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6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省要有72个县的地区生产总值超100亿元,其中31个县超过300亿元,15个平原县将率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是继今年5月成立四川省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之后,我省对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夯实底部基础的又一重要举措。不少专家评论称,此举将对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给予更明确的指导。
重要增长极
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省现有183个县级行政单位,其中47个市辖区纳入市级经济范畴,属于县域经济范畴共计136个县(市)。2012年,这136个县(市)经济总量为12932.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4.2%,已是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河山”。
县域经济始终是我省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增长极,在一定程度上,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关系到全省经济发展。近年来,我省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稳步提高。在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看来,县域经济是四川经济发展未来的新空间和新机遇。
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百万人口大县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将从20个百万人口大县中选择条件成熟的县开展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实行“省直管县”的“省—市、省—县”二级管理,相对之前的“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级,提高行政效率,并配套包括产业、财政、金融、就业、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以支持百万人口大县改革发展。此举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多重政策的激励下,在明细的发展目标指引下,在发展主体的自身努力下,我省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正在提速中。
分类发展态势
《意见》提出:平原县要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发展产业集群,推动工业集聚发展,力争建设成为中心城市重要的配套制造业功能区。
提起四川省的县域经济,双流县首屈一指。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9.07亿元,连续18年,领跑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在全国百强县中,双流也占据不可或缺的一席。
行走在双流县城,你首先会被宽阔的道路、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环境、齐全的配套设施所吸引。有了最直观的感受后,再走进社区,访问农户,采访园区,踏入学校……每一处都会带给你惊喜。
双流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双流科技园、双流生物产业园区、双流综合保税区……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产业在这里集聚,产品从这里运往全球。
双流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可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而处于平原地区的其他县,也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突破口。产业,是他们共同的选择。
成都市新都区、温江区、郫县,绵阳市涪城区,德阳市旌阳区等都在发展产业的道路上加足马力。
工业在旌阳区产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以机械制造、电线电缆、天然气化工等传统产业为基础,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为支撑,旌阳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底气十足。东瑞电站设备公司、东方一力机电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金龙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都为旌阳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优越的地理优势,平原县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有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优势。按照规划,2017年15个平原县的生产总值全部超过100亿元的目标应该不会太远。
《意见》提出:丘陵地区县要强化产业支撑,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城网改造;做强工业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
泸县被称为“川南鱼米之乡”,也是中国龙文化之乡,名声在外,曾经却发展乏力。近几年,泸县抓紧做好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和泸州医药产业园环评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全力推进园区提档升级。“加快园区道路、电力线路、管网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为园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条件。”泸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昌海表示。
城西工业园8、9号线道路、城西35KV变电站及配气站土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酱久王、泸荣酒业、华舜酒业、国之酿酒业、龙城印象包装、天津泰达酒业等项目进展顺利;泸州医药产业园科瑞德制药项目进场开工。泸县经济开发区经济形势喜人。
创新投资模式,为泸县破解资金制约提供了方法。“围绕‘1+3’主导产业,全力引进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通过政策配套、机制创新、市场运作等手段,使政府引导性投入撬动民间资金转化为民间资本,形成以政府投资牵头、民间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模式。” 泸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薛学深介绍。
11月初,遂宁市大英县回马工业园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园区里车辆来来往往,人声鼎沸;新材料厂房里,工人们在安装全自动超高分子生产线;包装厂里,机器在高速运转。
这样的火热场面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回马工业园区定位为新材料产业高地,引进国内最好的技术和生产线。引进企业时,我们都是带着完整的规划图纸,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布局等全方位的材料去招商引资。”回马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戴利介绍。
强化产业支撑,积极引进好项目,成为丘陵地区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必由之路。
《意见》提出:盆周山区县要深入实施扶贫攻坚,积极推进乌蒙山、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加大财政扶贫和行业资金投入。要引导经济实力较强地区与贫困地区联建产业园区,共同开发优势资源,发展“飞地经济”;要加强环境保护。
