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因素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师德、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而且要在德育实践中加强感情渗透,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情感 德育 高校 德育工作者
情感是认识主体与现实物质世界相接触而产生的复杂心理感受及外在的情绪化表现。情感一旦产生,便会对主体产生影响,进而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动机。为此,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如何将情感因素渗透到德育中去,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摆在广大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情感因素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情感因素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早已受到各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普遍关注。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赞可夫认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来达到的。”皮亚杰也表述过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行为的情绪方面、社会性方面和认识方面三者之间事实上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形成了一个所谓的“机能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是由情感的功能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卡尔.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认为教师职业状态应该是“情感投入、和谐一致、尊重学生。”他把人际关系的三大要素,即真诚、接受、理解视为教学的充分和必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明确提出“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智的、审美的高尚情操”,他强调“一个真正的人不能设想没有善良的情感。实际上,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怀之情--即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由衷地作出思想、情感上的反映—开始的。真诚的关怀—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人的多种品质—智慧、勤勉、天才—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得到最光辉的发扬”。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情感是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是人格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情感对于动机、兴趣、信念、内驱力、想象、思维、创造力等因素的影响与调节功能,也已为现代心理学特别是人格理论的发展所证实。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非智力因素的优化。而非智力因素的实质就是情感的全部功能,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人才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忽视或低估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思想和行为,都难免会给教育实践带来极大的伤害。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常常陷入两个误区,一是把德育变成了简单的说教,没有感情色彩,枯燥无味。二是依附于学校的管理,缺乏主动,不能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究其原因,我认为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认识方面的问题。受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一些高校把德育作为传授和灌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工具,部分德育工作者把德育作为一种考核方式,一种外在性的价值工具。而正是这样一种把德育看作工具的教育观念,高校德育“目中无人”,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物而不是能动的人来看待。二是教育方法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外在的强化灌输,德育方法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只注重强调理性知识,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忽视学生对真善美的情感体验,不能把理论与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种教育方法,即使学生背的条条再多,认识再高,如果不去实践,没有内化的过程,也是镜中花,水中月,它会造成学生课上课下两个样,课内课外“两张皮”的后果。这种脱离实际的教育方式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不相适应,也不符合德育教育的规律。三是德育工作者自身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德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居高临下,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不少德育工作者缺乏与大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不能关心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等实际的问题,这样无形中就造成师生关系疏远,感情淡漠。有的德育工作者心理素质不高,又不大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就很容易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来评价学生,对待学生,并形成极为顽固,很难矫治的思维定势。这种情绪一旦投射到具体学生身上,特别是那些“不讨老师喜欢”的学生身上,往往会产生十分有害的副作用。也许正是由于德育工作者自身的问题,由于情感投入太少,不能打动对方的心,并引起他们的共鸣。事实上,最终促使学生把种种德育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的东西,首先还不是理性内涵本身,而是施教者的情感态度。德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以其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的心理情绪去影响和调动起大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反应,并为之架起通往理性彼岸的桥梁。可见,德育工作者的精神状态,不仅关系到近期德育目标能否实现,而且还会更深远地影响到一代人的整个精神风貌。
二、情感因素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内在要求
当前,高等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整个教育的最重要工作。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德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首先,德育工作者要有良好的师德。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它是德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德育工作者只有把教育当作崇高的事业,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师德的核心是师爱。“师爱”,一是教师对自身事业的爱;二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以自己的生命维系自己热爱的事业,把自己整个身心付给教育对象,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奠定教育成功的基础。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德育工作者情感投入的前提条件。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在这方面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他曾深情地说:“我非常喜欢我的听众。无论是年轻的学生、基层官兵还是地方干部群众,每当见到他们,我心里都有一种冲动,觉得我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就是为他们而生、而成长的。每当站在他们中间,我的精气神就来了。”
师爱必然表现为“师风”。所谓师风,即教育作风。现代教育倡导教育民主作风。教育民主作风的基本原则是承认师生人格平等,强调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懂得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为此,德育工作者要善于与学生作学术思想的平等切磋,并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吸取学生的有益思想;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虚心向学生的长处学习;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世界,熟悉学生心理,学会用“心”与学生作平等对话,以达到师生的彼此真情理解。这是德育育人的根本保证和基本途径。
