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掌握煤矿工人上岗前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煤尘作业职业禁忌证,保护煤矿和工人的合法权益。 方法 对2006~2013年在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1968名煤矿工人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共计检查出职业禁忌证226例(占体检人数的11.48%),均为男性。其中X线胸片异常217例(占体检人数的11.03%),活动性肺结核7例(占体检人数的0.36%),慢性支气管疾患及右胸廊畸形各1例。 结论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是发现从事接触煤尘作业的劳动者有无职业禁忌证的重要手段,必须加强煤尘作业工人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保护煤矿和工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煤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禁忌证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215-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有无职业禁忌证,建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2006~2013年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合该市工伤保险处,对1968名煤矿工人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2013年到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煤矿工人共计1968人,年龄最大58岁,最小23岁,其中拟从事井下掘进和采煤的1956名均为男性,从事地面工作的12名均为女性。
1.2 根据《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附件1《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1]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2]规定的项目进行。上岗前检查内容包括:症状询问、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后前位X射线高仟伏胸片、肺功能。检查所使用仪器均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参与体检人员和尘肺阅片人员均参加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尘肺阅片由中心尘肺病诊断小组按照《尘肺病诊断标准》[3]作出诊断结论。
2 结果
2.1 目标疾病检查结果 详见表1。
2.2 非目标疾病检查结 果 共检出一般检查项目异常者486人,占体检总人数的25.00%。其中血压偏高者79人,检出率为4.04%,血常规异常者73人,检出率为3.71%(白细胞总数增多28人、降低39人、血红蛋白降低6人),尿常规异常181人,检出率为9.20%,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77人,检出率为3.92%,心电图异常117人,检出率为5.95%。
3 讨论
3.1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为具有强制性,应在开始从事有害作业前完成。其目的是掌握劳动者上岗前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以确定受检者是否可以从事该项作业,合理安排工种(岗位),减少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损害,防止职业病发生。同时可避免招收已患职业病的人员进入用人单位,减少劳资纠纷,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2 煤矿工人的上岗前体检职业禁忌证检出率较高,与相关报道基本一致[4~5]。主要原因是:①2004年该市煤炭企业改制,原来诊断为尘肺0+的工人下岗,另有大批小煤矿关闭停产,大批工人失业。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小煤矿未给工人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未建立作业工人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因此这些工人出厂时未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职业病。因生活所需,这些工人纷纷到还在生产的煤矿应聘。近年来,由于职业病防治宣传、监督执法及参加工伤保险力度加大,规定所有煤矿新招工人都必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出职业禁忌证的人数也随检查人数增加而大幅增多。②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的特殊性,煤矿往往只招收熟练工人,所以招收的绝大多数工人均有粉尘接触史。小煤矿工人流动性大,管理不到位,常常是哪个煤矿效益好就到哪个煤矿去。③为了避免劳务纠纷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小煤矿检出X线胸片异常病例后,均未再作进一步进行诊断,而是将其予以拒绝招(聘)用或辞退、解聘,导致大批可能患有尘肺病的工人流入到社会中去。④煤矿工人技能单一,只能从事井下掘进和采煤工作,加之家庭经济负担重,为了养家糊口,一些可能已患有尘肺病的工人在一个煤矿被检出X线胸片异常后,又抱着侥幸的心理,隐瞒病史及职业史跨矿及跨地区到另一个煤矿去应聘。
3.3 在加大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力度的同时,也要关心被查出有职业禁忌证工人,这些工人大多数生活较困难。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其身体状况,开展技能培训,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对X线胸片异常疑似尘肺者,结合职业史和粉尘作业接触史进行尘肺病诊断,对确诊的尘肺病人及时进行治疗,减免其诊疗费用,对生活困难者实行救助。
参考文献:
[1]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003〕第23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 陈立文. 某矿业集团2010-2012新招工人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3(上):1466.
[5] 涂江重.某锰矿职工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1):113.
关键词:煤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禁忌证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215-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有无职业禁忌证,建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2006~2013年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合该市工伤保险处,对1968名煤矿工人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2013年到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煤矿工人共计1968人,年龄最大58岁,最小23岁,其中拟从事井下掘进和采煤的1956名均为男性,从事地面工作的12名均为女性。
1.2 根据《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附件1《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1]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2]规定的项目进行。上岗前检查内容包括:症状询问、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后前位X射线高仟伏胸片、肺功能。检查所使用仪器均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参与体检人员和尘肺阅片人员均参加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尘肺阅片由中心尘肺病诊断小组按照《尘肺病诊断标准》[3]作出诊断结论。
2 结果
2.1 目标疾病检查结果 详见表1。
2.2 非目标疾病检查结 果 共检出一般检查项目异常者486人,占体检总人数的25.00%。其中血压偏高者79人,检出率为4.04%,血常规异常者73人,检出率为3.71%(白细胞总数增多28人、降低39人、血红蛋白降低6人),尿常规异常181人,检出率为9.20%,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77人,检出率为3.92%,心电图异常117人,检出率为5.95%。
3 讨论
3.1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为具有强制性,应在开始从事有害作业前完成。其目的是掌握劳动者上岗前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以确定受检者是否可以从事该项作业,合理安排工种(岗位),减少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损害,防止职业病发生。同时可避免招收已患职业病的人员进入用人单位,减少劳资纠纷,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2 煤矿工人的上岗前体检职业禁忌证检出率较高,与相关报道基本一致[4~5]。主要原因是:①2004年该市煤炭企业改制,原来诊断为尘肺0+的工人下岗,另有大批小煤矿关闭停产,大批工人失业。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小煤矿未给工人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未建立作业工人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因此这些工人出厂时未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职业病。因生活所需,这些工人纷纷到还在生产的煤矿应聘。近年来,由于职业病防治宣传、监督执法及参加工伤保险力度加大,规定所有煤矿新招工人都必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出职业禁忌证的人数也随检查人数增加而大幅增多。②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的特殊性,煤矿往往只招收熟练工人,所以招收的绝大多数工人均有粉尘接触史。小煤矿工人流动性大,管理不到位,常常是哪个煤矿效益好就到哪个煤矿去。③为了避免劳务纠纷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小煤矿检出X线胸片异常病例后,均未再作进一步进行诊断,而是将其予以拒绝招(聘)用或辞退、解聘,导致大批可能患有尘肺病的工人流入到社会中去。④煤矿工人技能单一,只能从事井下掘进和采煤工作,加之家庭经济负担重,为了养家糊口,一些可能已患有尘肺病的工人在一个煤矿被检出X线胸片异常后,又抱着侥幸的心理,隐瞒病史及职业史跨矿及跨地区到另一个煤矿去应聘。
3.3 在加大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力度的同时,也要关心被查出有职业禁忌证工人,这些工人大多数生活较困难。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其身体状况,开展技能培训,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对X线胸片异常疑似尘肺者,结合职业史和粉尘作业接触史进行尘肺病诊断,对确诊的尘肺病人及时进行治疗,减免其诊疗费用,对生活困难者实行救助。
参考文献:
[1]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003〕第23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 陈立文. 某矿业集团2010-2012新招工人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3(上):1466.
[5] 涂江重.某锰矿职工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