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社会主义与“疑问的社会主义”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uoli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第二国际理论家考茨基和伯恩施坦基于对所处时代的不同认识及对经典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不同理解,在科学社会主义必然性问题上存在理论分歧。考茨基在《疑问的社会主义对抗科学的社会主义》一文中,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判断问题的分析,回应并批判伯恩施坦的改良社会主义观。探究考茨基和伯恩施坦有关社会主义问题的论争,为人们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正确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思考。
  关键词:考茨基;伯恩施坦;科学;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9-0036-02
  伴随着第二次产业革命到来,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引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这种垄断资本主义所呈现的新变化与经典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所揭示的科学社会主义必然性论断不符,致使作为“正统派”的考茨基与“修正主义”的代表伯恩施坦,对科学社会主义必然性的问题做出自己不同的阐释。探究考茨基和伯恩施坦有关社会主义问题的论争,为人们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正确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思考。
  一、论争的由来:社会主义是否是必然的
  19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和平稳定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呈现出新特点。在经济上,垄断组织的出现形成一种资本主义经济由无政府状态转向“有组织经济”的表象,似乎“缓解”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显得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似乎“过时”。在政治上,资产阶级以“改良”的形式调整统治策略,使工人阶级中的某些领袖成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机会主义者,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出现的“合法斗争”,淡化了无产阶级革命意识,使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斗争及革命的理论也似乎成为“过时的教条”。那么,如何认识垄断资本主义所呈现的新变化,作为“正统派”的考茨基与“修正主义”者伯恩施坦对于这个问题以及所关涉的深层理论问题——科学社会主义必然性问题,形成各自不同的理论观点。
  伯恩施坦基于世界历史情境和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质疑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提出“改良的社会主义”。他在《新时代》上以有关“社会主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公开质疑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认为“对于一种像社会主义理论这样的理论(它研讨的是应当发生的事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科学并且是否需要成为科学,是值得费些力气进行一次精确研究的”[1]376。并于1901年5月发表《科学社会主义怎样才是可能的?》一文,否认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科学性。
  由于伯恩施坦对科学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质疑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引起争议,1901年6月考茨基写了《疑问的社会主义对抗科学的社会主义》一文,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判断问题的分析,回应并批判伯恩施坦改良的社会主义观,指出伯恩施坦曲解了“科学”和“社会主义”这两个概念,误读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二、理论分歧所在: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一)对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及价值判断的理解
  恩格斯曾指出,由于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就已经由空想转向科学。在这里,之所以说,社会主义由空想转为科学,是因为马克思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历史辩证的唯物主义方法,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结构,发现了资本主义资本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内部矛盾,阐明了资本主义的运行逻辑与发展规律,科学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形态变迁规律,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历史必然性。因而,科学社会主义是立足于现实物质经济关系与实践,才超越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它的科学性是从历史发展的逻辑中揭示出来的。
  但是,在伯恩施坦那里,却质疑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对此,考茨基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回应并批判了伯恩施坦。一方面,关于社会主义在“科学”的定义判断上。伯恩施坦从实证的经验主义立场出发,将科学定义为“仅仅是经过系统整理的知识”[2]365,“任何一种真正的科学的基石是经验,科学是建立在积累起来的知识之上的”[2]367,因而伯恩施坦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为新事物斗争的学说,缺乏科学证明。而考茨基明确指出,用这种“科学”的定义标准来衡量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完全不符合社会主义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性。考茨基强调,科学不应该只局限于对已知事物的概况,还应包括有条理的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现实状况做出推论,预知的论断也属于科学。因而,在考茨基看来,它固然是为新事物而斗争,但并不能因此否认它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性。
