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学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D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043-00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领域的许多研究成果段取得的。从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时代赋予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是现代化事业向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
  化学新课程倡导科学探究,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实验可以亲身经历和体验化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化学的情感,理解化学的本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化学实验能力,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正确选择仪器
  中学化学教材里,常见化学反应的条件有:常温、催化剂、加热、高温、加压、光和电等。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性质来制取新物质时,所需要的仪器也就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在初中化学讲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着重向学生阐明两点:①凡是对固体物质进行加热制取气体时,均可采取这套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②集气的方法和操作,应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常温能否与水或空气中任一成分反应等因素而定。因为我们在讲氧气时进行了上述分析,所以在遇到氨气、甲烷等气态物质的制法时,就可以启发学生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分析,选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装置,来完成制取上述物质的实验。
  二、做好演示实验
  准确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演示实验,不仅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中起着示范作用,而且也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从而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深化。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一般可分两类:一是实验难度较大的(如实验装置比较复杂或实验中使用剧毒药品和学生操作有危险的实验),这是少数。这类实验必须由教师演示,力求操作规范化。二是实验技能难度较小,这是多数的实验。对于这类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边讲边实验的形式,实验条件较差的学校,某些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在教师指导下去完成实验操作过程。
  三、培养操作能力
  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不仅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效果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所必需的。
  如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实验分析,可归纳总结出下述操作内容:①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固定:②装置气密性的检查;③药品的取用;④加热方法;⑤气体的净化和干燥;⑥气体的收集和放置:⑦装置的拆卸。对这些操作,都应讲清它们的知识、理论根据。例如在实验室里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混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由于盐酸有挥发眭,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欲除去,有同学认为只用碱石灰就行了,既可除去氯化氢,又可吸收水蒸气,十分省事,但忽略了二氧化碳也会被吸收,正确方法是:先通过碱溶液或硝酸银溶液除去氯化氢,再用浓硫酸干燥
  我们在分析某些实验操作时,为了让学生学得会,记得牢,总是把操作要点总结成几个字或几句话(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操作: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让学生便于记忆。
  四、阐明实验规律
  根据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就实验内容来讲,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一般说来,每一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总有规律可循。因此我们在讲每一类实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时,首先向学生分析这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然后再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如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我们引导学生总结出制取较纯净的晶体物质的实验原理和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以及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规律。在实验原理和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着重掌握:①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的溶解性;②混合物中各类物质的性质和它们之间能否相互发生反应(若能反应,需要弄清反应条件)。在实验技能方面让学生掌握:①所用各种玻璃器皿的性能和使用方法;②有关物质的溶解、过滤、结晶、再结晶的操作方法。
  五、填写实验报告
  填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但是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不能较好地填写实验报告,究其原因是有些学生不知道在实验中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记录什么。有些学生对实验报告写什么和怎样写还不了解。因此,他们常常把实验报告写得杂乱无章,空洞无物。为此,我们从第一节化学课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其具体做法是:
  1.在演示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我们对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所讲到的现象进行归纳、综合,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发光、放热、产生烟或雾、放出气体、声音、溶解、沉淀、液化、燃烧等等。在每次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中,总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中有无新物质的生成和上述现象内容来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好,认真分析,去伪存真,填写于实验报告中。
  2.采取适当措施,培养学生填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填写好实验报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认真观察、分析,并记录于表的空格中,经过几次填写,学生就能比较正确、熟练地对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做出解释和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填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以上是我多年来化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通过做好以上几点,学生的实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化学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在教学中,我所任班级化学成绩不断提高,不能不说实验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所推荐的论文是一篇较有代表性的、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科研报道。研究背景文献清楚;研究命题创新性强,具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试验设计简单合理;实验过程控制严谨;指
课堂效率的高低对于出色地完成中学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师们也在不断探讨影响高效课堂的因素,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和途径。只要我们
摘要: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在化学学习上的作用举足轻重。本文针对高考化学实验学生答题能力弱的问题,从日常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条能切实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方法。关键词:动脑思考; 动手实践;创新意识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38-00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历来受到化学教师的关注,他们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理论
摘要:江苏省“五严”规定的提出,让学校和教师更充分地认识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通过《函数的奇偶性》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实例,反思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如何备课、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词: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 函数的奇偶性;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41-001随着江苏省教育厅《(关于
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在奥运史上不同寻常,其引发的议论之多,给人们造成的印象之繁复,甚至冲突都是前所未有的,体现了网络时代的特点。中国体育健儿在这届奥运会上表现依然出
摘要:新课程在河南实施以来,“有效课堂”这一核心概念,许多学校都在探究。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如何提高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的课堂教学呢?我校是地处河南内乡一所农村普通高中。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尝试并显出初步成效。我校提出了“五度教学”,即:占领课堂高度;降低教学难度;增设问题梯度;拓宽知识广度;开启思维深度。关键词: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课堂教学及建构中图分类号:G633.6
观察高原低压缺氧环境对游泳运动员的感知觉、记忆和注意等作业绩效的影响,旨在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因素对人的认知信息加工和精神性操作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高原训练的第2
摘要:本文比较详细而具体地阐述了自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作者在自身教育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的一些尝试,力求课堂提问能够一石激起千重浪,在《新课标》的理论指导下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寻找到最有利于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问。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提问;优化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42-001一、问题的提出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证
上海大学举办的"伦敦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的走向"的论坛,主题鲜明,画龙点睛地道出了中国体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要问题。中国体育究竟应该怎么走?究竟向什么方向发展?换句话说我
本文主要阐述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重要性和一些方法的探索,目的是让学生齐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提高思考、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