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演奏是一个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协同运动,其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合理搭配运用对钢琴演奏的成功与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现如今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的研究现状,探讨了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协同运用情况,并且结合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协同运用的构成,总结了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协同能力的培养,以期为今后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协同运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钢琴演奏教学;视觉;听觉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钢琴这件乐器是现如今世界上普及范围最广泛、学习人数最多的。[1]然而钢琴演奏本身是一个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协同运动,这会涉及到系统论和协同学的共同作用,其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合理搭配运用对钢琴演奏的成功与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并通过有效锻炼提升视觉、听觉、触觉的合理搭配运用,对于钢琴演奏本身的整体性会起到极大地改善作用,并且会使演奏者自身的钢琴演奏水平和钢琴演奏效率得到提升。
一、 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的介绍
(一) 视觉
钢琴演奏的视觉可以分为:读谱视觉、记忆视觉、键面视觉。其中的读谱视觉又包含音高、节奏、节拍、时值、旋律、表现力符号、表情术语、表情记号等等,读谱视觉是钢琴演奏者的重要信息来源,钢琴演奏者通过读谱视觉从钢琴乐谱中得到的音乐信息越丰富,钢琴演奏者本身能够通过钢琴演奏所表现出的东西就越生动,越能打动听众。记忆视觉与读谱视觉不同,它存在于人的大脑当中,一般是分为有琴无谱记忆谱和无琴有谱记忆琴,这种视觉记忆方式对钢琴演奏者的记忆能力有一定要求。键面视觉则是对于键盘本身各个音的位置判断,它是钢琴演奏者能否准确演奏,提高速度的重要保证,也是记忆视觉的信息来源。
(二) 听觉
钢琴演奏者演奏时的听觉能力一般分为外在听觉和内在听觉,涉及到音乐的响度、音高、和声、音色等要素。外在听觉指的是耳朵实际能听到的声音,是与外部声音产生的实际性关系;而内在听觉是预知类的听觉,它是在钢琴演奏者钢琴演奏时整个演奏声音的集合,其中包含了钢琴演奏者对演奏过程中每一个音符的处理,对每一个效果的处理。
(三) 触觉
钢琴演奏触觉包含了音阶、八度、和弦、琶音、大跳、双音等一系列复杂的演奏技术,重要集中在钢琴演奏者对触键,灵活程度,大小幅度,轻重强弱等技巧的控制,这就要求钢琴演奏者的手指、手腕、手掌、肩、手臂、腰的运动具有协调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手指的触键感受,手指的触键感受又分为五种,即高抬指触键,低位触键,贴键法触键,自然重力触键,手腕协调式触键,这些都要通过钢琴演奏者的大量练习去感受。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实践提高对自己触觉的操纵能力。
二、 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协同研究
(一) 视觉的协同
视觉的协同指的是要让读谱视觉、记忆视觉、键面视觉这三个方面共同的协同工作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养成仔细读谱的习惯,确保读谱的准确性,弄清楚音乐的音高、节奏、节拍、时值、旋律、表现力符号、表情术语、表情记号,在弄清楚音乐音高、节奏、节拍、时值、旋律、表现力符号、表情术语、表情记号的基础上加深对黑、白键的把握,让读谱视觉与键面视觉进行协同,做到读谱与按键一致,在熟练掌握后,
有意识地让键面视觉转化为记忆视觉,最后能够完美的背谱。
(二) 听觉的协同
德国钢琴家齐格勒说过,听觉能力决定着演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对于响度、音高、和声、音色等音乐要素的感知辨别能力,通过听觉感受音乐作品内在包含的感情,通过让学生自己听自己演奏,不断改善客观的问题,剔除主观性的影响,以期望在演奏時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最后通过内在听觉,大胆尝试创新,鼓励并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学生对新声音的追求,让听觉成为学生自己的老师。
(三) 触觉的协同
钢琴演奏者的手指、手腕、手掌、肩、手臂、腰的运动必须具有协调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手指的触键感受,这就要求钢琴演奏者对手指(包括大指,二指,三指,四指,五指)和手腕的运动机制深入了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几种练习方法,如什密特五指练习(见图1)和莫扎特五指颤音练习(见图2)。
(四) 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的综合协同
从音色上来说,视觉、听觉、触觉决定着音乐音色的表现,而音乐音色的表现又要服从音乐作品本身。音乐作品中乐句、乐段结构安排,旋律线走向,和声色彩,力度起伏,速度变化等因素都是演奏成败的关键。从技巧上来说,因为钢琴演奏本身就具体许多复杂的技术,在运用时不能单凭视觉、听觉、触觉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完成,只有在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综合协同作用才能把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
三、 结语
随着钢琴演奏教学的进步,对于新时代钢琴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琴演奏本身是一个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协同运动,这会涉及到系统论和协同学的共同作用,其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合理搭配运用对钢琴演奏的成功与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钢琴演奏者对于视觉、听觉、触觉的感知,在教学中要把视觉、听觉、触觉的各个方面协同起来,重点培养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协同能力。随着钢琴演奏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协同能力将会成为钢琴演奏者重点提高的方面,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培养也会在新时代钢琴演奏者的身上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袁媛.协同效应在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2]余婷.钢琴演奏中感官的协同研究[J].音乐时空,2014 (12)
