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实现公平关键是抓好民生建设,充分解决人民群众急盼的问题,实现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张家界市共享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深层次的解决矛盾,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关键词:民生建设;困惑与对策;社会公平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张家界市,如何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既是构建全市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又是当前各级领导亟需破解的重大难题。
一、共享发展面临的主要困惑
(一)教育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初中阶段教育辍学现象较为严重;教育结构失衡,“重普教轻职教”现象严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师部分工资福利待遇、教育基础项目建设和教学仪器配置等无法完全落实到位;学生人均校舍建筑面积、人均教学设备值、人均图书册数等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少数指标排位垫底或靠后;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学非所教”现象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较大;优秀名师、大众学科、紧缺专业教师引进难、留住难,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不完善。
(二)福利不平等。由于城乡低保对象家庭经济状况难以核实,加之基层干部思想意识出现偏差,宗族保护主义严重,导致人情保、关系保、福利保不同程度的存在,某些地方还相当严重;由于养老服务业普惠政策标准偏低,养老服务设施与养老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由于社区和机构养老发展艰难,存在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滞后。
(三)财政支撑弱。受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性减税免费和本地财源结构单一的影响,全市财政收入增长艰难,自给能力较弱,市本级和武陵源区综合债务率分别高达301.00%、194.80%,70%以上的支出需要依靠上级补助和转移支付来保障,当前工资调整、政策性配套、非盈利性建设项目资金安排等财政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再加上财政统借统还债务还本付息支出等,造成支出保障压力较大,从而制约民生建设。
(四)保障不稳定。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现象并存;社保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导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逐步扩大;劳动者维权意识和要求不断提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更加艰巨。在住房保障方面存在拆迁腾地进展慢、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导致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项目建设进展缓慢;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因开发商自身原因导致逾期交房、逾期办证等问题,个别项目遗留问题较多,社会不稳定隐患较大;部分住宅小区管理权属、责任不清,致使问题和矛盾较多;房屋征收补偿工作监管合力亟待建立。
(五)医疗水平低。全市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分布不均、结构性矛盾突出,公立医院改革协同性不强、进展缓慢;“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财政投入、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违法生育行为处罚、妇幼健康服务保障、法定奖励政策兑现、日常服务管理转型等问题相互交织,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更加艰巨;医院自身的人事权、分配权赋权不足,科学合理引进人才、稳定人才困难较大;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匮乏,卫技人员占比偏低,乡村医生队伍严重老化;各级财政投入不足,公立医院债务问题较为突出。
(六)食品安全不落实。体现在监管力量相对不足,特别是专业人才和相关设备严重缺乏;社会共治机制,特别是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亟待健全完善;食品企业整体呈现“小、散、弱、乱、差、多”格局,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核心景区食品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二、破解共享发展难题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教育改革,筑实“民生之基”
1.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推行品牌带动模式,扶持薄弱学校和新校发展;支持、培育、规范专业教育服务机构,促进教育事业兼容发展。要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稳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制度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深化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全面取消“择校生”政策。要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办学,引导社会正确评价教育成果和办学模式。
2.充分保障教育经费。要依法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普通高中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逐步增加财政性经费对普通高中教育投入。要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建立非义务教育办学成本分担机制,科学合理确定政府、受教育者分担培养成本的比例,适时调整学费标准;健全完善学校财务公开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过程审计和绩效考评。
3.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要科学预测、满足需要、适度超前,保障学校、幼儿园建设用地,努力实现学位增长与城镇人口同步增长。要研究出台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在城市建设、旧城改造中同步规划配套新建、改建或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完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全面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任务。要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云覆盖工程”,加快智慧校园建设。
4.突出抓好队伍建设。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特别是学生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实行倾斜政策。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补足配齐农村紧缺学科教师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探索建立教师编制“县管校聘”制度,探索区域内教师统管统用、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新机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建立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奖惩机制。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研究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将其纳入区县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大力实施名校、名校长、名师“三名”工程,大引名校、大树名师、大培名校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继续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项目计划,继续抓好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校本研训。