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英文小说《雷峰塔》《易经》中译本首发
为纪念张爱玲诞辰90周年,台湾皇冠出版社9月9日举行张爱玲英文小说《雷峰塔》和《易经》中译本首发会,并表示这两部小说与《小团圆》构成完整的张爱玲自传小说三部曲。
据介绍,《小团圆》从张爱玲童年时期、求学阶段,一直写到与胡兰成的爱恨离合,而《雷峰塔》和《易经》则聚焦在张爱玲的成长阶段,可称为“张爱玲前传”。其中《雷峰塔》从女主角“琵琶”4岁写到18岁逃离父亲家、投奔母亲为止;《易经》则接着写“琵琶”18岁到22岁的经历,从远赴港大求学直到二次大战香港失守,返回上海。
根据张爱玲与宋淇夫妇的通信,这两部英文小说写于1957至1964年间,张爱玲希望借此叩开英美文坛,但在美国寻求出版的过程并不顺利,最终未能售出版权。张爱玲生前也曾有意将其译写成中文,却又“从心底里代读者感到厌倦”,而始终未能真正进行。
韩寒新作《1988》中秋上市
韩寒在《独唱团》(第一辑)中连载了自己最新的长篇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在《独唱团》火遍全国之后,《1988》立刻成为当下最受瞩目的作品。据悉,这部作品于2010年9月21日,即中秋节前夕在全国统一上市,恰逢韩寒28岁生日。
据悉,《1988》的首印量达到70万册,韩寒称这是他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一部小说作品,也首次开创了“公路小说”的新概念。作品以一部旅行车为载体,通过在路上的见闻、过去的回忆、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等各种现实场景,以韩寒本人对路上所见、所闻引发自己的观点。这场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层面,似乎逾越了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韩寒是“叛逆的”,他“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价值”。
《男人书》:中韩首次网络同步连载并上市
本刊讯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以百万巨资打造的韩国著名作家南仁淑最新力作《男人书》,于8月30日举行版权授权签约仪式。《男人书》为中韩首次对一部作品进行网络同步连载及同步上市,开创此类作品营销先河。据悉,作家南仁淑以往作品一直专注现代女性生活,此次推出《男人书》为首次涉猎男性情感生活。在签约现场,南仁淑表示她有感于婚姻生活中两性情感的微妙,更因为长期致力于现代人情感生活的研究,因此《男人书》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解读现代人的生活、情感、婚姻。
“中国丛书”全球英文版首发
本刊讯“中国丛书”是五洲传播出版社于今年初推出的重点丛书,以中、英两种文字各出版了12册,分别介绍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历史、文化、地理、社会、外交、国防、科技教育、民族宗教、法律、环境等领域,是外国读者了解当代中国各方面基本情况的基础读物。圣智学习出版集团于7月正式引进该书系全球英文版权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全球英文版的润色、设计、印刷等工作,8月30日举行了首发式。目前,该系列的纸版书和电子书已在全球范围内同步面市。此次合作也是“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自2009年启动以来的又一项成果。
《外交与建筑》:解读美国外交史的一个角度
本刊讯作为一个世界强国,美国想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美国马里兰大学荣誉课程客座副教授简·洛菲勒敏锐地在一个至关重要却又常被人忽略的领域——美国使馆建筑中探寻答案。《外交与建筑》揭示了建筑、政治、权力三者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异乎寻常的事件、激动人心的情节,带领读者见证不为人知的美国外交建筑历程。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新近出版,并获建筑大师贝聿铭盛情推荐。
“决策科学化译丛”首批出版
本刊讯“决策科学化译丛”是中国第一套系统研究科学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的译丛,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方新、王春法主编。该译丛收入了当前国际科学咨询领域的10部名著,从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等不同的学科视角,对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咨询的演进过程及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首批推出《知识与外交:联合国系统中的科学咨询》和《科学顾问:政策过程中的科学家》两本。
(以上四条由本刊记者杨莉采写)
王海四年一剑写《成长》
