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巨变

来源 :都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0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叫黄根明,生于一九四九年农历十月,与共和国同岁。我七岁时,在店子底村开始上了四年初小,十一岁时,到了西黄水村上了三年高小。从一九六三年九月到阳曲一中上的初中,因为文化大革命,直到一九六八年才毕业。一九七四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九一年开始当村支书,一直到二OO八年换届才退下来,现在还在村里兼着支委。
  店子底村得名于“商店”的“店”字,因为茶马古道从村边经过,往东能到寿阳,往南能到榆次,连通的地方很多,别看我们村地处阳曲县的边缘地带,当年可算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了。现在,从我们村到台骀山、乌金山开车只需要半个小时。
  村子里高峰时人口有一千二百多,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咱们村也和其他许多村一样,农民的日子好起来后,好多人都搬到生活条件好的地方住了,现在户籍上还有七百多人。村里有一段时间也十分萧条,但是近十年因为咱村的红色旅游一直在发展,村子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来,还是党的政策好,不仅村子好起来了,而且咱农村人也越来越有尊严,现在咱穿上西装皮鞋,谁还能看出咱是个农民?
  1
  说起改革开放,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民的好日子真正是从这时候起才又向好的方向转变的。特别是一九八一年村里实行包产到户后,各家各户种地的积极性一下就高了,这是一个飞跃。我家当时一下子分了三十多亩地,我和我老婆两口子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劳动,都不觉得累,反而越干越起劲儿,你说怪不怪?
  我們村地理位置有很大的优越性,因为这里是乡里的“南山坡”,日照时间比较长,所以苹果、葡萄产量大、品质好,多少年来远近闻名,家家户户基本都有果树、葡萄树。所以,我们村的日子起色很快。尽管说这么多年来,小米白面价格翻了几倍,但是果葡的价格却是变化不大。你想,八十年代果葡都能卖到一块多,是多高的价格?当时普通一个人一年才能挣回家多少钱,也就是三十多块钱吧。但是因为家家都有果葡地,家家都出去卖水果,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很快的。
  咱们村现在都没有水浇地。村子在黄土丘陵,地都在半山上,大都是坡耕地,不用说用水要想办法节省,就是吃水也得想办法节省。
  过去吃水都靠担水,家家户户都一样。我每天早上四点多就要起来担上水桶到井上挑,有时凌晨两点就得出去担水。村里面担水的人很多,井轱辘你摇了我摇,经常会因为用的人太多而发生争抢吵架。如果过了五月,就赶上枯水期,井里的水更少了,村里人不得不到十里开外的西黄水村去挑。我担了四十多年快五十年的水,这段日子想起来都怕。为解决吃水问题,村里家家都挖有旱井,并配有水渠。为了能最大量的储水,旱井尽量要挖得够大。我家里的旱井就很大,里面十大几二十平方,放着梯子才能供人上下。遇到下大雨,雨水通过水渠就聚到旱井里。有的年景下雨量少,雨水也少,还会出现因为抢接旱井水邻里闹矛盾的事。因为雨水就那么点,住在高处的先接了去,住在低处的就接得少了或者接不到。谁家也怕自己的旱井接不到水,一年到头,都指望着旱井里的水生活呢!