其次,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是高校德育工作者提高情感素质必须具备的情感的深度性内容。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不同,决定了情感的深度程度不同。但是,任何一个德育工作者要提高德育的实效,都必须不断加深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 ,提高学术水平,锻造高尚的人格,提升情感的深度,以对学生产生学术和人格的影响。
众所周知,德育在知识占有的广度和深度上有着较高的水平,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没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是很难“入其门”而“窥其妙”的,更不用说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了。为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中国革命史和党史,学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清晰而准确地、生动形象地、广泛而深入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巩固和完善中去。
渊博的学识必然使学生对德育工作者产生敬佩感和依赖感,它是一种心理磁石,吸引学生自觉地接受德育工作者对他的影响。但是,这种渊博的学识是与高尚的人格相统一的。中国有句古话:做经师易,做人师难。要有渊博的学识不易,要有高尚的人格更难,而这两者在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情感深度方面又是缺一不可的。
人格,是人的内在因素的总称,它反映在言行举止、风度气质上。高尚的人格必然产生积极的、健康的感召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在德育工作者的情感素质中,高尚的人格是靠渊博的学识去陶冶、锻铸的,而渊博的学识则需要高尚的人格来支撑和举托。一个在理论上能够夸夸其谈而在实践中却不能融会贯通的德育工作者,不是一个合格的灵魂工程师,也不可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心目中的德育工作者,应该是所有教师中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最高的人,是人格最高尚的人。
第三,德育工作者要有真挚的感情。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一个关心学生且有亲和力的德育工作者不仅能够得到大学生的青睐、爱戴和好感,而且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成长,有利于大学的和谐稳定。那么,德育工作者怎样用情去教育学生呢?
一要关心爱护学生。以人为本是搞好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高校德育工作者经常与大学生打交道,最了解大学生的疾苦,最了解大学生的需要。可以说,在帮助学生解惑方面德育工作者最有发言权,也有天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做好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德育工作者也要责无旁贷、力所能及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学生排忧解难,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帮助解决某些现实的问题。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自身和社会的原因,大学生有许多心理困惑,也有学习、就业、情感、人生等诸多方面的迷茫。因此,作为一个对学生有着深厚感情的德育工作者社会阅历比学生多,不仅给学生当经师,而且要当人师,要把握学生思想的脉搏,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为他们解除种种困惑,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克服实际困难。
二要尊重学生。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人格尊严。如果你是长者,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如果你是个年轻人,那么你就把学生当成你的兄弟姐妹。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平等地与学生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厚此薄彼。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隐私,尊重学生的感情,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教师都要理智地处理,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侮辱学生的人格、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要提倡教学民主、学术民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虚心听取学生对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批评,闻过则喜,并积极加以改正。
三、加强情感渗透,提高德育实效
我国高等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德育要在三个曾面上开展工作: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德育课。二是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活动,在课余时间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三是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的网络,来推进大学生的德育以及素质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主要表现在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两个方面。只有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理直气壮,永远追求真理,勇于维护真理,敢于宣传真理,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才有可能使学生对你及你所传授的理论心悦诚服。而只有真正热爱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并在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以正确的思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教育和引导学生。北京大学青年学生在致方永刚的一封信中写道:“在学习、研究、宣传先进理论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困惑、遭受过挫折,也曾经在很多问题面前徘徊过、犹豫过。今天,您的亲身经历,您的一言一行,犹如春风化雨浇灌我们心田……在我们即将走向社会的重要时刻,我们将学习您坚定理想,忠于信仰的执着精神,发扬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责任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生。”
在课余时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优良校风,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和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造的良好学风,必将引导大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决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培育自强不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共同意志和奋斗精神,形成与时俱进、昂扬向上、勇于创新的共同追求和开拓意识。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高校的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要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课余活动的指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切实保障德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获得真知、历练情感、提高自我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也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丰富的感情世界。面对学习、就业、经济、人生等方面的问题,他们渴望了解社会,更渴望在了解社会的过程中看到自身的差距,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关心大学生在这方面的精神需求,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深入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开展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了解国情、民情,切身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感受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增强对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性的理解,增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增强对父母、亲人的理解和关爱,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情感因素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其在德育中的运用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不断地用心去挖掘,科学运用,努力工作,就一定能使高校德育结出累累硕果。
