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力是舞蹈艺术的终极追求,也是舞蹈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必须更加注重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对青少年的舞蹈教学中,由于其理解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运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加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其日后形成自主的创造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舞蹈教学;创造力;表现力
一、 引言
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见别人见过的东西,但是仍然能从这些东西中看到美。”舞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优秀的舞蹈艺术家,因此,在舞蹈课程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强他们对舞蹈的审美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才能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舞蹈艺术之美,从而提高自身的舞蹈表演能力。
二、 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性
创造力是使舞者的舞蹈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进而能够区别于其他舞者的基础,这可谓是一个舞蹈者的最高能力,无论是在舞蹈学习、舞蹈表演还是舞蹈创作中都离不开创造力。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应该是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1.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是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重要环节。人类头脑中想象的产生是在一定的任务的基础上,在大脑中产生一种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舞蹈专业的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而想象力的培养离不开创造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因此舞蹈教学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复制与被复制的过程,而是老师进行舞蹈的教学,学生参与其中,从欣赏、模仿出发,再到有自己完整的表演体系,这一过程的实现离不开创造力。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得不到开发,没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其将永远在复制和模仿阶段踏步不前,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舞蹈者。
2. 增强学生的表现力
舞蹈的表现力是舞者内部形态,即情绪、情感等心理因素,通过外部的舞蹈动律、动态等可视化的形式表达给观众,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充分地受到舞者情绪的感染,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单纯地依靠舞蹈理论教学和技巧学是无法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只有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机体力学和技巧动作的基础之上,将舞蹈中所涉及的一系列不同形式、不同节奏的动作,与相应的情景联系起来,在想象的基础之上使学生逐步形成动作与情感相对应的联动。而这种互动的培养,只通过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增加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通过情境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动作与情感相联系的系统,学生在舞蹈表演中才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在民族舞教学时,可以通過多媒体的设备播放少数民族在舞蹈时的一些视频、录像,使学生对民族舞有一个更感性、更全面的认识,民族舞并非一个陈旧的、刻板的艺术形式,像书本上的描述的图片一样单调。在视频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在了解了这些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在自己的表演中更具活力,情感的表达也会更到位。
三、 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措施
1. 转变过时的教学观念
在当前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教育仍然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学生在接受舞蹈教育的时候,以学习基础舞蹈理论知识和掌握舞蹈技巧为主。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尽管理论知识和舞蹈技巧非常重要,但同样也应该注重对创造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开阔学生的视野。
一个好的舞蹈教师,不应该将学生看作单纯的“受众”,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两个主体。只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逐步地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吸引他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之中,进行独立地思考,才能使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另外,舞蹈虽然是一个非常专业课程,但它并非一个封闭的过程,老师只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具活力和想象力。舞蹈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接受专业舞蹈知识的学习以外,还要积极的涉猎和接触其他领域的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才能形成开阔的视野,才能为其以后舞蹈方面的表演和创作提供充足的养分。
2. 创新传统的教育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舞蹈学院的学生几乎是在全部封闭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生活重复着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模式。要增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以民族舞为例,教师在进行民族舞的教学时,不仅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少数民族跳舞时的视频,还可以将民族舞的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下乡采风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一些民族舞的素材。通过收集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各地的风土人情,了解这一类舞蹈产生的背景和当前的现状。
3.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其特殊性在于:对于学习者来说,理解能力一般要落后于其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因此,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安排实践环节。只有通过实践,为学生创造一个舞蹈的情境,让学生从模仿出发,辅之以心灵的教育。同时,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模仿,尝试逐步培养自己的理解力,在实践中自觉进行创新,才能够不断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四、 结语
创造力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无论是舞蹈的教育者,还是学习者都必须更加注重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在青少年舞蹈教学过程中,其理解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运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多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其日后形成自主的创造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玉成.幼师舞蹈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相关问题探讨[J].大众文艺,2016(02).
[2]郭乃玉.致力舞蹈教学创新提升幼师综合素质——浅谈进修学校(中专校)幼师舞蹈教学的创新问题[J].教师,2012(06).
[3]华欣.浅谈舞蹈专业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J].大观周刊,2012(52).
