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发展”是指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分层发展和可持续终身发展。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宗旨,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实践与探索,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自主设计作业的要求
为体现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及个性分层发展”的发展理念,我们对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提出了如下要求。
1.体现新课程理念全体性的要求,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自主设计并独立完成作业,从而可真实地反映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不同阶段及总体的学习情况,对不同学生施之以不同的辅导。
2.体现新课程理念层次性的要求,发展学生个性。
学生自主设计并独立进行作业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提出不同的目标及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发展个性,获得体验,感受成功。
3.体现新课程理念主体性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自主设计并独立完成作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在实践中,教师
应适时进行指导与帮助,精心培养和呵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设计作业的主要原则
1.目标性原则。
学生自主设计作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这样既能达到对基础知识的强化巩固的教学目的,又能实现课堂相关知识的开拓和延伸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能力。
2.综合性原则。
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应打破学科的界限,不要局限于单一学科知识的巩固上,应树立“生活处处皆学问”的大课堂理念,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可加强政治学科与地理、历史、数学、化学、天文学、社会学的横向联系,体现作业设计的综合性。
3.主动性原则。
主动思考、设计并独立完成作业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情感和态度。这类作业学生乐意去做,有些学生甚至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设计,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4.实践性原则。
学生自主设计作业,不是单纯的对教材知识的抄写,而是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研究、热点分析探讨、资料查询总结等实践活动,在亲身实践体验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三、自主设计作业的主要形式
1.定点和非定点作业。
定点作业是指教师指定知识点,学生围绕指定的知识点自主设计作业;非定点作业则对知识点不加限制,学生自选知识点设计作业。例如学习了“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这一知识点后,学生要根据这一知识点设计并完成作业。他们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作业,如“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
2.测试型作业。
这种作业形式是结合教学进度,在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提出要求由学生自主设计一份测试答卷。测试题可以分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概念题、判断分析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并要求学生设计出参考答案。然后,教师可以采用交换测试答卷或学生抽测答卷的方式来使用每个学生所设计的答卷,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自己所设计的测试卷所涉及的知识点,又可以把握别人所设计的测试卷所涉及的知识点。
3.探究性作业。
这种作业是学生对教材与社会联系密切的知识点通过探究,提出自己的新想法、新见解,乃至对课本知识提出质疑,并以作业的形式陈述出来,进而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如在学习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这一知识点后,针对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学生设计了这样的探究作业——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政府如何通过宏观调控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企业如何树立自己的信誉和形象;消费者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探究性作业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较大的意义。
4.合作式作业。
对教材中那些较难理解且与社会热点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作业。这种作业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合力,可以通过上网查询等多种渠道参与设计、交流。
四、自主设计作业的评价
1.作业评价的灵活性。
对学生自主设计完成的作业,教师在评价上不应简单地批“√”或“×”,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评价,如可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进行。
2.作业评价的针对性。
学生自主设计完成的作业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师评价作业的重点应侧重在指点、分析、帮助、答疑上,使作业的批改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同时,教师在评价中还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心理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使评价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引发思想上的震动和情感上的共鸣。
3.作业评价的鼓励性。
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并完成的作业包含着学生的辛勤劳动,蕴藏着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教师在评价时,除了对学生的作业内容及答案要进行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外,更应注重对学生设计和完成作业的过程、态度、方法进行评价。要充分肯定学生设计、完成作业的态度,培养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发现欲、成就欲,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自主设计作业的要求
为体现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及个性分层发展”的发展理念,我们对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提出了如下要求。
1.体现新课程理念全体性的要求,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自主设计并独立完成作业,从而可真实地反映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不同阶段及总体的学习情况,对不同学生施之以不同的辅导。
2.体现新课程理念层次性的要求,发展学生个性。
学生自主设计并独立进行作业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提出不同的目标及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发展个性,获得体验,感受成功。
3.体现新课程理念主体性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自主设计并独立完成作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在实践中,教师
应适时进行指导与帮助,精心培养和呵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设计作业的主要原则
1.目标性原则。
学生自主设计作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这样既能达到对基础知识的强化巩固的教学目的,又能实现课堂相关知识的开拓和延伸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能力。
2.综合性原则。
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应打破学科的界限,不要局限于单一学科知识的巩固上,应树立“生活处处皆学问”的大课堂理念,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可加强政治学科与地理、历史、数学、化学、天文学、社会学的横向联系,体现作业设计的综合性。
3.主动性原则。
主动思考、设计并独立完成作业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情感和态度。这类作业学生乐意去做,有些学生甚至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设计,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4.实践性原则。
学生自主设计作业,不是单纯的对教材知识的抄写,而是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研究、热点分析探讨、资料查询总结等实践活动,在亲身实践体验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三、自主设计作业的主要形式
1.定点和非定点作业。
定点作业是指教师指定知识点,学生围绕指定的知识点自主设计作业;非定点作业则对知识点不加限制,学生自选知识点设计作业。例如学习了“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这一知识点后,学生要根据这一知识点设计并完成作业。他们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作业,如“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
2.测试型作业。
这种作业形式是结合教学进度,在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提出要求由学生自主设计一份测试答卷。测试题可以分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概念题、判断分析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并要求学生设计出参考答案。然后,教师可以采用交换测试答卷或学生抽测答卷的方式来使用每个学生所设计的答卷,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自己所设计的测试卷所涉及的知识点,又可以把握别人所设计的测试卷所涉及的知识点。
3.探究性作业。
这种作业是学生对教材与社会联系密切的知识点通过探究,提出自己的新想法、新见解,乃至对课本知识提出质疑,并以作业的形式陈述出来,进而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如在学习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这一知识点后,针对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学生设计了这样的探究作业——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政府如何通过宏观调控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企业如何树立自己的信誉和形象;消费者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探究性作业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较大的意义。
4.合作式作业。
对教材中那些较难理解且与社会热点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作业。这种作业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合力,可以通过上网查询等多种渠道参与设计、交流。
四、自主设计作业的评价
1.作业评价的灵活性。
对学生自主设计完成的作业,教师在评价上不应简单地批“√”或“×”,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评价,如可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进行。
2.作业评价的针对性。
学生自主设计完成的作业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师评价作业的重点应侧重在指点、分析、帮助、答疑上,使作业的批改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同时,教师在评价中还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心理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使评价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引发思想上的震动和情感上的共鸣。
3.作业评价的鼓励性。
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并完成的作业包含着学生的辛勤劳动,蕴藏着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教师在评价时,除了对学生的作业内容及答案要进行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外,更应注重对学生设计和完成作业的过程、态度、方法进行评价。要充分肯定学生设计、完成作业的态度,培养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发现欲、成就欲,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体验到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