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砺儒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高师附中主任(即校长)、中山大学教授兼教务长,筹办过勷勤大学,并任教务长兼该校教育学院院长,曾任广东省立教育学院(后改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院长、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教授兼教务长、厦门大学教授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林砺儒担任过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兼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央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务。
林砺儒早年目睹中国教育的落后,便立志将毕生精力献给中国的教育事业。他治学严谨,对于教育理论有着精深的研究,尤其对于中等教育与师范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同时,他又是一位务实的教育实践者,长期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在学校管理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可以说,林砺儒既是一位极具教育理论修养的学者,又是一位埋头苦干的实干家。“注重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培养,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是林砺儒的学校管理理念和实践工作的核心所在。
“理想的中等教育是全人格的教育”
林砺儒早年就提出“教育家要培养进步的人格以适应进步的社会”的教育理念。林砺儒在1922年担任北京高师附中主任时,就在其就职演说里明确提出“中等教育应着眼于少年期之生活”,而“少年生活是少年人格之活动范围”、“理想的中等教育是全人格的教育,决非何种职业之准备。”
为此,林砺儒在北高师附中试行“六三三”新学制时,积极组织教师自编教材,制定规章制度和教学计划,实行学科制,分必修科、选修科。选修科以两星期为试习期,若学生认为不合适,可改选其他,但以一次为限。高中分第一第二部,类似于文理科,但林砺儒觉察到文理界线过于泾渭分明的弊端,便进行了调整,使第一部有必修的数理科,第二部有必修的文学科;另外,还设有共同的选修科,如世界历史、世界地理、论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图画、音乐、第二外国语等。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马大猷是北京高师附中的学生,他后来在大学听教授用英语讲授数学、物理,在国外学习生活时讲英语一点都不困难,即得益于他在附中的英语基础。而他在附中所学的逻辑学、心理学、矿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他后来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学校除了注意教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外,还重视体育活动,每天有课间操,每周有体育课。附中学生的足球和排球水平是当时北京市数一数二的,尤其排球被称为“校技”。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各班有自治会,全校有学生会。学生可自由结合,采集制作标本、解剖生物、排演戏剧、自办报刊,如作家蹇先艾在附中求学时就与同学李健吾等成立过“曦社”,办过两期《爝火》杂志。附中还经常请师大老师或著名学者前来讲演,如邀请鲁迅到附中讲演(即后来的《未有天才之前》)。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林砺儒所秉持的“中等教育,恰位于全教育历程之中段,其职分应在完成全人的陶冶,以厚其个性发挥之根基”的管理理念。
“一切教育方法都要经由教育工作者的人格来施行”
林砺儒深知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素质是关键所在。教师的人格将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林砺儒在北京高师附中任校长时就非常重视聘用有学识、有改革精神的新教员,如傅仲孙、董鲁安、徐名鸿、夏宇众、张鸿来等。林砺儒选聘教师不仅仅重视专业与技能,更看重教师的人格修养。他聘石评梅到附中任体育教员、国文教员兼女子部级主任便是极好的例证。林砺儒曾教过石评梅,知道她的教育学成绩并不好,但林砺儒认为她性情坦荡大方,办事负责,真心热爱学生,热心教育,虽为体育教员,却又有一副文学头脑,所有这些足以使其能担起重任。石评梅的确未辜负林砺儒的期望,她主张情育教育,对学生采取理智指导、真情感化的方法,被学生誉为“我们的星”、“母亲式教员”。著名作家颜一烟曾受教于石评梅,对此感触颇深。颜一烟刚入学没多久就当选为自治会主席,她总觉得自己干不好,于是石评梅在言语上鼓励她,“人活在世上总应该对别人有点用”、“什么事都是干干就会了”;在行动上支持她,石评梅将几十本自己心爱之书捐赠给班自治会,帮助班自治会创办了一个“图书柜”。颜一烟主动报名当“图书柜”的管理员,以便对别人有点帮助。石评梅在附中六年,培养了众多学子,而这一切又得益于林砺儒独具慧眼的用人标准。
“名利二字,不管是为个人,或为自己工作的学校,都与真教育有如水炭之不相容”
林砺儒认为:“做校长的目的不是升官发财,也不是统治学校逞威风,而是教育青年,改造社会。”为培养青年的进步人格,林砺儒在担任广东省立教育学院院长期间,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教师方面,他聘请进步教授张栗原、郭大力、高觉敷、李平心、蒋径三等到校授课;在学生方面,他甘冒风险接受被其他学校开除的进步学生;在课程设置方面,他增添新哲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史(实际上讲的是《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史》)、国际政治等;在学术活动方面,邀请邹韬奋、王造时、沈兹九、钱俊瑞、杨东莼等人做时事报告或讲学;在报刊订阅方面,他要求图书馆订阅《群众》、《新华日报》等进步报刊,使学生接触进步思想,以利青年进步人格的形成。
林砺儒还带领师生走出校门下乡进行抗日宣传,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经过林砺儒的不懈努力,这所学院被誉为“教育界的明灯”。但林砺儒的做法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国民党当局以停发经费等手段威胁、逼迫林砺儒离职,而这一卑劣行径在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掀起了一场“挽林”风潮。为保护青年学子,不使教育事业受损,林砺儒不计较个人的得失,递上辞呈离开学院。正如他本人所言:“谨以勇退为积极,克己为奋斗;掬爱校之诚,愿让贤而避席;择报国之道,将辞尊而居卑。”但他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爱校爱国、不计一己之私的高贵品格被师生铭记于心。
