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acebook最终的目标是成为一种通用的社会关系管理工具和平台。如果你的通讯录不幸被大火烧毁,或者手机意外失窃,再或者你的笔记本硬盘损坏、数据全部丢失,但是最终你仍然可以通过Facebook与你所有的“好友”取得联系。
一个蓝、白、绿三色组成的封闭静态首页,一个登陆框,一个注册按钮,一个搜索框,再就是一个白色英文字母拼写的文字logo,从表面上看,Facebook非常简单,没有任何花哨的设计和眩目的图片。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网站,却让全世界的年轻人为之入迷。
Facebook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美国大学生如今最“in”(时髦)的除了iPod就是Facebook。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几个英语国家里,Facebook是最为流行的社会化网络站点。
从2006年9月到2008年9月,两年的快速发展,Facebook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奇迹——全球排名第5,已经拥有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中近1.32亿用户。这家估值达到150亿美金的年轻互联网公司正在改写历史,人们一致以为Facebook是迄今最有可能与Google比肩的公司。
TheFacebook诞生
Mark·Zuckerberg,一位年轻黑客。四年前,他的习惯行为是抱着笔记本电脑在寒风习习的夜幕中,穿梭出没于哈佛大学一栋又一栋宿舍楼之间,绕过学校信息安全系统的监控“窃取”学生档案。那时,他根本想不到几年之后他这种“海盗”般的“越轨”行为将会为全球数亿人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变。
但是随着一次又一次 “得逞”——他通过以太网口成功抓取每栋宿舍楼所有住户的照片和档案——他笔记本上有了足够的信息为整个哈佛建立一个在线学生“花名册”。
2003年10月Facemash.com的问世令哈佛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疯狂。
虽然这尚且不能说是Facebook的前身,但是哈佛校园还是被激起了一片浪花,学生们纷纷跑到Facemash上面来为随机选取的两张学生照片评分。这个网站仅仅生存了一天,却获得了2.2万次点击。后来Zuckerberg说:“Facemash只是在试手,那仅仅是一个玩笑。”
几个月后Facebook问世了——准确地说是TheFacebook,发布于2004年2月4日。在Facemash中幼稚但不乏可玩性的“照片比较”服务被更有意思的服务所取代:每个人都可以在Facebook上建立自己的档案,档案顶端是自己的照片,页面右侧是个人信息及好友列表。更有意思的是,大学生们最感兴趣的 “Sex”被摆到十分惹眼的位置。在征友意向中,可以列出自己想要和别人建立什么样的关系。甚至一项隐藏的功能可以允许某人用手机给档案主人发送求爱短信,如果一条“想做爱吗”的信息得到对方认可,对方的房间号码会自动回复到手机上。
一切都充满了刺激。
Zuckerberg 最为满意的是自己对社会化网络关系的算法,这种算法体现在TheFacebook 的“好友圈”功能上,用户只要把AIM(由AOL运营的美国最流行的即时通信工具)上的好友列表导入TheFacebook,就可以“发现谁是你和你的朋友都熟悉的人;看看你自己多受欢迎;发现你在哪个圈子里面;查看自己的声望值;看看你跟另一个用户之间隔了几层关系。”
“花名册”引爆流行
TheFacebook在发布的头2周里就引起了轰动,有超过4300名哈佛学生注册进来。Zuckerberg很兴奋,他把这归因于TheFacebook的社会化网络构建能力。
对于哈佛大学的学生而言,TheFacebook使他们重新发现了友谊的意义,他们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来与自己的老朋友、新朋友保持联系。他们可以上传他们的图片、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可以通过寻找或邀请其他用户成为好友的方式来逐步建立社交网络,还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复杂网络中好友间的联结关系描述出来。
尽管如此,一开始Thefacebook.com还是被当作Friendster的一个校园版,人们还是从互联网社区的角度来理解Facebook。哈佛人类学教授John Norvell就认为TheFacebook是一个在线社区。在他的定义中社区就是一个“人们进行互动的场所”。TheFacebook通过朋友间互相“poke”(戳、咯吱)和发送“message”(在线消息)来进行互动,完全不需要真实的互动行为。
