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反思,结合自身教学的现状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各项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此来充分展现小学数学教育的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观念,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实现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现实生活;自主讲解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点,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科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其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具有自制力差、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此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方面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索出高效的教学方法。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认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能反作用于实践,小学数学知识作为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古代的计数方法就是人们劳动实践的产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时,应当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将教学内容和学生身边的事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观察力。这样有利于教师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和认同感,透过具体的数学现象展现抽象的数学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数》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蔬菜、水果、汽车等内容联系起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包含有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物品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同一种物品的数量。如我们可以展示一幅画,画中有5只小鸭子、一个儿童和一个成年人、一只小狗、一座房屋、一棵蘋果树、四个胡萝卜等,然后提出“画中总共有几只动物”的问题,带领学生学习数数的方法,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解决掉这一课堂问题。通过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们就可以将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转化为对数数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和讲解
素质教育的内容明确要求教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提高对学生自主预习过程的重视程度,适当地设计一些预习问题,以此来为学生的自主预习指引方向,提升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适当转变课堂角色,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自主讲解的机会,以此来使学生在自主讲解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解《加与减》的相关内容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预习“三位数加减的口算、列竖式、验算”等知识,设计并提出类似于“35+27=?”的预习问题。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并讲解加减法竖式的练习题,如“556-36=196”的竖式纠错题,在原题上将“3”和“556”的百位对齐,然后给予学生1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观察这个竖式是否正确,并让学生写出正确的竖式。在学生完成自主思考后,我们可以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加深对“竖式中的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百位与百位对齐”的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三、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结合
小学数学学科不仅包含抽象的理论知识,也含括许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内容。理论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实践操作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将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实践操作的基础条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数学实践操作活动,将重难点知识融入实践操作活动。这样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高素养的数学应用型人才,构建丰富多彩的优质数学课堂。
例如在讲解《认识物体》的知识时,我们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塑料棒,带领学生用塑料棒摆出不同形状的物体,以此来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三根塑料棒摆出三角形、用四根塑料棒摆出正方形、用六根塑料棒摆出具有三角形房顶和正方形结构的房屋等等,使学生加深对三角形与正方形组合图形的认识。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教给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的纸裁剪并制作正方体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正方体。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开端,对其数学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高效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教授给学生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以此来实现帮助学生开拓数学思维、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白红珍.试论素质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对策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
[2].许方.浅谈高效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0).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现实生活;自主讲解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点,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科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其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具有自制力差、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此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方面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索出高效的教学方法。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认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能反作用于实践,小学数学知识作为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古代的计数方法就是人们劳动实践的产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时,应当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将教学内容和学生身边的事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观察力。这样有利于教师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和认同感,透过具体的数学现象展现抽象的数学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数》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蔬菜、水果、汽车等内容联系起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包含有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物品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同一种物品的数量。如我们可以展示一幅画,画中有5只小鸭子、一个儿童和一个成年人、一只小狗、一座房屋、一棵蘋果树、四个胡萝卜等,然后提出“画中总共有几只动物”的问题,带领学生学习数数的方法,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解决掉这一课堂问题。通过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们就可以将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转化为对数数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和讲解
素质教育的内容明确要求教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提高对学生自主预习过程的重视程度,适当地设计一些预习问题,以此来为学生的自主预习指引方向,提升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适当转变课堂角色,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自主讲解的机会,以此来使学生在自主讲解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解《加与减》的相关内容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预习“三位数加减的口算、列竖式、验算”等知识,设计并提出类似于“35+27=?”的预习问题。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并讲解加减法竖式的练习题,如“556-36=196”的竖式纠错题,在原题上将“3”和“556”的百位对齐,然后给予学生1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观察这个竖式是否正确,并让学生写出正确的竖式。在学生完成自主思考后,我们可以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加深对“竖式中的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百位与百位对齐”的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三、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结合
小学数学学科不仅包含抽象的理论知识,也含括许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内容。理论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实践操作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将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实践操作的基础条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数学实践操作活动,将重难点知识融入实践操作活动。这样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高素养的数学应用型人才,构建丰富多彩的优质数学课堂。
例如在讲解《认识物体》的知识时,我们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塑料棒,带领学生用塑料棒摆出不同形状的物体,以此来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三根塑料棒摆出三角形、用四根塑料棒摆出正方形、用六根塑料棒摆出具有三角形房顶和正方形结构的房屋等等,使学生加深对三角形与正方形组合图形的认识。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教给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的纸裁剪并制作正方体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正方体。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开端,对其数学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高效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教授给学生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以此来实现帮助学生开拓数学思维、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白红珍.试论素质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对策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
[2].许方.浅谈高效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