关键词:情感 德育 高校 德育工作者
情感是认识主体与现实物质世界相接触而产生的复杂心理感受及外在的情绪化表现。情感一旦产生,便会对主体产生影响,进而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动机。为此,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如何将情感因素渗透到德育中去,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摆在广大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情感因素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情感因素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早已受到各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普遍关注。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赞可夫认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来达到的。”皮亚杰也表述过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行为的情绪方面、社会性方面和认识方面三者之间事实上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形成了一个所谓的“机能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是由情感的功能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卡尔.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认为教师职业状态应该是“情感投入、和谐一致、尊重学生。”他把人际关系的三大要素,即真诚、接受、理解视为教学的充分和必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明确提出“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智的、审美的高尚情操”,他强调“一个真正的人不能设想没有善良的情感。实际上,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怀之情--即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由衷地作出思想、情感上的反映—开始的。真诚的关怀—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人的多种品质—智慧、勤勉、天才—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得到最光辉的发扬”。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情感是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是人格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情感对于动机、兴趣、信念、内驱力、想象、思维、创造力等因素的影响与调节功能,也已为现代心理学特别是人格理论的发展所证实。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非智力因素的优化。而非智力因素的实质就是情感的全部功能,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人才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忽视或低估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思想和行为,都难免会给教育实践带来极大的伤害。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常常陷入两个误区,一是把德育变成了简单的说教,没有感情色彩,枯燥无味。二是依附于学校的管理,缺乏主动,不能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究其原因,我认为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认识方面的问题。受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一些高校把德育作为传授和灌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工具,部分德育工作者把德育作为一种考核方式,一种外在性的价值工具。而正是这样一种把德育看作工具的教育观念,高校德育“目中无人”,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物而不是能动的人来看待。二是教育方法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外在的强化灌输,德育方法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只注重强调理性知识,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忽视学生对真善美的情感体验,不能把理论与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种教育方法,即使学生背的条条再多,认识再高,如果不去实践,没有内化的过程,也是镜中花,水中月,它会造成学生课上课下两个样,课内课外“两张皮”的后果。这种脱离实际的教育方式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不相适应,也不符合德育教育的规律。三是德育工作者自身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德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居高临下,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不少德育工作者缺乏与大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不能关心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等实际的问题,这样无形中就造成师生关系疏远,感情淡漠。有的德育工作者心理素质不高,又不大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就很容易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来评价学生,对待学生,并形成极为顽固,很难矫治的思维定势。这种情绪一旦投射到具体学生身上,特别是那些“不讨老师喜欢”的学生身上,往往会产生十分有害的副作用。也许正是由于德育工作者自身的问题,由于情感投入太少,不能打动对方的心,并引起他们的共鸣。事实上,最终促使学生把种种德育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的东西,首先还不是理性内涵本身,而是施教者的情感态度。德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以其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的心理情绪去影响和调动起大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反应,并为之架起通往理性彼岸的桥梁。可见,德育工作者的精神状态,不仅关系到近期德育目标能否实现,而且还会更深远地影响到一代人的整个精神风貌。
二、情感因素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内在要求
当前,高等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整个教育的最重要工作。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德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首先,德育工作者要有良好的师德。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它是德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德育工作者只有把教育当作崇高的事业,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师德的核心是师爱。“师爱”,一是教师对自身事业的爱;二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以自己的生命维系自己热爱的事业,把自己整个身心付给教育对象,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奠定教育成功的基础。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德育工作者情感投入的前提条件。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在这方面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他曾深情地说:“我非常喜欢我的听众。无论是年轻的学生、基层官兵还是地方干部群众,每当见到他们,我心里都有一种冲动,觉得我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就是为他们而生、而成长的。每当站在他们中间,我的精气神就来了。”
师爱必然表现为“师风”。所谓师风,即教育作风。现代教育倡导教育民主作风。教育民主作风的基本原则是承认师生人格平等,强调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懂得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为此,德育工作者要善于与学生作学术思想的平等切磋,并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吸取学生的有益思想;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虚心向学生的长处学习;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世界,熟悉学生心理,学会用“心”与学生作平等对话,以达到师生的彼此真情理解。这是德育育人的根本保证和基本途径。
