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阅读教材里的文章的目的,本质上不在于获得它们所传达的信息本身,而是这些文章在传达信息的时候所产生的“如何传达信息”的信息。《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这样界定的:“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本真追求是发展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只关注“写什么”就会弱化阅读教学的语文属性。
纵观目前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以下误区:
一、追求热闹,舍本逐末
有些教师误解了“大语文观”的思想,无视语文的底线,一味地追求表面的热闹与繁华,任意地塞进“非语文”的教学内容,将语文弄成个“四不像”。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新型玻璃》时,没有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四种说明方法讲清楚,就把大量的“非语文”的教学内容加塞进去,如玻璃的制造方法、现代高层建筑安装的玻璃造成的光污染等。这样一来,教学内容看似丰富多彩,其实课堂收效甚低。
二、过度迁移,贪多求全
有些时候,教学内容过多、过杂,反而使教学过程如同蜻蜓点水,流于形式。如一位教师执教《爱迪生救妈妈》,进行了以下迁移:由此课联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感悟爱迪生的沉着冷静;接着让学生感受爱迪生在科学方面的伟大发明、伟大成就;然后让学生谈谈还知道哪些名人故事;最后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和感想。显而易见,教学内容贪多求全,学生如何消受得了?没有对文本的解读,盲目地追求人文熏陶的语文课,是彻底地把语文课的属性忘得一干二净了的。
三、跳跃前进,虚有其表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反其道而行之,教学内容尚未明确,就一门心思地在方法上求新求奇,结果常常导致教学低效,甚至是无效。最常见的就是,在没有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师生就迫不及待地演课本剧。这种做法,显然脱离了文本的核心内容,也游离于听说读写训练之外。跳跃前行,纯粹是为热闹而热闹,为表演而表演,虚有其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忽视教材的例子功能,势必造成阅读教学的功能缺失。对于教者来说,“写什么”确实比“如何写”易于把握。前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形的,需要透过表象的文字内容去揣摩、发现、总结。作为备课助手的教参,对于教材的内容、作者的感情、文本的价值取向有更直接的表述,而对于“如何写”“为什么这样写”却涉及较少。阅读教学容易丢失属性的症结由此形成。
因此,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回归语文属性,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内容:
一、写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都很自觉关注,因为这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指导学生“会文”的第一步。但是,如何了解课文“写什么”,有些教师条分缕析,这显然是心中没有学生的做法。我认为应该运用新课程的理念,立足于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能阅读课文,自己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非常关键的。
二、怎样写
只关注“写什么”,就会窄化阅读教学的属性。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就决定了读和写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阅读文本提供了大量鲜活的、典型的、可模仿的范例,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学习、借鉴写作的方法、技巧和构思。
“写什么”和“如何写”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不能割裂开来看。从“写什么”到“如何写”并非指舍弃前者,单纯进行技术传授,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情感的共鸣是与这样的语言形式分不开的;带领学生在阅读中感知,价值的认同得益于这样的表达方式。从“写什么”到“怎么写”,要求教师接触文本时要有一双慧眼,关注隐藏在内容后面的东西,并且适时地捅破那层“窗户纸”。下面请看《白杨》教学片段。
案例:《白杨》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白杨”,作者的目的仅仅是赞美白杨吗?还有谁?
生1:作者还赞美边疆建设者。
师:像这样的文章,借白杨来赞美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这就是借物喻人。
师:从《白杨》一文来看,你发现借物喻人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生2:树和人有相似的特点。
师:对,白杨树就是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茫茫戈壁上,生根发芽,长得高大挺秀,成为毫不动摇的戈壁卫士。在经济、文化落后,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西部某些地区,建设者们放弃家乡优越的生活条件代代扎根于此,他们也是戈壁卫士。树似人,人如树,两者的形象叠加在一起,这就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文章的特点。
师:像这类文章,以前我们还学过哪些?
生3:《落花生》。
生4:《桂花雨》。
师:请问《翠鸟》《太阳》《白杨》这三篇文章,它们在写法上一样吗?
