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职业教育问题诊断与发展建议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e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调查连云港市农民职业教育现状,入户采集数据共378户。调查发现,当地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农业特色经济受到农业专业技术、资金和信息等因素的制约;农民教育供给有限,可供农民选择的职业培训项目不多;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热情不高。为此,各地在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时既要重视激发农民接受教育的热情,又要重视发挥政府激励与引导职能;开发农民职业教育内容既要立足本地农村经济结构,又要遵循市场规律;强化农民职业教育分流职能既要促进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型,又要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服务技能的培训。
  关键词 农民职业教育;职业农民;问题诊断;连云港市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18-0059-05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基数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农业生产已承载不了过多的农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近年来呈急速上升态势。客观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一笔巨大资源,也是一种随时会危及社会安定团结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但事关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事关社会稳定。如何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成为政府必须认真对待的社会问题。有研究表明: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在于用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务工、经商知识把农民武装起来。就我国国情来看,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问题[1]。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指出:“中国已经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降低经济增速和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是中国在转型时期的两大艰巨任务。”[2]在严峻的形势下,党和国家做出了有助于经济全面转型的重要决策——加快新农村建设。客观上讲,中国已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良好基础和外部条件,唯一不足的是农民的职业素养偏低。从这个层面来看,加快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尤为重要。
  一、连云港市的基本情况
  从地理位置看,连云港居于泛长三角地区的北翼,是山东丘陵与苏北平原结合部。东隔黄海与朝、韩、日相望,西以陇海线为大动脉连通中原腹地,是我国首批13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江苏沿海经济大开发的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方桥头堡。就人口来看,连云港市各县(区)人口分布较均匀,见表1。
  连云港市从业人员总数2013-2014年呈逐年递减态势,2016年维持在250万人左右。其中,农村劳动者在171万人左右,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68.4%。由于连云港市的工业并不发达,GDP中农业份额比重较高,因此从业人员分布不平衡,见表2。
  目前,连云港农业结构的调整已初见成效,特色农业及水产养殖业有了长足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卓有成效,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要想尽快合理消化,还要依靠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职业素养。
  二、实证调查
  (一)调查思路
  根据研究需要,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调查进行规划。第一步:确定调查研究开展的区域,本次调查的区域确定在连云港市城乡结合部、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村和水产养殖示范村三个区域。第二步:在对农民进行小范围访谈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小样本施测来验证问卷的合理性,并依照反馈的意见进行修订。第三步:采用入户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
  (二)调查对象
  调查于2018年11月在连云港市城乡结合部、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村和水产养殖示范村随机选取了3个自然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者在入户调查前,首先告知农民此次调查采用不记名形式进行,所得数据只供研究之用。最后得到有效样本容量为378户。为保证数据准确性和结论科学性,调查对象锁定为青壮年农民和具备劳动能力的中老年农民,见表3。
  (三)调查工具
  问卷包括农户的基本情况和农户教育培训现状两个部分,共15道题,其中农户基本情况有5题,分别是年龄、收入、支出、受教育程度和子女数;农户教育培训现状有10道题,包括家庭增收最大阻碍、了解农业科技的渠道、主要经济来源、支出最多的项目、喜欢的教育培养形式、时间、内容、费用等。
  (四)结果分析
  1.农民经济来源与年收支情况
  从收入来源看,调查随机分层抽样的3个村子差异较大,具体数据见图1。
  以上3村农户的收入来源各具特色,其中酒店村从事个体经营较多,占全村受访农户的29.40%,其经营模式是以电子商务平台(淘宝、天猫、微信、抖音等)推销本地特色农产品。由于离市区较近,多数农户的土地被征用,因此酒店村从事特色农业和农田耕种的农户不多。相比之下,许相村则不同,该村芦蒿种植在全国享有盛誉,从事芦蒿种植农户占36.7%,因此该村农民多选择在连云港市务工,到外地务工的人较少,这样在农忙时可以兼顾芦蒿种植。海前村是以水产养殖为龙头产业,从事海产品养殖的农户占44.4%,而与海产品有关的个体经营户不多,只占受访农户的5.1%,该村的水产养殖产品经销业务多数被酒店村承揽。
  2.学历与收入水平
  互联网 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交换的重要工具,学历作为知识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农民农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高低的有效工具。受訪的378户农户学历普遍较低,以初中为主体。调查发现:农户的学历与收入呈正相关,见表4。