本刊讯(记者 尚莹莹)9月16日,王海鸰最新作品《成长》在当当网举行首发仪式,这是她在2006年《新结婚时代》后首度再次出版长篇小说。作为畅销书作家,王海鸰被誉为“中国家庭婚姻小说第一人”,这部小说则讲述了少年彭飞因倔强叛逆,放弃大学而走上空军飞行员之路,从他18岁一直写到40岁,父母、飞行事业和婚姻家庭都是其中重要的关系线索。
与王海鸰以往作品最大的不同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男性,叙事的视角和情节的进展也都是围绕男主人公进行的,融合了大量的军旅元素和情感话题,又涉及到男女平等、家庭分工、子女教育成长等等问题,相信将再次引起读者的讨论兴趣。
蒋勋新作“说红楼梦”
9月2日,上海三联书店在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推出了美学大家蒋勋的新作《蒋勋说红楼梦》。本书是一本心血之作,蒋勋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反复阅读《红楼梦》数十遍,从人性的和文学的角度挖掘《红楼梦》独特的人文内涵,著成此书。
出版方表示,《蒋勋说红楼梦》为系列套书,共8本,每本约28万字,此次发布的是第一本,其他7本将陆续与读者见面。
《华尔街回忆录》引进中国
由华尔街传奇人物亨利·克卢斯亲笔写成,讲述华尔街传奇历史和金融内幕的巅峰之作《华尔街回忆录》9月份登陆书市,它是央视大型纪录片《华尔街》的创作原型,也是唯一一部自传体华尔街金融史。
作者亨利·克卢斯是一位成功的投资者,他一生在金融界和政界叱咤风云。《华尔街回忆录》讲述了从1857年到1907年间发生在华尔街的历次金融风暴的内幕,并把与他同时代的金融巨头——范德比尔特、杰伊·古尔德、丹尼尔·德鲁等人最真实的一面呈献给读者。该书在美国再版数十次,100年来畅销不衰,获得了读者高度的认可。
《时间简史》20年后出续集
相隔20年之后,史蒂芬·霍金写出了新书《伟大设计》,作为科普名著《时间简史》的续集。霍金自称新书解答了上一本书中关于宇宙起源未解答的问题,而主角则为量子论。
《伟大设计》一上市,便成为亚马逊网络书店的畅销书,超过拉森的“千禧年系列”,排名第一。
新书将出
《百年孤独》将出中文正版
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问世40多年来,曾经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余华、莫言等中国作家都称曾受其影响。但不为人知的是,至今你在书店买不到一本正版的中文《百年孤独》,因为其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直对中国的盗版现象不满意,迟迟不愿交出版权。
多年之后,面对中国的读者,马尔克斯终于松口。近日,马尔克斯作品版权代理人卡门女士透露,《百年孤独》的版权已于今年初卖给“Thinkingdom Media Group”(新经典公司英文名)。业内人士称,版权费或在百万美元。
贾平凹将出小说《古炉》写“文革记忆”
63万字,历时3年,贾平凹将在明年1月推出自己最新长篇小说《古炉》。在完成《高兴》后,贾平凹就开始投入到了《古炉》的创作。这本新书依旧以陕西农村为背景,写了基层“文革”发生的故事,包括基层社会怎么阐释“文革”的概念,政治运动如何在基层地方生长起来,里面有贾平凹对那段历史的独特思考。
本书责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孔令燕评价说:贾平凹新作比《秦腔》更好读,比《高兴》内涵更丰富。
《蒋经国传》简体版将在大陆出版
在蒋经国的众多传记中,陶涵教授的《蒋经国传》最为知名。近日,此书2010最新修订版的简体版权成功被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引进,随书刊发的还将有国民党党史馆的40幅珍贵照片,将是在内地的第一次公开发表。
威科集团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合作签约
本刊讯8月30日,威科集团宣布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力推动中国财税内容产品引进来、走出去。威科集团系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百佳出版社。通过战略合作,威科集团计划翻译大量财税内容引入中国,面向中国财税专业人士提供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同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借助威科集团全球网络,将推动中国财税内容及时翻译成英文并面向全球专业人士发布。
培生教育出版集团签约《务实求理》英文版
本刊讯8月3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就出版李瑞环同志重要著作《务实求理》的英文版举行签约仪式。《务实求理》是继《学哲学用哲学》、《改革开放探索》、《论民主》之后,人大社与培生教育出版集团把中国的优秀著作推介到海外的又一次版权输出合作。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黄娴说,出版《务实求理》一书的英文版有助于关注中国的海外读者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思路,了解部分国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以及了解中国领导人的思想方法和执政理念。
剑桥大学出版社将出《中国美术》英文版