然而 Zuckerberg并不这样以为,他认为TheFacebook并不是这样一个“人们进行互动的场所”,而是一个增强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的社会网络关系的工具。用Zuckerberg同寝室室友Christopher R. Hughes的话说“这是一个帮助人们增进熟人之间社交关系的工具。” Zuckerberg特别指出:这并不是一个约会交友网站。
2004年2月底的时候,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哈佛学生注册了TheFacebook。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对于TheFacebook的狂热迅速地波及到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和波士顿学院, 然后是所有长春藤院校。其他一些学校不得不排队等待,直到Mark和他的朋友们可以抽出时间来从其他学校的学生收取注册申请表,然后按照申请数量来选择开放的优先顺序,才得以陆续把其他学校加入进来。
2004年5月份,Zuckerberg决定把网站搬到加州的Palo Alto(斯坦福大学所在地,硅谷的发源地),在著名的第一代P2P音乐分享网站Napster的创始人Sean Parker帮助下继续Facebook的发展。同年9月,Facebook获得了PayPal创始人Peter Thiel提供的约50万美金的天使投资。到12月时,Facebook的用户数超过100万。
不到一年的时间,TheFacebook.com很快就成为全美大学生们最火爆的交流形式。学生们向自己的Facebook页面上发布了一大堆东西,包括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自己想要约会的人、自己喜欢的音乐以及自己愿意加入的“群组”;他们成天变换着自己的状态(status)——“憎恶星期一”“逃课/饿死了”——以此来传达着自己的情绪状态;每次聚会后他们会把自己的照片传上来,并且花一上午时间来点评某人看起来会很“衰”。Facebook事实上已经成为学生们了解自己周围每个人的近况和行为的一个公共平台。24岁的Mark.Zuckerberg也成为各大媒体追逐的热点人物。一年之后, Facebook获得Accel Partners的1720万美元风险投资。2005年8月23日,Facebook从AboutFace公司手中以20万美元购得Facebook.com域名,从此从名字中把The去掉了。
到2005年10月份,Facebook已经扩展到大部分美国和加拿大的规模更小的大学和学院。除此之外,还扩展到英国的21所大学、墨西哥的ITESM、波多黎各大学、及维京群岛大学。2005年12月11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大学也加入了Facebook,至此,Facebook中共有超过2000所大学和高中。
“在Facebook覆盖的所有学校中,85%的学生有Facebook档案。60%每天都登录Facebook,85%至少每周登陆一次,93%至少每个月一次。”据Facebook 发言人Chris Hughes说,“用户平均每天在Facebook上花19分钟。” 如果以人均在网站花费的时间来作为衡量标准,那么这时的Facebook已然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网站。
有惊无险的News Feed争议
Facebook显著的变化发生在2006年,在拿到了Peter Thiel、Greylock Partners和Meritech Capital Partners追加的第二轮2700万美元的投资之后。Facebook开始了一系列改版计划。起先是在8月22日推出Facebook记事本功能。一个月之后(9月6日),Facebook推出了News Feed功能:用户的网站进入首页上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显示出网站上的各种更新的信息,包括好友主页更新、临近的活动、好友的生日等等各种在线信息。也就是说学生们不必花费时间一个一个去访问好友的主页,就可以在一个单一页面上查看到最新更新的信息。Zuckerberg说:“这是一个持续更新的生活流(life Stream)” 。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们对于News Feed的第一反应却是“恐慌”。因为用户对自己个人页面的任何一个微小的改动都被“曝光”到数百名好友面前。这招致了一些Facebook用户的反对,一些人抱怨这些信息太集中太扎眼了,将自己不愿意公开的一些信息也大白于天下。这使得其他人可以轻而易举地追踪到用户的个人隐私。Zuckerberg不得不因此出面道歉。并且迅速对此作出相应的修改,为News Feed加上用户可以自定义的隐私控制功能。用户可以自己来设置哪类信息可以与好友公开分享,而那类信息不出现在News Feed里。用户有权阻止某些信息被其他人看见,比如不同类型行为的更新信息:个人档案的更新、留言板上的留言、新加的好友等等。同时Zuckerberg决定将News Feed继续按计划推出,他意识到,一旦用户开始试用并且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之后,他们会喜欢上它。
