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生的体育课越来越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体育教师的守旧,家长的担心,学校领导的安全教育,使得体育课变得以安全第一的指导原则,虽然是课程改革提倡的是淡化竞技技能的教授,但落实的基层,则变成了剔除了所有危险性的动作技能,以游戏代替了技能的教学。按照发展的原则来说,其实这也未尝不好,只要我们的体育教师能够不断的把游戏进行创新和游戏规则加以修改,使得孩子们通过游戏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学会了体育的组织以及培养了合作自主合作意识,同样是提高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与运动技能,只是这需要我们如何理解体育课中的游戏活动。
美国的sprak课程中提出体育课应该是一门从开始到结束都很有趣的课程。传授技能分解,技能组合,并配有练习和小型比赛的混合策略。最后,如果条件允许,进行完整的比赛。努力使每节课都具有吸引力和乐趣。这个宗旨意在强调,体育课在需要有趣味的同时不失它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运动技能以及一定的合作意识。小学生的生理、心理都还处于发育阶段,根据他们活泼好动的特点,有氧游戏是最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可以促进学生的心肺功能,同时加强了肌肉的训练,是小学生体育课的最佳选择。根据几年的小学生体育课教学经验,我设计了一个系列的有氧游戏课程,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人在学校五、六年级学生中各随机选取2个班级,一个在实验班一个对照班。五年级实验班46人,对照班43人;六年级实验班39人,对照班40人。
实验班用自己设计的一系列有氧游戏课程进行教学,对照班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体能分析结果
将实验班级实验前和实验后测得的体能测试项目原始成绩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评分办法查得每位学生400米、立定跳远成绩。将每位学生两项体能成绩的平均得分作为处理变量。通过分析,学生实验前后分析结果如下:
1、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能成绩处于同一水平
2、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能成绩比较结果
3、实验后六年级实验班体能水平进步幅度要低于对照班,五年级高于对照班
(1)六年级。根据以上分析,六年级实验班学生的体能水平在实验后有显著提高,我们又进一步对进步幅度做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体能进步幅度与对照班有显著性差异(T=-2.921,P=0.005<0.05,详见表略),且进步幅度小于对照班。由此可以证明经过一学期实验,初步显示出进行的实验给实验班对照班带来不同的效果。
(2)五年级。根据以上分析,五年级实验班学生的体能水平在实验后都有显著提高,我们又进一步对进步幅度做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对照班体能成绩实验后的进步幅度无显著差异,但进步幅度大于对照班。由此可以证明经过一学期实验,初步显示出进行的实验实验班比对照班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三、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分析结果
对实验前后量表总体得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
(一)实验前实验班对照班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上检验得到
1.五年级。实验前实验班兴趣水平平均得分98.33,对照班得分101.51,T检验显示两个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上不存在差异(T= -1.040,P =0.301>0.05,详见表略)。因此实验前,学校选取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上是处于同一水平,完全符合实验条件。注:N值(人数)不等于学校实际参加实验的人数,而是剔除无效问卷以后的数值
2.六年级。实验前对照班平均得分101.70,实验班兴趣水平平均得分109.64,(T=2.924,P=0.005<0.05,详见表略),因此实验前,选取的六年级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上不是是处于同一水平。注:N值(人数)不等于学校实际参加实验的人数,而是剔除无效问卷以后的数值
(二)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比较结果
1、实验后五实验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没有显著变化,六年级有显著变化
(1)五年级。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均值没有明显提高,检验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T =0.591,P = 0.557>0.05详见表略)。
(2)六年级。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平均值没有明显提高,检验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T =2.010,P = 0.052>0.05详见表略)。
2、实验后五、六年级对照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有显著性变化
(1)五年级。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有显著性下降,检验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T = 2.975,P = 0.005<0.05,详见表略)。
注:N值(人数)不等于学校实际参加实验的人数,而是剔除无效问卷以后的数值
(2)六年级。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有显著性变化,检验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T =5.435,P =0.000<0.05,详见表略)。
注:N值(人数)不等于学校实际参加实验的人数,而是剔除无效问卷以后的数值
3、实验后五年级实验班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进步幅度略高于对照班,六年级低于对照班
(1)五年级。由于以上分析显示,对照班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上实验前后都有显著差异。接着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体育学习进步幅度进行比较,其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进步幅度无显著性差异(T= 1.642,P=0.104>0.05,见表略),但从数值上看,实验班学生的进步幅度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班,因此我们仍然可以近似认为进行的实验对实验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促进与提高较对照班要好。
注:N值(人数)不等于学校实际参加实验的人数,而是剔除无效问卷以后的数值
(2)六年级。由以上分析显示,实验班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上实验前后都有显著差异,由此可知,要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进步幅度的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体育学习水平兴趣进步幅度无显著性差异(T= 0.625,P=0.647>0.05,见表略)但从数值上看,实验班学生的进步幅度均值低于对照班。
注:N值(人数)不等于学校实际参加实验的人数,而是剔除无效问卷以后的数值
四、讨论与建议
小学体育课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有氧游戏进行体育教学,更好地发挥出体育活动的健身、健心功效。本研究通过实验从某一方面说明了运用有氧游戏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的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提高,包括体能,兴趣以及技能等。如果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学当中,所有的体育教师能够把运动技能融于到日常的体育游戏当中,在探索孩子们喜欢的教学方式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学习了各种运动技能,这应该是我们所有的体育教师、体育专家所期望的。
参考文献
[1] 姚卫 《运用最大心率百分比控制小学生有氧耐力训练强度》选自《体育科研》2003年第24卷第5期.