其次,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是高校德育工作者提高情感素质必须具备的情感的深度性内容。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不同,决定了情感的深度程度不同。但是,任何一个德育工作者要提高德育的实效,都必须不断加深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 ,提高学术水平,锻造高尚的人格,提升情感的深度,以对学生产生学术和人格的影响。
众所周知,德育在知识占有的广度和深度上有着较高的水平,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没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是很难“入其门”而“窥其妙”的,更不用说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了。为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中国革命史和党史,学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清晰而准确地、生动形象地、广泛而深入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巩固和完善中去。
渊博的学识必然使学生对德育工作者产生敬佩感和依赖感,它是一种心理磁石,吸引学生自觉地接受德育工作者对他的影响。但是,这种渊博的学识是与高尚的人格相统一的。中国有句古话:做经师易,做人师难。要有渊博的学识不易,要有高尚的人格更难,而这两者在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情感深度方面又是缺一不可的。
人格,是人的内在因素的总称,它反映在言行举止、风度气质上。高尚的人格必然产生积极的、健康的感召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在德育工作者的情感素质中,高尚的人格是靠渊博的学识去陶冶、锻铸的,而渊博的学识则需要高尚的人格来支撑和举托。一个在理论上能够夸夸其谈而在实践中却不能融会贯通的德育工作者,不是一个合格的灵魂工程师,也不可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心目中的德育工作者,应该是所有教师中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最高的人,是人格最高尚的人。
第三,德育工作者要有真挚的感情。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一个关心学生且有亲和力的德育工作者不仅能够得到大学生的青睐、爱戴和好感,而且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成长,有利于大学的和谐稳定。那么,德育工作者怎样用情去教育学生呢?
一要关心爱护学生。以人为本是搞好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高校德育工作者经常与大学生打交道,最了解大学生的疾苦,最了解大学生的需要。可以说,在帮助学生解惑方面德育工作者最有发言权,也有天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做好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德育工作者也要责无旁贷、力所能及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学生排忧解难,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帮助解决某些现实的问题。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自身和社会的原因,大学生有许多心理困惑,也有学习、就业、情感、人生等诸多方面的迷茫。因此,作为一个对学生有着深厚感情的德育工作者社会阅历比学生多,不仅给学生当经师,而且要当人师,要把握学生思想的脉搏,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为他们解除种种困惑,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克服实际困难。
二要尊重学生。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人格尊严。如果你是长者,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如果你是个年轻人,那么你就把学生当成你的兄弟姐妹。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平等地与学生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厚此薄彼。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隐私,尊重学生的感情,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教师都要理智地处理,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侮辱学生的人格、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要提倡教学民主、学术民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虚心听取学生对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批评,闻过则喜,并积极加以改正。
三、加强情感渗透,提高德育实效
我国高等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德育要在三个曾面上开展工作: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德育课。二是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活动,在课余时间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三是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的网络,来推进大学生的德育以及素质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主要表现在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两个方面。只有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理直气壮,永远追求真理,勇于维护真理,敢于宣传真理,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才有可能使学生对你及你所传授的理论心悦诚服。而只有真正热爱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并在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以正确的思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教育和引导学生。北京大学青年学生在致方永刚的一封信中写道:“在学习、研究、宣传先进理论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困惑、遭受过挫折,也曾经在很多问题面前徘徊过、犹豫过。今天,您的亲身经历,您的一言一行,犹如春风化雨浇灌我们心田……在我们即将走向社会的重要时刻,我们将学习您坚定理想,忠于信仰的执着精神,发扬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责任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生。”
在课余时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优良校风,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和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造的良好学风,必将引导大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决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培育自强不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共同意志和奋斗精神,形成与时俱进、昂扬向上、勇于创新的共同追求和开拓意识。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高校的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要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课余活动的指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切实保障德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获得真知、历练情感、提高自我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也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丰富的感情世界。面对学习、就业、经济、人生等方面的问题,他们渴望了解社会,更渴望在了解社会的过程中看到自身的差距,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关心大学生在这方面的精神需求,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深入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开展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了解国情、民情,切身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感受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增强对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性的理解,增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增强对父母、亲人的理解和关爱,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情感因素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其在德育中的运用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不断地用心去挖掘,科学运用,努力工作,就一定能使高校德育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