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局才能破局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cd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连锁零售商的情绪从未有过的低沉。
  除了国美让大家看到一点希望之外,更多的零售企业都是在想着跑马圈地,做大后卖掉,落袋为安。
  中国第一个引进美国家得宝模式的家世界,在杜厦的操作下,嫁给了自己的外教,杜厦本人也大捞了一笔,成功隐退零售业的血色疆场。在家世界的遭遇让人唏嘘的同时,杜厦个人却是被很多人羡慕起来,这是一个看透了行业本质的人做出的多么明智的决定!
  选择卖掉的零售业企业家不少,有的还大名鼎鼎。2003年,刘永好也曾经携手银泰大举进军零售业,结果不到2年就宣布退出,将旗下乐客多卖场出售给家乐福和台湾顶新旗下的乐购;五星电器也卖给了百思买。如果不限于外资收购的话,张大中也要算一个。
  与其一片哀鸿,百不活一,不如别出机杼,破解戰局。
  
  行业颠覆
  现代连锁零售业自身有两个不可调和的巨大矛盾:个性化定制需求和大规模统一采购的矛盾;无限商品数量和有限店面的矛盾。沃尔玛、家乐福等现代零售业的代表是工业经济时代发展到顶峰的杰作,将大批量生产的能力发挥到极限。在这里,不是个性化的创新产品能够生存,而是批量生产成本低廉、质量均一的产品获得普及。已经成熟的零售业模式虽然还称得上是“现代”,但从其本质来看已经成为“传统”。
  一度,飞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带给了传统的零售业一股新风。沃尔玛耗费巨资在全球搭建的先进信息系统,曾经引来万众敬仰。然而,由于自身利益所在,新的信息手段在传统零售业中的生命力大大受到限制,零售商普遍担心上互联网科技会削弱自己在全国网络的定价体系,只能将之用于售后服务。
  互联网的出现是对传统零售业的颠覆,传递信息的成本降低到极低的程度,物流系统发达到一定程度,消费者完全可以跳过传统的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的一长串利益链条,直接给工厂下达指令和订单,完全实现按需定产,整个经济体系将会节约一笔不可想象的巨大资金,而这些资金以前被广泛地分布在我们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中。
  事实上,在成熟的工业体系中,我们依靠大批量生产的机器来满足我们的需求。为了减少成本,降低价格,我们不得不放弃极其个性化的需求表达,而是选择那些满足我们基本需求特征的大规模生产的工业产品。在这里,消费者仍然是作为群体存在的,他们不是一个人,找不到完全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幸运的是,现在有两大技术趋势能够让人类实现完全个性化的需求:电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增加了整个经济生产体系的灵活性和精确度,能够在批量成本线上实现产品定制;互联网信息技术降低了沟通成本。我们现在从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只要按电脑按钮就能让工厂为我们生产完全个人化的产品,全世界独一无二。
  经济体系永远都是满足需求的经济,永远都是需求为王的经济。当我们找到能够更好地满足需求的生产方式,整个经济运作体系将会被改变。互联网不需要很多土地,也不需要很多资金,反而比传统零售卖场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无限制的储存空间,为消费者提供可以尽情挑选的产品;让消费者自由表达、聚合需求。在网络上,我们都不需要零售商之类的词汇,完全可以满足于厂家——网络平台——消费者的极简产业链。
  过去一年,在线珠宝零售商蓝色尼罗河的股票上涨了103%;淘宝网2007年全年交易总额突破43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3%,高于华润万家、大商集团、家乐福等,成为中国第二大综合卖场。
  这是继百货商店、超级市场、连锁商店以来的第4次零售革命。
  
  未来趋势
  传统连锁零售业态直接建立在规模经济的理论基础上,不可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即使它们装备了一身高科技。互联网发展的光明前景注定了传统连锁零售业态必然会灭亡,随之灭亡的还有对规模生产、销售网络、巨额资本的推崇和追求,主导消费者需求的权力即将成为过去。
  曾经,沃尔玛一家超级大卖场汇集14.2万种商品可供选购,但长尾理论的出现,互联网上有无限空间可以存放无限商品让人从容挑选,完全不用像沃尔玛那样花大精力管理货架和调换商品。与此同时,媒体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使创立和维护全国性品牌的成本不断上升。靠互联网上口口相传打开知名度的小众品牌正在赢得更多市场,它们因不必像全国性品牌那样大打广告而拥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沃尔玛模式的价值环正在瓦解。
  在互联网科技手段逐渐完善和成熟之前,传统零售业态回光返照,表现出激烈的竞争态势和扩张势头,而这改变不了这种零售模式“过渡”的本质。正是在这样的过渡时期,资本才成为竞争的门槛,才让中国零售业步步败退。
  在互联网科技的冲击下,在个性化需求和直接定制的潮流下,未来的零售革命将会表现出两个大趋势:
  消费者需求两极分化。有一个调查预示了这个趋势。一份针对可支配收入不低于10万美元的1800个家庭所做的调查发现,70%的受访者使用互联网来识别、了解价格及货比三家,并且有时会在线上购买重要的时尚与家居产品,其它30%则通常喜欢在那些有着“体贴入微”的销售人员的商店中购物。
