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heroad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维动机;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建模能力;合作探究,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激发思维;重视知识形成过程;提高建模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数学教学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最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阵地,那么在当前教育形式下下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如何搞活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呢?
  一、开始环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以平等的身份真诚相待,实行民主教学,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就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包袱,心情放松,必然会思维活跃,富于想象,乐于探索.
  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的方法有很多,我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措施,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1)诱发兴趣.第斯多惠告诉我们:“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求和》第一节课开始,设计如下问题情境:传说西塔发明了国际象棋而使国王十分高兴,他决定要重赏西塔,西塔说:“我不要你的重赏,陛下,只要你在我的棋盘上赏一些麦子就行了.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1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2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4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8粒,依此类推,以后每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放满第64个格子就行了”.区区小数,几粒麦子,这有何难,“来人”,国王令人如数付给西塔.然而等到麦子成熟时,国王才发现,按照约定,全印度的麦子竟然连棋盘一半的格子数目都不够.西塔索要的麦粒数目实际上是天文数字.同学们你们知道是多少吗?通过这样的故事就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为进一步学习开好头.(2)适当激励.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表扬这种激励方式,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逐步形成“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好习惯,无论何时不能讽刺、挖苦学生,防止他们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产生自我否定倾向,影响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展开部分——合作探究,再现数学知识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建模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科学的灵魂,在促进学生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通过再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建模能力创造良好环境.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创设问题情景,展现知识的发现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实际问题和知识背景,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思考问题,经过学生观察、实验、比较,作出猜想,为数学知识的形成奠定感性基础.
  2.增加实验操作,突出结论的探究过程
  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写着这样一句格言:“听到的,过眼云烟;看见的,铭记在心;做过的,沦肌浃髓.”亲身参与数学活动是数学体验的途径.实验操作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要形式,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来源,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条件和机会.在实验操作中,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研究活动的真谛,感悟数学知识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要求学生自我探究,进而通过讨论得到求和公式,并初步注意到q=1与q≠1的不同情况和错位相减的数学方法.
  3.变结论式的例题为探究性问题,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应该是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才是数学的内脏.”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完成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行数学教材的例题往往是直截了当地给出结论,作为教师,应重新构造例题,使其成为探究性问题,而不应仅仅以得到例题的答案为满足.教师在重新构造例题的过程中,要注重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重新构造例题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1)给出条件,但不给出明确的结论;(2)给出结论,但不给出或不完全给出应具备的条件;(3)提出特殊情况进行研究,再要求猜测、归纳、证明一般结论;(4)先对某一给定条件和结论的问题进行研究,再探讨改变条件时其结论相应发生的变化,或改变结论时其条件相应发生的变化.如复习错位相减方法时可给出例题:已知数列1,3x,5x2,…,(2n-1)xn-1(x≠0),求数列的前n项和,要求学生对x取值情况进行探究学习.不但得到结论,而且复习了本部分的知识,一举数得.
  4.加强学生交流,展示思维过程
  学生交流的过程也就是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过程.在小组学习讨论和生教生等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同时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这样,教师就能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设计,及时纠正学生交流中反映出来的错误认识,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自然、贴切.只有通过学生交流,互相借鉴,才能形成对问题的全面认识.要求学生交流时做到:学生不仅要交流问题的结果,而且要交流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交流要展示对问题的分析过程;学生交流要揭示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
  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思考问题,留给学生充足的交流时间,给每一名学生都提供参与交流的机会.尤其现在我校正推行“双案双稿双反馈”教学模式,更应重视展现学生思维过程.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奇迹!
  三、结束部分——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如何发挥一个问题的最大功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最高境界,是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研究题目的变式引申,更要揭示变式引申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能在做练习时也能有目的自主地进行习题研究,从而避免了题海战术达到举一反三.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充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回到等比数列求和开始问题,教师说明千粒小麦约40克,请同学们计算具体国王该付多少,能给的起吗?既复习了公式,又解答了疑问.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可从中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和收获.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体验.
  总之,教师的教育生命在课堂,学生知识能力的充实与升华也在课堂,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关注每一名学生,师生必须适应教育新形式、共同打造充满勃勃生机的课堂,正如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必须把握时机,开创新之花,结创新之果.
其他文献
一、课前思考  以大问题引领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简约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出大问题与如何围绕大问题开展探究活动,笔者就“年月日”教学为例进行研究.  对三十八位三年级学生进行了前测.了解学生知道全年有365天或366天约占52%,约25%的学生知道一年大约在360天左右.89%的学生知道每个月的天数,能正确说出大小月具体月份的只有2.6%.26.3%的学生知道平年、闰年2月的天数
【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细胞”,是建立数学理论的基础,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理论的前提.本文从反函数、相同函数的概念,以及运算性质,公式的推广方面对对数函数再认识,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地有效达到预期目的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概念;金标准;辨析  【基金项目】“2018年甘肃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02376).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函数思想贯穿整个高
【摘要】 数学解题是作为数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体现了对数学学科本质的掌握. 析题是把审题、分析、解答和回顾的思维过程按一定规律一定顺序说出来,要求析题者暴露面对题目的思维过程,即说数学思维. 本文结合案例,探讨初中数学的解题与析题.  一、解题与析题  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我们看到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数学题目,虽然题型新颖、知识覆盖面大,而且技巧性强,个别问题甚至奇妙独特,但仔细推敲,
几何复习课因为内容多、知识点零散、能力要求高、学生掌握程度不一,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就要不断探究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复习课的效果“事半功倍”.  本文以“等腰三角形”复习课的变式教学为例,构造一系列变式,对数学对象进行合理转化,更换问题中的条件、结论、图形与形式,来展示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数学问题的结构和演变过程,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理解数学对象产生发展的缘由,形成问题解决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改变着课堂教学的面貌,努力实现从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和提高核心素养为主转变.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要重视教学过程和方法.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共同活动的结果,使每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生良性转变,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是教育的责任,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目前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来看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0页的一节数学游戏课. 这节课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是陌生的、新奇的. 首先,它作为一节实践活动课不列为考试内容,容易被老师忽视. 其次,上这样一节课老师与学生要准备太多的教具与学具:三张双面不同颜色的纸条(其中两张分别在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处画上虚线)、彩笔、剪刀、双面胶,搜集有关莫比乌斯带应用的图片,准备工作太烦琐而被老师跳过;同时教材上关于本节课的内容
【摘要】数学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本研究通过教学实践中的课堂观察方式收集资料,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结果分析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课堂观察分析  笔者听取了苏州
【摘要】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虽然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它,但是它伴随着数学基础知识而衍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数学中它是精髓,更是解题的指导思想. 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来谈谈初中数学中主要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应用,内容和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应用  正文:  一、初中数学常见数学方法的应用  初中数学常见数学方法有多种,接下来
解三角形题目往往涉及的内容包括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面积公式,且高考属于c级要求.在解三角形一轮复习中,教师一般只是重点强调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边角互化,缺少对定理的深层次认识,以及对知识方法的融会贯通.大部分学生只是简单地套用定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在典型题目的认识上不够深刻,导致许多学生解题思路不对,计算量大且浪费时间,甚至算不出正确答案.  一、问题的发现与呈现  笔者在一次高三一轮复
【摘要】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整个大学课程的根基.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以“导数的概念”为例探讨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詞】高等数学;研究性课程;导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