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视域下的存在主义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moneyo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是雅斯贝斯历史学方向的代表作,但在书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其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从雅思贝斯历史学视角出发,首先阐明了历史是人的历史,历史的存在是人的存在,通过对雅斯贝斯著名的“轴心期理论”的分析,从而找到历史当中的人的存在。接着通过对轴心期理论中第四个阶段(科学技术时代)的详细分析,进而说明科学技术时代下人的存在的两面性,由此展开对科学和技术时代的批判和反思。最后提出了要实现人的自由,实现人性的复归,从而不断接近历史的目标,不断走向历史的统一。
  关键词:历史;存在;人性;目标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9-0056-02
  在1949年发表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雅斯贝斯从文化哲学的视域,以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段作为切入点,以一种更具体的合理性的逻辑方式向世人展示存在哲学。
  一、以历史的方式展示存在:历史的存在是人的存在
  在书中序言部分,雅斯贝斯指出:“我们和我们寄居的现存处在历史之中,现存通过我们使自己内部的实际活动获得历史基础而得到实现。”[1]1在雅斯贝斯看来,当今社会所发生的一切都有他的历史基础,如果想要弄清当今社会一切存在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我们则需要去追问历史,而历史是人的历史,历史的存在是人的存在,不论社会发展至哪一阶段,人类现实存在的实现都来源于人的历史活动,将人的社会历史活动作为基础加以整合才能呈现“现存”。因此只有首先对历史的起源与延续进行一个系统而又合理的呈现,才能够明晰当代社会现存状况并以此找到未来社会存在的基本倾向,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去探求历史的真正目标。由此,雅斯贝斯在书中第一部分阐述了他独具特色的历史发展阶段划分理论——轴心期理论。
  根据雅斯贝斯的“轴心期理论”,他将发展至今的人类史大体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阶段是史前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慢慢摆脱动物的存在状态,逐渐开始使用语言、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種。在此基础上,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群体和共同体,但此时的人的存在是一种毫无联系的共同存在,这一时期并不具有人的历史性,因而雅斯贝斯称之为“史前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古代文明时期。经过了史前时期人类的不断进化,几乎在同一时期,世界出现了三个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这一时期由于地域性差异的显现,产生了民族、文字、语言、文化等等差异性特征,人类的存在逐渐走向分化。第三个时期是轴心期。雅斯贝斯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存在这样一个人类发展的突破(轴心)期。基于古代文明时期的发展,中国、印度、西方三大地区不断突破原有的框架式存在,开始探求自身和世界,轴心期的三大地区虽然彼此独立但又呈现出难以解释的相似状态:帝国的建立(中国秦始皇大一统;西方希腊和罗马帝国;印度孔雀王朝)、哲学家和思想家的涌现(中国的孔子、老子;西方的柏拉图、苏格拉底;印度的苦行僧)、经济的不断发展等等,使这个分化而同一的世界逐渐丰富多彩而又包罗万象,但内在也不缺乏一种相互理解。因此雅斯贝斯认为,这一时期的世界正是历史的关键所在,它对之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正如他在书中提道:“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生存。”[1]29第四个时期是科学技术时期。雅斯贝斯认为,科学和技术虽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一时期使人的存在成为机械化的存在,丧失了人性的存在。由此雅斯贝斯开启了下文对科学技术时代的批判。
  二、基于历史把握社会现状,批判现实存在
  在第一部分曾提到,雅斯贝斯认为,处在当今时代的我们“寄居”在这个时代当中,这非常形象地形容了科学技术时代的人的存在。经历了“轴心期”后,人类的各种发展彼此间开始连接起来,自中世纪开始,处在地域一端的欧洲开始觉醒,人的思想意识从宗教神学和超然存在中解放出来,理性标榜下的科学和技术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
  现代科学自15世纪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被世界所承认。然而,对于现代科学来说,一方面,仅仅有一小部分人能够真正进入科学的大门。人们总是教条式地理解科学家规定出来的科学表面的定义,或仅仅占有和使用形式上的技术,但在精神上却无能为力。另一方面,从一开始我们对科学的夸大定位就是一种谬误。科学虽然是将探究世界的可知性作为自身的目的,但科学所具有的可知性并不是包罗万象、适用世界整体的一切的。这种错误的观点使得这一时代的科学家企图利用科学,在知识的基础上组织世界,以便为人类创造幸福永久存在的状况,将世界安排的有条不紊[1]110。然而当这种对科学的迷信变成失望之时,人们就全盘的否定科学,将一切罪责安排在科学之上。因此,从科学方面来看,这一时期人的存在是完完全全的“寄居”,人们以科学标榜在这其中却又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人性,最终将科学越推越远,人自身的存在也越来越虚无。
