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各类重要论述中,多次对青年工作做出指示。近年来,中央大手笔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决心和气魄去解决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弊病,国企要更好地担负责任,将改革向纵深推进,就需要有源源不断的鲜活力量。随着一批批青年进入社会,走向岗位,国企青年队伍也日益庞大,要用好青年人才,就应了解青年诉求,准确把握青年特点进行引育,以涵养出匹配企业发展需要的青年队伍。笔者所在单位曾于2020年5月开展匿名网络问卷调查,围绕对青年本单位的满意度和对自身敬业度开展评价,覆盖160余青年职工,平均年龄27.9岁。本文以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结合笔者工作经历,从以下4方面浅谈关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做好青年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青年;氛围;制度;自主;共识
一、营造具有时代气息的企业氛围
根据企业文化的定义,它包含了企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能代表公司特点的一种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是一个集合、笼统的概念,对企业职工而言,企业文化是深度融入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企业的整体氛围,决定了职工在工作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根据笔者所在单位的调查结果,企业文化在企业吸引青年的元素中排行第二位(第一位是企业发展前景)。国有企业由于本身属性,决定了其原则性、传统型更强,特别是建企时间较长的国有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年龄偏大,与青年活跃的思维模式和新潮的价值理念有较大差异,因此既有的氛围和习俗不一定能得到青年职工的理解和响应。因此,随着青年职工数量的增加,应关注企业的整体氛围和主流作风,通过调整部室人员结构、轮岗交流等方式,均衡各部门年龄层次,让青年之间相互熟悉,彼此形成默契,让不同年龄层之间的优良习惯相互感染,潜移默化相互带动、彼此融合。同时,在企业宣传方面,也可适当迎合青年的审美,将企业宣传与青年热点结合,逐步将企业氛围“年轻化”,变生硬的灌输为自然的影响,让青年对企业更有共鸣。
二、让制度优势更加显而易见
国有企业的优势之一就是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福利待遇,与以追逐利益为第一目标的民营企业相比,能让职工更有保障感和安全感,也是当前职业多样化的情况下仍有许多青年选择国有企业的原因之一。然而,一部分制度是可以通过日常执行让青年职工看得见、“摸得着”,例如社保公积金、企业年金、带薪休假等,这一类制度通常能让青年职工直观了解,制度的执行情况也最易于监督。也有一部分制度是青年本人不直接参与,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直接操作执行或上级主管决定执行的制度,例如特殊情况下的慰问津贴、主管推荐制的评奖评优等,这类制度通常需要提前宣贯,配合公示的方式让青年职工知晓。调查显示,超过40%的青年不清楚公司的制度办法,这是一个应当重视的现象。实际上,企业的制度能反应企业自身的文化精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决定青年职工是否愿意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青年人不知道企业制度,只能被动地看眼前的利益和平台,企业则更容易失去吸引力。因此,国有企业应大力体现自身的制度优势,特别是与青年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制度,应当多渠道宣传,通过相关职能部门解释、部门负责人宣传、公司媒体推广等形式,让青年人知晓、清楚,这样以来,青年人才能有自觉、有方向地把自身的职业生涯需求和规划融入到企业中,与企业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三、让青年工作自主化
随着时代发展的加快,所谓的“代沟”也更容易出现,青年工作就需要不断捕捉青年的兴趣爱好。只有让工作贴合青年的需要,能调动青年的兴趣,做到与时俱进,青年才会从“被安排”转变为“想参与”。要准确抓住青年的关注点,应该多让青年自己“当家作主”。笔者所在单位近年来青年群体不断壮大,为了让青年对企业建立深厚感情,紧跟主流思想不偏移,一方面积极挖掘新的活动形式,另一方面也让“旧瓶装新酒”,把传统形式搞出新内涵。今年5月,笔者单位就以耳目一新的方式开展了一次青年座谈会。在传统的座谈会上,容易出现话题局限、参会人员拘束等现象,在充分考虑之后,该次座谈会确定8个能直切痛点的话题,并将青年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随机抽取1个话题展开讨论,最后各组派1名代表发言。