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讨论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由于它体现了新课程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理念,所以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许多教师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使其实际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本文尝试从讨论式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操作过程、易产生(或应注意)的问题和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实施;问题与处理;意义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
(一)穿插式讨论教学法的运用
这是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较多的讨论法。所谓穿插式讨论教学法是指在课
堂教学中,将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与讲授法、演示法等其它教学方法穿插运用的教学方法。穿插式讨论教学法的运用可以达到加深对知识理解的目的,调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以起到调节教学节奏,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通常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系统讲授之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具备了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教师于重点、难点处安排讨论以帮助理解,于知识关联处设计讨论以触发联想,于存在争议处设计讨论以理清思路。
(二)运用穿插式讨论教学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议题要合适。议题应该是经过周密思考后精心设计的。内容太简单的、课本上有现成答案的、内容太难的、学生讨论不出所以然的问题都不宜安排讨论。一般认为:存在多种可能答案的问题,存在争议的观点,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较高认知能力去分析解决的问题等都可以作为议题用于讨论。讨论次数和时间要安排好。穿插讨论法一般较多地运用于新授课型中。由于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讨论次数以2—3次为宜,若次数太多,则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不高,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讨论时间没有定数,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控制,但一般认为安排5分钟左右较为合适。讨论节奏要调控好。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讨论安排下去了,那就是学生的事了,自己只要等短短的几分钟过了即可。实际上教师在讨论过程中,除了要加以适当的指点外,还应对讨论的节奏进行调控。当讨论停滞不前出现“冷场”时,教师应提出新问题给讨论加温;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转移讨论话题等多种方式防止讨论演变成激烈的争吵。
(三)全程式讨论教学法(讨论课)的运用
所谓全程式讨论(讨论课)是指整个教学过程中,讨论作为主导方式独立进行的一
种教学形式。其主要特点是讨论主题鲜明,中心突出,涉及面广泛,信息容量大且跳跃性强,因此需要事先精心准备,力求把某个侧面说清楚。全程式讨论与穿插式讨论相比,更能够反映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其实施的难度系数也更大。所以全程式讨论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滥用。一般来说 ,《历史与社会》的讨论课多用于以下两类课堂教学中:一是综合探究课。二是与社会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较为密切的主题课。
二、讨论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常见问题与处理
讨论的气氛不热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学生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适应时间。二是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应当反思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否太多、太难或太易,若是议题存在问题,必须立即修改议题,重新实施。讨论目的不明。部分学生认为讨论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就是为了练“舌”,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雄辩家。教师要及时指出其错误性,告知讨论的目的是互相启发,以弄懂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处理好讨论问题时的客观性,指导学生吸取别人长处,容忍不同看法,培养宽容精神。二分推理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初中学生,在讨论时,容易陷入好与坏、是与非的二分推理中。二分推理现象的普遍存在往往导致了课堂讨论陷入僵局,讨论不能深层次推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自己思维方法中的错误,还要加强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教育培养,引导他们辩证的、全面的看待和分析问题。
三、讨论式教学法实施的意义
(一)有利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讨论的准备、展开、归纳、点评等各个环节,学习
的主动权回到了学生手中,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有利环境。学生真切地体验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自由地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主动性获得充分的调动,学习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讨论前要阅读教材和必要的参考资料,收集、整理信息,形成观点,准备讨论提纲。这些都要求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学习、获得知识。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讨论的顺利进行需要成员间的互助学习,课堂讨论创设了一个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敢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氛围,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探索、锻炼和交流机会。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讨论式教学法的顺利实施要求教师自身要有渊博的学识,所以教师在安排、组织讨论教学的过程中会自己先储备好丰富的相关知识。讨论过程中教师的引导、点拨、调控使教师的思维更为敏捷,应变能力更强。同时,教师在讨论中用爱学生的心,以恰当的方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从而使自己成为了受学生喜爱的教师。
