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和平和发展将是它的主旋律,而竞争将是它的另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不管是政治上或军事上的竞争,还是经济上或科技上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其他任何学科不能代替的。那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如何更新教学观念呢?
第一,改变思想政治课传统教育观念,以适应目前社会现实的变革。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生活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高科技、广信息、大文化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他们的心中既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又对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迷惑不解。而今天的政治教师,特别是乡镇中学的政治教师大多数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思想文化不够开放,物质生活不够富裕,变革并不强烈的时代走过来的。就目前而言,许多教师仍在沿袭过去的教学路子,即使有的教师萌发了改革意识,也有改革的设想,但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制约、限制和束缚,特别受中考与高考的影响,改革实际上仍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面阶段,仍然在如何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上徘徊。当前,“重视知识、轻视能力、忽视觉悟”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其结果使思想政治课缺乏吸引力、战斗力。
第二,改变思想政治课相对封闭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开放的社会环境。
如今,许多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远离开放的社会生活。在教学思想上强调一个“统”字,为了保护学生的心灵不被复杂的社会现象所污染,把学生的思路死死地“统”在教师所规定的轨道上;在教学场合上倾向一个“收”字,把学生的活动范围收缩在教室的狭小天地中,不准越雷池一步;在教学方法上热衷一个“灌”字,把教材中的知识填鸭似的强加给学生。这种相对封闭的教学方式,同我们的时代显然是不合拍的,为适应开放的社会环境,急需改变思想政治课相对封闭的教学方式。
第三,消除社会不良现象给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带来的负面影响。
虽然现在的思想政治课自身问题不少,但教育目标还是正确的。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接受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然而,包围着青少年学生的是一个五花八门的多彩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新旧交替时期存在的阴暗面,就像阵阵风雨敲打着学生的心灵,迫使他们被动地、盲目地感受生活的多重色调。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青少年生活在这种氛围里,不知不觉地抵消了思想政治课上的正面教育。为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消除社会不良现象给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四,促进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与家庭教育目标相结合,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在教学活动中,政治教师不仅要把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而且还要加强对学生伦理道德、法制纪律、理想情操等多方面的教育与培养。这是思想政治课在实现整个中学教育目标方面所承担的重要任务。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教育学生,也要要求家长教育其子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第五,教师要善于走出传统教学的束缚,探索开放、民主、活泼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枯燥乏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受考核方式的制约,教学方式简单枯燥。二是内容枯燥。课文中有许多远离学生实际的“偏、难、繁、旧”的概念、原理和观点。对这些知识原理,为了达到考核和选拔的要求,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三是学生对政治学习认识上的偏差。他们不会思考政治本身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而简单认为学习政治仅仅是为了升学。
为了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教育部于2001年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了必要的、大胆的修订。这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重点删改了原教材中“偏、难、繁、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使活动教学成了新教材最亮丽的风景:首先,活动内容丰富。新教材中的活动主要包括三类:课内活动、课外活动和活动课。其次,活动形式多样。新教材设置了大量新颖、生动的教学活动,尤以初一教材最为典型。全册十二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三节理论课和一节活动课组成,而每节活动课又安排了3—5个教学活动,活动形式有心理测试、自我画像、愉快游戏、小品表演、漫画评析、特长展示等50多种,其他年级还有主题讨论、辩论、模拟选举、案例分析、热点透视、环保提案、撰写小论文等。
为增强时代感,淡化学科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新教材删减了社会发展常识中的生产观点、阶级观点、群众观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等内容以及有关论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那些离我们现实太远的多数章节,补充了与现实结合比较紧密的诸如“三个代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富有时代性的现实内容。