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基础上,推动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建立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特殊岗位补贴,努力改善农村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完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按规定为教师缴纳养老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5.抓好教育安全稳定。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重点查处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参加宴请、违规收费、公款吃喝等问题,坚决刹住有偿家教、乱收费等行业不正之风。健全督学责任区制度,强化督学责任区随访督导常态化机制。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强化校车安全管理,落实“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的管理和责任机制。健全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确保师生饮食卫生安全。
(二)创新民政工作,增添“民生之福”
1.构建两大体系。构建财政保障制度体系,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构建法治村居和法治社区建设体系,不断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和行政事务管理,巩固完善依法治理制度,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和民主法治水平。夯实村居和社区自治基础,探索推行民主听证、村居社区事务票决制。
2.建好两个平台。一是建好四级社会救助平台。实施市、县两级救助站全面提质升级,所有乡镇建立救助站,中心村、核心旅游景点建立临时救助点,形成“四级救助圈”救助网络。二是建好基层民政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乡镇(街道)“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平台,切实发挥便民利民惠民的保障作用。
3.开展两项关爱。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落实县、乡人民政府和村居委员会帮扶职责;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发挥群团组织关爱服务优势;支持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依托学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举办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开展专业服务。要开展残疾人和孤儿关爱活动,完善和落实福利企业税收优惠、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以及孤儿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保障制度。实行集中养育、家庭领养、助养、代养、寄养相结合的多种孤儿养育方式;合理确定并落实孤儿养育标准,探索建立困境儿童津贴试点制度。
4.提升四种能力。首先提升救灾减灾应急能力,加强基层救灾应急装备、受灾群众生活保障能力、救灾物资应急保障、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其次,要提升社会养老保障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一批规模较大的老年服务机构,重点建设一批省级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建立形成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第三,要提升殡葬事业服务能力,着力推动县、乡、村殡葬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第四,要提升精准扶贫的支撑能力,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相融合,健全申请对象经济状况精准核对机制。
(三)保障基本民生,壮大“民生之源”
1.改进预算管理机制。继续推动预决算公开,细化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改革年度预算控制方式,预算审核重点由年度平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效果拓展,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加强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不同预算之间的相互衔接以及资金的相互统筹,构建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机制。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规模控制机制,逐步把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完善偿债准备金制度。
2.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全力以赴抓收入征管,力争年度收入增长目标达到10%。进一步完善市、区财政体制,调动市、区共同加强税收征管的积极性。强化征管手段,加强各征管部门的沟通协调,跟踪分析收入形势,研究出台加强征管的政策措施。深入挖掘非税增收潜力,确保非税收入合理增长。
3.着力培植财源。积极培育区域特色财源,挖掘潜在后续财源,全面调整优化财源结构,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改革支出分配机制。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快推动绩效评价、资产管理、投资评审、财政监督、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与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机结合,构建“六位一体”的财政运行管理新机制。
5.保障增加民生投入。注重民生政策的公平性、可持续性,把握“与其被动买单、不如主动请客”的工作方法,对符合改革方向、看准看清的民生大事,大胆出击,花小钱办大事。加强制度建设,注重花钱买机制而不是简单花钱买稳定,着力解决部门差异大、制度碎片化等问题。
(四)完善保障体系,织好“民生之依”
1.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切实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着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通过“积极政策保障线”“留岗招聘保障线”“公益性岗位保障线”三条就业援助保障线,做好退役军人、妇女、残疾人、离校未就业农村高校毕业生等困难群体就业工作,确保纯农户高校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动态“双清零”。加强公共就业培训服务载体和能力建设,重点抓好新生代农民工和“两后生”就业创业培训,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加快推进张家界高级技工学校建设步伐,提升办学层次,建立我市第一个开放式公共就业实训基地。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更好地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2.健全公平可持续的全民保险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增加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加快完善覆盖城乡、人人享有、保障更好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进城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规范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全面推进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工作。有序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探索建立补充工伤保险制度,推进工伤康复“互联网+”工作。完善生育保险政策,适当提高生育医疗费定额标准,切实保障参保人员待遇。
3.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深入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加强劳动用工指导服务,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4.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提升经办服务保障能力。坚持管理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实现城乡居民共享均等公共服务,重点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平等享受城镇各项就业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助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五)打造健康城市,满足“民生之需”