  技术是一个科学的人类控制自然的过程,其目的是塑造自己的存在,使自己免于匮乏,并使人类环境具有诸事取决于自己的形式[1]113。技术时代的到来完全改变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给欧洲社会和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究其原因,雅斯贝斯认为,技术时代的到来依靠的是18世纪末以来的技术革命,虽然爆发于欧洲,但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因此这是具有人类存在整体性的革命。正如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中所提出的:“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载体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他看作两国的历史事件,而应看作覆盖更广泛地区的火山孪生喷发口。”[2]2由此我们看到了科学技术时代技术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但是,在雅斯贝斯看来,正是因为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在技术不断更新的大机器时代,每个人都成为机械化的存在,个人融入机器当中,仅仅是作为机器的一个零件,而作为机器的零件则代表了这个时代个人的全部。这时工人的工作仅仅是“在传送带旁的重复运动”,而并非“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形容的:“工人的活动也不是他的自主活动,他的活动属于别人,这种活动是他自身的丧失。”[3]57因此,这个时代个人的存在便失去人性,精神贫乏,成为“物”的存在,他们自暴自弃,逃避现实,虚伪邪恶,唯利是图,他们带着虚假的面具去生活,最终忘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综上,雅思贝斯认为,一方面,科学技术时代下,历史整体的统一开始形成,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各个地区间的社会交往提供可能性,因而预示着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倾向。另一方面,生活在科学和技术影响下的个人,与轴心期时代相比,他们精神贫乏、人性沦丧,爱与创造力衰退[1]112。基于两方面原因,雅思贝斯提出了历史的目标:走向历史的复归,实现人的存在。
  三、走向历史的复归,实现人的存在
  在雅斯贝斯看来,当今是政治和技术的改造时代,而并非精神的创造时代。科学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人性,在战争和政治恐怖的现实条件下,人变成了完全预想不到的样子,因此我们急需完成重建人性的重大任务,然而重建人性则需要我们回到历史当中,以历史为指引,走向历史复归,实现人的存在。
  对于科学来说,雅斯贝斯认为,当今时代的人需要复归到那个思想间相互激荡的轴心时代中汲取营养,人应该树立一种自由自觉的意识,提倡理智和个性,既不盲目迷信科学,敢于提出质疑,又不因其不具有万事万物的适用性而将之轻视、抛弃。因此,作为主观个人,我们需要对科学做出一个科学的判断,我们既要清楚地意识到真科学能提供给我们什么,又明确地意识到它的局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时代的主人,才能恢复人性和自由,使這个时代成为人的存在。
  对于技术来说,技术造成的人的存在问题更加十分重大,我们不能将技术与以往历史的东西做简单类比,我们首先要看,在以往历史中是否有这样一种东西,它对时代产生的影响与当代技术处于同等地位,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回到历史当中去,利用历史解决现存问题。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以往历史还没有产生出与当代科学和技术处于同等地位的存在之物,不过我们仍能从历史中找到借鉴,那就是恢复人性,实现人的自由。一方面,在技术造就下的第二自然,人成为技术的奴隶,这种自然以独特的方式压抑和控制人类,导致人性的丧失。在此雅斯贝斯主张恢复人性,技术的存在并非以扼杀人的存在为目的,相反,技术是为延伸人的存在而出现,使人生活得更自由,因此我们需要给予技术合理定位,使其为人类服务,从而恢复人性的光辉。另一方面,对于技术时代下工人的劳动,我们要注入理性和价值,我们需要使人在劳动中恢复人性,让人真正感受到人的存在,而并非机器的存在,这样人才能够在劳动中具有幸福感和获得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四、结语
  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从历史的视域阐释了人的存在,他将历史与人的存在问题相结合,造就了雅斯贝斯在书中的独特风格。他将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并将人的存在置于四个时期当中,通过对我们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时代)的分析,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时代是最为接近历史复归的时代(即接近历史的统一,而且是更高层次的统一)。另一方面,雅斯贝斯认为我们的时代,人性丧失,精神贫乏;若想恢复人的存在,则需要回到历史,回到轴心期,回到历史乃至历史的起源当中去探求;从而恢复人性,实现人的自由,走向历史的统一。然而雅斯贝斯认为历史的起源是模糊的,历史的目标同样是模糊的,因而历史的统一仅仅是有方向的运动,正如他在书中描绘的人的存在一样:“人的潜力是毫无止境的,他没有获得完美的存在形式,他永远不可能达到这一步。”[1]58《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有一些思想还有待研究和考证,但其具有的理论的独创性以及视角的独特性对于世界历史和哲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余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M].王章辉,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收稿日期:2019-12-14
  作者简介:辛浩(1996-),男,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国家治理这一主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制定了宏伟战略,实现战略目标基层是不可忽视的大主体。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在展现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与真实性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城市居民委员会自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对我国政治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今天,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成为城镇居民,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维权意识、管理意识也随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的产物,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属性,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新中国建立70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不动摇,突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属性;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一脉相承,明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期刊
