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离网型风能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我国离网型风力发趋势、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三方面进行分析,对我国离网风电的战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离网;风能;设备;产业链评估
引言
风能,作为一种绿色清洁能源近年来备受关注,风力发电便是风能利用的首选,具有可再生污染小的特点。近年来风电产业发展较快,安全环保造价小,技术要求也不高,发展空间很被看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风资源储量巨大乐观。而其分布也及其广泛。这是我国的一项特殊国情,由于人口众多,人口分布面积广泛,加之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用电需求日益增大,电网难以完全覆盖。因而离网型风力发电对偏远的、不能实现并网供电的地区的风能的有效利用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
1 中国离网风能发展现状
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国产离网型小风机大概有20多个机型,每年可生产十几万台并投放市场。然而另一方面每年的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二者的步伐并不协调,需电量远大于实际供电量,用电矛盾日益凸显。鉴于此,离网型风力机组单机功率也持续提高,机组容量相应扩增,由最初200瓦发展到300瓦、500瓦直至1000瓦,其中300W机型销售量最多。尽管风电技术发展迅速,但到目前为止,小型离网型风电机组使用范围依然局限于传统用户,尤其是在地广人稀用电不便的地区,而这些区域往往风能资源丰富,政府还有财政补贴等的扶持,可以说应用还是较为广泛的。
2 中国离网风能行业发展趋势
2.1 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传统用户、服务对象主要以有风无电或缺电地区的广大农、牧、渔民为主。内蒙古是我国推广应用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最早、最好、最多的地区。离网风电机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内陆湖泊、近海养殖、高速公路监测、海上交通管理、航标灯、气象站、电视差转台、微波通讯基地(联通、移动)等用电需求;路灯、草坪灯、公园、别墅照明等景观装置的应用。
2.2 千瓦级机组容量逐年增加
2008年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仍以200,300,500W为主,但单机1kW以上的机组增加较快,产量达19139台,机组总容量为65435kW,占年总容量的89.8%,平均每台机组容量为3.42kW,说明用户用电量逐步增加。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渔民要求购买功率大的风电机组,除满足生活用电外,同时还需要解决部分生产用电,而对联通、网通、移动通讯基站等国内通讯运营商,以及国内外分布式发电供电系统、边防哨所等用电单位也需要功率较大的机组。
3 中国离网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核心技术,产品质量问题凸显
作为技术密集型的风电设备制造业,当前大部分零部件基本实现国有化,甚至由于较高产品质量已出口海外。例如天顺风能2013年在丹麦建立了风塔基地,使得海外销售占到总收入的64%。但过多的厂商选择技术相对简单、市场准入门槛低的零部件加工,而如轴承等关键零部件全部依赖进口。目前大部分制造商不具备独立研发能力,主要通过认证许可或购买等方式引進核心技术而没有形威一支专业化的技术人才梯队。
3.2 供需矛盾日益激化致使恶性竞争
基于风电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涌人市场造成风电产能过剩现象较为严重。例如,2011年我国风电企业产能超过2000万千瓦,然而市场需求仅约1000万千瓦。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有限的市场份额,部分企业开始应用价格战策略抢占市场以维护市场占有率。在价格战策略中,风电设备制造商在成功击败竞争对手的同时也不断冲击着自己的成本底线,此外加剧了企业之间的不良竞争,严重恶化市场竞争环境。
3.3 产业链的非理性发展
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合理的产业链提供支撑,然而当前我国产业链结构存在着投人产出不平衡、上下游企业不协调及核心设备供应能力低等诸多问题。此外,部分企业对从国外引进的技术直接进行大批量生产,忽略了配套产业之间的有效衔接,没有形成应有的协同效应。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风电机组的平均利用率在20%左右,低于国际25%一30%的平均水平,这都是源于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对产业链缺乏重视,导致产业链体系非理性发展。
3.4 政策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政府对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参与政策制定机构包括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数10家部门,涉及机构之多直观地反映了政府的重视力度。但是,在具体的应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漏洞。例如,当前我国风电机组产品认证采用的IEC标准中有些并不适用于我国风力条件,导致产品质量和性能问题凸显,弱化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表明我国缺少一套完备的风电机组认证体系。
4 进一步发展离网风电产业的建议
4.1 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
针对核心技术缺乏、产品质量问题凸显的现状,建议制造商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体系,实现技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机制,将风电设备制造商引入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中。其次强化专业化人才梯队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于风电设备制造行列。最后鼓励支持风电设备制造商加强与国际交流合作,汲取世界最先进的风电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争取早日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化和国有化。