  另一方面,关于社会主义具不具有科学性问题上,伯恩施坦将科学理解为纯粹的自然科学,所以他在价值判断上没有任何利益的倾向,而他将社会主义理解为“具有一种倾向,它代表着利益”[3]77,所以在他看來,具有利益倾向的社会主义不具有科学性。考茨基指出,伯恩施坦从“科学性”上来质疑社会主义是庸俗、落后的。考茨基认为,从社会科学方面来说,社会科学的困难在于:“社会中的观察者和研究者自己是他们需要研究的机体的一个部分”[3]77,并强调说,如果按照伯恩施坦的“这种哪里都不存在的纯粹科学的意义来说以及按照中国的意义来说,社会主义都不可能是科学的”[3]78。在考茨基看来,伯恩施坦之所以会把“科学”和“社会主义”进行概念上的讨论和反对将“科学的”附加在“社会主义”上,是由于伯恩施坦坚持从中国人的科学观出发。
  (二)对社会主义的实现路径的理解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那里,科学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产生的。马克思曾断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51。这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阶级革命斗争才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社会结构,无产阶级才会得到解放。   但是,在伯恩施坦那里,他将社会主义理解为“走向合作制的运动”[1]386。在考茨基看来,“如果把社会主义描述为走向合作制的运动,那就同样也能把医药科学描述为开药方和制造药物的技术。”[3]79基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考茨基认为伯恩施坦的改良社会主义观“无非是老的乌托邦主义的一个新版本”[3]83。考茨基指出,伯恩施坦之所以这样认为,原因在于,他颠倒了剩余价值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没有真正理解剩余价值的意义而从直觉上去判断和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涉及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是一种表现形式的描述。在马克思那里,剩余价值的创立,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剥削、人的生存状态异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供了解释和证明。再者,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觀的发现,提供了现存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和运动规律,为更好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提供了清楚认识。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看到了社会变革的政治力量和现实基础——无产阶级,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走向了科学。
  考茨基虽然认识到伯恩施坦对社会主义理解的局限性,并且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本身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但是考茨基基于自身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将其理解为“处处立足于经验”的科学,从这里可以看出,考茨基并不是从阶级斗争的立场去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具有实证化倾向。
  三、论争的评析:论争的意义和局限性
  探究考茨基对伯恩施坦的回应和批判,不可否认的是,考茨基从研究方法入手批判伯恩施坦,为我们认识“修正主义”提供了有益启示。同时,这一批判,为人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正确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思考。
  尽管考茨基指出了伯恩施坦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上的偏误在于研究方法的问题,但是考茨基本人所使用的方法也不是指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唯物史观,而主要是指他的一般思想方法,即“应用科学”——一种纯粹建立在实证化科学基础上的论断。实际上考茨基是基于自身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来批判伯恩施坦的社会主义观,而他本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因此他只看到伯恩施坦所用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方法上的问题,而没有从唯物史观、阶级立场观点入手批判伯恩施坦。因此,考茨基不可避免地陷入实证主义,丧失了哲学批判的维度,即马克思主义所体现的那一维度——“唯物史观和历史辩证法的批判功能和实践功能”[5]。当然,考茨基之所以实证化理解马克思主义,更是由于早期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致使他无法深刻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深刻性和完整性,导致对伯恩施坦的批判呈现出不彻底性。
  因而,我们认为,无论是考茨基,还是伯恩施坦,他们都不是对“资本主义理解经典逻辑的确立,而是他们面对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新发展所做的调整和推进”[6]465。
  参考文献:
  [1][德]爱德华·伯恩施坦.伯恩施坦文选[M].殷叙彝,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德国社会民主党关于伯恩施坦问题的争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
  [3][奥]卡尔·考茨基.考茨基文选[M].王学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李平.革命精神的钝化[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
  [6]张一兵,周嘉昕.资本主义理解史:第1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收稿日期:2020-03-07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卢森堡与考茨基、伯恩施坦社会革命观的比较研究”(18KSD315)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罗莎·卢森堡的社会革命观研究(15YJA710013)