他又一次赌对了。几天之后,潮流开始反转。学生们发现News Feed可以使他们了解更多的东西,给予他们更多的谈资。很快News Feed流行开来。人们对于隐私的顾虑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这种可以与好友发生更多关联的新颖方式所带来的兴奋感。News Feed发布后一星期,Zuckerberg宣布Facebook向公众全面开放——以前必须通过大学生自己的专属学校Email地址才能注册,现在全社会任何人都可以注册使用Facebook。Facebook的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
对于Zuckerberg而言,News Feed推出是Facebook成功的一个关键。
他说“Facebook一直试图不断超越极限”。Zuckerberg的目标是要建立一种现实还不存在的东西。Facebook想要提高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质量,从而最终提高人际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品质。Facebook最终的目标是成为一种通用的社会关系管理工具和平台。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通讯录不幸被大火烧毁,或者手机意外失窃,再或者你的笔记本硬盘损坏、数据全部丢失,但是最终你仍然可以通过Facebook与你所有的“好友”取得联系。无论你的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无论再过多少年,Facebook都会始终如一地帮你维护和管理着你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管理方式本身却又充满趣味、多姿多彩。
1号秘密:“地球村”式亲密感
每个人都可以用Facebook把自己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关系,分门别类地管理起来,并且以独特的互动形式进行着好友关系的维护。“Status”( 状态)和“News Feed”(事件)就是这种互动形式的核心。Facebook构建起一个多维的互动对话系统,帮助人们实现与好友的交流和互动,实现社会关系的维护。
Facebook用“Status”( 状态)和“News Feed”(事件)来播送社会化情境中的用户行为信息和内容信息的这种做法,被一些社会网络研究专家命名为“情境意识”(ambient awareness),也就是说通过对用户点点滴滴的情绪和行为的汇聚,形成一种超出个人视角的社会情境意识和社会亲密感。
“Status”( 状态)描述则有似于Twitter那样的微博客(microblog),通过频繁的微小的更新来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比如你在哪儿?你正在想什么?心情如何?等等)。这似乎是人类“自恋”行为的最新翻版,热衷表现的年轻人们认为自己即兴的表达非常迷人,理所当然应该与分享到全世界。某时某刻,“很疲”、“我饿了”、“很讨厌有人在公车上剪指甲”……每一次微小的更新都是刹那生活状态的记录和表征,显得很世俗、很琐碎。但是将这些琐碎的信息汇总到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有关你自己及好友们社会生活的复杂“肖像”,是一副以你为核心的、斑斓纷呈的“浮世绘”。这在Facebook出现之前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真实世界没有人会打电话专门告诉你“她在吃三明治”“她讨厌有人在公车上剪指甲”,你也不会发现某时某刻你的好友到底在想什么。“情境信息”(ambient information)成为漂浮在日常生活之上的一种隐形维度中的“流体”,有人形象化地称之为“生活流”(Life Stream)。
而对于同时聚集在Facebook内的人们,Facebook的“生活流”(Life Stream)还带来另外一个结果,那就是:一种小城镇生活的感觉,人们呆在一起,每个人都知道彼此的事情。正如巴尔的摩马里兰大学的社会学家Zeynep Tufekci所说“这就像是生活在一个村子里,这儿很难撒谎,因为每个人都已经知晓真相。现在这一代人并非‘老死不相往来’,他们从来不会与好友失去联系,也就是说我们正在回归历史。” 实际上这一点用麦克卢汉的“地球村”(Global Village)概念来描述可能更准确,也即Facebook通过对社会化网络中“生活流”(Life Stream)的汇聚,使得“世界几乎缩小成为了一个一体化的村落。”而生活在“地球村”中的人们,自由地分享着彼此的“秘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亲密感”。
