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是高校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当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班级管理模式陈旧,影响和制约了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拟对班级管理模式建构的意义、存在问题、具体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经专业 班级管理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江职业学院教科研项目《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班级日常管理》(课题编号2013X0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48-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有中专升格、职业大学转型、不同类型的学校合并几种模式。由于录取分数线持续走低,学生生源质量随之下降。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与教育对象脱离,严重制约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p24)加强班级管理模式的改进成为高职院校急需攻破的难题。
一、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班级管理模式构建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率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是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班级管理切实重视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激发学生的自律意识、自觉意识、服务意识,协调能力。加上专业导师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学生协助专业老师完成一些项目。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成为品学兼优、技能过硬的新型人才,提高就业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增强辅导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新型班级管理模式加大制度化管理的比重,要求高职院校完善各种评聘和考核制度。辅导员通过校内开展培训、专题讲座学习和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专业能力和敬业程度得到强化,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使学校辅导员队伍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有利于增强校园文化内蕴,提高知名度
财经类专业班级管理倾向人本化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班级管理模式以主题活动为载体[2](p37),如“百里毅行”、“保护母亲河”、“祖国颂”红歌比赛等等,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级管理模式以提高职业素养为要求[2](p37),如“创业大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班级管理模式以社会实践为途径,如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知名企业,拓展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系列特色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有利于向外打出学校的知名度。
二、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班级概念日趋淡化
班级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承载着服务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责任。[3](p32)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擴招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自律能力较弱。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授课机制发生变化,采取走班教学,取消固定教室上课。此外由于学生管理学分化、后勤服务社会化、互联网+大众化、90 后学生个性化等新情况的挑战。[1](p24)高职院校班级失去了空间依托和时间上的保障,班级管理难度与日俱增。
(二)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淡薄
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觉得十年寒窗终换来轻松自在,积极进取心下降,开始自我放逐。学生集体观念缺失,团队协作精神缺乏,过多关注个人理想的思想和个性的张扬,将学习生活与班级集体建设割裂开来,漠视集体荣誉感。班级管理工作主要以辅导员为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发挥不够[1](p24),班级管理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三)班级管理理念滞后
首先,管理模式的“常规化”。许多高职院校过于依赖制度管理,管理方式简单粗暴,只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相应的制度,忽视对学生道德观、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教育,也忽视了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管理模式的“无为化”。财经类高职院校选聘一些高学历、年轻化的人才进行班级管理。这些年轻的班级管理者没有经历高职院校的成长背景,没有充分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照搬自身学习生活经历,采取“无为而治”、“自由放任”的方法,将班级完全交由学生自主管理,造成管理模式的“无为化”。最后,管理模式的“庸俗化”。一些班级管理者以个人的教育和成长为背景,营造功利色彩。在管理过程中设计种类繁多的量化标准,满足学生的虚荣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利益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3](p32)
三、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班级管理模式构建的具体措施
(一)发挥辅导员的主力军地位
辅导员是围绕学院人才培养总目标,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完成班级管理工作目标的主要承担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3](p32)辅导员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班级管理的层次与质量。高职院校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辅导员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首先辅导员应主动参与业务培训,进行经验交流,完善管理素质,提升管理艺术,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使班级管理朝着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分向发展。[1](p25)其次,辅导员主动开展“三进”活动。[3](p32)目前财经类高职院校学生个性鲜明,且女生数量较多,情感丰富,自我管理和自控能力较弱。辅导员主动进班级、进课堂、进公寓,尊重和信任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到到班集体的温暖,积极主动地融入班级。
(二)发挥专业导师的技术后盾力量
高职院校应为班级配备专业导师。专业导师专业知识丰富,职业实践老练,能够预见学生未来职业的性质和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目标。专业导师应主动“三导”。[2](p35-36)首先,专业辅导。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紧跟学生班级课程进度,利用班会、座谈会帮助新生树立职业理想,转变被动的学习态度,主动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同时开设专业讲座,进行课程学法指导和专业导航。其次,技能指导。专业导师除上课进行理论教学外,还应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技能比赛,训练学生职业技能。同时带领学生参观相关企业工厂,增加见识,丰富社会阅历。最后,就业创业引导。专业导师利用自身经验与对行业的科学了解,介绍行业最新发展情况,引导学生摆正就业态度,了解职业规范形成职业操守,同时利用自身的人脉对一些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
(三)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个好的班级,应该有一个充满凝聚力的班委会。高等教育面向的对象是广大学生,在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施班级目标管理,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管理中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凸显班团组织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主体地位。[1](p25)此外,可以从二年级学生中挑选能力强、有责任心、有创新力的学长学姐组成班导生。一方面由于班导生与新生年龄相近,兴趣爱好差距不大,新生易于放松警惕,接受学长学姐的教育。另一方面班导生借助自身优良的综合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2](p36)
四、结语
班级管理无定法,贵在得法。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班级的班级管理应“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辅导员、专业导师、学生干部的协调作用,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红.高职院校“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24-25.
[2]张永民.高职院校“三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0(10):35-37.
[3]袁飞,张夏晨.以“大学之道”探索财经类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学园(教育科研),2013(3):31-32.
