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IN生活》结缘前,我在一本DM杂志做编辑。如同所有商业期刊一样,栏目设定需符合商业需求,编辑行为俨然广告公司文案做派,收效却甚微。因为不是理想的状态,所以选择了离开。
而在这之前,我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主办的城市文化类杂志做编辑,纯粹的深度和文化味儿曾让这本杂志拥有大批读者。我们称之为老师的主编是大学编辑学教授,在他的指引下我爱上这一行并有了职业兴趣。那时,初入编辑一行的我像偷东西的小人,从其他编辑字里行间汲取文字趣味,在与主编老师亦师亦友的相处中快速成长着。可偏偏,房地产风起云涌,落寞时草草收场,大家伙儿散得匆忙,有人去了日本,有人转行,有人不知去向。
自那之后的几年,平媒式微成行业定局,已经不能用好坏来形容一本杂志的成败,商业主导了命运。当时被吸引的那些杂志里的趣味如今已经很难寻觅,快速翻码,却不会有带走的欲望。
如同愈来愈浮躁的城市和人们,所谓理想,所谓纯粹,在现实匆忙里越来越奢侈,做一本代表一个城市气质的杂志,已没有人愿意在行情动荡里再尝试。
我也无法用我短暂的经历来评论杂志行业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当我尝试着寻找所谓简单安定的工作时,我庆幸幸而没去转行也还没气馁,才在一个热烈的夏日邂逅了《IN生活》。
打破所有之前对杂志的认知,契合了内心对杂志的想象,瞬间被俘获。
记得第一次翻阅,细密的文字间散发着墨香,只觉用老子那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用来形容IN的格调再适合不过了——大量留白一如山水画的审美诉求,若再镌刻上印章,岂不就是一幅画卷?只是文字代替了线条,客观代替了主观臆想。
《IN生活》就像一粒火种,在传递着墨香的字里行间悄悄蔓延。牛皮纸袋包装,环保纸张印刷、排版简约而不简单,更重要的是,它的栏目和文章入理溯源,用人文姿态寓道其中。它归于生活本真,不喧哗,却有着浓烈的味道,向着心源慢慢靠近……
我仿佛找到了与我所学专业相通的某种态度和精神——如果用十年的时间来给一个人定性,前七个年头我学习中国画论,后三年在杂志圈转悠并遇见《IN生活》。
头七年,跟随学习的导师是个清寡的学者,他自幼研读古籍,主修古汉语文学、精读画论、研习书法,年纪轻轻便成了艺术学院里唯一的博士后,学识渊博、儒雅沉稳。跟随他读书的那几年,我虽对枯燥的古文毫无兴趣,但却对整个画论所呈现出的精神所吸引——以道释禅为信仰的中国文人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塑造为一部尊重心性和主观精神的精神沿革历史,他们洒脱自由、尊重自我、由心而发。
连德意志哲学家叔本华都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开宗明义:“世界即我的表象”。言下之意无非就是:没有人和人的眼睛,世界万象都不存在,更何况人要用心去看待这世界万物呢。没有心源,造化从何而来?