这或许就是Facebook在年轻一代中广受欢迎,风靡全球的秘密。■
一个蓝、白、绿三色组成的封闭静态首页,一个登陆框,一个注册按钮,一个搜索框,再就是一个白色英文字母拼写的文字logo,从表面上看,Facebook非常简单,没有任何花哨的设计和眩目的图片。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网站,却让全世界的年轻人为之入迷。
Facebook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美国大学生如今最“in”(时髦)的除了iPod就是Facebook。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几个英语国家里,Facebook是最为流行的社会化网络站点。
从2006年9月到2008年9月,两年的快速发展,Facebook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奇迹——全球排名第5,已经拥有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中近1.32亿用户。这家估值达到150亿美金的年轻互联网公司正在改写历史,人们一致以为Facebook是迄今最有可能与Google比肩的公司。
TheFacebook诞生
Mark·Zuckerberg,一位年轻黑客。四年前,他的习惯行为是抱着笔记本电脑在寒风习习的夜幕中,穿梭出没于哈佛大学一栋又一栋宿舍楼之间,绕过学校信息安全系统的监控“窃取”学生档案。那时,他根本想不到几年之后他这种“海盗”般的“越轨”行为将会为全球数亿人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变。
但是随着一次又一次 “得逞”——他通过以太网口成功抓取每栋宿舍楼所有住户的照片和档案——他笔记本上有了足够的信息为整个哈佛建立一个在线学生“花名册”。
2003年10月Facemash.com的问世令哈佛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疯狂。
虽然这尚且不能说是Facebook的前身,但是哈佛校园还是被激起了一片浪花,学生们纷纷跑到Facemash上面来为随机选取的两张学生照片评分。这个网站仅仅生存了一天,却获得了2.2万次点击。后来Zuckerberg说:“Facemash只是在试手,那仅仅是一个玩笑。”
几个月后Facebook问世了——准确地说是TheFacebook,发布于2004年2月4日。在Facemash中幼稚但不乏可玩性的“照片比较”服务被更有意思的服务所取代:每个人都可以在Facebook上建立自己的档案,档案顶端是自己的照片,页面右侧是个人信息及好友列表。更有意思的是,大学生们最感兴趣的 “Sex”被摆到十分惹眼的位置。在征友意向中,可以列出自己想要和别人建立什么样的关系。甚至一项隐藏的功能可以允许某人用手机给档案主人发送求爱短信,如果一条“想做爱吗”的信息得到对方认可,对方的房间号码会自动回复到手机上。
一切都充满了刺激。
Zuckerberg 最为满意的是自己对社会化网络关系的算法,这种算法体现在TheFacebook 的“好友圈”功能上,用户只要把AIM(由AOL运营的美国最流行的即时通信工具)上的好友列表导入TheFacebook,就可以“发现谁是你和你的朋友都熟悉的人;看看你自己多受欢迎;发现你在哪个圈子里面;查看自己的声望值;看看你跟另一个用户之间隔了几层关系。”
“花名册”引爆流行
TheFacebook在发布的头2周里就引起了轰动,有超过4300名哈佛学生注册进来。Zuckerberg很兴奋,他把这归因于TheFacebook的社会化网络构建能力。
对于哈佛大学的学生而言,TheFacebook使他们重新发现了友谊的意义,他们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来与自己的老朋友、新朋友保持联系。他们可以上传他们的图片、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可以通过寻找或邀请其他用户成为好友的方式来逐步建立社交网络,还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复杂网络中好友间的联结关系描述出来。
尽管如此,一开始Thefacebook.com还是被当作Friendster的一个校园版,人们还是从互联网社区的角度来理解Facebook。哈佛人类学教授John Norvell就认为TheFacebook是一个在线社区。在他的定义中社区就是一个“人们进行互动的场所”。TheFacebook通过朋友间互相“poke”(戳、咯吱)和发送“message”(在线消息)来进行互动,完全不需要真实的互动行为。
然而 Zuckerberg并不这样以为,他认为TheFacebook并不是这样一个“人们进行互动的场所”,而是一个增强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的社会网络关系的工具。用Zuckerberg同寝室室友Christopher R. Hughes的话说“这是一个帮助人们增进熟人之间社交关系的工具。” Zuckerberg特别指出:这并不是一个约会交友网站。