[3]匡中明.钢琴演奏中“视觉”与“听觉”的统一[J]. 大众文艺, 2010(10)
作者简介:于铭(1988—)男, 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单位:内江师范学院,研究方向:钢琴演奏
【关键词】钢琴演奏教学;视觉;听觉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钢琴这件乐器是现如今世界上普及范围最广泛、学习人数最多的。[1]然而钢琴演奏本身是一个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协同运动,这会涉及到系统论和协同学的共同作用,其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合理搭配运用对钢琴演奏的成功与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并通过有效锻炼提升视觉、听觉、触觉的合理搭配运用,对于钢琴演奏本身的整体性会起到极大地改善作用,并且会使演奏者自身的钢琴演奏水平和钢琴演奏效率得到提升。
一、 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的介绍
(一) 视觉
钢琴演奏的视觉可以分为:读谱视觉、记忆视觉、键面视觉。其中的读谱视觉又包含音高、节奏、节拍、时值、旋律、表现力符号、表情术语、表情记号等等,读谱视觉是钢琴演奏者的重要信息来源,钢琴演奏者通过读谱视觉从钢琴乐谱中得到的音乐信息越丰富,钢琴演奏者本身能够通过钢琴演奏所表现出的东西就越生动,越能打动听众。记忆视觉与读谱视觉不同,它存在于人的大脑当中,一般是分为有琴无谱记忆谱和无琴有谱记忆琴,这种视觉记忆方式对钢琴演奏者的记忆能力有一定要求。键面视觉则是对于键盘本身各个音的位置判断,它是钢琴演奏者能否准确演奏,提高速度的重要保证,也是记忆视觉的信息来源。
(二) 听觉
钢琴演奏者演奏时的听觉能力一般分为外在听觉和内在听觉,涉及到音乐的响度、音高、和声、音色等要素。外在听觉指的是耳朵实际能听到的声音,是与外部声音产生的实际性关系;而内在听觉是预知类的听觉,它是在钢琴演奏者钢琴演奏时整个演奏声音的集合,其中包含了钢琴演奏者对演奏过程中每一个音符的处理,对每一个效果的处理。
(三) 触觉
钢琴演奏触觉包含了音阶、八度、和弦、琶音、大跳、双音等一系列复杂的演奏技术,重要集中在钢琴演奏者对触键,灵活程度,大小幅度,轻重强弱等技巧的控制,这就要求钢琴演奏者的手指、手腕、手掌、肩、手臂、腰的运动具有协调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手指的触键感受,手指的触键感受又分为五种,即高抬指触键,低位触键,贴键法触键,自然重力触键,手腕协调式触键,这些都要通过钢琴演奏者的大量练习去感受。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实践提高对自己触觉的操纵能力。
二、 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协同研究
(一) 视觉的协同
视觉的协同指的是要让读谱视觉、记忆视觉、键面视觉这三个方面共同的协同工作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养成仔细读谱的习惯,确保读谱的准确性,弄清楚音乐的音高、节奏、节拍、时值、旋律、表现力符号、表情术语、表情记号,在弄清楚音乐音高、节奏、节拍、时值、旋律、表现力符号、表情术语、表情记号的基础上加深对黑、白键的把握,让读谱视觉与键面视觉进行协同,做到读谱与按键一致,在熟练掌握后,
有意识地让键面视觉转化为记忆视觉,最后能够完美的背谱。
(二) 听觉的协同
德国钢琴家齐格勒说过,听觉能力决定着演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对于响度、音高、和声、音色等音乐要素的感知辨别能力,通过听觉感受音乐作品内在包含的感情,通过让学生自己听自己演奏,不断改善客观的问题,剔除主观性的影响,以期望在演奏時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最后通过内在听觉,大胆尝试创新,鼓励并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学生对新声音的追求,让听觉成为学生自己的老师。
(三) 触觉的协同
钢琴演奏者的手指、手腕、手掌、肩、手臂、腰的运动必须具有协调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手指的触键感受,这就要求钢琴演奏者对手指(包括大指,二指,三指,四指,五指)和手腕的运动机制深入了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几种练习方法,如什密特五指练习(见图1)和莫扎特五指颤音练习(见图2)。
(四) 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的综合协同
从音色上来说,视觉、听觉、触觉决定着音乐音色的表现,而音乐音色的表现又要服从音乐作品本身。音乐作品中乐句、乐段结构安排,旋律线走向,和声色彩,力度起伏,速度变化等因素都是演奏成败的关键。从技巧上来说,因为钢琴演奏本身就具体许多复杂的技术,在运用时不能单凭视觉、听觉、触觉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完成,只有在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综合协同作用才能把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
三、 结语
随着钢琴演奏教学的进步,对于新时代钢琴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琴演奏本身是一个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协同运动,这会涉及到系统论和协同学的共同作用,其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合理搭配运用对钢琴演奏的成功与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钢琴演奏者对于视觉、听觉、触觉的感知,在教学中要把视觉、听觉、触觉的各个方面协同起来,重点培养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协同能力。随着钢琴演奏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协同能力将会成为钢琴演奏者重点提高的方面,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培养也会在新时代钢琴演奏者的身上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袁媛.协同效应在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2]余婷.钢琴演奏中感官的协同研究[J].音乐时空,2014 (12)
[3]匡中明.钢琴演奏中“视觉”与“听觉”的统一[J]. 大众文艺, 2010(10)
作者简介:于铭(1988—)男, 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单位:内江师范学院,研究方向: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