作者简介:
张宇(1975.8— ),女,吉林松原人,本科,一级教师,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经专业 班级管理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江职业学院教科研项目《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班级日常管理》(课题编号2013X0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48-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有中专升格、职业大学转型、不同类型的学校合并几种模式。由于录取分数线持续走低,学生生源质量随之下降。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与教育对象脱离,严重制约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p24)加强班级管理模式的改进成为高职院校急需攻破的难题。
一、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班级管理模式构建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率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是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班级管理切实重视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激发学生的自律意识、自觉意识、服务意识,协调能力。加上专业导师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学生协助专业老师完成一些项目。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成为品学兼优、技能过硬的新型人才,提高就业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增强辅导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新型班级管理模式加大制度化管理的比重,要求高职院校完善各种评聘和考核制度。辅导员通过校内开展培训、专题讲座学习和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专业能力和敬业程度得到强化,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使学校辅导员队伍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有利于增强校园文化内蕴,提高知名度
财经类专业班级管理倾向人本化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班级管理模式以主题活动为载体[2](p37),如“百里毅行”、“保护母亲河”、“祖国颂”红歌比赛等等,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级管理模式以提高职业素养为要求[2](p37),如“创业大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班级管理模式以社会实践为途径,如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知名企业,拓展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系列特色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有利于向外打出学校的知名度。
二、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班级概念日趋淡化
班级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承载着服务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责任。[3](p32)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擴招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自律能力较弱。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授课机制发生变化,采取走班教学,取消固定教室上课。此外由于学生管理学分化、后勤服务社会化、互联网+大众化、90 后学生个性化等新情况的挑战。[1](p24)高职院校班级失去了空间依托和时间上的保障,班级管理难度与日俱增。
(二)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淡薄
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觉得十年寒窗终换来轻松自在,积极进取心下降,开始自我放逐。学生集体观念缺失,团队协作精神缺乏,过多关注个人理想的思想和个性的张扬,将学习生活与班级集体建设割裂开来,漠视集体荣誉感。班级管理工作主要以辅导员为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发挥不够[1](p24),班级管理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三)班级管理理念滞后
首先,管理模式的“常规化”。许多高职院校过于依赖制度管理,管理方式简单粗暴,只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相应的制度,忽视对学生道德观、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教育,也忽视了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管理模式的“无为化”。财经类高职院校选聘一些高学历、年轻化的人才进行班级管理。这些年轻的班级管理者没有经历高职院校的成长背景,没有充分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照搬自身学习生活经历,采取“无为而治”、“自由放任”的方法,将班级完全交由学生自主管理,造成管理模式的“无为化”。最后,管理模式的“庸俗化”。一些班级管理者以个人的教育和成长为背景,营造功利色彩。在管理过程中设计种类繁多的量化标准,满足学生的虚荣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利益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3](p32)
三、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班级管理模式构建的具体措施
(一)发挥辅导员的主力军地位
辅导员是围绕学院人才培养总目标,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完成班级管理工作目标的主要承担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3](p32)辅导员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班级管理的层次与质量。高职院校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辅导员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首先辅导员应主动参与业务培训,进行经验交流,完善管理素质,提升管理艺术,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使班级管理朝着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分向发展。[1](p25)其次,辅导员主动开展“三进”活动。[3](p32)目前财经类高职院校学生个性鲜明,且女生数量较多,情感丰富,自我管理和自控能力较弱。辅导员主动进班级、进课堂、进公寓,尊重和信任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到到班集体的温暖,积极主动地融入班级。
(二)发挥专业导师的技术后盾力量
高职院校应为班级配备专业导师。专业导师专业知识丰富,职业实践老练,能够预见学生未来职业的性质和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目标。专业导师应主动“三导”。[2](p35-36)首先,专业辅导。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紧跟学生班级课程进度,利用班会、座谈会帮助新生树立职业理想,转变被动的学习态度,主动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同时开设专业讲座,进行课程学法指导和专业导航。其次,技能指导。专业导师除上课进行理论教学外,还应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技能比赛,训练学生职业技能。同时带领学生参观相关企业工厂,增加见识,丰富社会阅历。最后,就业创业引导。专业导师利用自身经验与对行业的科学了解,介绍行业最新发展情况,引导学生摆正就业态度,了解职业规范形成职业操守,同时利用自身的人脉对一些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
(三)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个好的班级,应该有一个充满凝聚力的班委会。高等教育面向的对象是广大学生,在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施班级目标管理,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管理中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凸显班团组织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主体地位。[1](p25)此外,可以从二年级学生中挑选能力强、有责任心、有创新力的学长学姐组成班导生。一方面由于班导生与新生年龄相近,兴趣爱好差距不大,新生易于放松警惕,接受学长学姐的教育。另一方面班导生借助自身优良的综合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2](p36)
四、结语
班级管理无定法,贵在得法。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班级的班级管理应“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辅导员、专业导师、学生干部的协调作用,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红.高职院校“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24-25.
[2]张永民.高职院校“三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0(10):35-37.
[3]袁飞,张夏晨.以“大学之道”探索财经类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学园(教育科研),2013(3):31-32.
作者简介:
张宇(1975.8— ),女,吉林松原人,本科,一级教师,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