  作者简介:王冬梅(1993-),女,四川泸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李平(1973-),女,黑龙江黑河人,副教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道德经》中含有大量治国思想,老子从描述“道”及其特征中逐步阐述了他的治国理念。在利用《道德经》治国思想时,务必要厘清老子所处的历史階段与当代中国在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具体差异。在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是顶层设计者治国理政的主题,所以利用全面深化改革对老子治国思想进行评述会让其具有现实意义。改革所要求的简政放权就与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治国理念具有某种契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期刊
摘 要: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江都区农村党组织还面临着弱化虚化边缘化、党建工作开展不实、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不佳等困境,制约其整体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因此,亟待开通“带、优、才、互”四路直通车,促进农业、农民、农村全面发展、全面提升。  关键词:党组织建设;农村;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我国女性人口迁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在现有的理论框架中对女性迁移的影响和价值存在低估。本文将基于女性主义迁移理论的分析框架,关注迁移流动的性别差异,聚焦女性迁移模式的变迁,对于理解和梳理当代中国女性人口迁移模式提供理论借鉴,发展相关理论。研究发现:在迁移倾向上性别结构区域均等化;在迁移性质上,女性人口迁移性质由被动转向主动,预示着我国流动人口进入了新阶段;女性迁移转变将引发综合效应,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以文化人类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在《人类学笔记》一书中提升了两种生产理论: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物质生产与人自身生产这两种生产理论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是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史前社会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理论,是我们科学剖析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把刀。本文从两种生产理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两种生产理论的划分与互补中,来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中的两种生产理论。  关键词:《人类学笔
期刊
摘 要:如何开展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让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一个角落,覆盖每一位学生党员、积极分子至关重要。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建筑工程系给船专业学生党支部,结合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特色和学生党支部建设实际,以党支部为载体,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五四运动100周年为契机,创造性提出“十个一”工程,通过党员、党支部两个层面组织十种不同活动,重点解决党员服务意识不强,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逆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立统一关系,找出枣庄市在“逆城镇化”进程中人才流动规律,进一步探索出新时代适合枣庄特点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农村电商、医养结合、乡村特色旅游、现代农业、乡村产业等急需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储备人才、聚集人才。本研究对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美丽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逆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人才;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
期刊
摘 要:一些网络自媒体平台代表少数群体通过网络提出诉求,引发话题,掀起讨论,并影响着大学生。他们诉求背后所包含的内在逻辑和意识形态值得高校思政工作者关注和警醒。个别少数群体的“代言人”通过虚构良好的正面形象,压制反对的网络发声,实施破坏社会秩序的言行等,通过网络自媒体上传播泛言论自由、博爱高尚论和个人维权神圣化的思想。针对个别少数群体“代言人”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本文提出了以劳育德体系树立正确是
期刊
摘 要:从马克思对前人法学思想的批判开始,分析马克思扬弃前人思想而建立的马克思法学理论特性,并依此特性分析新时代法治理论,得出新时代法治理论亦具有马克思法学理论的特性,从而进一步证明新时代法治理论是与马克思法学理论一脉相承的,同时又是在新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和历史背景下得到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历史要求,符合马克思法学理论的历史规律。  关键词:马克思法学;新时代;法治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特
期刊
摘 要:《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是雅斯贝斯历史学方向的代表作,但在书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其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从雅思贝斯历史学视角出发,首先阐明了历史是人的历史,历史的存在是人的存在,通过对雅斯贝斯著名的“轴心期理论”的分析,从而找到历史当中的人的存在。接着通过对轴心期理论中第四个阶段(科学技术时代)的详细分析,进而说明科学技术时代下人的存在的两面性,由此展开对科学和技术时代的批判和反思。最后提出了要实现
期刊
摘 要:从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到当今的代议制民主,民主的观念由来已久,但对其内涵的解读又充满争议。美国法哲学家德沃金跳出政治制度的分析框架,扛起价值整体主义的大旗,提出了基于尊严二原则的伙伴民主观,强调政治社会的成员都必须带着对所有其他伙伴平等的尊重和关心而行动,要竭力使法律符合他们关于每个公民的尊严都要求什么的善意理解,这远远超出了多数民主的要求。德沃金的民主观推进了对民主价值的深入阐释,势必对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