林砺儒在长达60 年的教育生涯里, 跨越了中国新旧两个时代,但他始终实践着其早年倡导的“教育家培养进步的人格以适应进步的社会”的教育理想,被誉为“服务最有恒心的教育家”。正是这个原因,林砺儒的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仍对今日的校长有着现实的意义。
(编辑许丽艳)
林砺儒早年目睹中国教育的落后,便立志将毕生精力献给中国的教育事业。他治学严谨,对于教育理论有着精深的研究,尤其对于中等教育与师范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同时,他又是一位务实的教育实践者,长期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在学校管理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可以说,林砺儒既是一位极具教育理论修养的学者,又是一位埋头苦干的实干家。“注重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培养,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是林砺儒的学校管理理念和实践工作的核心所在。
“理想的中等教育是全人格的教育”
林砺儒早年就提出“教育家要培养进步的人格以适应进步的社会”的教育理念。林砺儒在1922年担任北京高师附中主任时,就在其就职演说里明确提出“中等教育应着眼于少年期之生活”,而“少年生活是少年人格之活动范围”、“理想的中等教育是全人格的教育,决非何种职业之准备。”
为此,林砺儒在北高师附中试行“六三三”新学制时,积极组织教师自编教材,制定规章制度和教学计划,实行学科制,分必修科、选修科。选修科以两星期为试习期,若学生认为不合适,可改选其他,但以一次为限。高中分第一第二部,类似于文理科,但林砺儒觉察到文理界线过于泾渭分明的弊端,便进行了调整,使第一部有必修的数理科,第二部有必修的文学科;另外,还设有共同的选修科,如世界历史、世界地理、论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图画、音乐、第二外国语等。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马大猷是北京高师附中的学生,他后来在大学听教授用英语讲授数学、物理,在国外学习生活时讲英语一点都不困难,即得益于他在附中的英语基础。而他在附中所学的逻辑学、心理学、矿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他后来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学校除了注意教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外,还重视体育活动,每天有课间操,每周有体育课。附中学生的足球和排球水平是当时北京市数一数二的,尤其排球被称为“校技”。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各班有自治会,全校有学生会。学生可自由结合,采集制作标本、解剖生物、排演戏剧、自办报刊,如作家蹇先艾在附中求学时就与同学李健吾等成立过“曦社”,办过两期《爝火》杂志。附中还经常请师大老师或著名学者前来讲演,如邀请鲁迅到附中讲演(即后来的《未有天才之前》)。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林砺儒所秉持的“中等教育,恰位于全教育历程之中段,其职分应在完成全人的陶冶,以厚其个性发挥之根基”的管理理念。
“一切教育方法都要经由教育工作者的人格来施行”
林砺儒深知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素质是关键所在。教师的人格将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林砺儒在北京高师附中任校长时就非常重视聘用有学识、有改革精神的新教员,如傅仲孙、董鲁安、徐名鸿、夏宇众、张鸿来等。林砺儒选聘教师不仅仅重视专业与技能,更看重教师的人格修养。他聘石评梅到附中任体育教员、国文教员兼女子部级主任便是极好的例证。林砺儒曾教过石评梅,知道她的教育学成绩并不好,但林砺儒认为她性情坦荡大方,办事负责,真心热爱学生,热心教育,虽为体育教员,却又有一副文学头脑,所有这些足以使其能担起重任。石评梅的确未辜负林砺儒的期望,她主张情育教育,对学生采取理智指导、真情感化的方法,被学生誉为“我们的星”、“母亲式教员”。著名作家颜一烟曾受教于石评梅,对此感触颇深。颜一烟刚入学没多久就当选为自治会主席,她总觉得自己干不好,于是石评梅在言语上鼓励她,“人活在世上总应该对别人有点用”、“什么事都是干干就会了”;在行动上支持她,石评梅将几十本自己心爱之书捐赠给班自治会,帮助班自治会创办了一个“图书柜”。颜一烟主动报名当“图书柜”的管理员,以便对别人有点帮助。石评梅在附中六年,培养了众多学子,而这一切又得益于林砺儒独具慧眼的用人标准。
“名利二字,不管是为个人,或为自己工作的学校,都与真教育有如水炭之不相容”
林砺儒认为:“做校长的目的不是升官发财,也不是统治学校逞威风,而是教育青年,改造社会。”为培养青年的进步人格,林砺儒在担任广东省立教育学院院长期间,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教师方面,他聘请进步教授张栗原、郭大力、高觉敷、李平心、蒋径三等到校授课;在学生方面,他甘冒风险接受被其他学校开除的进步学生;在课程设置方面,他增添新哲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史(实际上讲的是《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史》)、国际政治等;在学术活动方面,邀请邹韬奋、王造时、沈兹九、钱俊瑞、杨东莼等人做时事报告或讲学;在报刊订阅方面,他要求图书馆订阅《群众》、《新华日报》等进步报刊,使学生接触进步思想,以利青年进步人格的形成。
林砺儒还带领师生走出校门下乡进行抗日宣传,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经过林砺儒的不懈努力,这所学院被誉为“教育界的明灯”。但林砺儒的做法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国民党当局以停发经费等手段威胁、逼迫林砺儒离职,而这一卑劣行径在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掀起了一场“挽林”风潮。为保护青年学子,不使教育事业受损,林砺儒不计较个人的得失,递上辞呈离开学院。正如他本人所言:“谨以勇退为积极,克己为奋斗;掬爱校之诚,愿让贤而避席;择报国之道,将辞尊而居卑。”但他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爱校爱国、不计一己之私的高贵品格被师生铭记于心。
林砺儒在长达60 年的教育生涯里, 跨越了中国新旧两个时代,但他始终实践着其早年倡导的“教育家培养进步的人格以适应进步的社会”的教育理想,被誉为“服务最有恒心的教育家”。正是这个原因,林砺儒的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仍对今日的校长有着现实的意义。
(编辑许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