摘 要:《道德经》中含有大量治国思想,老子从描述“道”及其特征中逐步阐述了他的治国理念。在利用《道德经》治国思想时,务必要厘清老子所处的历史階段与当代中国在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具体差异。在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是顶层设计者治国理政的主题,所以利用全面深化改革对老子治国思想进行评述会让其具有现实意义。改革所要求的简政放权就与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治国理念具有某种契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期刊
摘 要: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江都区农村党组织还面临着弱化虚化边缘化、党建工作开展不实、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不佳等困境,制约其整体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因此,亟待开通“带、优、才、互”四路直通车,促进农业、农民、农村全面发展、全面提升。  关键词:党组织建设;农村;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我国女性人口迁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在现有的理论框架中对女性迁移的影响和价值存在低估。本文将基于女性主义迁移理论的分析框架,关注迁移流动的性别差异,聚焦女性迁移模式的变迁,对于理解和梳理当代中国女性人口迁移模式提供理论借鉴,发展相关理论。研究发现:在迁移倾向上性别结构区域均等化;在迁移性质上,女性人口迁移性质由被动转向主动,预示着我国流动人口进入了新阶段;女性迁移转变将引发综合效应,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以文化人类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在《人类学笔记》一书中提升了两种生产理论: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物质生产与人自身生产这两种生产理论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是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史前社会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理论,是我们科学剖析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把刀。本文从两种生产理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两种生产理论的划分与互补中,来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中的两种生产理论。  关键词:《人类学笔
期刊
摘 要:如何开展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让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一个角落,覆盖每一位学生党员、积极分子至关重要。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建筑工程系给船专业学生党支部,结合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特色和学生党支部建设实际,以党支部为载体,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五四运动100周年为契机,创造性提出“十个一”工程,通过党员、党支部两个层面组织十种不同活动,重点解决党员服务意识不强,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逆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立统一关系,找出枣庄市在“逆城镇化”进程中人才流动规律,进一步探索出新时代适合枣庄特点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农村电商、医养结合、乡村特色旅游、现代农业、乡村产业等急需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储备人才、聚集人才。本研究对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美丽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逆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人才;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
期刊
摘 要:一些网络自媒体平台代表少数群体通过网络提出诉求,引发话题,掀起讨论,并影响着大学生。他们诉求背后所包含的内在逻辑和意识形态值得高校思政工作者关注和警醒。个别少数群体的“代言人”通过虚构良好的正面形象,压制反对的网络发声,实施破坏社会秩序的言行等,通过网络自媒体上传播泛言论自由、博爱高尚论和个人维权神圣化的思想。针对个别少数群体“代言人”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本文提出了以劳育德体系树立正确是
期刊
摘 要:从马克思对前人法学思想的批判开始,分析马克思扬弃前人思想而建立的马克思法学理论特性,并依此特性分析新时代法治理论,得出新时代法治理论亦具有马克思法学理论的特性,从而进一步证明新时代法治理论是与马克思法学理论一脉相承的,同时又是在新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和历史背景下得到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历史要求,符合马克思法学理论的历史规律。  关键词:马克思法学;新时代;法治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