教学实践证明,讨论教学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有利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且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所采用。但如何才能真正组织好讨论,使其能更好地为新课改服务,尚须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研究。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实施;问题与处理;意义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
(一)穿插式讨论教学法的运用
这是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较多的讨论法。所谓穿插式讨论教学法是指在课
堂教学中,将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与讲授法、演示法等其它教学方法穿插运用的教学方法。穿插式讨论教学法的运用可以达到加深对知识理解的目的,调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以起到调节教学节奏,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通常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系统讲授之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具备了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教师于重点、难点处安排讨论以帮助理解,于知识关联处设计讨论以触发联想,于存在争议处设计讨论以理清思路。
(二)运用穿插式讨论教学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议题要合适。议题应该是经过周密思考后精心设计的。内容太简单的、课本上有现成答案的、内容太难的、学生讨论不出所以然的问题都不宜安排讨论。一般认为:存在多种可能答案的问题,存在争议的观点,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较高认知能力去分析解决的问题等都可以作为议题用于讨论。讨论次数和时间要安排好。穿插讨论法一般较多地运用于新授课型中。由于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讨论次数以2—3次为宜,若次数太多,则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不高,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讨论时间没有定数,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控制,但一般认为安排5分钟左右较为合适。讨论节奏要调控好。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讨论安排下去了,那就是学生的事了,自己只要等短短的几分钟过了即可。实际上教师在讨论过程中,除了要加以适当的指点外,还应对讨论的节奏进行调控。当讨论停滞不前出现“冷场”时,教师应提出新问题给讨论加温;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转移讨论话题等多种方式防止讨论演变成激烈的争吵。
(三)全程式讨论教学法(讨论课)的运用
所谓全程式讨论(讨论课)是指整个教学过程中,讨论作为主导方式独立进行的一
种教学形式。其主要特点是讨论主题鲜明,中心突出,涉及面广泛,信息容量大且跳跃性强,因此需要事先精心准备,力求把某个侧面说清楚。全程式讨论与穿插式讨论相比,更能够反映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其实施的难度系数也更大。所以全程式讨论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滥用。一般来说 ,《历史与社会》的讨论课多用于以下两类课堂教学中:一是综合探究课。二是与社会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较为密切的主题课。
二、讨论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常见问题与处理
讨论的气氛不热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学生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适应时间。二是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应当反思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否太多、太难或太易,若是议题存在问题,必须立即修改议题,重新实施。讨论目的不明。部分学生认为讨论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就是为了练“舌”,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雄辩家。教师要及时指出其错误性,告知讨论的目的是互相启发,以弄懂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处理好讨论问题时的客观性,指导学生吸取别人长处,容忍不同看法,培养宽容精神。二分推理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初中学生,在讨论时,容易陷入好与坏、是与非的二分推理中。二分推理现象的普遍存在往往导致了课堂讨论陷入僵局,讨论不能深层次推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自己思维方法中的错误,还要加强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教育培养,引导他们辩证的、全面的看待和分析问题。
三、讨论式教学法实施的意义
(一)有利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讨论的准备、展开、归纳、点评等各个环节,学习
的主动权回到了学生手中,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有利环境。学生真切地体验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自由地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主动性获得充分的调动,学习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讨论前要阅读教材和必要的参考资料,收集、整理信息,形成观点,准备讨论提纲。这些都要求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学习、获得知识。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讨论的顺利进行需要成员间的互助学习,课堂讨论创设了一个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敢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氛围,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探索、锻炼和交流机会。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讨论式教学法的顺利实施要求教师自身要有渊博的学识,所以教师在安排、组织讨论教学的过程中会自己先储备好丰富的相关知识。讨论过程中教师的引导、点拨、调控使教师的思维更为敏捷,应变能力更强。同时,教师在讨论中用爱学生的心,以恰当的方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从而使自己成为了受学生喜爱的教师。
教学实践证明,讨论教学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有利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且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所采用。但如何才能真正组织好讨论,使其能更好地为新课改服务,尚须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