厅长多于局长,局长多于校长,校长多于教导主任,教导主任多于班主任,班主任多于任课教师,到任课教师这儿,连口头上的“素质教育”都没有了。
  二是“文章多,实践少”。早先见到的多是“素质教育论文集”,后来有“汇编”、“全集”,再后是“丛书”、“全书”,再到“大全”、“大典”、“大系”,然而其中有实践意义的素质教育做法却少之又少。
  三是“课外多,课内少”。很多学校课外“素质教育”轰轰烈烈,课内“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参观学校,校长多是带你看课外活动,“竖笛”、“腰鼓”、“武术”、“手工”等等,“素质”哪里就是这些技能的简单叠加?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在课堂。
  四是“加法多,减法少”,提倡素质教育,学校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应试的压力不降低,又提出应付素质教育的硬要求,于是便增加好多形式主义的东西,学生不堪重负,身心受损,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现在的中国掀起了一股素质教育的大潮。素质教育如今有了明确的定义。首先,素质不是技能的简单叠加,过去人们始终把技能的简单叠加看作素质。其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不是平均发展。因材施教才是面向全体;增强素质不能只做加法,减轻负担不是只做减法;教师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机械地只教学生教材;把整个社会当课堂,而不是把课堂当作整个社会;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而不是教师拔着学生成长;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
  为了更好的在数学课堂上贯彻素质教育,要做好下面几点:
  
  1 教师适时转变观念,重新认识
  
  教师职业是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教师以其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
  过去我们说教师是蜡烛是春蚕,老师都是悲剧人物。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照亮别人之后自己什么也不剩。春蚕会作茧自缚啊。教师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为什么不能同时成就自我?如何在成就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老师应该做一个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能够成就自己的知识传授者。这才是素质教育下对教师更高的要求。
  
  2 激发动机,培养学生思维意向品质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和动力,心理学家布鲁纳把“动机原则”作为一个重要教学原则,认为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兴趣可以产生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源之一,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是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要注意把学生熟悉的事物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变抽象为直观。三是通过变换那些用来说明概念的直观材料或事例的形成,使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非本质属性时有时无。作这样的变式练习,能使学生思维活动从偏见与谬误中解脱出来,从而灵活地应用一般的原理、原则。
  
  3 结合学科特点,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进行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全面培养,发展个性,和谐施教,悉心育人”的指导思想。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其自身的精确、严密,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克服一切困难,做到严格、认真。同时,在教学中,学生的素质不同,学习基础不同,性格不同,志趣爱好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不论是学习好一些的,还是基础差一些的,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他们之间在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在某些方面甚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作为教师来说,既要看到差异,更要重视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的变化。
  因此,教学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也要照顾他们的差异。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否则,就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使一部分有特长的学生得不到发展,一部分差一些的学生不能迅速赶上来。
  
  4 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体教学的质量;有利于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与矫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传统上由教师、学生构成的人-人的教育系统发展成为现代的教师、教学机器、学生构成的人-机器-人的新型系统,教师由台前被推到台后,尽管如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发动教师、依靠教师,所以就教师本身而言,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使用多媒体的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
  
  5 发挥情感因素的激励感染作用,增强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不仅是认识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尤其是后进生,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使他们感到温暖,经常享受成功的快感,从而更加信任老师,"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
  总之,教育学生就要从正面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师要爱学生,用心去爱,用行动去爱,对于学生所犯错误,不能只批评不教育,要宽容善待,并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基本功要过硬,教学业务能力要强,教学水平要高。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这样你就能撑起一片蓝天,用你的道德行为感染学生,学生就会爱戴你,你的教学改革就会成功。
其他文献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师生没有足够重视教材与教学中的“讨论与交流”, 违背了高中物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讨论与交流”的重要性,对部分粤教版教材中“讨论与交流”的设置情况及其作用做了初步的分析,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有效组织“讨论与交流”活动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
摘要和谐校园建设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促进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和谐校园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高校和谐建设存在的问题,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提出建设和谐校园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以校园为中心,调整校园内部各种关系以及校园与周边环境和整个社会、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根据这一形势,本文将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校际协作的“自主—交流—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校际协作自主合作交流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    1 基于校际协作的“自主—
摘要当前要培养适应未来实战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民警察,深化公安教育改革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公安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师队伍建设、公安教育培训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公安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公安教育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的公安教育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级公安院校实施大改革、大调整,公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