10月,正值瓜果丰收的季节,广元市苍溪县、元坝区等地,百里猕猴桃长廊蔚为壮观。连片发展猕猴桃产业,是广元市推进特色产业集聚连片发展的代表,强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力举措。 广元是四川盆周的贫困山区,作为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前几年,广元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但广元逐步探索出了贫困山区统筹发展之路,发展特色产业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广元市根据地形,因势利导建设农业园区,在平坝和河谷土地相对集中的地带,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实行跨乡镇、跨村组连片规划建设;在山区和坡地土地相对分散的地带,鼓励农民适度规模建基地,由点串线、由线连面,成片推进,形成“园套园”、“园联园”、“园带园”的群园发展模式,形成了41个现代特色产业园区;还打造出了独具广元特色的品牌:苍溪雪梨、剑门关豆腐、广元油橄榄……农产品质量迅速提升,让农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绵阳市安县黄土镇则依托土地流转和“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的经营模式,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建起大棚蔬菜基地和无花果基地,推动特色种植、养殖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打造深加工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老百姓持续增收。
《意见》提出:民族地区县要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坚持旅游与生态、文化相结合,加快推进精品旅游区建设,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成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县;集中推进高原藏区全面扶贫,加快建设一批“藏区新居”。为支持民族地区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我省将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省级统筹保障机制。
金秋10月,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凉山州冕宁县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在复兴镇建设村,游客对村里的建设成果赞不绝口。蔬菜、水果、农作物等连片生长在村里,游泳池、农家别墅等分散在农作物间,绿色的作物,红色的瓦,白色的墙相映衬,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绚丽多姿。
建设村将原来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水果、蔬菜等产业,村里成立合作社,让农民自愿入股,年底分红。近年来,建设村户年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
以农业带动旅游业是冕宁县发展县域经济的一角。大力宣传文化旅游品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旅游是冕宁县的另外一张牌。
“彝海结盟”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人们慕名而来,参观此地,听故事、赏彝海、品特色菜肴……
作为民族地区,木里县、普格县等都计划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不均衡的问题
2012年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除川南经济区的翠屏区以外,其余9席全部被成都经济区占据,攀西、川东北、川西北经济区则颗粒无收。“十强县”分布过于集中,不均衡的问题显现。
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说,“十强县”分布过于集中,长期以来排位变动小,充分暴露了全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通过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来解决。接下来,要做好县域经济这篇文章,重点要在百万人口大县、经济大县的发展上狠下功夫,通过实施这些重大项目和政策,来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省农发办主任郭飞认为,发展县域经济,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行动,应在深化提升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等方面,支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责编:贺贵成)
重要增长极
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省现有183个县级行政单位,其中47个市辖区纳入市级经济范畴,属于县域经济范畴共计136个县(市)。2012年,这136个县(市)经济总量为12932.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4.2%,已是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河山”。
县域经济始终是我省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增长极,在一定程度上,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关系到全省经济发展。近年来,我省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稳步提高。在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看来,县域经济是四川经济发展未来的新空间和新机遇。
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百万人口大县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将从20个百万人口大县中选择条件成熟的县开展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实行“省直管县”的“省—市、省—县”二级管理,相对之前的“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级,提高行政效率,并配套包括产业、财政、金融、就业、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以支持百万人口大县改革发展。此举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多重政策的激励下,在明细的发展目标指引下,在发展主体的自身努力下,我省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正在提速中。
分类发展态势
《意见》提出:平原县要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发展产业集群,推动工业集聚发展,力争建设成为中心城市重要的配套制造业功能区。
提起四川省的县域经济,双流县首屈一指。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9.07亿元,连续18年,领跑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在全国百强县中,双流也占据不可或缺的一席。
行走在双流县城,你首先会被宽阔的道路、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环境、齐全的配套设施所吸引。有了最直观的感受后,再走进社区,访问农户,采访园区,踏入学校……每一处都会带给你惊喜。
双流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双流科技园、双流生物产业园区、双流综合保税区……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产业在这里集聚,产品从这里运往全球。
双流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可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而处于平原地区的其他县,也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突破口。产业,是他们共同的选择。
成都市新都区、温江区、郫县,绵阳市涪城区,德阳市旌阳区等都在发展产业的道路上加足马力。