4.2 建立规范透明的风电设备市场环境
针对产能过剩导致恶性竞争的局面,建议相关部门建立规范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基于竞争有序的长效机制是风电设备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构建公平、公正、开放的招标采购市场。风电设备的采购招标工作应该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要求,通过法律规范及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规定采购招标行为,避免出现不公平的竞争方式。其次,推动建设电力市场化机制。应该充分利用供大于求的发展时机,坚定不移地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形成市场决定电价的竞争机制。同时优化用电负荷特性,加大风电的消纳能力。最后,严格控制风电装机规模,加强用电需求侧管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合理安排风电企业的装机进度和核准时序。
4.3 优化产业链结构
在实现风电设备制造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进程中,成熟合理的产业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产业链非理性发展等问题,风电设备制造商需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合适的产业发展模式。首先,调整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结构,在平衡投入产能分配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扶持关键零部件的发展,对于耗能高、技术门槛低的非核心零部件采用许可购买或与合资研发的方式。其次,在狠抓风电设备制造业产业链上游建设的同时,要从风电场项目的选址、风电并网情况等诸多方面人手。只有实现上下游的科学衔接,建立健全配套方案才能够优化产业链结构,带动产业链整体的良性发展。
5 结论
当前离网风电设备制造业赢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中国离网风能产业情况的正确研究和分析,以及对相关产业链的正确评估,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贺丽琴.风能利用现状分析[J].清洁能源,2007:11.
[2]辛龙.国内风电产业发展概况[J].科技传播,2011(04):88.89+93.
[3]关新,吴伟.我国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应用与问题分析[J].太阳能,2011(15):39.43.
[4]陈达,张玮.风能利用和研究综述[J].节能技术,2007,25(04):339-343+359.
[5]闰学斌.离网型风力发电的应用前景[J].农村电气化,2010(01):46-18.
[6]吴育华,张林武.我国农村离网型风力发电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9(02):54-57.
关键词:离网;风能;设备;产业链评估
引言
风能,作为一种绿色清洁能源近年来备受关注,风力发电便是风能利用的首选,具有可再生污染小的特点。近年来风电产业发展较快,安全环保造价小,技术要求也不高,发展空间很被看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风资源储量巨大乐观。而其分布也及其广泛。这是我国的一项特殊国情,由于人口众多,人口分布面积广泛,加之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用电需求日益增大,电网难以完全覆盖。因而离网型风力发电对偏远的、不能实现并网供电的地区的风能的有效利用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
1 中国离网风能发展现状
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国产离网型小风机大概有20多个机型,每年可生产十几万台并投放市场。然而另一方面每年的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二者的步伐并不协调,需电量远大于实际供电量,用电矛盾日益凸显。鉴于此,离网型风力机组单机功率也持续提高,机组容量相应扩增,由最初200瓦发展到300瓦、500瓦直至1000瓦,其中300W机型销售量最多。尽管风电技术发展迅速,但到目前为止,小型离网型风电机组使用范围依然局限于传统用户,尤其是在地广人稀用电不便的地区,而这些区域往往风能资源丰富,政府还有财政补贴等的扶持,可以说应用还是较为广泛的。
2 中国离网风能行业发展趋势
2.1 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传统用户、服务对象主要以有风无电或缺电地区的广大农、牧、渔民为主。内蒙古是我国推广应用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最早、最好、最多的地区。离网风电机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内陆湖泊、近海养殖、高速公路监测、海上交通管理、航标灯、气象站、电视差转台、微波通讯基地(联通、移动)等用电需求;路灯、草坪灯、公园、别墅照明等景观装置的应用。
2.2 千瓦级机组容量逐年增加
2008年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仍以200,300,500W为主,但单机1kW以上的机组增加较快,产量达19139台,机组总容量为65435kW,占年总容量的89.8%,平均每台机组容量为3.42kW,说明用户用电量逐步增加。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渔民要求购买功率大的风电机组,除满足生活用电外,同时还需要解决部分生产用电,而对联通、网通、移动通讯基站等国内通讯运营商,以及国内外分布式发电供电系统、边防哨所等用电单位也需要功率较大的机组。
3 中国离网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核心技术,产品质量问题凸显
