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重大环境安全事故,这不仅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更凸显出企业作为责任主体在环境安全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从企业环境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企业环境安全管理策略做出的一些探索实践。
关键词:环境安全;管理策略;探究讨论
引言: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企业应当以高度严谨的态度对待内部的日常生产活动,并且通过相关管理制度和要求来进行自我约束,实现企业自身发展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动态平衡。关于环境安全问题企业应坚决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积极地建立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设定中长期目标、建立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督,同时还需建立企业环境安全文化,让全体员工及全社会了解其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
一、企业环境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环境安全的认知不足。
传统企业往往是以经济发展和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在这种认知和管理模式下就会出现废水废气污染物超标排放、危险废物处置不合理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长此以往,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还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百害而无一利。企业首先应当从思想和理念上做出改变,将环境安全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建立企业文化,增强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将环境问题逐渐的融入到企业自身的发展脉络中。
(二)内外因素影响,管理目标缺失
政府作为领导者、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在环境安全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各级政府的监管不利和企业内部管理的不到位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责任主体与政府监管部门缺乏良好的沟通导致了企业内部管理目标的缺失。在此内外因素叠加的影响下,企业环境安全管理混乱,缺乏秩序。因此,各级政府应当统筹规划管理,明确政策和标准,加强监管的力度;企业应在政府的带领下确定内部管理目标,建立管理制度,使环境安全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
(三)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是影响企业环境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原因。制度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可以保证组织有效运转,是达成目标的可靠保证。一部分企业是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造成了管理上的无据可循,使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另一部分企业根据政府部门相关要求,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但因缺乏监督机制而导致了制度无人执行,致使遇到环境安全问题,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企业环境安全管理的策略
(一)构建高素质管理队伍,融入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组织机构是企业环境安全管理的人力资源基础。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强化管理人员的自我修养和业务能力,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构建高素质、管理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完善环境安全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安全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从专业技能、業务水平、创新意识等维度制定评分标准和考核方法,最后进行综合评定,选拔出符合企业要求的管理人员。
第二,加强环境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既能提高业务素质能力,又能充分认识并理解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来开展工作,加强基层部门的宣传和管理,使环境安全工作渗透到企业内部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
第三,定期对环境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企业通过绩效考核实现管理目标,及时发现策略实施和内部运营中的问题;员工通过绩效考核了解自己的工作效果和情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绩效考核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共赢”:企业赢得利益和发展,员工赢得自我认知、改进和提高。
(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赋予环境安全部门职责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当根据企业目标和自身特点,以可行性为前提,明确各部门职责,完善内部控制和监测,使环境安全问题处于可控范围。制度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以《环境保护法》和《安全生产法》为依据,以地方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为指导,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对其进行监督,适时作出修改。
第二,企业应当积极的赋予环境安全管理部门职责。按照集团化的管理思路逐渐的加大对于环境安全问题的监管力度,通过企业的高压管理姿态,从上至下的督促企业各个部门进行环境安全生产,真正的适应环境安全工作的新常态。
第三,完善奖惩机制。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是推动企业环境安全工作的最有效的方法,“有功必赏,有错必罚”的原则能够使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环境安全管理中来,做到自我监督、相互督促,促进企业环境安全文化的发展。
(三)落实基层各部门环境职责,强化企业绿色发展模式
基层部门是企业环境安全管理的第一线,应当积极贯彻落实企业环境安全管理责任制,使环境安全融入到日常生产当中。基层部门环境安全职责的落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保持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相关评价体系的持续改进,将体系化和标准化贯通到各基层部门的工作中,实现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的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第二,加强日常监督与管理。日常监督应当积极的进行隐患排查的治理,对于相关环境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理,确保相应的环保设施能够利用到位、维护到位,并且能够高效的进行运行。
第三,加强企业的绿色发展模式。使企业走向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实现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语:
我国2015年发布的《环境保护法》已经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放到了同等水平,以往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策略已经很难适应现阶段的社会需求,因此应当积极的进行企业自身环境安全管理,实现企业在全新的社会环保意识的背景下得以生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家、社会和群众对于环境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企业应当积极的注重自身的环境安全管理策略,真正的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关注环境安全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李迪,宋光飞.探讨企业环境安全管理创新策略[J].装饰装修天地,2019(14):100.
[2]蒋玉省.探讨企业环境安全管理创新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 计,2019(13):3620.
[3]陈红霞.印染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的紧迫性[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12(6).
[4]刘冬峰.新形势下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几点思考[J].北方环境,2011,21(7).
