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尊重幼儿,是幼儿教育的前提,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儿,教育才可能按规律水到渠成。尊重幼儿就要信任孩子会按照人类的规律发展自己;尊重幼儿就要真诚地与幼儿交流;尊重幼儿就要真诚地与幼儿交流;尊重幼儿就要认可孩子需求,并努力帮助他们;尊重幼儿就要正式孩子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尊重幼儿 心灵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有一天,妮妮跟我说:“妈妈,我想在耳朵上扎一个洞。”
“为什么”我问。
“有洞才能带漂亮的耳环啊!”妮妮说。
“你这么小的孩子,戴什么耳环呀?”我不同意。
“我们班的孩子都有戴耳环。”妮妮力争。
“那他们有耳洞吗?”
“有呀!xx有,xx有,xx有……”妮妮开始掰着指头数起来了。
“不行,那都是美国人,你看妈妈都没有耳洞。”我否决了妮妮的请求。
这时创办《婴儿画报》的苏杭在《和女儿一起留洋》中记下的一个片段。幼儿需要与有“权威”的成人一起成长学习,我们要以关怀、支持的态度来运用对幼儿的“权力”,向幼儿充分说明为何设置某些限制,并且尊重幼儿的意见、感觉及想法。其实,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同样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尊重孩子才能为孩子建构起良好的自尊的人格特质。尊重孩子包括:
一、 尊重幼儿,信任孩子会按照人类的规律发展自己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按照人类的发展规律来发展,孩子像多数人类一样需要
独立、需要成功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给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自己的机会,这就是对孩子的信任。在幼儿期教育中,表现较普遍的就是父母和老师缺乏等待幼儿自然成长的耐心,过早地让孩子投入到所谓的"学习"中,背离了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加重了幼儿的认知负担和心理负担。另外,过早进入学习阶段,免不了遭遇种种困境与失败,父母和老师在急于求成心理的驱使下,往往只能接受孩子的成功,不能接受孩子的失败,其实孩子需要的是他自己自然成长发展的时间表,成人应让他们按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地走完每一个发展阶段,这是尊重幼儿的基础和保障。
二、 尊重幼兒,就要真诚地与幼儿交流
无论孩子向你表达什么内容,无论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你都需要带着
认真平和的态度,耐心的倾听,并真诚地提出能帮助孩子发现、探索的话题。如:孩子被老师批评了,不管孩子为什么犯错,我们首先要考虑他的感受,他一定会很生气,很难过。因此,他不会接受你的任何意见或安慰,也无法接受建设性的批评。这时,孩子只是希望父母能够了解他们此刻的心情。你可以这样和孩子对话:“我知道你很生气,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丢面子,你当时一定很伤心,我能理解你。”你也可以适当摸摸他的头。听了这样的话,孩子一定会渐渐平息情绪。所以,家长要先说出来表示理解孩子的话,然后在提出建议或是意见,这样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三、 尊重幼儿,认可孩子需求,并努力帮助他们
我们需要按照孩子发展的目标来分析和确定孩子的需要,站在理解孩子心理
状态的立场上来看待孩子要求。如: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在与同伴、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真切地体验着各个角色的情感和态度,表现出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高兴的、满意的事告诉同伴。为此,为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满足他们交流和表达的愿望,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在每次活动结束时都进行总结,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大家,共享快乐。如:建构区中,佳怡说:我们四个好伙伴一起建起了“城堡”,里面有卧室、厨房、车库、小花园漂亮极了。其他幼儿听了同伴的介绍,也激发了去尝试、去探索的欲望。
四、 尊重幼儿,就要正式孩子之间的差异
由于受遗传因素和不同环境的影响,孩子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性,教育者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的这些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平等的环境,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如:在一次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小院里进行“椅子探险”的活动。孩子沿途要各种用椅子放置的障碍,有迈过椅子、绕过椅子、从椅子上跳下等活动,最后到达目的地。游戏开始后,我发现欣欣走到椅子上却不敢往下跳了,看到欣欣在椅子前一直犹豫不决的样子,就跑过去问:“欣欣,是不是有些害怕,不敢跳么?”她用很轻很细的声音说:“太高了,我不敢。”我摸摸她已经有些尴尬的小脸,笑了笑说:“没关系,欣欣。老师来扶着你走。”可她还是不敢跨出这最难的第一步。面对孩子的执著,我没有责怪她,而是耐心地鼓励她,“欣欣,那我们今天从椅子上走下来,好吗?”欣欣看了看我,之后点点头,终于跨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从欣欣在活动中的表现来看,孩子是因胆小怕高才不敢跳,而作为老师不能勉强孩子,要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行为、神态,揣摩孩子的心理。像欣欣这样特别胆小的孩子,在活动中可降低活动的难度,以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