  缺水造成极度节约着用水。洗碗水都不敢倒了,第一遍的水都舍不得饮牲口,要澄下以后再用来洗碗,直到不能再用了才喂牲口喝。二O一三年,最后一个自然村通上了自来水,那天,那个村有个老汉抱着他家的自来水管子都哭了。那可是发自内心的眼泪,老汉一辈子了,没有见过也没有想到过哗哗的水都能到了自己的院子里呀!他流的泪,是他受了一辈子缺水的痛苦,也是他再不受这种苦的高兴,他是实心实意地感激现在社会的好呀。
  2
  刚改革开放时,说实话,日子还不是很好过。
  那时候白面很缺,现在健在的老人们还讲,过去是“白面第一用来供神,第二用来蒸馍馍,第三用来待客办事筵,平时吃白面就是造孽。”现在咱们吃大米觉得很平常,但是这要是在八十年代,要想吃上大米要走七八十里上百里,到晋祠、王村、吴家堡,用我们的小米、红枣换人家的大米,一斤半小米换一斤大米,二斤红枣换一斤大米。辛辛苦苦换来的大米,平时是舍不得吃的,大过年拿出来,做成四个小盘盘,供神供祖宗。
  生产队时候,每年过年一人能领二斤白面,家里才难得蒸一次白面馍馍,白面本来不多,馍馍也不敢蒸大的,每个人能分上几个小馍吃就很满足了。当然也不能全都做了白面馒头,还要剩下些白面,搅上玉米面,发好,再包上些豆馅做成“团团”吃。后来白面大米才逐渐容易买到,也能用自家种的葵花换。现在白面、大米能随便吃,有的年轻人还要嘴上“烂白面、烂大米”的说,还随意浪费,吃不了倒了,这才是造孽了。我说,现在有白面、大米吃,不是你个人挣下的,是好社会、好时代给的。
  以前村里遇上娶媳妇、过寿等大事待客才能上“三月盘”,就是三个大盘子,有一盘杂烩菜、一盘豆腐和一盘炖肉。炖肉也不是现在的炖肉,就是普通的猪肉,上点“红红”(红曲)做出来。吃菜也少,主要是天旱,地里就不能种菜,一年四季土豆丝加老咸菜。真是不敢想象,社会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结婚办事也能上“十凉十热”,鸡鱼也上得起,过去有钱也买不到这些。到了现在,在吃上更不用说了,过去有钱人能吃上的咱老百姓也能吃到,有钱人吃不上的咱老百姓还能吃上,你能说社会不好?就是菜哇,家门口种上一溜地,黄瓜、豆角、茄子、西葫芦、西红柿,想种什么不行?夏秋两季吃也吃不完,给邻居们送,给城里的孩子们送,咱农村人吃上还愁啥,这要在过去还能有这福?
  这是吃的一方面,再说穿。过去穿衣的紧张程度现在人是想不到的,可能你也听说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吧?这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也一点儿都不夸张,一件衣服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也不分男孩衣服、女孩衣服,能有一件衣裳穿在身上就很不错了,哪能顾上它合身不合身了。情况到了一九八三年以后有了好转。村里面已经开始时兴起这四样东西:上海表、翻毛皮鞋、蓝大衣和飞鸽车。用这四样装扮起来,当时那是很时髦的呀。我记得当时穿戴着到乡里,不仅其他村干部,连乡政府的干部都很羡慕,都在夸“南山坡的青年,真帅了呀!”   3
  住房问题是农村人的一等大事。村子里过去大都是住窑洞,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几眼烂窑一住就是几辈子。虽说这窑洞冬暖夏凉,但那居住条件哪能和现在的单元楼比?还是因为过去人家穷呀,掏土窑的成本最低,这是主要问题。刚进上世纪八十年代,咱们村还没有批宅基地。那时家家户户人都多,一家子有个三男五女,十大几口人很平常,但是住的都是些不知道多少年前的老窑。真是“只增人口不增房,家家户户都挤扛”。
  一九八四年,村里第一次批了宅基地,我记得当时我们村一下子批建了十五户新地基,就在当年,村里一下就冒出来八十多间崭新的窑房,村子的面积也扩大了一倍。我家也是在那一年批建的,当时我和大家一样,也是盖了五间展展的新窑,每一间都是八尺宽九尺高,真叫个亮堂了。我们一家当时高兴得不得了,家里还是毛墙毛地的,就心红地搬进去了,住进去了还高兴得睡不着觉。过去一到晚上横七竖八一炕人睡觉的日子算是过去了。到了二OOO年左右,社会发展加快,慢慢地,村子里的人开始往外搬,有的在县城下了户,办了农转非,再往后,在市里、县里买楼房的就多了。这真是一个飞跃。
  另外一个飞跃,还是想说说教育。我小时候上学那阵,家穷,物资缺乏,连书包都没有。所谓的书包,就是用毛巾一对折然后缝起来做成,也没有书写的纸,你可能想不到用什么写吧?是用石板,一个学生一块,用硬笔往上写。放学后放到书包里,这种石板经常会把书包顶烂。有时这种石板都不够用,将一块石板一折两半,家里俩娃一人半块用。直到后来我到西黄水上高小后才有了纸本子。到外村读书有一个苦处,就是要走上好久才能到学校。店子底离西黄水村十来里地,为了不至于迟到,我每天都得早早起来,還要自己准备好午饭带上。过去没有饭盒,自己就用陶瓷罐子当饭盒,头天晚上焖上半罐小米,第二天早上在小米上面夹上一两块老咸菜,然后用一根绳子和书包拴在一块,搭到肩膀上就走了。