1.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做好服务价格调整、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医保支付等重点改革事项,着力提升看大病、解难症水平,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2.启动健康张家界建设。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拉动群众健康消费需求,扩大健康服务供给,带动医疗康复、老年护理、健身养生等新兴健康服务业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夯实公共卫生服务基础。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重大疾病为重点开展防控工作,强化免疫接种,加强区县疾控机构能力达标建设。
4.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防病治病能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
5.注重人才队伍培养。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人才职称评审制度,突出医疗服务业绩导向。加强乡村医生培养和管理,落实乡村医生补偿、养老相关政策,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六)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守住“民生之要”
1.抓好食品药品产业发展。科学合理布局食品药品生产企业、大型食品药品超市、菜市场、餐饮店、土菜馆、农家乐、熟食市场、旅游购物店等食品药品网点,以及配套的食品药品快检室、假劣产品展示室,将网点划行归市,打造规范化、秩序化、现代化的旅游特色食品药品市场。
2.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3.开展市场培育工作。开展品牌创建,突出发展以高山生态有机菜、土家特色菜、地方特种养殖加工珍品、地方特色小吃为主的张家界特色餐饮业,打造民族民俗特色饮食街区,培育一批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餐饮品牌和大型餐饮企业。
4.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监管机构和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监管网络,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覆盖。
5.构建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进一步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明确食品药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层层建立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
(七)完善住房供应体系,解决“民生之盼”
1.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管理。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积极推行租购并举,住房保障逐步由以实物配租为主向货币补贴为主转型。
2.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积极化解商品房库存。全面落实房屋征收拆迁货币化补偿安置政策,加大商品房置业消费的信贷支持,鼓励个人和机构投资置业商品房,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合理控制普通商品住宅和传统非住宅用、供地规模,合理调控未来商品住房和传统非住宅商品房供应量。二是积极推动房地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环境。严格房地产(旅游地产)开发用地招拍挂条件审查,从严防控房地产领域市场风险,严厉查处房地产领域市场主体失信违法经营行为,及时妥善处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1] 郭国祥,杨光红. 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创新的价值取向[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1) .
关键词:民生建设;困惑与对策;社会公平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张家界市,如何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既是构建全市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又是当前各级领导亟需破解的重大难题。
一、共享发展面临的主要困惑
(一)教育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初中阶段教育辍学现象较为严重;教育结构失衡,“重普教轻职教”现象严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师部分工资福利待遇、教育基础项目建设和教学仪器配置等无法完全落实到位;学生人均校舍建筑面积、人均教学设备值、人均图书册数等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少数指标排位垫底或靠后;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学非所教”现象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较大;优秀名师、大众学科、紧缺专业教师引进难、留住难,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不完善。
(二)福利不平等。由于城乡低保对象家庭经济状况难以核实,加之基层干部思想意识出现偏差,宗族保护主义严重,导致人情保、关系保、福利保不同程度的存在,某些地方还相当严重;由于养老服务业普惠政策标准偏低,养老服务设施与养老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由于社区和机构养老发展艰难,存在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滞后。
(三)财政支撑弱。受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性减税免费和本地财源结构单一的影响,全市财政收入增长艰难,自给能力较弱,市本级和武陵源区综合债务率分别高达301.00%、194.80%,70%以上的支出需要依靠上级补助和转移支付来保障,当前工资调整、政策性配套、非盈利性建设项目资金安排等财政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再加上财政统借统还债务还本付息支出等,造成支出保障压力较大,从而制约民生建设。
(四)保障不稳定。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现象并存;社保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导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逐步扩大;劳动者维权意识和要求不断提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更加艰巨。在住房保障方面存在拆迁腾地进展慢、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导致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项目建设进展缓慢;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因开发商自身原因导致逾期交房、逾期办证等问题,个别项目遗留问题较多,社会不稳定隐患较大;部分住宅小区管理权属、责任不清,致使问题和矛盾较多;房屋征收补偿工作监管合力亟待建立。
(五)医疗水平低。全市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分布不均、结构性矛盾突出,公立医院改革协同性不强、进展缓慢;“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财政投入、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违法生育行为处罚、妇幼健康服务保障、法定奖励政策兑现、日常服务管理转型等问题相互交织,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更加艰巨;医院自身的人事权、分配权赋权不足,科学合理引进人才、稳定人才困难较大;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匮乏,卫技人员占比偏低,乡村医生队伍严重老化;各级财政投入不足,公立医院债务问题较为突出。