五、 尊重幼儿,就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
研究表明,受成人支配太多,指责太多的孩子自我激励能力很弱,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好奇心受到打击,他们很难发现自我价值。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一个没有想象力的人是不可能具备创新能力的。如:在上《可爱的长颈鹿》这一课时,展出幼儿的作业后,我先让幼儿讲述自己对所画作品的感受,可让幼儿说说:(1)、画面上画了些什么?(2)、都有什么样子的长颈鹿?(3)、最喜欢哪个长颈鹿?接着,采用幼儿互评的方式,让幼儿说说:如果你来画,你还会怎么画?当他们在评述时大胆想象,提出怪诞可笑的想法时,我都予以鼓励和肯定。因而,每次讲评后,孩子们的情绪都很好。尊重幼儿,就应把自由和独立还给孩子,让孩子自主选择、自由探索。
因为尊重,我们发现;因为发现,我们鼓励。用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去倾听和发现,带着由衷的微笑,融入他们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心扉,捕捉孩子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鼓励孩子探索,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与他们同心协力,携手攀登跋涉,开掘知识的汩汩清泉,获得创新的乐趣。
参考文献:
[ 1 ]蔡真妮《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M ] 漓江出版社,2010.7
[ 2 ]高美霞《爬上豆蔓看自己》[ M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 3 ]李跃儿《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M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
[ 4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 M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尊重幼儿 心灵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有一天,妮妮跟我说:“妈妈,我想在耳朵上扎一个洞。”
“为什么”我问。
“有洞才能带漂亮的耳环啊!”妮妮说。
“你这么小的孩子,戴什么耳环呀?”我不同意。
“我们班的孩子都有戴耳环。”妮妮力争。
“那他们有耳洞吗?”
“有呀!xx有,xx有,xx有……”妮妮开始掰着指头数起来了。
“不行,那都是美国人,你看妈妈都没有耳洞。”我否决了妮妮的请求。
这时创办《婴儿画报》的苏杭在《和女儿一起留洋》中记下的一个片段。幼儿需要与有“权威”的成人一起成长学习,我们要以关怀、支持的态度来运用对幼儿的“权力”,向幼儿充分说明为何设置某些限制,并且尊重幼儿的意见、感觉及想法。其实,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同样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尊重孩子才能为孩子建构起良好的自尊的人格特质。尊重孩子包括:
一、 尊重幼儿,信任孩子会按照人类的规律发展自己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按照人类的发展规律来发展,孩子像多数人类一样需要
独立、需要成功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给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自己的机会,这就是对孩子的信任。在幼儿期教育中,表现较普遍的就是父母和老师缺乏等待幼儿自然成长的耐心,过早地让孩子投入到所谓的"学习"中,背离了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加重了幼儿的认知负担和心理负担。另外,过早进入学习阶段,免不了遭遇种种困境与失败,父母和老师在急于求成心理的驱使下,往往只能接受孩子的成功,不能接受孩子的失败,其实孩子需要的是他自己自然成长发展的时间表,成人应让他们按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地走完每一个发展阶段,这是尊重幼儿的基础和保障。
二、 尊重幼兒,就要真诚地与幼儿交流
无论孩子向你表达什么内容,无论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你都需要带着
