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金流量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生命之源。文章中笔者对如何加强建设项目现金流量管理建议做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项目建设;现金流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8-0065-01
2007年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国家自2008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各行各业以此为机遇,不断加快发展步伐,项目投资幅度也大幅增加,呈现出投资涉及领域广、投资额度大、项目多的新特点。大量建设项目的立项开工,需要由相应的资金作保证。但由于近一年多以来国家财政政策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因素制约,企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一、国家货币政策基调加大了银行贷款难度
由于国家货币政策出现了由宽松到稳健的变化,央行针对形势的变化也加快了调控的节奏。自2010年1月28日至2011年7月7日,央行十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五次上调贷款利率,国内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新高。此外,在大多数经济学家看来,国内创纪录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过程仍未结束,2011年内将会上调到接近23%左右的水平,同时,未来央行继续加息也势在必行。一系列政策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放贷的冲动。不断压缩的信贷规模和贷款利率的一再调高,使企业融资难度陡增、融资成本上升,部分已签订合同的贷款无法按时到位,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
二、项目建设与资金紧张的矛盾突出
随着大规模项目建设的进行,企业面临着更多的资本需求。部分项目虽已陆续投入生产,但由于处于投产初期和部分行业性亏损,致使本应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项目,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却没有实质性增加,部分甚至出现减少,经营现金流量的不足。自有资金严重不足和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整,致使资金需求与资金供应矛盾更加显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整体发展。
三、偿还债务资金压力巨大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若干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持续出现整体亏损的局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不足,难以扭转的亏损局面和持续的财务状况恶化,致使正常经营所需资金入不敷出,业已形成的资金缺口,通常依托举新债还旧债的方式补充流动资金或增加项目投资,形成“亏损、借款投资、再亏损、再投资”的恶性循环。而2009年和2010年银监会出台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贷款难度,逐年自有资金的严重不足,进一步加大了未来偿债压力和债务风险。
资金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也是大规模建设投资和正常生产经营的生命线。为确保企业规划战略目标的实现,及时筹措、合理使用资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现金流量指标考核体系
以利润为主的传统考核方式,很容易忽视资本的时间价值和利润与注入资本的关系,而且为片面追求利润,还会出现人为的少提或不提折旧、不反映潜亏、利小成本高的产品长期积压等,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相对于利润考核,现金流量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结合各行业的标准和经济活动性质,制定系统的现金流量指标考核体系,考核收益质量、偿债能力、企业发展能力、筹资能力等。由于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现金流量指标考核体系的建立,也应确保其完整性和统一性。
2.建立资金风险预警机制
随着投资范围、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资金需求急剧增加与资金供应不足的矛盾日趋显现,特别是部分行业性亏损单位,更面临着资金断链的巨大风险。资金风险从产生到显现再到发生资金损失存在一个过程,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资金风险评估、预警体系,可及早得到预警信号,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制定风险管理对策,化解风险。首先,依据资金风险构成、盈亏状况和现金流量指标体系等,分析资金风险环节和风险控制点,制定定性和定量预警指标体系,开发风险评估和管理系统,建立资金风险评估、预警模型;其次,结合风险评估、预警模型,运用概率分布方法测定资金风险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以此将企业资金风险评定为一般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和特大风险四类;最后,根据评级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和处理办法,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资金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不仅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也要靠内审、纪检监察、事后监督等部门的相互制约与监督。
3.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保障企业发展需要
企业在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应采取多种方式实施资本运营,提升企业的资产优化能力、资源保障能力、效益提升能力。一是对于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积极着手开展上市融资准备。二是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三是促进银企合作,优化筹融资方案,以控制流动性风险和支付风险为核心,做好中期票据、信托计划等方式筹资工作。
4.强化还贷资金来源管理和考核
企业还贷资全主要来源于企业经营利润和提取的折旧。由于经营利润倍受国家政策、市场变化、经营模式、资本结构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按固定资产原值计提的折旧虽相对比较稳定,但同时又是企业维简资金的重要来源,而且还存在部分单位为完成利润指标,少提或不提折旧现象。为确保还贷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在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同时,可结合各单位贷款情况,核定年度利润和计提折旧的一定比例,设立还贷专项基金,专户管理;同时,为确保还贷资金及时、足额提取,专款专用,制定与企业薪酬兑现考核挂钩的管理与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以保证到期还贷资金需求,避免借新债还旧账现象发生,减少还贷资金风险。
5.审慎推进新项目建设、抑制投资过度膨胀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若干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持续出现整体亏损的局面。有些单位财务状况恶化、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项目融资出现困难。个别单位占用流动资金用于投资支出,资金链安全出现较大的风险。在此情况下,建议贯彻“分类管理、有保有压”的措施,适度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一是严把项目立项关口,严格立项和可行性研究审查,确保项目投资效益回报;二是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投资成本控制和现金流量管理,避免出现资金断链。三是加强项目资金来源管理,避免出现无自有资金上项目、挤占还贷资金和维简资金上项目的现象。对于自有资金未落实、贷款未落实的项目不予审批。
