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出精彩课堂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85695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本研究通过教学实践中的课堂观察方式收集资料,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结果分析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课堂观察分析
  笔者听取了苏州工业园区某小学15节数学课(以三、四年级为主),通过课上记录、课后录音总结的方式,收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案例,从提问的问题类型、提问的频数、提问的方式和提问的等候时间等几个方面进行整理与分析.
  (二)課堂提问的问题类型
  从教学性质维度,笔者借鉴了顾泠沅等人的研究,将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分为管理型问题、认记型问题、启发型问题和评价型问题四类,构建出一个二维的问题结构模型.
  结合课堂记录和课后录音总结的分析,从数学教师15节课中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分析的结果可知,管理型问题占5.24%,认记型问题占50.19%,启发型问题占40.45%和评价型问题占4.12%.从数据上来看,认记型问题和启发型问题比较多,管理型问题和评价型问题比较少.
  从总体来看,新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多是认记型的和启发型的.新课程理念要求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名学生都能进步,更要注重学生身心等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新教师要注重评价型问题的提问,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地向优秀教师的行列迈进,同时也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课堂提问的频数
  结合课堂记录和课后录音总结的分析,从数学教师15节课中课堂提问的频数分析的结果可知,数学教师课堂提问频数比较多,平均每节课可以提问17.8次.数学教师上课的时候通常都是边讲边问,正常情况下,一节课除去学生做练习20分钟外,平均每1.2分钟提问一次,提问的频率很高.说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还是比较注重师生的双边互动,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提问的频数高并不能和学生的领悟能力成正比,所以,一节课应该提问多少次为最佳,值得思考.
  (四)课堂提问的等候时间
  结合课堂记录和课后录音总结的分析,从数学教师15节课中课堂提问的方式分析的结果可知,数学教师在提问时的等待时间整体上都少于2秒,相对来说比较短,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给予的等待时间较长,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教师给予的等待时间较短.
  这表明数学教师在提问时还是期望于成绩好的学生的回答,首先在回答之前他就相信成绩好的学生能回答得更好,这也反映了数学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较注重于学优生的发展而忽视学困生的发展.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精心设计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了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学会抓住重点、难点提问,从而保证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关系着整节课的课堂效率.问题设计时一定要巧妙合理.学生对于巧妙合理的问题,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有了兴趣,他们才会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来,有利于教师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去反复推敲最佳的问题.
  (二)掌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在设计问题时,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控好问题的难易程度,避免发生太难或者太简单的极端情况.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不需要进行太多的思考就可以回答出来,达不到锻炼思维的目的,还会导致学生养成不善思考的坏习惯.而过难的问题又会超出学生现有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可能打消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
  (三)提高课堂提问的启发性,发散学生的思维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让学生尽量提出多种设想,从多个角度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答案.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还可以怎样想?”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观察、思考问题,让多种信息互相交流,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
  (四)延长等候回答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
  教师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在等候学生回答的时间内,学生借助原有知识经验充分思考当前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还可以在思考过程中产生新的思维火花,从而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掌控好候答时间,尽量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要学会的不是结论,而是如何思考.
其他文献
本文指出标准答案逻辑错误,分类不当;推理不严谨;把“当且仅当”用错.纠正了错误,分类得当,解题简约.强化了数学的条件意识.有利于理性品质的形成.
【摘要】 方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五年级是方程学习的发展、应用阶段,教材将方程的解法融入具体的情境中,算用结合,以算促用.作为教师,我们要合理引导,让学生能顺利地从算术思维过渡到方程思维,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解决问题;等量关系;方程;数学思想  四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方程,也初步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單的实际问题.是算术思维迈向代数思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必然将面临更大、更新的挑战,如何打造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俨然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课题. “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减轻教学的负担,真正达到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本文重点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引入“少教多学”理念进行探究,旨在让“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高效利用.
【摘要】生活中的优化问题集函数应用于一身,解决相关问题不仅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好的现实意义.如何提高其课堂教学实效?反思整个教学实践历程,采取“导学案”形式分散重难点,注重课堂生成,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优化问题;合理安排;课堂生成;课堂效率  本着既尊重教材和课标要求,又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
一、课前思考  以大问题引领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简约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出大问题与如何围绕大问题开展探究活动,笔者就“年月日”教学为例进行研究.  对三十八位三年级学生进行了前测.了解学生知道全年有365天或366天约占52%,约25%的学生知道一年大约在360天左右.89%的学生知道每个月的天数,能正确说出大小月具体月份的只有2.6%.26.3%的学生知道平年、闰年2月的天数
【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细胞”,是建立数学理论的基础,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理论的前提.本文从反函数、相同函数的概念,以及运算性质,公式的推广方面对对数函数再认识,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地有效达到预期目的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概念;金标准;辨析  【基金项目】“2018年甘肃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02376).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函数思想贯穿整个高
【摘要】 数学解题是作为数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体现了对数学学科本质的掌握. 析题是把审题、分析、解答和回顾的思维过程按一定规律一定顺序说出来,要求析题者暴露面对题目的思维过程,即说数学思维. 本文结合案例,探讨初中数学的解题与析题.  一、解题与析题  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我们看到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数学题目,虽然题型新颖、知识覆盖面大,而且技巧性强,个别问题甚至奇妙独特,但仔细推敲,
几何复习课因为内容多、知识点零散、能力要求高、学生掌握程度不一,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就要不断探究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复习课的效果“事半功倍”.  本文以“等腰三角形”复习课的变式教学为例,构造一系列变式,对数学对象进行合理转化,更换问题中的条件、结论、图形与形式,来展示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数学问题的结构和演变过程,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理解数学对象产生发展的缘由,形成问题解决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改变着课堂教学的面貌,努力实现从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和提高核心素养为主转变.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要重视教学过程和方法.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共同活动的结果,使每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生良性转变,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是教育的责任,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目前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来看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0页的一节数学游戏课. 这节课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是陌生的、新奇的. 首先,它作为一节实践活动课不列为考试内容,容易被老师忽视. 其次,上这样一节课老师与学生要准备太多的教具与学具:三张双面不同颜色的纸条(其中两张分别在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处画上虚线)、彩笔、剪刀、双面胶,搜集有关莫比乌斯带应用的图片,准备工作太烦琐而被老师跳过;同时教材上关于本节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