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电动板栗开壳机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y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冬季节是板栗上市的季节,每逢秋冬,大街小巷总会飘来阵阵板栗香。每当爸爸妈妈把板栗买回家,总要在切板栗的事情上面忙活大半天。切板栗时,如果板栗放不稳,它随时会滑走;如果用手去固定它,一不小心就会切到自己的手。唉,美味佳肴难入口啊!怎样才能既方便又安全地把板栗壳切开呢?
  我和组员闭孙雨、李天林一起为解决这个问题开了好几次讨论会,一直没什么实际性的进展。当时正值夏天,我看到呼呼转的风扇,突然灵光一闪,要是用刀代替扇叶不就能给板栗开口了吗。我们把这个设想告诉老师,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于是我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研究。
  绘制好图纸之后,我们准备了一个迷你风扇,让焊接师傅帮我们制作实物。师傅用较厚的铝制刀片代替扇叶,并在风扇的外围部分设计几个圆孔,把板栗放进圆孔中,转动的刀片接触板栗后正好能划开板栗的壳。
  第一代板栗开壳机做好之后,我们听取了很多人的意见。做第二代板栗开壳机时,我们想用一个更大一些的风扇做外壳,而焊接的师傅却建议用不锈钢做一个封闭的圆筒代替风扇作为开壳机的外壳,再给圆筒加上马达,并在圆筒上钻几个大小不同的孔便于投放板栗,通过马达带动圆筒内壁的刀片切割板栗,达到让板栗开口的目的。
  第二代开壳机做好后,横县科协青教部孙部长看了反而觉得外观造型没有第一代迷你电动板栗开壳机好,她还建议制作一个板栗固定器防止板栗滑出;党校的黄副校长建议投放板栗的装置做成可调节大小,便于给各种板栗开壳;横州镇二中的蒙副校长建议增加一节斜管以便源源不断加板栗,并在切割处附近漏一个口,让切好的板栗掉出来,以实现批量开壳……
  综合大家的建议,制作第三代开壳机时我们放弃了第二代的造型,在第一代的基础上改进。
  第三代板栗开壳机在外形上与第一代无异,主要采用风扇与刀片组合设计,模仿风扇转动,利用风扇的动力,将扇内的扇叶改装成“一字”刀片,利用发动机带动刀片将板栗壳切开小口,同时,在风扇外围顶端上设计有半圆环板栗定位器和“勺型” 固定器,防止板栗滑跑。可惜的是,第三代板栗开壳机也没能具备批量开壳的功能,下一步我们希望实现这个功能,且增加能同时为多个板栗开壳、能够源源不断地加板栗、还能让切好的板栗掉出来的装置。
  作品完成后,我们回顾整个创作的过程发现,我们想问题太过简单,以前总以为别人搞发明很容易,轮到到自己才知道,有时要实现一个小小的改进,是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的。遇到瓶颈时,一直都没有好的主意,创作就只能暂时搁置。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到市场调查,绘图设计,还要学会上网查资料,虽然每次反复思考如何改进都很辛苦,但每当完成调查后进行新的改造,心情都特别愉悦。
  在此谢谢老师们的辛勤指导,也谢谢焊接师傅、同学们的帮助。
  (此作品荣获2015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指导老师:蒙秋雁 周春柳 蒙创颖)
其他文献
近年来,以大运河为主题或依托的创作形成声势,从诗词、散文、报告文学、长篇小说、话剧、音乐剧到电视剧,争奇斗艳;甚至唐家三少和梦入神机两位网络文学大神,也都各自在构思一部以大运河为背景的现实题材作品,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同题写作正表现为一类时代潮流,表现出毋庸置疑的竞争色彩;刚结束不久的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评奖,有几乎四分之一申报作品为扶贫选题,以代表性作品《乡村国是》问鼎告终。因此,争奇斗艳之
甲午初冬的一天,我去了一趟金泉北边的木塔。木塔是银杏坪区政府的所在地,我去那里是为了打听两个已故人的踪迹。其实,我跟这两个人都不认识,之所以要打听他们,还得从几年前我买的几份资料说起。  退休之后,逢双休日,断不了去金泉东庙那里的旧货市场转转。去那里不是买古玩,咱对那玩意儿不懂,也没有那份闲钱。我去那里只是在旧书摊上看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书,遇上了花个十块二十块买上几本。  2009年夏一个礼拜天