在这种形式下,参与讨论的青年不用面对全场,敢说!发言代表代表全组意志,也敢说!但是青年人敢说还不足够,还要予以适当的引导,让青年听到不同视角下的观点,因此,座谈会還设置了观察团,让具有典型成长历程的“80”后、“70”后、“60”后也有机会谈想法、谈观念,与青年擦出火花,让一场座谈会既诚心、又有趣,用老方法办出了新风貌。这种工作形式并非单靠青年工作者,而是要集合多个青年的智慧。青年最懂青年,大家无所顾忌,相互挖掘、相互补充,盯住一个目标发出不同的声音,找共同的观点,不流于形式,不拘于常规,既让青年切身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企业的关心重视,又能真正发挥座谈作用,让企业了解青年所需所想,对症下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四、通过日常形成思想共识
发挥青年力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主张,例如青年文明号、青年先锋队、青年示范岗等,都在引导青年树立担当形象。但突击式拉队伍并不一定能达到目标,要让青年切实提高站位,愿意冲锋、敢于陷阵,就应该将思想引育融入工作日常。一是构建畅通开放的交流氛围。根据调查显示,不到50%的青年在职场上遇到困惑疑虑时选择和上级沟通。上级是职场中最能影响职工积极性和价值观的角色,因此上级主管应主动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通过思想互动传道受业解惑。二是提升青年荣誉感。应设置专门面向青年群体的表彰奖励,并定期进行评奖评优,让青年有期待、有动力,有争取荣誉的积极性;对青年先进集体,要引导青年主动申报、主动创建,而不是视作上级摊派的任务;对获奖的青年个人及集体应广泛宣传其先进事迹,让获奖者更有荣誉感,让其他人见贤思齐,起到选树一个、激励一片的作用。三是大力举荐青年参与重难点任务。让青年参与重难点任务,不仅是对青年的信任和激励,也能利用青年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工作干劲足的特点,还能让青年在投入的过程中见证企业的成长,亲身体会到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是休戚与共的。四是建立多维的激励机制。随着经济发展,年轻一代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大,“996”“画大饼”等社会热词在引起争议的同时,也反应了青年内心的挣扎和渴求:新一代的青年不惧付出,而惧没有应得的回报。因此,企业要留住青年人才,就要多方面建立激励机制,包括完善的薪酬体系、恰当的专项奖励以及可视的晋升空间等,并真正落到实处,让青年相信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是相生关系,让青年人甘愿把青春奉献给企业。
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和改革进入深水期的现实状况下,留得住人才的企业才能有机会成为赢家。青年人是生力军、是潜力股,让青年愿意来、愿意留、愿意干的企业,才能保持活力。国有企业始终是国家经济命脉,做好青年工作的国有企业,才能担当新时代的重任。
关键词:青年;氛围;制度;自主;共识
一、营造具有时代气息的企业氛围
根据企业文化的定义,它包含了企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能代表公司特点的一种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是一个集合、笼统的概念,对企业职工而言,企业文化是深度融入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企业的整体氛围,决定了职工在工作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根据笔者所在单位的调查结果,企业文化在企业吸引青年的元素中排行第二位(第一位是企业发展前景)。国有企业由于本身属性,决定了其原则性、传统型更强,特别是建企时间较长的国有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年龄偏大,与青年活跃的思维模式和新潮的价值理念有较大差异,因此既有的氛围和习俗不一定能得到青年职工的理解和响应。因此,随着青年职工数量的增加,应关注企业的整体氛围和主流作风,通过调整部室人员结构、轮岗交流等方式,均衡各部门年龄层次,让青年之间相互熟悉,彼此形成默契,让不同年龄层之间的优良习惯相互感染,潜移默化相互带动、彼此融合。同时,在企业宣传方面,也可适当迎合青年的审美,将企业宣传与青年热点结合,逐步将企业氛围“年轻化”,变生硬的灌输为自然的影响,让青年对企业更有共鸣。
二、让制度优势更加显而易见