与中国哲学美学气质相通的《IN生活》以及那些年留下来的读物,已经成为案头最多的书。他们同样朴素沉着、自然纯粹,读之,万物皆静下来。犹如老师那时候的人生状态,潜心钻研,沉浸在中国文化的深海里,修心养性,处事淡然,这也是那些年老师一直在教我的事。
后来在杂志圈转悠时,令我记忆深刻的还有主编老师说过的一句话:由心而发的兴趣大于单纯的职业需求。
尤记得,他常常在21楼会议室边抽烟边给我们上课,那时他总说大学里的学生们还不理解的故事:西西弗斯本是科林斯国的建立者和国王,他绑架了死神,让这个世界没有死亡。然而他惹怒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他,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由于巨石太重,滚到一半又掉下来,于是西西弗斯又推……不断重复、永无止境,还是前功尽弃。诸神们认为,没有什么比无望无效的劳动更能惩罚他,西西弗斯的生命慢慢耗尽,直到死亡。
这世间大部分人,或许没几个将职业列入爱好范畴,大家聚聚就散了。IN却将乐趣重新找了回来,就像当时初入杂志社时主编老师常教育我的话:莫忘初衷。
生命中总有几个节点,会遇到几个让你念念不忘的人和事。《IN生活》对我来说便是其中之一,它是某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未能参与IN的诞生,却耳闻了执行主编带领城色编辑部《IN生活》的整个创刊过程。当我怀着浓浓的敬意见到他们时,《IN生活》已经成为一本济南杂志圈、山东杂志圈,甚至国内杂志圈最美好、最虚静、最环保,也最用心的杂志之一了。尤其是不分日夜用心做成大专题策划:转而不折,十年一剑。心之所至,遗世独立。素式生活,布艺天成。云想衣裳,衣冠愚道。中国喜事,喜上加喜。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手工杂志,IN之所至……
某日又翻画论,重温一个词:传神。我们常常描述一个事物很传神很生动,让我们的内心产生了颤动。神,本身宗教事物,与我们遥遥相对。一名叫做慧远的佛教徒将“神”这个抽象的纯粹与我们个体相对的概念演变为了一个字“情”,事物可以传情了。“感物而动,假数而行”,物会灭,情不会;数会消逝,情不会。佛教中“化生”的观念可否这样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是情化生而成,用了情的事情,自会得以化生。
《IN生活》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辑与作者倾情而成,虽不及绘画那般传神,但却足以抵达你试图倾诉的内心。从咖啡写到生活,从旅行写到爱情,从民俗写到内里……如果说这是一本杂志,不如说是一本诗集。当作者身体力行,编辑、作者、IN形成了奇妙的平衡,且游刃有余,创刊仅数月,却像一部纪录片的乐章——将各种人生、阅读和倾诉的狂欢收集到一起。我相信,这是缘分,也是宿命。
IN之所至,皆因心意使然。
而在这之前,我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主办的城市文化类杂志做编辑,纯粹的深度和文化味儿曾让这本杂志拥有大批读者。我们称之为老师的主编是大学编辑学教授,在他的指引下我爱上这一行并有了职业兴趣。那时,初入编辑一行的我像偷东西的小人,从其他编辑字里行间汲取文字趣味,在与主编老师亦师亦友的相处中快速成长着。可偏偏,房地产风起云涌,落寞时草草收场,大家伙儿散得匆忙,有人去了日本,有人转行,有人不知去向。
自那之后的几年,平媒式微成行业定局,已经不能用好坏来形容一本杂志的成败,商业主导了命运。当时被吸引的那些杂志里的趣味如今已经很难寻觅,快速翻码,却不会有带走的欲望。
如同愈来愈浮躁的城市和人们,所谓理想,所谓纯粹,在现实匆忙里越来越奢侈,做一本代表一个城市气质的杂志,已没有人愿意在行情动荡里再尝试。
我也无法用我短暂的经历来评论杂志行业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当我尝试着寻找所谓简单安定的工作时,我庆幸幸而没去转行也还没气馁,才在一个热烈的夏日邂逅了《IN生活》。
打破所有之前对杂志的认知,契合了内心对杂志的想象,瞬间被俘获。
记得第一次翻阅,细密的文字间散发着墨香,只觉用老子那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用来形容IN的格调再适合不过了——大量留白一如山水画的审美诉求,若再镌刻上印章,岂不就是一幅画卷?只是文字代替了线条,客观代替了主观臆想。
《IN生活》就像一粒火种,在传递着墨香的字里行间悄悄蔓延。牛皮纸袋包装,环保纸张印刷、排版简约而不简单,更重要的是,它的栏目和文章入理溯源,用人文姿态寓道其中。它归于生活本真,不喧哗,却有着浓烈的味道,向着心源慢慢靠近……
我仿佛找到了与我所学专业相通的某种态度和精神——如果用十年的时间来给一个人定性,前七个年头我学习中国画论,后三年在杂志圈转悠并遇见《IN生活》。
头七年,跟随学习的导师是个清寡的学者,他自幼研读古籍,主修古汉语文学、精读画论、研习书法,年纪轻轻便成了艺术学院里唯一的博士后,学识渊博、儒雅沉稳。跟随他读书的那几年,我虽对枯燥的古文毫无兴趣,但却对整个画论所呈现出的精神所吸引——以道释禅为信仰的中国文人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塑造为一部尊重心性和主观精神的精神沿革历史,他们洒脱自由、尊重自我、由心而发。
连德意志哲学家叔本华都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开宗明义:“世界即我的表象”。言下之意无非就是:没有人和人的眼睛,世界万象都不存在,更何况人要用心去看待这世界万物呢。没有心源,造化从何而来?