社会环境先把“学业工作都是次要的,家庭才是第一位”的观念作为长期暗示,教化出相应的女性,再反咬她们“不能坚持本职,把学业作为履历上的装饰品”,并以此为借口,给更多的女性设限,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尽管我们的主流声音已经可以为女性科学家、企业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欢喜赞叹,但日常生活中,加在女性身上的精神枷锁依旧无处不在。  我想大家应该都不会质疑这场选拔考试的公平性。倘若缺乏公正的话,你们肯定会非常愤怒吧
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的同学们有一个梦想启航之地,在那里,他们释放创造热情,拥抱科技,创作出许多令人赞叹的作品。这些作品如同启航时卷起的浪花,推动着少年们的梦想之船直挂云帆济沧海。  《便携式电离辐射计量器》  设计者:刘正儒、邵子宸  指導老师:覃中佩、高燕  设计者说:看了美剧《切尔诺贝利》,我就想设计出一种既能够测量粒子个数又能够显示其运动轨迹的复合电离辐射计量器,以简化研究粒子相关运动问题的方
全世界的鸟类多达9000多种,大部分都会飞行。有些鸟类的飞行技能十分高超,比如飞行速度最快的雨燕,它的飞行速度可达每秒48米,100米的距离它只需要2秒多一点。  近日,鸟类的一项飞行纪录被刷新了。一只斑尾塍鹬自2020年9月16日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出发,历时11天到达新西兰,在长达12200千米的旅程中,它甚至未曾休息過。此前鸟类的该项飞行纪录由一只雌性斑尾塍鹬保持,它在2007年被记录到连续飞
这些年  我常常  离开我熟悉的床  睡到陌生的床上  我剛睡过墨西哥的三张床  床只是睡觉的床  房间也大同小异  但打开窗户  我面对的是不同的风景  现在窗外的石头教堂  换成了一个湖  我睡在岳阳的床上  我睡在洞庭湖上  墨西哥高原的不夜城  换成了潮湿的  我小时候的摇篮  我迷迷糊糊  在地球上梦游  我背着一张床  从一扇窗户  飞向下一扇窗户
2021年,中国航天事业创立65周年,从“两弹一星”的伟大创举,到“天宫”揽胜、“嫦娥”奔月,再到“北斗”指路、“长五”飞天、“祝融”落火……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航天精神的坚定支撑。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航天领域一次次传来捷报,令无数中国人为之骄傲。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1731克样品,如期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开启行星探测新征程,
山寺里养了头驴子,每天都在磨房辛苦拉磨,天长日久,驴子厌倦了它的生活,它在磨房里寻思,如果不再拉磨,走出山寺,到外面走走该是多么美好呀!  机会在驴子的期待中来了,山寺里的僧人,有圣物在山下,就拉着驴子下山了。在山下,僧人把圣物放到驴子的背上,牵着驴子往山寺返回。驴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路上的行人,在它经过时,都虔诚地跪在地上向他膜拜。驴子开心极了,不禁飘飘然起来……返回山寺后,驴子不知贵贱,任
芝加哥有个以销售汽车玻璃清洗液为生的男孩,食不果腹,度日艰难。一天,他在街头恍恍惚惚地行走。突然,一辆轿车停在他跟前,车里的绅士叫住了他:“孩子,给我擦擦汽车挡风玻璃吧,我给你5个美分!”听到这个能赚到钱的好消息,男孩子立刻高兴起来。“遵命,先生!很快就好。”男孩麻利地打开背囊,拿出一瓶清洗液,倒出了一点,两三分钟工夫就把玻璃擦得光亮照人。  绅士爽快地掏出钱正要抛给小男孩,男孩却灵机一动说:“先
作为一名曾经的刑警,张暄与这个时代可谓是“肉身相搏”。在一个战争消失的年代,警察就站在善与恶交锋最为激烈的旋涡里,须时时直面人性碰撞中产生的风暴,厘清其中被隐藏的褶皱。这大约是为什么,当我们翻开张暄的《独自看守》时,顿觉一个我们身处其中却不大看得清楚模样的时代扑面而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前警察张暄携带着丰沛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充当了一个时代的报信人。  所谓报信人,意味着他将书写一个时代隐而不彰的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