  从经济收入水平上来看,海前村高于其他两村,许相村整体收入最低。村民收入差距较大的是海头村,小学学历与大学学历的差距高达5万元/年。从家庭支出来看,3村农户支出项目由高至低分别为子女教育、修建或购置房屋、子女婚嫁和医疗支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经济战线上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为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农民职业教育普及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比例也在逐年攀升,尤其是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农民增速最快。有学者曾指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一定要统筹好与“三农”有关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关系[3]。农村基础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育既懂农业生产技术、又懂农产品经营的新一代职业农民。虽然目的不同,但目标相同,都是为培养新一代职业农民服务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新农村建设在各级党政机关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当前,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随着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和高科技含量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村涌现出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因此,农民职业教育又多一项职能,即培养农民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促使其尽快由农民转型为市民[4]。
  3.农村经济发展限制因素
  在“奔小康”路上,农民最大的困惑是增收问题,这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难题。在随机选择小样本农户恳谈的基础上,调查者从资金、政策、信息、领头人、企业、特色农业项目、市场、经营经验和理财能力9个方面调查阻碍农民增收的原因。其中,比例最高的是缺乏启动资金(占35.8%),比例最低的是认为自己理财能力有问题(3.72%),具体数据见图2。
  缺乏启动资金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农业投资项目回报率不如工业和服务业高。目前,缓解启动资金短缺主要依靠农業小额信贷。但由于农民市场经济观念淡薄,加之信息滞后、承受经济风险的能力差和农民贷款手续繁杂等原因,多数农民不愿意贷款。其次是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占20.85%)和农技信息(占11.10%)。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并未形成完善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通畅的农技信息传播渠道。受访农民在回答是否愿意参加职业农民培训时,90.3%的农民选择了“愿意”。说明农民已经认识到增收与农民职业教育的内在关系。受访的3个村是连云港市发展不错的村子,这里的农民均认为没有特色农业项目和与之相配套的企业服务也是阻碍他们增收的重要原因。
  4.农民接受农技信息渠道
  由于受教育水平所限,农民辨别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较低。受访的3个村中有37名农民被农技网络信息欺诈,占受访农民的9.78%。相比之下,有68.9%的农民更相信电视广播中的农技信息。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农民接受农技信息的主要渠道有7种,见图3。
  5.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现状
  当前,连云港市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主要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市场运作技能、良种培育、生物防治、服务技能、健康养生、文化娱乐、法律与文化知识等课程。设置这样的课程结构是为了打造“以农为本、锁定服务、转移劳力”的农民职业教育格局。在实施农民职业教育时要重视发挥农民职业教育的分流作用,对有志于继续坚守在农业上的农民主要以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培训为主,而对有意向城市转移的农民,则可以对其进行现代工业和服务业方面的技能培训。
  在农民愿意接受的职业教育培训方式中,按比例高低依次为互联网教学(36.8%)、企业培训(13.6%)、广播电视(13.5%)、田间授课(11.5%)、音像教学(10.3%)、学校教学(8.3%)、夜校(3.8%)和自学(2.5%)。在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主体选项中,按选择比例高低依次是农业科技部门(46.2%)、其他非赢利农业科普机构(39.6%)、成人教育学校(8.6%)和职业院校(5.6%)。虽然成人教育学校和职业院校在农业知识与技术培训中具有明显优势,但农民很少选择这两种方式。在他们看来,这两种培训方式不仅耗时耗精力,效果还不好。经数据分析得知:农技部门和非赢利性农业科普机构组织的短期培训最受农民欢迎。在教育培训费用上,有78.5%的农民认为可由政府和农民共同承担,18.5%的农民认为个人不应承担,只有3.0%的农民愿意自己承担。在职业农民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上,按比例高低依次是农忙(50.6%)、培训不对口(29.3%)、听不懂(11.5%)和其他(8.6%)。
  三、农民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农民并不热衷于学历教育,他们关注的是学到本领,而非获得一张毕业文凭。因此,成人高校和职业院校举办的农民职业教育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吸引力。真正有效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是现场示范,而非课堂讲授,这是由农民的基本素质和农技自身特点决定的。农民职业教育应区别于学校教育,要想提升农民职业教育质量,首先要认真研究农民智力水平、技术与文化素质,建立理论与实践、书面与口头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同时,考虑到农民负担过重,要逐步加大由政府买单的职业农民教育供给。
  (一)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既要激发农民参与职业培训的热情,又要重视发挥政府激励与导向职能