认真平和的态度,耐心的倾听,并真诚地提出能帮助孩子发现、探索的话题。如:孩子被老师批评了,不管孩子为什么犯错,我们首先要考虑他的感受,他一定会很生气,很难过。因此,他不会接受你的任何意见或安慰,也无法接受建设性的批评。这时,孩子只是希望父母能够了解他们此刻的心情。你可以这样和孩子对话:“我知道你很生气,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丢面子,你当时一定很伤心,我能理解你。”你也可以适当摸摸他的头。听了这样的话,孩子一定会渐渐平息情绪。所以,家长要先说出来表示理解孩子的话,然后在提出建议或是意见,这样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三、 尊重幼儿,认可孩子需求,并努力帮助他们
我们需要按照孩子发展的目标来分析和确定孩子的需要,站在理解孩子心理
状态的立场上来看待孩子要求。如: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在与同伴、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真切地体验着各个角色的情感和态度,表现出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高兴的、满意的事告诉同伴。为此,为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满足他们交流和表达的愿望,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在每次活动结束时都进行总结,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大家,共享快乐。如:建构区中,佳怡说:我们四个好伙伴一起建起了“城堡”,里面有卧室、厨房、车库、小花园漂亮极了。其他幼儿听了同伴的介绍,也激发了去尝试、去探索的欲望。
四、 尊重幼儿,就要正式孩子之间的差异
由于受遗传因素和不同环境的影响,孩子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性,教育者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的这些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平等的环境,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如:在一次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小院里进行“椅子探险”的活动。孩子沿途要各种用椅子放置的障碍,有迈过椅子、绕过椅子、从椅子上跳下等活动,最后到达目的地。游戏开始后,我发现欣欣走到椅子上却不敢往下跳了,看到欣欣在椅子前一直犹豫不决的样子,就跑过去问:“欣欣,是不是有些害怕,不敢跳么?”她用很轻很细的声音说:“太高了,我不敢。”我摸摸她已经有些尴尬的小脸,笑了笑说:“没关系,欣欣。老师来扶着你走。”可她还是不敢跨出这最难的第一步。面对孩子的执著,我没有责怪她,而是耐心地鼓励她,“欣欣,那我们今天从椅子上走下来,好吗?”欣欣看了看我,之后点点头,终于跨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从欣欣在活动中的表现来看,孩子是因胆小怕高才不敢跳,而作为老师不能勉强孩子,要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行为、神态,揣摩孩子的心理。像欣欣这样特别胆小的孩子,在活动中可降低活动的难度,以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
五、 尊重幼儿,就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
研究表明,受成人支配太多,指责太多的孩子自我激励能力很弱,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好奇心受到打击,他们很难发现自我价值。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一个没有想象力的人是不可能具备创新能力的。如:在上《可爱的长颈鹿》这一课时,展出幼儿的作业后,我先让幼儿讲述自己对所画作品的感受,可让幼儿说说:(1)、画面上画了些什么?(2)、都有什么样子的长颈鹿?(3)、最喜欢哪个长颈鹿?接着,采用幼儿互评的方式,让幼儿说说:如果你来画,你还会怎么画?当他们在评述时大胆想象,提出怪诞可笑的想法时,我都予以鼓励和肯定。因而,每次讲评后,孩子们的情绪都很好。尊重幼儿,就应把自由和独立还给孩子,让孩子自主选择、自由探索。
因为尊重,我们发现;因为发现,我们鼓励。用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去倾听和发现,带着由衷的微笑,融入他们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心扉,捕捉孩子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鼓励孩子探索,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与他们同心协力,携手攀登跋涉,开掘知识的汩汩清泉,获得创新的乐趣。
参考文献:
[ 1 ]蔡真妮《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M ] 漓江出版社,2010.7
[ 2 ]高美霞《爬上豆蔓看自己》[ M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 3 ]李跃儿《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M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
[ 4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 M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