  第三个飞跃,是家里的一概用度。现在你看,出行连自行车都不用骑了,最差也是骑电动车,现在好些人家都有小轿车,田间地头还有各种农业生产车辆。这些年,年轻人结婚要用车队,用什么车打头,用什么车收尾,讲究着呢。要知道过去有什么?到地里是毛驴拉车,娶媳妇有个自行车就是好人家了。说起来也不怕你笑话,我妈是我爸用毛驴娶回来的,我老婆是我用自行车推回来的。过去家里用的东西有什么,真是少得可怜,无非就是些桌子和箱子,让现在的孩子看见,就叫家徒四壁了。记得是一九八四年,村里才有了第一台电视机,我记得那是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天线架了很高,人还得经常上去转一转天线方向,不然就是满屏雪花点,或者有了图像,哗哗响,没声音。我记得当时演《霍元甲》,每天晚上那家人的院子里都聚着好多人等着看。现在咱家里,电视都看上LED的了,有线电视也通上了,打开一看多少个台哪,看不过来。而且农民家里也普遍用上冰箱、电磁炉了,小孩子也玩起了电脑上网。
  这些年,身上穿的衣服变化也很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可能一直到九十年代,村里基本上还是买上布料找裁缝做衣服,一个人一年能穿两身新衣服很不错了。那时缝纫机是抢手货,当然咱们村算富的,买缝纫机,都是捡蜜蜂、蝴蝶、飞人这些好牌子买,“太行”的都不要,嫌不好。现在谁还在这些上计较。衣服不用打补丁不用自己做,被子不用自己缝,家里放个缝纫机还嫌它碍事呢。再后来二十一世纪,市场上的各种衣服用度,真是眼花缭乱,平时想穿什么买什么,谁家的衣柜里不是塞得满满的,穿也穿不过来,改革开放发展到现在,彻底终结了缺衣少穿的年代。
  4
  要说对咱农民感触最深的,要数国家取消农业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感恩”。因为“皇粮国税”是在骨子里的,延续了多少代多少年,现在国家把和农民直接关联的农业税、三提五统全都取消了,这真是一个划时代的壮举。
  农业税取消以前,农民是有负担的。我记得从一开始,当时一袋白面十五元的时候,按人头,一个人得交四十多元,这里面包括农业税和三提五统,一袋白面五十元的时候,发展到一个人一年要交一百二十元。
  收粮工作是镇村干部们每年都要完成的头等大事,过去老百姓讲我们就是“催粮交款,结扎上环”的,确实是,村干部实在不好当,尽是得罪人的营生。我们先按人头算好各家应交的税款,再将交的粮折成税钱,粮交不够的人家补交钱款。我记得二○○二年时还交过公粮,到了二○○五年就不交了。更重要的是,国家不但不和农民要税钱,反而还要反哺,一开始时一亩地补助五元,现在补到了八九十元,这一出一进的变化,咱农民从中受的益可真不小。
  减轻了农民负担,咱老农民的钱包也慢慢地鼓起来了。刚改革开放时,咱村还是生产队时代。大家都是挣工分,男劳力一天算12分,女劳力一天算8分。一年核算下来,最多一个劳力3000分,每个工分八分钱,一年累死累活也就挣二百多块钱。
  现在种地都是机械化,而且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亩地花上二十元,地里就一次性犁好耙好,从机耕到机收,省下了多少劳累,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有了精力外出打工挣钱,收入更多样化了。
  能自由地外出打工挣钱,对于农民来说,这可真是一个飞跃。过去一家子里如果出个工人,那村里人羡慕得不得了。现在咱们村里有差不多一半人都在外打工,自己经商的也占一大块,主要是卖水果的,发展得好的在太原都有了水果商店,再下来就是当小工子,搞建筑,一个小工子一天也得200元吧,尽管辛苦些,但细细算算看,一年下来,挣的钱也不少吧。当然,手里有了钱,好多事情都好干多了。比如咱们村好多人一辈子没有出过村,2016年我组织我们村的53个人上了一趟北京,一个老人很感慨,到处跟人讲:“没想到,就咱这八辈子的老农民,也能上北京走走转转了。”
  所以,改革开放的这四十年,广大农民都是直接的受益者。
  5
  近几年我们村迎来的这次大发展,要从发展红色旅游说起。二○○七年,县里的国税局和我们村“结对子”搞帮扶,那阵子我还在村支书任上,当时的局长刘强对我们村的红色历史很感兴趣,具体了解了解放太原战役时,发生在我们村的光荣历史。当时,南面的风格梁上有一场恶战,国共双方伤亡都很大,我们这一带的民兵、百姓都积极参与“支前”,“支前”就是支援前线的意思,他们做饭、送饭、运送武器弹药、挖战壕、救伤员、抬担架,和解放军一起为解放太原城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局长觉得这是我们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就建议可以在村里搞一个“支前”纪念馆,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光荣历史。