2004年2月底的时候,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哈佛学生注册了TheFacebook。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对于TheFacebook的狂热迅速地波及到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和波士顿学院, 然后是所有长春藤院校。其他一些学校不得不排队等待,直到Mark和他的朋友们可以抽出时间来从其他学校的学生收取注册申请表,然后按照申请数量来选择开放的优先顺序,才得以陆续把其他学校加入进来。
2004年5月份,Zuckerberg决定把网站搬到加州的Palo Alto(斯坦福大学所在地,硅谷的发源地),在著名的第一代P2P音乐分享网站Napster的创始人Sean Parker帮助下继续Facebook的发展。同年9月,Facebook获得了PayPal创始人Peter Thiel提供的约50万美金的天使投资。到12月时,Facebook的用户数超过100万。
不到一年的时间,TheFacebook.com很快就成为全美大学生们最火爆的交流形式。学生们向自己的Facebook页面上发布了一大堆东西,包括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自己想要约会的人、自己喜欢的音乐以及自己愿意加入的“群组”;他们成天变换着自己的状态(status)——“憎恶星期一”“逃课/饿死了”——以此来传达着自己的情绪状态;每次聚会后他们会把自己的照片传上来,并且花一上午时间来点评某人看起来会很“衰”。Facebook事实上已经成为学生们了解自己周围每个人的近况和行为的一个公共平台。24岁的Mark.Zuckerberg也成为各大媒体追逐的热点人物。一年之后, Facebook获得Accel Partners的1720万美元风险投资。2005年8月23日,Facebook从AboutFace公司手中以20万美元购得Facebook.com域名,从此从名字中把The去掉了。
到2005年10月份,Facebook已经扩展到大部分美国和加拿大的规模更小的大学和学院。除此之外,还扩展到英国的21所大学、墨西哥的ITESM、波多黎各大学、及维京群岛大学。2005年12月11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大学也加入了Facebook,至此,Facebook中共有超过2000所大学和高中。
“在Facebook覆盖的所有学校中,85%的学生有Facebook档案。60%每天都登录Facebook,85%至少每周登陆一次,93%至少每个月一次。”据Facebook 发言人Chris Hughes说,“用户平均每天在Facebook上花19分钟。” 如果以人均在网站花费的时间来作为衡量标准,那么这时的Facebook已然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网站。
有惊无险的News Feed争议
Facebook显著的变化发生在2006年,在拿到了Peter Thiel、Greylock Partners和Meritech Capital Partners追加的第二轮2700万美元的投资之后。Facebook开始了一系列改版计划。起先是在8月22日推出Facebook记事本功能。一个月之后(9月6日),Facebook推出了News Feed功能:用户的网站进入首页上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显示出网站上的各种更新的信息,包括好友主页更新、临近的活动、好友的生日等等各种在线信息。也就是说学生们不必花费时间一个一个去访问好友的主页,就可以在一个单一页面上查看到最新更新的信息。Zuckerberg说:“这是一个持续更新的生活流(life Stream)” 。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们对于News Feed的第一反应却是“恐慌”。因为用户对自己个人页面的任何一个微小的改动都被“曝光”到数百名好友面前。这招致了一些Facebook用户的反对,一些人抱怨这些信息太集中太扎眼了,将自己不愿意公开的一些信息也大白于天下。这使得其他人可以轻而易举地追踪到用户的个人隐私。Zuckerberg不得不因此出面道歉。并且迅速对此作出相应的修改,为News Feed加上用户可以自定义的隐私控制功能。用户可以自己来设置哪类信息可以与好友公开分享,而那类信息不出现在News Feed里。用户有权阻止某些信息被其他人看见,比如不同类型行为的更新信息:个人档案的更新、留言板上的留言、新加的好友等等。同时Zuckerberg决定将News Feed继续按计划推出,他意识到,一旦用户开始试用并且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之后,他们会喜欢上它。