[4]孙涛.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12).
作者简介:
李俊,湖北省武汉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舞蹈教学;创造力;表现力
一、 引言
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见别人见过的东西,但是仍然能从这些东西中看到美。”舞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优秀的舞蹈艺术家,因此,在舞蹈课程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强他们对舞蹈的审美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才能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舞蹈艺术之美,从而提高自身的舞蹈表演能力。
二、 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性
创造力是使舞者的舞蹈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进而能够区别于其他舞者的基础,这可谓是一个舞蹈者的最高能力,无论是在舞蹈学习、舞蹈表演还是舞蹈创作中都离不开创造力。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应该是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1.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是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重要环节。人类头脑中想象的产生是在一定的任务的基础上,在大脑中产生一种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舞蹈专业的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而想象力的培养离不开创造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因此舞蹈教学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复制与被复制的过程,而是老师进行舞蹈的教学,学生参与其中,从欣赏、模仿出发,再到有自己完整的表演体系,这一过程的实现离不开创造力。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得不到开发,没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其将永远在复制和模仿阶段踏步不前,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舞蹈者。
2. 增强学生的表现力
舞蹈的表现力是舞者内部形态,即情绪、情感等心理因素,通过外部的舞蹈动律、动态等可视化的形式表达给观众,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充分地受到舞者情绪的感染,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单纯地依靠舞蹈理论教学和技巧学是无法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只有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机体力学和技巧动作的基础之上,将舞蹈中所涉及的一系列不同形式、不同节奏的动作,与相应的情景联系起来,在想象的基础之上使学生逐步形成动作与情感相对应的联动。而这种互动的培养,只通过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增加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通过情境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动作与情感相联系的系统,学生在舞蹈表演中才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在民族舞教学时,可以通過多媒体的设备播放少数民族在舞蹈时的一些视频、录像,使学生对民族舞有一个更感性、更全面的认识,民族舞并非一个陈旧的、刻板的艺术形式,像书本上的描述的图片一样单调。在视频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在了解了这些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在自己的表演中更具活力,情感的表达也会更到位。
三、 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措施
1. 转变过时的教学观念
在当前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教育仍然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学生在接受舞蹈教育的时候,以学习基础舞蹈理论知识和掌握舞蹈技巧为主。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尽管理论知识和舞蹈技巧非常重要,但同样也应该注重对创造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开阔学生的视野。
一个好的舞蹈教师,不应该将学生看作单纯的“受众”,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两个主体。只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逐步地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吸引他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之中,进行独立地思考,才能使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另外,舞蹈虽然是一个非常专业课程,但它并非一个封闭的过程,老师只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具活力和想象力。舞蹈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接受专业舞蹈知识的学习以外,还要积极的涉猎和接触其他领域的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才能形成开阔的视野,才能为其以后舞蹈方面的表演和创作提供充足的养分。
2. 创新传统的教育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舞蹈学院的学生几乎是在全部封闭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生活重复着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模式。要增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以民族舞为例,教师在进行民族舞的教学时,不仅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少数民族跳舞时的视频,还可以将民族舞的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下乡采风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一些民族舞的素材。通过收集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各地的风土人情,了解这一类舞蹈产生的背景和当前的现状。
3.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其特殊性在于:对于学习者来说,理解能力一般要落后于其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因此,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安排实践环节。只有通过实践,为学生创造一个舞蹈的情境,让学生从模仿出发,辅之以心灵的教育。同时,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模仿,尝试逐步培养自己的理解力,在实践中自觉进行创新,才能够不断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四、 结语
创造力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无论是舞蹈的教育者,还是学习者都必须更加注重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在青少年舞蹈教学过程中,其理解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运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多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其日后形成自主的创造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玉成.幼师舞蹈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相关问题探讨[J].大众文艺,2016(02).
[2]郭乃玉.致力舞蹈教学创新提升幼师综合素质——浅谈进修学校(中专校)幼师舞蹈教学的创新问题[J].教师,2012(06).
[3]华欣.浅谈舞蹈专业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J].大观周刊,2012(52).
[4]孙涛.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12).
作者简介:
李俊,湖北省武汉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