在他的努力下,店子底村的“支前”纪念馆很快就一点一点建起来了。尽管他后来调到了市里,又到晋城、长治任职,可是还一直关心我们村里的发展,每年有时间就回村里来,还经常打电话询问村里发展的情况。   二○○八年,店子底村当年的“支前”事迹在《山西日报》见报,这是一个历史性事件。二○○九年是村里发展的一个高峰。市里组织了一次“红歌唱响店子底”的大型活动。当时,有十个红歌团,十辆大巴车到村里,场面很震撼,我记得当时参加的团有山西大学的、黄河少儿的、燎原的、政协的。这一年的四月二十二日,村里举办了解放太原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各级领导都来参加了,县政府领导致辞,还邀请到了二十多个省市书法家,六十多家媒体,场面十分壮观,可能就是从那时候起,咱们店子底村的“支前纪念红色游”就真正传扬出去了。
  二○一五年,村里又创意了“再走支前路”活動。当然这个创意最早要追溯到十年前的秋天,当时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郭红拴还在县经贸局工作,我和他谈过这个事,他提出可以在“支前”路上再动些脑筋。后来他到县委党校主持工作后,一直没有忘记这事,来过村里很多次,我们组织了许多村里的老人们回忆当年的情形,记录下许多史料,在二○一五年将这个创意变成现实,当年就在村里建成了县委党校的一个现场教学点,并开始试走“支前”路。
  后来我们这个教学点的教学项目逐渐完善,目前已发展成了七个环节,具体说就是:现场讲课———参观支前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重走支前路———平台感悟———吃支前饭———现场唱红歌。平心而论,店子底现在的“支前旅游”工作能搞这么好,县委党校是出了大力的,搞成了学员教学点,这里的人气才越来越旺,每年的五四、七一、国庆这些重大节庆日都是高峰期。节日前后的一个月时间,村里的接待就不断,一天最多来过二十多个团,真是人山人海。咱们村子出名后,平时来的散客也非常多,当然现在交通也方便了,开上小车,从太原上来只要半个小时,来了转一下看一看,也不耽误多少时间。
  我主要是参与“重走支前路”这个环节。带游客们一路上山,经过路上的一个小凉亭时,大家停下来歇一歇,我就表演一段自己创作的快板书,名叫《支前路上》,我是这么说的:听听支前教育课,唱唱红色革命歌,走走当年支前路,我们来到旱岭坡。旱岭坡,旱岭坡,旱岭坡上故事多,千万儿女支前去,门板木料运上坡。旱岭坡,旱岭坡,旱岭坡是英雄的坡,十二条骡子拉大炮,大炮炸烂了乌龟的窝。我在这儿还要穿插讲一些当年支前时发生的一些故事,包括我们当时运送1300门大炮上山的场景,这些史料上都有记载。然后再继续说快板: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红旗插到太原城,军民高唱胜利歌。
  6
  1949年解放太原城时,我还没出生,但是我父亲、我爷爷他们老一辈是经历过的,我小时候就常听我母亲讲起支前时候发生的那些故事,老母亲今年八十七岁,还经常念叨过去的事,老人们讲的那些故事我都深深地印在心里了。我的爷爷为解放军带过路,我奶奶护理过伤员,我父亲抬过担架、挖过战壕,我妈妈当时只有十六七岁,也为部队烧水,当时是两个姑娘烧一口锅,帮助部队搞后勤。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支前事业为店子底村留下了一笔取之不尽的宝贵遗产,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当年老一辈人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村里搞起支前红色游后,县里每一届的书记、县长都来咱们村,给了村里好多扶持政策。咱们村还来过中央的领导,省里的领导、市里的领导。现在全国、全省有支前光荣史的村子有多多少,要是咱们没有先一步搞起来,别人哪能知道还有店子底这么个村子呀。现在我们店子底有这么多的荣誉,有这么大的发展变化,真是叫人感慨呀。
  7
  发展起来的红色旅游,确实让店子底村得到了巨大的实惠。
  最直接的就是村容村貌大变样。交通方面,北山通道修成后,店子底村的交通一下便利了很多。从二○一五年开始,县里多次给村里投资,咱们村的“支前红色游”项目规模不停扩大。在村口,修了红色广场和停车场,在村里,配了两个高标准的旅游厕所,都是水冲式厕所,很漂亮的小木房结构。在“支前”纪念馆旁边新建了红色讲堂,阶梯式结构,容纳二百人听讲没问题,还给配了音响、投影,有了现代化教学用具。还在临街上建了支前市场,村里的人可以在市场上卖自家的农产品,不管是刚采的果子,陈年的咸菜,还是秋收的粮食,小米呀玉米呀豆子呀,好像只要是咱农民的产品,旅游来的人都稀罕,见什么都买,一天赚个一二百块不愁。在“支前”路起点处县里投资建设了“支前农家乐”,解决了客人们吃饭的问题。以前吃“支前”饭是在山上,说是“支前”饭,其实饭菜质量比当年解放军吃的好多了,有一碗杂烩菜,有玉米面窝窝头,有馒头、包子,还有绿豆稀饭,都是管饱吃。但那是在野外,卫生条件实在有限。现在有了“支前农家乐”,可以坐在家里吃,不怕风不怕雨,吃得更干净卫生。