在考核时,简答题、判断说明题、分析说明题、政治小论文等实施开卷考试和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对有创新的观点还要加分,这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改变过去初中政治课“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的应试框架,构筑起思想政治课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总之,新旧教材的主要差别表现在理念的不同、教材的呈现与编排不同、具体内容不同、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求不同、考试的方式不同。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生成的体验、感悟、自我觉察等,更加关注学习过程本身的内化价值,更加凸显时代特性和生活实际,更加强调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只要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把政治学科变成学生成长的导向仪、方向盘、大熔炉,政治学科就会焕发勃勃生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第一,改变思想政治课传统教育观念,以适应目前社会现实的变革。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生活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高科技、广信息、大文化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他们的心中既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又对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迷惑不解。而今天的政治教师,特别是乡镇中学的政治教师大多数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思想文化不够开放,物质生活不够富裕,变革并不强烈的时代走过来的。就目前而言,许多教师仍在沿袭过去的教学路子,即使有的教师萌发了改革意识,也有改革的设想,但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制约、限制和束缚,特别受中考与高考的影响,改革实际上仍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面阶段,仍然在如何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上徘徊。当前,“重视知识、轻视能力、忽视觉悟”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其结果使思想政治课缺乏吸引力、战斗力。
第二,改变思想政治课相对封闭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开放的社会环境。
如今,许多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远离开放的社会生活。在教学思想上强调一个“统”字,为了保护学生的心灵不被复杂的社会现象所污染,把学生的思路死死地“统”在教师所规定的轨道上;在教学场合上倾向一个“收”字,把学生的活动范围收缩在教室的狭小天地中,不准越雷池一步;在教学方法上热衷一个“灌”字,把教材中的知识填鸭似的强加给学生。这种相对封闭的教学方式,同我们的时代显然是不合拍的,为适应开放的社会环境,急需改变思想政治课相对封闭的教学方式。
第三,消除社会不良现象给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带来的负面影响。
虽然现在的思想政治课自身问题不少,但教育目标还是正确的。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接受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然而,包围着青少年学生的是一个五花八门的多彩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新旧交替时期存在的阴暗面,就像阵阵风雨敲打着学生的心灵,迫使他们被动地、盲目地感受生活的多重色调。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青少年生活在这种氛围里,不知不觉地抵消了思想政治课上的正面教育。为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消除社会不良现象给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四,促进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与家庭教育目标相结合,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在教学活动中,政治教师不仅要把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而且还要加强对学生伦理道德、法制纪律、理想情操等多方面的教育与培养。这是思想政治课在实现整个中学教育目标方面所承担的重要任务。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教育学生,也要要求家长教育其子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第五,教师要善于走出传统教学的束缚,探索开放、民主、活泼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枯燥乏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受考核方式的制约,教学方式简单枯燥。二是内容枯燥。课文中有许多远离学生实际的“偏、难、繁、旧”的概念、原理和观点。对这些知识原理,为了达到考核和选拔的要求,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三是学生对政治学习认识上的偏差。他们不会思考政治本身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而简单认为学习政治仅仅是为了升学。
为了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教育部于2001年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了必要的、大胆的修订。这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重点删改了原教材中“偏、难、繁、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使活动教学成了新教材最亮丽的风景:首先,活动内容丰富。新教材中的活动主要包括三类:课内活动、课外活动和活动课。其次,活动形式多样。新教材设置了大量新颖、生动的教学活动,尤以初一教材最为典型。全册十二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三节理论课和一节活动课组成,而每节活动课又安排了3—5个教学活动,活动形式有心理测试、自我画像、愉快游戏、小品表演、漫画评析、特长展示等50多种,其他年级还有主题讨论、辩论、模拟选举、案例分析、热点透视、环保提案、撰写小论文等。
为增强时代感,淡化学科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新教材删减了社会发展常识中的生产观点、阶级观点、群众观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等内容以及有关论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那些离我们现实太远的多数章节,补充了与现实结合比较紧密的诸如“三个代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富有时代性的现实内容。
在考核时,简答题、判断说明题、分析说明题、政治小论文等实施开卷考试和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对有创新的观点还要加分,这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改变过去初中政治课“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的应试框架,构筑起思想政治课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总之,新旧教材的主要差别表现在理念的不同、教材的呈现与编排不同、具体内容不同、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求不同、考试的方式不同。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生成的体验、感悟、自我觉察等,更加关注学习过程本身的内化价值,更加凸显时代特性和生活实际,更加强调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只要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把政治学科变成学生成长的导向仪、方向盘、大熔炉,政治学科就会焕发勃勃生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