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定位放线误差控制理论研究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123_fam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放样精度对土木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测量放样的成果,必须做到准确无误。本文分析了在土木工程定位放样过程中如何减少测量的误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定位放样;测绘;误差;复核
  1 前言
  土木工程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土木施工的全过程,放样方法和精度对土木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合适的控制网,选择合适的放样方法,使测量快速准确,同时可以确保测量放样成果准确无误,因为放线一旦有误,必然导致工程基础开挖、打桩等与设计要求不符,造成返工从而产生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从土木工程测绘放线工作的共性中,找出测量放样精度误差控制的规律,以求减少土木工程施工测量误差的发生。
  2 土木工程放样精度特点与要求
  第一道工序:地基(土、石方)的开挖。无论何种土木工程的设计,都是要求主体工程建设在稳定的土(岩)基础上的,而在未建设前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大地表层,都会是风化柔软的,必须予以清除。如公(铁)路的路基,楼房(厂房)的基础,大坝、大堤、桥墩位的基础等;有的则为开辟通道,如大坝、隧道、地铁、导流洞等,所有这些工程都是一开工就要进行开挖土方,对测量放样的精度要求不是很高。
  第二道工序:混凝土浇注。在所有的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建筑在总的工程中所占的份额总是比较大的,属工程的主体,建成后的工程形象均反映在混凝土建筑物上(有些楼群及工程厂房采用砖砌结构,也属这道工序之列),因此在测量放样的度上应予以关注。
  第三道工序:机电设备与金属结构的安装。第一道工序是土建占很大一部分施工量,有时会进行预埋件施工,这道工序往往与第二道工序交叉进行,即浇注第一期的混凝土后即安装部分机体,而后再浇注二期(或三期)混凝土。机电设备与金属结构物在相关厂家加工制成品时,结构是严密的,因此在安装时要求测量放样的精度是很高的,应特别予以重视。
  3 土木工程总定位放样的方法介绍
  1、直线段定位放线:直线段定位放线在公路线型中应该说是最简单、最好放的。在地形平坦地段用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起伏较大地段在直缓点或缓直点设站定向,用测距仪量距完成。
  2、曲线定位放样:圆曲线与其它线型主要连接形式有:直线与圆曲线、回旋曲线与圆曲线、圆曲线和圆曲线。一般设计院提供逐桩坐标包括:ZY、YZ、GQ、QZ和20m整桩号坐标,一般情况下可以满足中线控制要求,有些情况下为了更好地控制填、挖方路基或构筑物,施工时需要加密中线坐标。因此,在放线中应用圆曲线公式计算坐标。
  4 放样中的校核条件
  施工放样的成果通常是即刻(或数小时后)交付使用,往往不能等待再去检查成果的正确性。这就要求放样测绘工作中处处要有自我校核条件,以便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现把校核条件归纳如下:
  1、主要轴线点的放样:应用单三角形法(有三角和的检查)、三点前方交会法(两组坐标校核)、三边测距交会法等,严禁用二点测角交会法测定轴线点位。
  2、工程轮廓点的放样:用测角前方交会定点。必须用三个方向,第三方向作为校核;用测角后方交会定点,必须观测四个已知方向。由四组坐标作为校核条件;不论采用什么方法放样建筑物轮廓点。都应在放样定点后,在现场丈量相邻轮廓点的间距,并与理论值比较,以便发现粗差;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放样定点时,如现场只需放样一个点时,亦应设计另一点的放样数据,在现场同时测放第二点,以便丈量两点间的设计间距以作校核;如果是规则图形的精密放样点,应该在施工现场检查放样点相互之间的几何关系,当采用光电测距仪放样三角高程时,必须进行往返观测,用水准仪放样高程时也应如此。
  3、用方向法(包括极坐标法)放样:仪器在测站定向时,必须后视两个已知方向,以观察方位角的符合情况。在比较简单、精度要求不高的放样中。一般应做到:水平角观测一测回。在需要高程或作倾斜改正时,天顶距应至少观测一测回,杜绝在放样中只作半测回无校核条件的做法。
  5 在放样工作中如何进行现场平差
  一般工程放样的平差工作都是在现场进行的,因此,常将这类在现场消除测量误差的方法统称为现场平差。如在测放一个方向线时,采用正、倒镜定点.而后在现场取两方向线的中点作为最后方向值等方法。在所有土木工程领域中,对测量放样的精度要求具有严密性和松散性两个方面的特性。严密性指建筑物必须保持其构件严密的相互关系,即在放样中具有较大误差时,则会有损于工程质量。松散性指松散的建筑部位,彼此间联系松驰,这类工程部位,虽在设计图纸上有三维尺寸的规定,但在施工时可予以不同程度的伸缩,因其放样后果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远比严密性的部位要宽松得多。
  以上特性为现场平差提供了有效方法:在放样工作中采取适当的措施.使严密区段保证严密性。以满足土木工程的图纸设计标准要求,而将由于控制测量所带来的误差平摊于工程部位松散的区段中,使它对工程质量不产生任何影响,从而达到现场平差的目的。
  它和一般平差任务不同之处是:误差并未消除,不过是将其挤放于一个对工程质量不产生影响的区段,而将其“吸收”罢了。可采用以下平差手段达到这一目的。
  1、对严密部位:一般采用本身主轴线为基本控制去进行放样。即不论控制网布设的精度如何,一旦利用其测设主轴线后,该工程部位就以该轴线为基础了.这样就保证了建筑物的相对严密性;所有轴线的测设,应在主轴线的基准上进行,以避免再由控制网测设,而将控制网本身的测设误差带人严密区段;在施工过程中,所有轴线的测设定位,应具有一次性,切忌反复变更造成轴系的混乱。这样做的结果是:严密区段保持了其相对严密关系,而控制网的测设误差就被挤到松散区段了。
  6 在放样后做好复测工作
  测量复测是保证土木工程质量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复测的目的是检查建筑物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往发生的施工测量事故,大都是忽视复测工作所造成的。复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图纸的复核:施工测量人员要对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进行全面的校核。校对总平面上的建筑物坐标和相关数据,检查平面图和基础图的轴线位置、标高尺寸和符号等是否相符,分段长度是否等于各段长度的总和。矩形建筑物的两对边尺寸是否一致。局部尺寸变更后,是否给其他尺寸带来影响。
  2、建筑物定位的复测:建筑物定位后.要根据定位控制桩或龙门桩,复测建筑物角点坐标、平面几何尺寸、标高与设计图纸上的数据是否吻合,是否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建筑物的方向是否正确.有无颠倒现象,有没有因现场运输车辆将桩碰动,造成位置偏移等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3、水准点高程的复测:施工现场引进水准点后.要进行复测并应往返观测两次。测设水准点时,一定要校核好图纸上每个数据。防止用错高程而造成整栋建筑物高程降低或升高的严重后果。