  去年秋冬到今年,县里又投资重修了支前纪念馆,我把现在的支前馆叫作第二代,沙盘也上了墙,灯光背景都上了档次。又租了两个院子,扩大了规模,这两处院子也布了展。当时为了租院子,我先动员我的两个兄弟,让他们把不住的空院子拿出来,因为咱是干部,做甚事也得在先。我小舅子的房子也空着,我动员他,他不愿意,为这,他到现在都不理我。我觉得以后他肯定要后悔。
  现在村里的旅游建设,县里还在支持,你看戏台跟前还在建设,另外还在和村里人谈租院子的事,准备再扩大几个院子,恢复过去的彭绍辉将军指挥所、战地医院等实景场面。
  这是县里给村里硬件的投入,二○一七年春季,县里还给拍了一部四十多分钟的主题电影,叫《支前红流》,再现了当年的支前场景和战争场面,上千人的出场,投资不会小吧,后来到了当年秋季,中央电视台拍的纪录片《解放太原纪实》也开始在村里展播,这些又丰富了村里红色体验的内容。我心里估算了一下,连电影加上这么多硬件建设,县里给店子底保守估计也投了上千万元了,这是县里为村里人办的好事,咱们都记着呢。
  当然,村里红色旅游发展壮大,特别是村子的发展改观,主要是近五年以来发生的事,我已经从正职上退了下来,接任的石狗拴书记他们一直在积极联络协调,县委也非常支持。我现在是支委,就是想一心一意支持现在两委的干部们工作,无论是献计献策,还是亲力亲为,都没有二话。就说我当导游吧,带领前来店子底接受红色教育的学员们走“支前”路少说也走了二百五六十趟了,都是实实在在搞服务,尽管说今年七十岁了,但我觉得身体还行,还能为村里的发展服务,觉得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反过来说,现在当村干部的待遇比以前强多了,以往村里给我们“小干部补助”(指村里面副职干部,包括支委,村委)每年四千元,从二○一七年开始,国家增加了转移支付,我们能拿到八千元的补助,很不错了。我另外还负责支前纪念馆的一些日常管理,包括接待团体、讲课等,每年还能领到三千元的补助,待遇确实提高了很多。
  8
  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我还是希望村里两委班子能团结一致,借这些好形势好政策,把“支前红色旅游”这个事业发展得更大更好。另外,咱们村虽然小,但我总结有九种文化,除了“支前”文化,还有抗战文化、晋商文化、古建文化、农耕文化、田园文化、民俗文化、轩辕文化、堑沟文化。我最希望的就是能将这些方面的文化能发掘整理出来,让我们村的文化旅游再上一个新台阶,那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也就了了。
其他文献
咱老百姓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梦想着祖国日日强大,梦想着人民幸福安康,更梦想着一家人早日步入小康。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亲眼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设的热潮,也经历了长达10年的岁月动荡,尤其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社会发展和家庭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今忘不了29岁那年,那是一个初冬的傍晚,我和弟弟站在府东街人行道的路灯旁闲聊,弟弟说:“如果将来在太原有咱自己的一间住房该多好啊!”我说:“这,也许
期刊
恍然之间,竟然已在这条街上生活了18年了!在中国,单位就是树根子,职工就是冠顶滋生的叶片。并东街2号,我单位的地址,邮编030012,这是我报到之初便铭记于心的数字。不知道它们算不算我的生命密码的一部分,它们反复出现在我的邮件上、名片上、社交短信上、通信地址上……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反复强调了我,强调了我在这个纷繁而宽阔的世界上的坐标位置。  18年前,这条街的路面分为两部分:东半段是水泥铺就,西半
期刊