与中国哲学美学气质相通的《IN生活》以及那些年留下来的读物,已经成为案头最多的书。他们同样朴素沉着、自然纯粹,读之,万物皆静下来。犹如老师那时候的人生状态,潜心钻研,沉浸在中国文化的深海里,修心养性,处事淡然,这也是那些年老师一直在教我的事。
后来在杂志圈转悠时,令我记忆深刻的还有主编老师说过的一句话:由心而发的兴趣大于单纯的职业需求。
尤记得,他常常在21楼会议室边抽烟边给我们上课,那时他总说大学里的学生们还不理解的故事:西西弗斯本是科林斯国的建立者和国王,他绑架了死神,让这个世界没有死亡。然而他惹怒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他,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由于巨石太重,滚到一半又掉下来,于是西西弗斯又推……不断重复、永无止境,还是前功尽弃。诸神们认为,没有什么比无望无效的劳动更能惩罚他,西西弗斯的生命慢慢耗尽,直到死亡。
这世间大部分人,或许没几个将职业列入爱好范畴,大家聚聚就散了。IN却将乐趣重新找了回来,就像当时初入杂志社时主编老师常教育我的话:莫忘初衷。
生命中总有几个节点,会遇到几个让你念念不忘的人和事。《IN生活》对我来说便是其中之一,它是某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未能参与IN的诞生,却耳闻了执行主编带领城色编辑部《IN生活》的整个创刊过程。当我怀着浓浓的敬意见到他们时,《IN生活》已经成为一本济南杂志圈、山东杂志圈,甚至国内杂志圈最美好、最虚静、最环保,也最用心的杂志之一了。尤其是不分日夜用心做成大专题策划:转而不折,十年一剑。心之所至,遗世独立。素式生活,布艺天成。云想衣裳,衣冠愚道。中国喜事,喜上加喜。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手工杂志,IN之所至……
某日又翻画论,重温一个词:传神。我们常常描述一个事物很传神很生动,让我们的内心产生了颤动。神,本身宗教事物,与我们遥遥相对。一名叫做慧远的佛教徒将“神”这个抽象的纯粹与我们个体相对的概念演变为了一个字“情”,事物可以传情了。“感物而动,假数而行”,物会灭,情不会;数会消逝,情不会。佛教中“化生”的观念可否这样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是情化生而成,用了情的事情,自会得以化生。
《IN生活》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辑与作者倾情而成,虽不及绘画那般传神,但却足以抵达你试图倾诉的内心。从咖啡写到生活,从旅行写到爱情,从民俗写到内里……如果说这是一本杂志,不如说是一本诗集。当作者身体力行,编辑、作者、IN形成了奇妙的平衡,且游刃有余,创刊仅数月,却像一部纪录片的乐章——将各种人生、阅读和倾诉的狂欢收集到一起。我相信,这是缘分,也是宿命。
IN之所至,皆因心意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