[5]谭万泉.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若干问题与对策[J].北方环境,2011,18(7).
关键词:环境安全;管理策略;探究讨论
引言: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企业应当以高度严谨的态度对待内部的日常生产活动,并且通过相关管理制度和要求来进行自我约束,实现企业自身发展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动态平衡。关于环境安全问题企业应坚决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积极地建立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设定中长期目标、建立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督,同时还需建立企业环境安全文化,让全体员工及全社会了解其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
一、企业环境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环境安全的认知不足。
传统企业往往是以经济发展和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在这种认知和管理模式下就会出现废水废气污染物超标排放、危险废物处置不合理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长此以往,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还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百害而无一利。企业首先应当从思想和理念上做出改变,将环境安全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建立企业文化,增强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将环境问题逐渐的融入到企业自身的发展脉络中。
(二)内外因素影响,管理目标缺失
政府作为领导者、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在环境安全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各级政府的监管不利和企业内部管理的不到位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责任主体与政府监管部门缺乏良好的沟通导致了企业内部管理目标的缺失。在此内外因素叠加的影响下,企业环境安全管理混乱,缺乏秩序。因此,各级政府应当统筹规划管理,明确政策和标准,加强监管的力度;企业应在政府的带领下确定内部管理目标,建立管理制度,使环境安全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
(三)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是影响企业环境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原因。制度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可以保证组织有效运转,是达成目标的可靠保证。一部分企业是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造成了管理上的无据可循,使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另一部分企业根据政府部门相关要求,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但因缺乏监督机制而导致了制度无人执行,致使遇到环境安全问题,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企业环境安全管理的策略
(一)构建高素质管理队伍,融入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组织机构是企业环境安全管理的人力资源基础。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强化管理人员的自我修养和业务能力,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构建高素质、管理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完善环境安全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安全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从专业技能、業务水平、创新意识等维度制定评分标准和考核方法,最后进行综合评定,选拔出符合企业要求的管理人员。
第二,加强环境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既能提高业务素质能力,又能充分认识并理解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来开展工作,加强基层部门的宣传和管理,使环境安全工作渗透到企业内部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
第三,定期对环境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企业通过绩效考核实现管理目标,及时发现策略实施和内部运营中的问题;员工通过绩效考核了解自己的工作效果和情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绩效考核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共赢”:企业赢得利益和发展,员工赢得自我认知、改进和提高。
(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赋予环境安全部门职责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当根据企业目标和自身特点,以可行性为前提,明确各部门职责,完善内部控制和监测,使环境安全问题处于可控范围。制度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以《环境保护法》和《安全生产法》为依据,以地方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为指导,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对其进行监督,适时作出修改。
第二,企业应当积极的赋予环境安全管理部门职责。按照集团化的管理思路逐渐的加大对于环境安全问题的监管力度,通过企业的高压管理姿态,从上至下的督促企业各个部门进行环境安全生产,真正的适应环境安全工作的新常态。
第三,完善奖惩机制。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是推动企业环境安全工作的最有效的方法,“有功必赏,有错必罚”的原则能够使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环境安全管理中来,做到自我监督、相互督促,促进企业环境安全文化的发展。
(三)落实基层各部门环境职责,强化企业绿色发展模式
基层部门是企业环境安全管理的第一线,应当积极贯彻落实企业环境安全管理责任制,使环境安全融入到日常生产当中。基层部门环境安全职责的落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保持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相关评价体系的持续改进,将体系化和标准化贯通到各基层部门的工作中,实现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的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第二,加强日常监督与管理。日常监督应当积极的进行隐患排查的治理,对于相关环境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理,确保相应的环保设施能够利用到位、维护到位,并且能够高效的进行运行。
第三,加强企业的绿色发展模式。使企业走向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实现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语:
我国2015年发布的《环境保护法》已经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放到了同等水平,以往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策略已经很难适应现阶段的社会需求,因此应当积极的进行企业自身环境安全管理,实现企业在全新的社会环保意识的背景下得以生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家、社会和群众对于环境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企业应当积极的注重自身的环境安全管理策略,真正的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关注环境安全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李迪,宋光飞.探讨企业环境安全管理创新策略[J].装饰装修天地,2019(14):100.
[2]蒋玉省.探讨企业环境安全管理创新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 计,2019(13):3620.
[3]陈红霞.印染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的紧迫性[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12(6).
[4]刘冬峰.新形势下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几点思考[J].北方环境,2011,21(7).
[5]谭万泉.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若干问题与对策[J].北方环境,201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