作为技术密集型的风电设备制造业,当前大部分零部件基本实现国有化,甚至由于较高产品质量已出口海外。例如天顺风能2013年在丹麦建立了风塔基地,使得海外销售占到总收入的64%。但过多的厂商选择技术相对简单、市场准入门槛低的零部件加工,而如轴承等关键零部件全部依赖进口。目前大部分制造商不具备独立研发能力,主要通过认证许可或购买等方式引進核心技术而没有形威一支专业化的技术人才梯队。
3.2 供需矛盾日益激化致使恶性竞争
基于风电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涌人市场造成风电产能过剩现象较为严重。例如,2011年我国风电企业产能超过2000万千瓦,然而市场需求仅约1000万千瓦。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有限的市场份额,部分企业开始应用价格战策略抢占市场以维护市场占有率。在价格战策略中,风电设备制造商在成功击败竞争对手的同时也不断冲击着自己的成本底线,此外加剧了企业之间的不良竞争,严重恶化市场竞争环境。
3.3 产业链的非理性发展
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合理的产业链提供支撑,然而当前我国产业链结构存在着投人产出不平衡、上下游企业不协调及核心设备供应能力低等诸多问题。此外,部分企业对从国外引进的技术直接进行大批量生产,忽略了配套产业之间的有效衔接,没有形成应有的协同效应。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风电机组的平均利用率在20%左右,低于国际25%一30%的平均水平,这都是源于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对产业链缺乏重视,导致产业链体系非理性发展。
3.4 政策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政府对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参与政策制定机构包括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数10家部门,涉及机构之多直观地反映了政府的重视力度。但是,在具体的应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漏洞。例如,当前我国风电机组产品认证采用的IEC标准中有些并不适用于我国风力条件,导致产品质量和性能问题凸显,弱化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表明我国缺少一套完备的风电机组认证体系。
4 进一步发展离网风电产业的建议
4.1 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
针对核心技术缺乏、产品质量问题凸显的现状,建议制造商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体系,实现技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机制,将风电设备制造商引入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中。其次强化专业化人才梯队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于风电设备制造行列。最后鼓励支持风电设备制造商加强与国际交流合作,汲取世界最先进的风电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争取早日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化和国有化。
4.2 建立规范透明的风电设备市场环境
针对产能过剩导致恶性竞争的局面,建议相关部门建立规范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基于竞争有序的长效机制是风电设备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构建公平、公正、开放的招标采购市场。风电设备的采购招标工作应该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要求,通过法律规范及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规定采购招标行为,避免出现不公平的竞争方式。其次,推动建设电力市场化机制。应该充分利用供大于求的发展时机,坚定不移地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形成市场决定电价的竞争机制。同时优化用电负荷特性,加大风电的消纳能力。最后,严格控制风电装机规模,加强用电需求侧管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合理安排风电企业的装机进度和核准时序。
4.3 优化产业链结构
在实现风电设备制造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进程中,成熟合理的产业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产业链非理性发展等问题,风电设备制造商需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合适的产业发展模式。首先,调整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结构,在平衡投入产能分配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扶持关键零部件的发展,对于耗能高、技术门槛低的非核心零部件采用许可购买或与合资研发的方式。其次,在狠抓风电设备制造业产业链上游建设的同时,要从风电场项目的选址、风电并网情况等诸多方面人手。只有实现上下游的科学衔接,建立健全配套方案才能够优化产业链结构,带动产业链整体的良性发展。
5 结论
当前离网风电设备制造业赢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中国离网风能产业情况的正确研究和分析,以及对相关产业链的正确评估,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贺丽琴.风能利用现状分析[J].清洁能源,2007:11.
[2]辛龙.国内风电产业发展概况[J].科技传播,2011(04):88.89+93.
[3]关新,吴伟.我国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应用与问题分析[J].太阳能,2011(15):39.43.
[4]陈达,张玮.风能利用和研究综述[J].节能技术,2007,25(04):339-343+359.
[5]闰学斌.离网型风力发电的应用前景[J].农村电气化,2010(01):46-18.
[6]吴育华,张林武.我国农村离网型风力发电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9(02):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