生5:不一样,《翠鸟》是写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
生6:《太阳》是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的。
师:是呀,虽然同是写物,但是侧重点不同,它们没有借物来比喻生活中的某一类人。也就是说,没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总之,在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怎样写”是重中之重。只有关注到“怎样写”,学生才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阅读教学的语文属性才得以彰显。
(责编陈剑平)
纵观目前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以下误区:
一、追求热闹,舍本逐末
有些教师误解了“大语文观”的思想,无视语文的底线,一味地追求表面的热闹与繁华,任意地塞进“非语文”的教学内容,将语文弄成个“四不像”。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新型玻璃》时,没有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四种说明方法讲清楚,就把大量的“非语文”的教学内容加塞进去,如玻璃的制造方法、现代高层建筑安装的玻璃造成的光污染等。这样一来,教学内容看似丰富多彩,其实课堂收效甚低。
二、过度迁移,贪多求全
有些时候,教学内容过多、过杂,反而使教学过程如同蜻蜓点水,流于形式。如一位教师执教《爱迪生救妈妈》,进行了以下迁移:由此课联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感悟爱迪生的沉着冷静;接着让学生感受爱迪生在科学方面的伟大发明、伟大成就;然后让学生谈谈还知道哪些名人故事;最后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和感想。显而易见,教学内容贪多求全,学生如何消受得了?没有对文本的解读,盲目地追求人文熏陶的语文课,是彻底地把语文课的属性忘得一干二净了的。
三、跳跃前进,虚有其表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反其道而行之,教学内容尚未明确,就一门心思地在方法上求新求奇,结果常常导致教学低效,甚至是无效。最常见的就是,在没有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师生就迫不及待地演课本剧。这种做法,显然脱离了文本的核心内容,也游离于听说读写训练之外。跳跃前行,纯粹是为热闹而热闹,为表演而表演,虚有其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忽视教材的例子功能,势必造成阅读教学的功能缺失。对于教者来说,“写什么”确实比“如何写”易于把握。前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形的,需要透过表象的文字内容去揣摩、发现、总结。作为备课助手的教参,对于教材的内容、作者的感情、文本的价值取向有更直接的表述,而对于“如何写”“为什么这样写”却涉及较少。阅读教学容易丢失属性的症结由此形成。
因此,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回归语文属性,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内容:
一、写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都很自觉关注,因为这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指导学生“会文”的第一步。但是,如何了解课文“写什么”,有些教师条分缕析,这显然是心中没有学生的做法。我认为应该运用新课程的理念,立足于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能阅读课文,自己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非常关键的。
二、怎样写
只关注“写什么”,就会窄化阅读教学的属性。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就决定了读和写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阅读文本提供了大量鲜活的、典型的、可模仿的范例,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学习、借鉴写作的方法、技巧和构思。
“写什么”和“如何写”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不能割裂开来看。从“写什么”到“如何写”并非指舍弃前者,单纯进行技术传授,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情感的共鸣是与这样的语言形式分不开的;带领学生在阅读中感知,价值的认同得益于这样的表达方式。从“写什么”到“怎么写”,要求教师接触文本时要有一双慧眼,关注隐藏在内容后面的东西,并且适时地捅破那层“窗户纸”。下面请看《白杨》教学片段。
案例:《白杨》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白杨”,作者的目的仅仅是赞美白杨吗?还有谁?
生1:作者还赞美边疆建设者。
师:像这样的文章,借白杨来赞美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这就是借物喻人。
师:从《白杨》一文来看,你发现借物喻人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生2:树和人有相似的特点。
师:对,白杨树就是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茫茫戈壁上,生根发芽,长得高大挺秀,成为毫不动摇的戈壁卫士。在经济、文化落后,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西部某些地区,建设者们放弃家乡优越的生活条件代代扎根于此,他们也是戈壁卫士。树似人,人如树,两者的形象叠加在一起,这就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文章的特点。
师:像这类文章,以前我们还学过哪些?
生3:《落花生》。
生4:《桂花雨》。
师:请问《翠鸟》《太阳》《白杨》这三篇文章,它们在写法上一样吗?
生5:不一样,《翠鸟》是写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
生6:《太阳》是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的。
师:是呀,虽然同是写物,但是侧重点不同,它们没有借物来比喻生活中的某一类人。也就是说,没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总之,在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怎样写”是重中之重。只有关注到“怎样写”,学生才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阅读教学的语文属性才得以彰显。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