(六)食品安全不落实。体现在监管力量相对不足,特别是专业人才和相关设备严重缺乏;社会共治机制,特别是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亟待健全完善;食品企业整体呈现“小、散、弱、乱、差、多”格局,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核心景区食品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二、破解共享发展难题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教育改革,筑实“民生之基”
1.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推行品牌带动模式,扶持薄弱学校和新校发展;支持、培育、规范专业教育服务机构,促进教育事业兼容发展。要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稳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制度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深化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全面取消“择校生”政策。要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办学,引导社会正确评价教育成果和办学模式。
2.充分保障教育经费。要依法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普通高中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逐步增加财政性经费对普通高中教育投入。要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建立非义务教育办学成本分担机制,科学合理确定政府、受教育者分担培养成本的比例,适时调整学费标准;健全完善学校财务公开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过程审计和绩效考评。
3.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要科学预测、满足需要、适度超前,保障学校、幼儿园建设用地,努力实现学位增长与城镇人口同步增长。要研究出台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在城市建设、旧城改造中同步规划配套新建、改建或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完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全面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任务。要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云覆盖工程”,加快智慧校园建设。
4.突出抓好队伍建设。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特别是学生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实行倾斜政策。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补足配齐农村紧缺学科教师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探索建立教师编制“县管校聘”制度,探索区域内教师统管统用、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新机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建立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奖惩机制。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研究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将其纳入区县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大力实施名校、名校长、名师“三名”工程,大引名校、大树名师、大培名校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继续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项目计划,继续抓好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校本研训。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基础上,推动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建立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特殊岗位补贴,努力改善农村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完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按规定为教师缴纳养老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5.抓好教育安全稳定。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重点查处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参加宴请、违规收费、公款吃喝等问题,坚决刹住有偿家教、乱收费等行业不正之风。健全督学责任区制度,强化督学责任区随访督导常态化机制。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强化校车安全管理,落实“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的管理和责任机制。健全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确保师生饮食卫生安全。
(二)创新民政工作,增添“民生之福”
1.构建两大体系。构建财政保障制度体系,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构建法治村居和法治社区建设体系,不断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和行政事务管理,巩固完善依法治理制度,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和民主法治水平。夯实村居和社区自治基础,探索推行民主听证、村居社区事务票决制。
2.建好两个平台。一是建好四级社会救助平台。实施市、县两级救助站全面提质升级,所有乡镇建立救助站,中心村、核心旅游景点建立临时救助点,形成“四级救助圈”救助网络。二是建好基层民政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乡镇(街道)“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平台,切实发挥便民利民惠民的保障作用。
3.开展两项关爱。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落实县、乡人民政府和村居委员会帮扶职责;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发挥群团组织关爱服务优势;支持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依托学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举办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开展专业服务。要开展残疾人和孤儿关爱活动,完善和落实福利企业税收优惠、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以及孤儿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保障制度。实行集中养育、家庭领养、助养、代养、寄养相结合的多种孤儿养育方式;合理确定并落实孤儿养育标准,探索建立困境儿童津贴试点制度。
4.提升四种能力。首先提升救灾减灾应急能力,加强基层救灾应急装备、受灾群众生活保障能力、救灾物资应急保障、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其次,要提升社会养老保障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一批规模较大的老年服务机构,重点建设一批省级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建立形成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第三,要提升殡葬事业服务能力,着力推动县、乡、村殡葬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第四,要提升精准扶贫的支撑能力,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相融合,健全申请对象经济状况精准核对机制。
(三)保障基本民生,壮大“民生之源”