  农民职业教育是政府惠民政策中的重要内容,要提升农民职业教育的效率就必须在实施中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尊重学生就是要遵守他们的成长规律,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5]。农民的发展是职业农民教育的目的,激发农民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热情和激发职业培训机构响应农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是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我国农民理论与文化素养不高、学习能力低,但他们实践性强,很多农民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与经营中的行家里手。此外,农民职业教育还可以借鉴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经济刺激来提高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热情,比如可以开展“农业生产能手、农业经营能手”学习竞赛,对接受农民职业教育,且在农业生产中取得成绩的农民给予重奖,使广大农民乐于参与职业教育。此外,要给予愿意在农业生产中分享经验、传授农业生产技能的农民荣誉称号,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
  (二)农民职业教育的政策制定既要立足农村经济结构的实际,又要遵循市场规律
  美国学者Mary Elizabeth Kunkel认为:教育的真正使命就是促进受教育者朝着社会有用人才方向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农村经济快速转型提供智力支持[6]。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已步入快车道,需要的人才无论是在类型上,还是在数量质量上都有了巨大变化。因此,农民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要立足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鼓励引进与本地特色种养殖业相匹配的农民职业教育资源。
其他文献
摘 要 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催化剂,其有助于提升社会包容性、强化国际竞争力。作为非洲职业技术教育的典型代表,尼日利亚、南非和加纳确立了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路径,包括明确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入学基准,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资格培训,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学业评价。并通过政策引领、机构参与、行业协同、质量监测等手段,推动尼日利亚、南非和加纳
摘 要 校企合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的港口物流专业与NBLX物流有限公司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其现代学徒制实施路径是:校企双方设立顶层管理结构;通过“企业面试 中考”的录取方式组建班级;共同制定课程内容,开发地方特色教材;校企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双导师”教师管理方案》,以教师成长、考核评价为核心,实施“双导师”教师专业标准;通过参与各类培训、进企业专题培训、挂职顶岗锻炼
作家的根本体验是无助。这并不是说要将写作与活着相区分,而是说要纠正那种幻想,即认为创作就是一路高歌,得心应手,认为作家是一些运气好、能够做自己希望做的事情的人:信心十足,定期将他写在一张纸上的玩艺拿去打印。但写作并不是个性的倾泻。而大多数作家则将许多时间消耗于种种折磨之中:想写,却不能写;想写得不同,却无法写得不同。终其一生,都在等待被一个念头召唤,而岁月消耗殆尽。唯一真实的意志练习也是否定的:我
詹姆斯·达菲先生居住在查佩利佐德,因為他想住在离那个与他的公民身份发生联系的城市尽可能远的地方,同时也因为他觉得都柏林的其他郊区都很平庸、现代化、自命不凡。他住在一所阴沉的旧房子里,从房间的窗口,看得见那个已经废弃的酒厂或者那条成为都柏林城基的浅河的上游地带。他的房间没有铺地毯,高高的四壁也没有挂图片。房间里每一件家具都是他亲自购置的:一个黑色的铁床架、一个铁制的脸盆架、四只藤椅、一个衣架、一只煤
摘 要 采取质性研究方法,探究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24名学生的访谈和资料分析发现:心理状态等个体特征、宿舍文化圈等院校特征共同作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度,个体特征、院校特征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度三者形成交互作用的“循环圈”。据此,高职院校要重视专业认知,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优化学习空间,推动习惯养成,改善学习氛围和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关注情感支持
摘 要 产教融合是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的有效措施。从专业建设内涵的理论视角,对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的产教融合状况展开实证调研分析,发现北京市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产教融合程度处于“产教结合,还未融合”的过渡阶段,且产教融合程度与专业建设效果呈正相关等特征;同时,面臨师资队伍是产教融合专业建设的最薄弱要素、产学研合作是企业参与度最低的专业建设要素等问题。需要从搭建多样化产教融合专业建设平台,形成多渠道
黑冬在继父来他家的这个夏天,一口气长了十厘米。十三岁少年的个子是窜上去了,但肌肉来不及附在骨骼上,他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走路便老勾着头,旁人见了,难免窃窃交谈:这孩子可怜,天晓得那个“棺材”怎么虐待他呢!  “棺材”是大家给黑冬继父取的别名,他的来历几分神秘,说是从千里外的大城市来的“反动权威”,至于是什么权威,小城的人懒得去管。这小城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在刚刚过去的十年动乱里,它总呈现出一派天高
汉子们  后臀撅起来 脊背弓起 头颅盯住脚尖  雪山白水经过下陷的颌骨  站着的队伍 衣袍宽大 彩绣 下垂  虔诚的姿态自现在做起  甩动胳膊 云团沿着蓝色河流竞相奔逐  从不停靠港湾  弥漫中任意进 还是跳  踢踏占满了空  交替推进 是为了下一次把自己抡起  再低点 更近  草叶之上 隐忍的血脉吞吐光华 锋芒如约而至  已逝的时光羞于刀剑  起伏山岳 按捺每一天的风高 云低  乐声终了 此刻歇
入选理由 探究中国职业教育立法变迁百年史,总结并反思其中成败得失,以推动中国职业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在重新修订之际,此文的发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出 处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06  编 者 教育部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理事会秘书处  主要观点 本文指出,新世纪以来,中国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在中等、高等教育中早已占据“半壁江山”。一时辉煌的背后
站在这地方谈散文,其实诚惶诚恐,我最惧怕的就是肖云儒老师。说实话,我这人比较狂妄,就全国而言,对搞散文理论的我没有几个看上眼的,但是在肖老师面前,我没办法,我得低头。因为搞散文理论肖老师在当代属于祖师爷级别的人物,他老人家1962年提出“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时候才20岁,正读大学。那时候我还没出生呢。我二十岁的时候,正在北京郊区的一个乡政府做团委书记,每天跟着乡干部一起讨论计划生育的问题,要么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