他又一次赌对了。几天之后,潮流开始反转。学生们发现News Feed可以使他们了解更多的东西,给予他们更多的谈资。很快News Feed流行开来。人们对于隐私的顾虑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这种可以与好友发生更多关联的新颖方式所带来的兴奋感。News Feed发布后一星期,Zuckerberg宣布Facebook向公众全面开放——以前必须通过大学生自己的专属学校Email地址才能注册,现在全社会任何人都可以注册使用Facebook。Facebook的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
对于Zuckerberg而言,News Feed推出是Facebook成功的一个关键。
他说“Facebook一直试图不断超越极限”。Zuckerberg的目标是要建立一种现实还不存在的东西。Facebook想要提高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质量,从而最终提高人际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品质。Facebook最终的目标是成为一种通用的社会关系管理工具和平台。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通讯录不幸被大火烧毁,或者手机意外失窃,再或者你的笔记本硬盘损坏、数据全部丢失,但是最终你仍然可以通过Facebook与你所有的“好友”取得联系。无论你的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无论再过多少年,Facebook都会始终如一地帮你维护和管理着你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管理方式本身却又充满趣味、多姿多彩。
1号秘密:“地球村”式亲密感
每个人都可以用Facebook把自己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关系,分门别类地管理起来,并且以独特的互动形式进行着好友关系的维护。“Status”( 状态)和“News Feed”(事件)就是这种互动形式的核心。Facebook构建起一个多维的互动对话系统,帮助人们实现与好友的交流和互动,实现社会关系的维护。
Facebook用“Status”( 状态)和“News Feed”(事件)来播送社会化情境中的用户行为信息和内容信息的这种做法,被一些社会网络研究专家命名为“情境意识”(ambient awareness),也就是说通过对用户点点滴滴的情绪和行为的汇聚,形成一种超出个人视角的社会情境意识和社会亲密感。
“Status”( 状态)描述则有似于Twitter那样的微博客(microblog),通过频繁的微小的更新来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比如你在哪儿?你正在想什么?心情如何?等等)。这似乎是人类“自恋”行为的最新翻版,热衷表现的年轻人们认为自己即兴的表达非常迷人,理所当然应该与分享到全世界。某时某刻,“很疲”、“我饿了”、“很讨厌有人在公车上剪指甲”……每一次微小的更新都是刹那生活状态的记录和表征,显得很世俗、很琐碎。但是将这些琐碎的信息汇总到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有关你自己及好友们社会生活的复杂“肖像”,是一副以你为核心的、斑斓纷呈的“浮世绘”。这在Facebook出现之前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真实世界没有人会打电话专门告诉你“她在吃三明治”“她讨厌有人在公车上剪指甲”,你也不会发现某时某刻你的好友到底在想什么。“情境信息”(ambient information)成为漂浮在日常生活之上的一种隐形维度中的“流体”,有人形象化地称之为“生活流”(Life Stream)。
而对于同时聚集在Facebook内的人们,Facebook的“生活流”(Life Stream)还带来另外一个结果,那就是:一种小城镇生活的感觉,人们呆在一起,每个人都知道彼此的事情。正如巴尔的摩马里兰大学的社会学家Zeynep Tufekci所说“这就像是生活在一个村子里,这儿很难撒谎,因为每个人都已经知晓真相。现在这一代人并非‘老死不相往来’,他们从来不会与好友失去联系,也就是说我们正在回归历史。” 实际上这一点用麦克卢汉的“地球村”(Global Village)概念来描述可能更准确,也即Facebook通过对社会化网络中“生活流”(Life Stream)的汇聚,使得“世界几乎缩小成为了一个一体化的村落。”而生活在“地球村”中的人们,自由地分享着彼此的“秘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亲密感”。
这或许就是Facebook在年轻一代中广受欢迎,风靡全球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