[2] 田妞 《有氧运动≠氧气运动》 选自《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
[3] 郭爱祥 《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4] 苏正军 《 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选自《学周刊·B》 2010年第5期.
美国的sprak课程中提出体育课应该是一门从开始到结束都很有趣的课程。传授技能分解,技能组合,并配有练习和小型比赛的混合策略。最后,如果条件允许,进行完整的比赛。努力使每节课都具有吸引力和乐趣。这个宗旨意在强调,体育课在需要有趣味的同时不失它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运动技能以及一定的合作意识。小学生的生理、心理都还处于发育阶段,根据他们活泼好动的特点,有氧游戏是最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可以促进学生的心肺功能,同时加强了肌肉的训练,是小学生体育课的最佳选择。根据几年的小学生体育课教学经验,我设计了一个系列的有氧游戏课程,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人在学校五、六年级学生中各随机选取2个班级,一个在实验班一个对照班。五年级实验班46人,对照班43人;六年级实验班39人,对照班40人。
实验班用自己设计的一系列有氧游戏课程进行教学,对照班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体能分析结果
将实验班级实验前和实验后测得的体能测试项目原始成绩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评分办法查得每位学生400米、立定跳远成绩。将每位学生两项体能成绩的平均得分作为处理变量。通过分析,学生实验前后分析结果如下:
1、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能成绩处于同一水平
2、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能成绩比较结果
3、实验后六年级实验班体能水平进步幅度要低于对照班,五年级高于对照班
(1)六年级。根据以上分析,六年级实验班学生的体能水平在实验后有显著提高,我们又进一步对进步幅度做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体能进步幅度与对照班有显著性差异(T=-2.921,P=0.005<0.05,详见表略),且进步幅度小于对照班。由此可以证明经过一学期实验,初步显示出进行的实验给实验班对照班带来不同的效果。
(2)五年级。根据以上分析,五年级实验班学生的体能水平在实验后都有显著提高,我们又进一步对进步幅度做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对照班体能成绩实验后的进步幅度无显著差异,但进步幅度大于对照班。由此可以证明经过一学期实验,初步显示出进行的实验实验班比对照班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三、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分析结果
对实验前后量表总体得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
(一)实验前实验班对照班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上检验得到
1.五年级。实验前实验班兴趣水平平均得分98.33,对照班得分101.51,T检验显示两个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上不存在差异(T= -1.040,P =0.301>0.05,详见表略)。因此实验前,学校选取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上是处于同一水平,完全符合实验条件。注:N值(人数)不等于学校实际参加实验的人数,而是剔除无效问卷以后的数值
2.六年级。实验前对照班平均得分101.70,实验班兴趣水平平均得分109.64,(T=2.924,P=0.005<0.05,详见表略),因此实验前,选取的六年级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上不是是处于同一水平。注:N值(人数)不等于学校实际参加实验的人数,而是剔除无效问卷以后的数值
(二)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比较结果
1、实验后五实验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没有显著变化,六年级有显著变化
(1)五年级。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均值没有明显提高,检验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T =0.591,P = 0.557>0.05详见表略)。
(2)六年级。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平均值没有明显提高,检验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T =2.010,P = 0.052>0.05详见表略)。
2、实验后五、六年级对照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有显著性变化
(1)五年级。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有显著性下降,检验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T = 2.975,P = 0.005<0.05,详见表略)。
注:N值(人数)不等于学校实际参加实验的人数,而是剔除无效问卷以后的数值
(2)六年级。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有显著性变化,检验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T =5.435,P =0.000<0.05,详见表略)。
注:N值(人数)不等于学校实际参加实验的人数,而是剔除无效问卷以后的数值
3、实验后五年级实验班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进步幅度略高于对照班,六年级低于对照班
(1)五年级。由于以上分析显示,对照班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上实验前后都有显著差异。接着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体育学习进步幅度进行比较,其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进步幅度无显著性差异(T= 1.642,P=0.104>0.05,见表略),但从数值上看,实验班学生的进步幅度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班,因此我们仍然可以近似认为进行的实验对实验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促进与提高较对照班要好。
注:N值(人数)不等于学校实际参加实验的人数,而是剔除无效问卷以后的数值
(2)六年级。由以上分析显示,实验班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上实验前后都有显著差异,由此可知,要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进步幅度的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体育学习水平兴趣进步幅度无显著性差异(T= 0.625,P=0.647>0.05,见表略)但从数值上看,实验班学生的进步幅度均值低于对照班。
注:N值(人数)不等于学校实际参加实验的人数,而是剔除无效问卷以后的数值
四、讨论与建议
小学体育课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有氧游戏进行体育教学,更好地发挥出体育活动的健身、健心功效。本研究通过实验从某一方面说明了运用有氧游戏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的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提高,包括体能,兴趣以及技能等。如果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学当中,所有的体育教师能够把运动技能融于到日常的体育游戏当中,在探索孩子们喜欢的教学方式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学习了各种运动技能,这应该是我们所有的体育教师、体育专家所期望的。
参考文献
[1] 姚卫 《运用最大心率百分比控制小学生有氧耐力训练强度》选自《体育科研》2003年第24卷第5期.
[2] 田妞 《有氧运动≠氧气运动》 选自《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
[3] 郭爱祥 《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4] 苏正军 《 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选自《学周刊·B》 201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