  7 结束语
  测量放样是一项富有技术性的工作,而放样工作的相对性,则贯穿于整个土木工程的放样过程中所有检查验收的规程中,对某些物体要求的高精度,大量是针对在相对附近轴线而言的,因此,只要掌握好各种轴线(中心线)的放样精度,就会比较容易地達到相关的精度要求。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发政策的持续推行,人民生活水平和要求不断提高,房屋建设工程的工程量也在逐年加大。在房屋建筑工程的中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是决定整个工程建设成本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工程结束后的质量检测工作也越来越得到施工单位和住户人群的重视。本文就无损检测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钢材料;无损检测技术;方法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屋建设工程的工程项目
期刊
摘要:变电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墙体渗水这一方面突显出来的问题日益严重。本文首先分析了墙体漏水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变电站墙体防渗的对策。  关键词:变电站;防渗;治理  变电站对建筑物墙体(屋面)防水均要求较高。墙体常采用普通黏土砖砌筑。按照常规做法240mm厚外墙达到20mm厚的水泥砂浆抹灰层就可以满足防水要求。但是,因施工工艺不当,粗糙、不同材质结合处处理不当或材质低劣、基础不均匀沉降、地震
期刊
摘要:在水位较高的地区,水利工程施工需要很高的防滲要求,高压摆喷就是能够满足较高防渗要求的一种施工技术,且设备简单,施工方便,相对安全经济,在水利基坑开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基坑;摆喷;防渗
期刊
摘要:混凝土作为桥梁的主建材.其运用情况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桥梁安全系数的提高,但是由于外界因素、气候变化以及施工因素,使得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强度和刚度受到削弱,耐久性降低,导致经常出现裂缝这样的负面工程效果。危机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甚至引起混凝土碳化、保护层刹落、钢筋腐蚀.桥梁垮塌这样的恶性事故,因此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进一步保障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  关键词:桥梁施工;高性能混凝土
期刊
摘要:钢结构具有耐性强度大、构建进度短、施工建设速度快等特点。随着我国建筑业市场的蓬勃发展,钢结构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对钢结构进行整合的施工过程中,钢结构的加工是其中的一项极其关键的步骤,对于钢结构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进度管理、质量控制管理、安全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都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在钢结构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于钢结构工程建设的科学合理化发展有着不利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改性沥青混凝土市政道路的施工作业条件及其技术准备情况,着重探讨了各施工步骤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前言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对高温防车辙、低温抗裂缝、雨季抗水损害具有显著效果,在城市道路建设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改性沥青混凝土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施工技术进行了一些探讨。  2 施工方法  2.1 粘层油、透层油施工  2.1.
期刊
摘要:近年来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不断的普及应用,这一技术已经成为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桥梁施工人员所要重点考虑以及解决的技术问题。文章重点的论述了后张法预应力在桥梁施工中的几道重要工序,包括箱梁施工控制、穿孔、张拉、孔道设置、质量控制以及压浆等。  关键词:桥梁;施工;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应用  后张法预制施工是指在混凝土浇筑之后,通过张拉预应力刚才达到构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其目的是通
期刊
摘要:在建筑过程中,最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施工质量,工程设计,安全,而土木建筑工程结构方面又是重要中的重要,几千年来,建筑工作的人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土木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本文结合了我国当前的土木建筑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现状,探讨土木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等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耐久性  1 注重安全性设计  建筑行业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因此,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汕头港广澳汕头港广澳港区一期工程滚装码头钢引桥吊装实例,介绍滚装码头钢引桥吊装工艺。  关键词:滚装码头钢引橋;吊装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现在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比所有发达国家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高。  一般地说,地源热泵技术利用普遍存在于地下岩土层中可再生的所谓浅层地热能或地表热能,即土壤、岩石、地下水、地面水(包括污水、工业废水、河流湖泊、海水)中蕴含的低品位热能,通过消耗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了更多热量从温度低的介质到温度高的介质的转移,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