我是一个写作爱好者,我的写作经历是和改革开放40年同步发展的。因为主攻方向是娄烦民间文化,这就使我和娄烦的山山水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民间采访成为我经常性的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1996年,我在乡村学校当教师。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也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去哪里都是靠两条腿。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仍然利用各种机会在我的活动范围内坚持不懈收集娄烦民歌、民俗和民间故事。到1997年回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明确了扶贫开发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地位,习总书记提出了扶贫要改革创新、要科学扶贫、要精准扶贫、要内源扶贫等战略思想。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精准脱贫的攻坚目标已经明确,那就是到2020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彻底得到解决。娄烦县作为我市唯一的国定贫困县,
期刊
拥有一间真正意义上的书房,是我的夙愿。  我是教书人,每天都要和书籍打交道,却没有一间能让自己置身其中的可以静下心来读书的房间,想想都痛苦不已。  35年前参加工作不久,单位分给我一间平房,面积只有12平方米,而且房屋非常老旧。尽管朋友们都羡慕我有了一个独立的居所,我也在这间平房里迎娶了妻子,后来又有了女儿,但这12平方米的住房是怎样的拥挤,想必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是能够体会到的,如果那时我脑子里还想
期刊
一  笔者第一次见到李丽珠主任,是在市委党校听她做“十九大”宣讲报告,她饱满的精神状态、灿烂的笑容和真挚的话语,让笔者久久难以忘怀。  先看看这一系列荣誉吧:  太原市卫生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创先争优”标兵,“敬老助老”模范个人;太原市“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十大“孝老爱亲”模范、“十大杰出女职工”、百位“为太原解放和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共产党员”,“感动生命十佳白衣
期刊
吃字当头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是逆生长的。中国是具有三千年文明史的古国。若以百岁为人类文明的寿数,那么我们中国人现在也就三十岁,正值壮年。欲望驱动下的智慧,在不受良知约束的情况下,其为恶的力量十分巨大,我们今天看到并津津乐道的人类文明其实是与野蛮博弈的结果。而文明的核心支撑便是文化。没有文化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是软弱无力的。  这是早已被历史证明了的。  人类经济活动和人类文化活动是人类文明的两个翅
期刊
家里的照片很多,闲暇时偶尔翻翻,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奇妙的时光隧道,因为照片总是记忆和保存着我们在不同时期美好而又难忘的瞬间。  从年轻时的黑白胶片到中年时的彩色胶卷,再到老年时的数码相片,40年过去了,这一张张老照片已经化为永恒,定格在了记忆的长河里。然而,每当翻起这些泛黄的照片时,思绪也开始追忆那一声声熟悉的“喀嚓”声,回忆的闸门瞬间打开,激起幸福的涟漪。  我先生是个摄影爱好者,40年来他经手
期刊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太原人,确切地说,就是老太原人口中的“河西家”。和平路是河西地区的主干线,我与它似乎有着一种不解之缘。打记事起,几十年来,我一直都生活在它的左右,一直都在沿着和平路行走,走过童年,走过少年,走过青春年华,走过“不惑”,走过“知命”,直到现在,依然行走在和平路上。  打开记忆的闸门,一切清晰如昨。我父亲是化二建的职工,最早的记忆是儿时我家住的义井化二建宿舍被大家叫作“一万一”(意思
期刊
四十年前,中国即将发生巨变。与此相随,中国文学也将经历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艰难的时代,却也是充满了希望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像她一样有这样多这样快这样深刻的变化,也没有任何一个时期是这样,使人们经历了应接不暇的变革———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从社会结构到家庭组成,从物质形态到精神世界,从书桌前的电脑到实实在在的远方。有人说,经历了这个时代的人是幸运的。因为,在四十年前,现代化还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