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的四月,我参加了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组织的“广州市中小学优秀校长培养工程”培训班,到江苏省的南通中学、海门东洲中学、海门海南中学、启东中学,浙江省的杭州文澜中学、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十五中以及一些相对应的小学参观学习、当“影子校长”。很荣幸,今年的“广州市第3期卓越中学校长培训班”又给了我再次到这片中国教育高地俯察仰望的机会,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介绍以及前后两次的比对感受,抛砖引玉,与诸位进行探讨。
再踏江浙忆过往
又到江浙,当年我考察学校的一些难忘片段又涌入脑海。南通中学校长姚天勇的“难忘教育”,秉承“诚恒”校训和“追求人品与学问同步卓越”的教育理念,以人格教育为基础构建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的“难忘教育”品牌,学校被誉为“中华名校”。海门中学校长石鑫介绍的学校精神——敦品力学,大气卓越;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既有崇高人格又有杰出才力,既有传统精神又有现代意识,既有报国之志又有创新本领的人才。海门东洲中学校长滕玉英总结的三句话: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最大的错误,拿别人的批评改进自己是最大的进步,拿别人的表扬塑造自己是最大的底气。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的学生观:尽量地让学生在运动场上跑跑跳跳,尽量地让学生有一双美丽的眼睛。时任学军中学校长马里松构建教师的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荣誉而工作,理智地想,有效地教,坚忍不拔,坚定不移,爱心+责任+智慧=成功。我对文澜中学会议室正面镶嵌着那一幅对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处读书”印象深刻,任继长校长的观点——校长是出思路用干部抓质量搞服务的!更令我难忘。
新考察有新印象
而这一次考察,新校长给了我新印象。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的两则教育感言:为防止人在生理上的不可逆变化,需要医生的及时抢救,而要防止学生精神心理上的不可逆变化,需要教育者及时的心灵唤醒;教育者应专注精神,育人教书,注重学生的精神奠基。名校办民校的建兰中学校长饶美红认为教育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基,教育是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学校是培养能幸福生活的人的场所,自由的时代才有大师,自由的天地才有天赋的激发。长得虽小巧但小宇宙有着巨大能量的她,能把许多的名人“一网打尽”,让他们在学校的“建兰大讲堂”为师生们上课,给师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本次考察的最后一站是浙江省新昌澄潭中学。澄潭镇仅有2万多人口,学校距离县城有差不多20公里,但这所学校占地230多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气派、规范完善。李辛甫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校长,他有着坚定的教育信条和思想。当年建这所大气漂亮的新校区时,上级政府只给学校100万元的启动资金,其余的所有建设资金要校长和学校自己想办法。我不得不佩服李校长的智慧和魄力,佩服也眼馋当地热心教育的淳朴民风,也发自内心地叹服他们培养出了许多名家大师。
两次考察三点思考
不同时间的两次江浙地区考察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感受和思考。
1. 教育发展必须有适宜的土壤。在承认江浙经济发展领先全国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其教育也是全国高地!对教育的重视在这里已是一种共识和自觉行为,投桃报李,江浙一带也是出“大师”和“大家”的地方。这里的教师多是学者型,是理论家,从校长到普通教师都能侃侃而谈、出口成章。教育家不但会做还要能说,这是教育能得以发展的土壤。重视环境育人功能,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利用名校办民校。
2.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校长仍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桎梏。无论多么名牌的学校,无论多么有名气的校长,在介绍办学成绩和经验做法时都不可避免地、不由自主地会拿高考中考数据说事,否则就感觉说服力不够、底气不足。走进他们的校园和课堂,素质教育的确是轰轰烈烈了,但应试教育还是实实在在的。
3.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甚至有点过度的关注,教育的功能被无限放大,但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正常事故却不能得到大众的宽容理解,这让校长、教师在办学教学过程中草木皆兵。学校和校长的办学自主空间越来越少,各种限制干预越来越多。教育承载太多的无法承受之重,还教育一片沃土,是教育人共同的期待。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从化市神岗中学)
再踏江浙忆过往
又到江浙,当年我考察学校的一些难忘片段又涌入脑海。南通中学校长姚天勇的“难忘教育”,秉承“诚恒”校训和“追求人品与学问同步卓越”的教育理念,以人格教育为基础构建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的“难忘教育”品牌,学校被誉为“中华名校”。海门中学校长石鑫介绍的学校精神——敦品力学,大气卓越;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既有崇高人格又有杰出才力,既有传统精神又有现代意识,既有报国之志又有创新本领的人才。海门东洲中学校长滕玉英总结的三句话: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最大的错误,拿别人的批评改进自己是最大的进步,拿别人的表扬塑造自己是最大的底气。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的学生观:尽量地让学生在运动场上跑跑跳跳,尽量地让学生有一双美丽的眼睛。时任学军中学校长马里松构建教师的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荣誉而工作,理智地想,有效地教,坚忍不拔,坚定不移,爱心+责任+智慧=成功。我对文澜中学会议室正面镶嵌着那一幅对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处读书”印象深刻,任继长校长的观点——校长是出思路用干部抓质量搞服务的!更令我难忘。
新考察有新印象
而这一次考察,新校长给了我新印象。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的两则教育感言:为防止人在生理上的不可逆变化,需要医生的及时抢救,而要防止学生精神心理上的不可逆变化,需要教育者及时的心灵唤醒;教育者应专注精神,育人教书,注重学生的精神奠基。名校办民校的建兰中学校长饶美红认为教育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基,教育是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学校是培养能幸福生活的人的场所,自由的时代才有大师,自由的天地才有天赋的激发。长得虽小巧但小宇宙有着巨大能量的她,能把许多的名人“一网打尽”,让他们在学校的“建兰大讲堂”为师生们上课,给师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本次考察的最后一站是浙江省新昌澄潭中学。澄潭镇仅有2万多人口,学校距离县城有差不多20公里,但这所学校占地230多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气派、规范完善。李辛甫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校长,他有着坚定的教育信条和思想。当年建这所大气漂亮的新校区时,上级政府只给学校100万元的启动资金,其余的所有建设资金要校长和学校自己想办法。我不得不佩服李校长的智慧和魄力,佩服也眼馋当地热心教育的淳朴民风,也发自内心地叹服他们培养出了许多名家大师。
两次考察三点思考
不同时间的两次江浙地区考察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感受和思考。
1. 教育发展必须有适宜的土壤。在承认江浙经济发展领先全国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其教育也是全国高地!对教育的重视在这里已是一种共识和自觉行为,投桃报李,江浙一带也是出“大师”和“大家”的地方。这里的教师多是学者型,是理论家,从校长到普通教师都能侃侃而谈、出口成章。教育家不但会做还要能说,这是教育能得以发展的土壤。重视环境育人功能,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利用名校办民校。
2.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校长仍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桎梏。无论多么名牌的学校,无论多么有名气的校长,在介绍办学成绩和经验做法时都不可避免地、不由自主地会拿高考中考数据说事,否则就感觉说服力不够、底气不足。走进他们的校园和课堂,素质教育的确是轰轰烈烈了,但应试教育还是实实在在的。
3.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甚至有点过度的关注,教育的功能被无限放大,但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正常事故却不能得到大众的宽容理解,这让校长、教师在办学教学过程中草木皆兵。学校和校长的办学自主空间越来越少,各种限制干预越来越多。教育承载太多的无法承受之重,还教育一片沃土,是教育人共同的期待。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从化市神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