  这说明,现在的零售商为了满足消费者两极分化的需求,将被迫进行向两个方向的转型:一部分有能力建立一个强大的平台,在新经济的产业链中占据关键平台的环节,提供促成交易和需求表达的网络服务;另一部分则由资源转变成为一个售卖体验的零售场所或者品牌展示场所,提供休闲、社交和体验产品的服务。
  需求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信息流动方向改变。过去,零售商帮助厂家销售掉大规模生产的产品,未来,转型后的连锁零售商将成为消费者需求表达和实现的平台,网络化的服务中心,通过遍布各地的物流、信息网络传导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个性化需求将经济改造成为“需求主导”的经济。
  既然中国在短短20年中被迫进步到连锁零售阶段,但世界大势注定这是一个不公平的游戏。而互联网零售,就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游戏。
其他文献
全球都在诅咒次贷危机,都在担心经济停滞,但股神巴菲特是个例外。寒冷的冬天正是捡便宜的好机会。  虽然相比往年,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Berkshire Hathaway,下称“巴郡”)的表现略微不如往昔,但依然可圈可点,根据2008年8月9日的新财报,公司第二季度的收入仍然达到301亿美元,同比增长10.3%。  更令整个华尔街都羡慕的是,截至今年3月31日,他手中还有356亿美元现金,
期刊
在美国有一位华人创立的网络售鞋店声名鹊起,家喻户晓,2007年销售额超过8亿美元,超过美国鞋类网络市场总值30亿美元的四分之一,被称为卖鞋的亚马逊。  这位美籍华人小伙就是谢家华,他的这家网络鞋店叫Zappos。    天才少年不务正业  目前,年仅33岁的谢家华作为Zappos创立者之一,同时兼任这家网络营销巨头的行政总裁。他的父母早年从台湾辗转来到美国定居,后在伊利诺伊州生下谢家华。  谢家华
期刊
1995—2000:胡志标被爱多VCD颠覆    胡志标是中国VCD行业的响亮人物。他不仅让中国VCD的先驱万燕变成了先烈,而且他“只做第二个吃螃蟹的人”的策略,曾经赢得行业乃至整个中国企业界的高度认同。由于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很难占据先发优势,也就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现实的选择是,采取风险较小、研发较少的跟随策略,然后凭借廉价劳力的规模制造后来居上。管理学家们也跟着胡志标鼓噪,总结为中
期刊
使用手机不仅仅是消费,还能赚钱。手机主接听电话前的7秒钟,成就了一家赚钱的公司,这就是九度传媒。  作为中国首家手机媒体联播商,九度传媒已经抓住中国联通的1.6亿手机用户,准备把他们都变成个人媒体。  北京九度无线传媒广告公司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出“联通炫铃广告”。这种新型的广告模式基于九度传媒和中国联通共同研发技术,把手机回铃响起前7~12秒的时段开辟出来,作为可以利用的广告资源。  其实这也不是太
期刊
1994—1998:吴炳新的铁血三株之喋血    在中国保健品历史上,无人能比吴炳新的辉煌。他领导三株所创下的历史纪录至今无人能破。他仅用3年时间拉起15万人营销队伍,算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但并不强大,一击就溃。以趋利原则可以快速聚拢一个高效率的组织,但未必具有生命力。    2008年,吴炳新将度过他的70大寿,虽然他的家人和旧部一定会热烈朝贺,但他们已经不可能再献上吴炳新最想要的礼物:三株集团销
期刊
红色的苹果iPOD nano、红色的摩托罗拉的L7手机、红色的 Convers运动鞋和阿玛尼手表、眼镜……  在这里,红色绝非简单的产品外型,每一件带有“RED(红色)”标示的红色商品,背后都是慈善:40%的利润捐给慈善机构。听起来像割企业的肉,但事实上,它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消费者的欢迎。  2006年2月到9月之间,“红色商品”(Product Red)已经在英国卖出价值2亿美元的产品,已为全
期刊
2008年6月24日,联邦快递(Fedex)宣布,自6月初开始大幅度下调快递费用,并对国内限时服务进行提升,即提前送达时间和延后截件时间。  价格调整后,联邦快递“次日达”上海至北京2公斤运价由初入中国时的90元降为26元,降幅超过70%,与民营快递价格基本持平。  根据查询,作为国内民营快递佼佼者的顺丰快递,其上海至北京的“次日达”价格为1公斤20元,比联邦快递最新价格还高2元。而邮政EMS“次
期刊
身为IT业偶像的IBM最近干了一件有失风范的事儿。  2008年6月18日,上海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达裁决书,袁毅鹏和IBM公司双方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同时指出,IBM中国公司必须支付袁毅鹏自2008年3月1日起至裁决日的工资及奖金,合计5.7万余元。  至此,国内首例因辞退抑郁症员工而引发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以蚂蚁一方的初步胜利告终。如果15日之内,双方均没有向人民法院起诉,裁决即发生法律
期刊
搜索巨头谷歌下属的Youtube与传媒巨头维亚康姆的案子已经持续一年多了。  2008年7月2日,法院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判决:裁定谷歌向媒体巨头维亚康姆提供YouTube视频浏览者的纪录信息,包括这些用户的注册名称和他们电脑的IP地址。  这一裁定把谷歌推进了两难尴尬。如果按令行事,谷歌就得出卖互联网用户的隐私,这不仅有背于“衣食父母”的切身利益,还可能招来成千上万的新指控。但不执行无异又属于“抗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