工业在旌阳区产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以机械制造、电线电缆、天然气化工等传统产业为基础,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为支撑,旌阳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底气十足。东瑞电站设备公司、东方一力机电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金龙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都为旌阳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优越的地理优势,平原县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有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优势。按照规划,2017年15个平原县的生产总值全部超过100亿元的目标应该不会太远。
《意见》提出:丘陵地区县要强化产业支撑,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城网改造;做强工业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
泸县被称为“川南鱼米之乡”,也是中国龙文化之乡,名声在外,曾经却发展乏力。近几年,泸县抓紧做好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和泸州医药产业园环评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全力推进园区提档升级。“加快园区道路、电力线路、管网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为园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条件。”泸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昌海表示。
城西工业园8、9号线道路、城西35KV变电站及配气站土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酱久王、泸荣酒业、华舜酒业、国之酿酒业、龙城印象包装、天津泰达酒业等项目进展顺利;泸州医药产业园科瑞德制药项目进场开工。泸县经济开发区经济形势喜人。
创新投资模式,为泸县破解资金制约提供了方法。“围绕‘1+3’主导产业,全力引进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通过政策配套、机制创新、市场运作等手段,使政府引导性投入撬动民间资金转化为民间资本,形成以政府投资牵头、民间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模式。” 泸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薛学深介绍。
11月初,遂宁市大英县回马工业园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园区里车辆来来往往,人声鼎沸;新材料厂房里,工人们在安装全自动超高分子生产线;包装厂里,机器在高速运转。
这样的火热场面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回马工业园区定位为新材料产业高地,引进国内最好的技术和生产线。引进企业时,我们都是带着完整的规划图纸,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布局等全方位的材料去招商引资。”回马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戴利介绍。
强化产业支撑,积极引进好项目,成为丘陵地区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必由之路。
《意见》提出:盆周山区县要深入实施扶贫攻坚,积极推进乌蒙山、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加大财政扶贫和行业资金投入。要引导经济实力较强地区与贫困地区联建产业园区,共同开发优势资源,发展“飞地经济”;要加强环境保护。
10月,正值瓜果丰收的季节,广元市苍溪县、元坝区等地,百里猕猴桃长廊蔚为壮观。连片发展猕猴桃产业,是广元市推进特色产业集聚连片发展的代表,强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力举措。 广元是四川盆周的贫困山区,作为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前几年,广元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但广元逐步探索出了贫困山区统筹发展之路,发展特色产业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广元市根据地形,因势利导建设农业园区,在平坝和河谷土地相对集中的地带,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实行跨乡镇、跨村组连片规划建设;在山区和坡地土地相对分散的地带,鼓励农民适度规模建基地,由点串线、由线连面,成片推进,形成“园套园”、“园联园”、“园带园”的群园发展模式,形成了41个现代特色产业园区;还打造出了独具广元特色的品牌:苍溪雪梨、剑门关豆腐、广元油橄榄……农产品质量迅速提升,让农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绵阳市安县黄土镇则依托土地流转和“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的经营模式,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建起大棚蔬菜基地和无花果基地,推动特色种植、养殖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打造深加工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老百姓持续增收。
《意见》提出:民族地区县要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坚持旅游与生态、文化相结合,加快推进精品旅游区建设,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成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县;集中推进高原藏区全面扶贫,加快建设一批“藏区新居”。为支持民族地区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我省将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省级统筹保障机制。
金秋10月,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凉山州冕宁县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在复兴镇建设村,游客对村里的建设成果赞不绝口。蔬菜、水果、农作物等连片生长在村里,游泳池、农家别墅等分散在农作物间,绿色的作物,红色的瓦,白色的墙相映衬,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绚丽多姿。
建设村将原来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水果、蔬菜等产业,村里成立合作社,让农民自愿入股,年底分红。近年来,建设村户年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
以农业带动旅游业是冕宁县发展县域经济的一角。大力宣传文化旅游品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旅游是冕宁县的另外一张牌。
“彝海结盟”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人们慕名而来,参观此地,听故事、赏彝海、品特色菜肴……
作为民族地区,木里县、普格县等都计划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不均衡的问题
2012年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除川南经济区的翠屏区以外,其余9席全部被成都经济区占据,攀西、川东北、川西北经济区则颗粒无收。“十强县”分布过于集中,不均衡的问题显现。
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说,“十强县”分布过于集中,长期以来排位变动小,充分暴露了全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通过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来解决。接下来,要做好县域经济这篇文章,重点要在百万人口大县、经济大县的发展上狠下功夫,通过实施这些重大项目和政策,来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省农发办主任郭飞认为,发展县域经济,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行动,应在深化提升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等方面,支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责编:贺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