国有企业的优势之一就是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福利待遇,与以追逐利益为第一目标的民营企业相比,能让职工更有保障感和安全感,也是当前职业多样化的情况下仍有许多青年选择国有企业的原因之一。然而,一部分制度是可以通过日常执行让青年职工看得见、“摸得着”,例如社保公积金、企业年金、带薪休假等,这一类制度通常能让青年职工直观了解,制度的执行情况也最易于监督。也有一部分制度是青年本人不直接参与,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直接操作执行或上级主管决定执行的制度,例如特殊情况下的慰问津贴、主管推荐制的评奖评优等,这类制度通常需要提前宣贯,配合公示的方式让青年职工知晓。调查显示,超过40%的青年不清楚公司的制度办法,这是一个应当重视的现象。实际上,企业的制度能反应企业自身的文化精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决定青年职工是否愿意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青年人不知道企业制度,只能被动地看眼前的利益和平台,企业则更容易失去吸引力。因此,国有企业应大力体现自身的制度优势,特别是与青年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制度,应当多渠道宣传,通过相关职能部门解释、部门负责人宣传、公司媒体推广等形式,让青年人知晓、清楚,这样以来,青年人才能有自觉、有方向地把自身的职业生涯需求和规划融入到企业中,与企业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三、让青年工作自主化
随着时代发展的加快,所谓的“代沟”也更容易出现,青年工作就需要不断捕捉青年的兴趣爱好。只有让工作贴合青年的需要,能调动青年的兴趣,做到与时俱进,青年才会从“被安排”转变为“想参与”。要准确抓住青年的关注点,应该多让青年自己“当家作主”。笔者所在单位近年来青年群体不断壮大,为了让青年对企业建立深厚感情,紧跟主流思想不偏移,一方面积极挖掘新的活动形式,另一方面也让“旧瓶装新酒”,把传统形式搞出新内涵。今年5月,笔者单位就以耳目一新的方式开展了一次青年座谈会。在传统的座谈会上,容易出现话题局限、参会人员拘束等现象,在充分考虑之后,该次座谈会确定8个能直切痛点的话题,并将青年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随机抽取1个话题展开讨论,最后各组派1名代表发言。在这种形式下,参与讨论的青年不用面对全场,敢说!发言代表代表全组意志,也敢说!但是青年人敢说还不足够,还要予以适当的引导,让青年听到不同视角下的观点,因此,座谈会還设置了观察团,让具有典型成长历程的“80”后、“70”后、“60”后也有机会谈想法、谈观念,与青年擦出火花,让一场座谈会既诚心、又有趣,用老方法办出了新风貌。这种工作形式并非单靠青年工作者,而是要集合多个青年的智慧。青年最懂青年,大家无所顾忌,相互挖掘、相互补充,盯住一个目标发出不同的声音,找共同的观点,不流于形式,不拘于常规,既让青年切身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企业的关心重视,又能真正发挥座谈作用,让企业了解青年所需所想,对症下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四、通过日常形成思想共识
发挥青年力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主张,例如青年文明号、青年先锋队、青年示范岗等,都在引导青年树立担当形象。但突击式拉队伍并不一定能达到目标,要让青年切实提高站位,愿意冲锋、敢于陷阵,就应该将思想引育融入工作日常。一是构建畅通开放的交流氛围。根据调查显示,不到50%的青年在职场上遇到困惑疑虑时选择和上级沟通。上级是职场中最能影响职工积极性和价值观的角色,因此上级主管应主动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通过思想互动传道受业解惑。二是提升青年荣誉感。应设置专门面向青年群体的表彰奖励,并定期进行评奖评优,让青年有期待、有动力,有争取荣誉的积极性;对青年先进集体,要引导青年主动申报、主动创建,而不是视作上级摊派的任务;对获奖的青年个人及集体应广泛宣传其先进事迹,让获奖者更有荣誉感,让其他人见贤思齐,起到选树一个、激励一片的作用。三是大力举荐青年参与重难点任务。让青年参与重难点任务,不仅是对青年的信任和激励,也能利用青年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工作干劲足的特点,还能让青年在投入的过程中见证企业的成长,亲身体会到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是休戚与共的。四是建立多维的激励机制。随着经济发展,年轻一代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大,“996”“画大饼”等社会热词在引起争议的同时,也反应了青年内心的挣扎和渴求:新一代的青年不惧付出,而惧没有应得的回报。因此,企业要留住青年人才,就要多方面建立激励机制,包括完善的薪酬体系、恰当的专项奖励以及可视的晋升空间等,并真正落到实处,让青年相信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是相生关系,让青年人甘愿把青春奉献给企业。
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和改革进入深水期的现实状况下,留得住人才的企业才能有机会成为赢家。青年人是生力军、是潜力股,让青年愿意来、愿意留、愿意干的企业,才能保持活力。国有企业始终是国家经济命脉,做好青年工作的国有企业,才能担当新时代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