1.改进预算管理机制。继续推动预决算公开,细化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改革年度预算控制方式,预算审核重点由年度平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效果拓展,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加强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不同预算之间的相互衔接以及资金的相互统筹,构建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机制。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规模控制机制,逐步把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完善偿债准备金制度。
2.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全力以赴抓收入征管,力争年度收入增长目标达到10%。进一步完善市、区财政体制,调动市、区共同加强税收征管的积极性。强化征管手段,加强各征管部门的沟通协调,跟踪分析收入形势,研究出台加强征管的政策措施。深入挖掘非税增收潜力,确保非税收入合理增长。
3.着力培植财源。积极培育区域特色财源,挖掘潜在后续财源,全面调整优化财源结构,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改革支出分配机制。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快推动绩效评价、资产管理、投资评审、财政监督、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与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机结合,构建“六位一体”的财政运行管理新机制。
5.保障增加民生投入。注重民生政策的公平性、可持续性,把握“与其被动买单、不如主动请客”的工作方法,对符合改革方向、看准看清的民生大事,大胆出击,花小钱办大事。加强制度建设,注重花钱买机制而不是简单花钱买稳定,着力解决部门差异大、制度碎片化等问题。
(四)完善保障体系,织好“民生之依”
1.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切实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着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通过“积极政策保障线”“留岗招聘保障线”“公益性岗位保障线”三条就业援助保障线,做好退役军人、妇女、残疾人、离校未就业农村高校毕业生等困难群体就业工作,确保纯农户高校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动态“双清零”。加强公共就业培训服务载体和能力建设,重点抓好新生代农民工和“两后生”就业创业培训,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加快推进张家界高级技工学校建设步伐,提升办学层次,建立我市第一个开放式公共就业实训基地。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更好地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2.健全公平可持续的全民保险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增加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加快完善覆盖城乡、人人享有、保障更好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进城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规范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全面推进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工作。有序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探索建立补充工伤保险制度,推进工伤康复“互联网+”工作。完善生育保险政策,适当提高生育医疗费定额标准,切实保障参保人员待遇。
3.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深入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加强劳动用工指导服务,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4.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提升经办服务保障能力。坚持管理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实现城乡居民共享均等公共服务,重点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平等享受城镇各项就业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助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五)打造健康城市,满足“民生之需”
1.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做好服务价格调整、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医保支付等重点改革事项,着力提升看大病、解难症水平,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2.启动健康张家界建设。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拉动群众健康消费需求,扩大健康服务供给,带动医疗康复、老年护理、健身养生等新兴健康服务业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夯实公共卫生服务基础。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重大疾病为重点开展防控工作,强化免疫接种,加强区县疾控机构能力达标建设。
4.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防病治病能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
5.注重人才队伍培养。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人才职称评审制度,突出医疗服务业绩导向。加强乡村医生培养和管理,落实乡村医生补偿、养老相关政策,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六)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守住“民生之要”
1.抓好食品药品产业发展。科学合理布局食品药品生产企业、大型食品药品超市、菜市场、餐饮店、土菜馆、农家乐、熟食市场、旅游购物店等食品药品网点,以及配套的食品药品快检室、假劣产品展示室,将网点划行归市,打造规范化、秩序化、现代化的旅游特色食品药品市场。
2.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3.开展市场培育工作。开展品牌创建,突出发展以高山生态有机菜、土家特色菜、地方特种养殖加工珍品、地方特色小吃为主的张家界特色餐饮业,打造民族民俗特色饮食街区,培育一批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餐饮品牌和大型餐饮企业。
4.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监管机构和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监管网络,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覆盖。
5.构建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进一步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明确食品药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层层建立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
(七)完善住房供应体系,解决“民生之盼”
1.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管理。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积极推行租购并举,住房保障逐步由以实物配租为主向货币补贴为主转型。
2.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积极化解商品房库存。全面落实房屋征收拆迁货币化补偿安置政策,加大商品房置业消费的信贷支持,鼓励个人和机构投资置业商品房,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合理控制普通商品住宅和传统非住宅用、供地规模,合理调控未来商品住房和传统非住宅商品房供应量。二是积极推动房地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环境。严格房地产(旅游地产)开发用地招拍挂条件审查,从严防控房地产领域市场风险,严厉查处房地产领域市场主体失信违法经营行为,及时妥善处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1] 郭国祥,杨光红. 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形态创新的价值取向[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