关键词:项目建设;现金流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8-0065-01
2007年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国家自2008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各行各业以此为机遇,不断加快发展步伐,项目投资幅度也大幅增加,呈现出投资涉及领域广、投资额度大、项目多的新特点。大量建设项目的立项开工,需要由相应的资金作保证。但由于近一年多以来国家财政政策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因素制约,企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一、国家货币政策基调加大了银行贷款难度
由于国家货币政策出现了由宽松到稳健的变化,央行针对形势的变化也加快了调控的节奏。自2010年1月28日至2011年7月7日,央行十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五次上调贷款利率,国内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新高。此外,在大多数经济学家看来,国内创纪录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过程仍未结束,2011年内将会上调到接近23%左右的水平,同时,未来央行继续加息也势在必行。一系列政策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放贷的冲动。不断压缩的信贷规模和贷款利率的一再调高,使企业融资难度陡增、融资成本上升,部分已签订合同的贷款无法按时到位,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
二、项目建设与资金紧张的矛盾突出
随着大规模项目建设的进行,企业面临着更多的资本需求。部分项目虽已陆续投入生产,但由于处于投产初期和部分行业性亏损,致使本应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项目,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却没有实质性增加,部分甚至出现减少,经营现金流量的不足。自有资金严重不足和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整,致使资金需求与资金供应矛盾更加显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整体发展。
三、偿还债务资金压力巨大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若干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持续出现整体亏损的局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不足,难以扭转的亏损局面和持续的财务状况恶化,致使正常经营所需资金入不敷出,业已形成的资金缺口,通常依托举新债还旧债的方式补充流动资金或增加项目投资,形成“亏损、借款投资、再亏损、再投资”的恶性循环。而2009年和2010年银监会出台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贷款难度,逐年自有资金的严重不足,进一步加大了未来偿债压力和债务风险。
资金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也是大规模建设投资和正常生产经营的生命线。为确保企业规划战略目标的实现,及时筹措、合理使用资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现金流量指标考核体系
以利润为主的传统考核方式,很容易忽视资本的时间价值和利润与注入资本的关系,而且为片面追求利润,还会出现人为的少提或不提折旧、不反映潜亏、利小成本高的产品长期积压等,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相对于利润考核,现金流量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结合各行业的标准和经济活动性质,制定系统的现金流量指标考核体系,考核收益质量、偿债能力、企业发展能力、筹资能力等。由于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现金流量指标考核体系的建立,也应确保其完整性和统一性。
2.建立资金风险预警机制
随着投资范围、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资金需求急剧增加与资金供应不足的矛盾日趋显现,特别是部分行业性亏损单位,更面临着资金断链的巨大风险。资金风险从产生到显现再到发生资金损失存在一个过程,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资金风险评估、预警体系,可及早得到预警信号,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制定风险管理对策,化解风险。首先,依据资金风险构成、盈亏状况和现金流量指标体系等,分析资金风险环节和风险控制点,制定定性和定量预警指标体系,开发风险评估和管理系统,建立资金风险评估、预警模型;其次,结合风险评估、预警模型,运用概率分布方法测定资金风险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以此将企业资金风险评定为一般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和特大风险四类;最后,根据评级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和处理办法,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资金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不仅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也要靠内审、纪检监察、事后监督等部门的相互制约与监督。
3.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保障企业发展需要
企业在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应采取多种方式实施资本运营,提升企业的资产优化能力、资源保障能力、效益提升能力。一是对于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积极着手开展上市融资准备。二是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三是促进银企合作,优化筹融资方案,以控制流动性风险和支付风险为核心,做好中期票据、信托计划等方式筹资工作。
4.强化还贷资金来源管理和考核
企业还贷资全主要来源于企业经营利润和提取的折旧。由于经营利润倍受国家政策、市场变化、经营模式、资本结构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按固定资产原值计提的折旧虽相对比较稳定,但同时又是企业维简资金的重要来源,而且还存在部分单位为完成利润指标,少提或不提折旧现象。为确保还贷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在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同时,可结合各单位贷款情况,核定年度利润和计提折旧的一定比例,设立还贷专项基金,专户管理;同时,为确保还贷资金及时、足额提取,专款专用,制定与企业薪酬兑现考核挂钩的管理与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以保证到期还贷资金需求,避免借新债还旧账现象发生,减少还贷资金风险。
5.审慎推进新项目建设、抑制投资过度膨胀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若干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持续出现整体亏损的局面。有些单位财务状况恶化、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项目融资出现困难。个别单位占用流动资金用于投资支出,资金链安全出现较大的风险。在此情况下,建议贯彻“分类管理、有保有压”的措施,适度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一是严把项目立项关口,严格立项和可行性研究审查,确保项目投资效益回报;二是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投资成本控制和现金流量管理,避免出现资金断链。三是加强项目资金来源管理,避免出现无自有资金上项目、挤占还贷资金和维简资金上项目的现象。对于自有资金未落实、贷款未落实的项目不予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