本刊讯 中国人民大学新近出版的《中国美术》(四卷本)以客观的观察、细致的分析、权威的观点,准确翔实地阐述了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第一部以中国学者的视角编写的中国美术通史,由单国强等4位资深教授主编而成。剑桥大学出版社CEO 潘仕勋先生在8月30日的签约仪式现场表示,此次出版《中国美术》(四卷本)英文版是剑桥大学出版社的荣幸,该书将被纳入“剑桥中国文库”项目,以推进中西方知识界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30周年庆典展硕果
本刊讯9月3日,文化艺术出版社30周年庆典活动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行,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等出席庆典活动并做讲话。众多文化名人如梁晓声、冯骥才、周大新、莫言、王蒙等作家,以及马未都、杨澜、陈丹青、方力钧等多位文化界知名人士受邀参加。30年来该社出版书籍达4000多种,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出版工程有文化部高等艺术教育规划教材、中国艺术教育大系、中国艺术辞典系列、中国现代戏剧史等。其中,《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京剧大师程砚秋》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中国舞蹈》荣获“五个一工程”、《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红楼梦大辞典》荣获国家辞书二等奖、《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荣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二等奖等。
(以上四条由本刊记者杨莉采写)
第一届理想国文化沙龙中秋开幕
本刊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出版公司将在成立十周年之际,推出大型文化活动“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2010”,并请来著名文化人梁文道担任内容总监,书装设计师陆智昌担任设计总监。
本届沙龙在9月22日和23日的中秋假期举行,共安排了两场大型论坛和13场文化沙龙,有包括陈丹青、梁文道、易中天、贾樟柯、张大春、舒国治、骆以军、许知远、陈丹青欧阳应霁在内的两岸三地近30位“意见领袖”齐聚京城。据主办方北京贝贝特公司介绍,“理想国文化沙龙”将作为公司的品牌活动每年一届举办下去。
中国外文局与浙江出版集团开启战略合作
本刊讯 8月29日,中国外文局暨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与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两大出版集团此次合作,将有利于优势互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这种合作将着眼整合双方优质资源,以重点合作项目的实施促进双方内涵式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以上两条由本刊记者尚莹莹采写)
BIBF2010闭幕 图书版权输出获重大突破
8月30日至9月3日,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图书版权输出取得重大突破。本届图博会吸引了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1841家中外出版单位参展。共展示中外出版物20余万种,举办活动1000余场,参观观众突破20万人次。初步统计,本届图博会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2379项,同比增长近两成。其中,达成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1412项,达成引进协议967项。
上海成为台北“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主宾市
第六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于9月15日至18日在台北市世贸中心举行。上海应邀担任该次交易会的主宾城市,携3000多种图书亮相。
本届交易会上海主宾城市展区面积共600平方米,精品图书展示区挑选近500册世博图书、“文化中国丛书”及多次获得国家各类出版奖项的沪版精品图书集中展示。展区以海派石库门建筑主体风格呈现上海的精致典雅,并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搬”到现场。
磨铁微博“求婚”,签下七堇年新作《尘曲》
9月6日至8日连续三天,磨铁图书公司总裁沈浩波在新浪网上发布7条微博,向畅销书女作家七堇年新作《尘曲》的版权进行“求婚”。在微博中,沈浩波表达了对七堇年才华的欣赏,“只有磨铁才知道,你是怎样的作家”,把她与张爱玲、安妮宝贝相提并论,并对小说《尘曲》表现出了高度的理解和认同,希望得到其出版权。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应,《尘曲》顺利“嫁”入磨铁。
凤凰阿歇特文化发展公司开业
历经3年酝酿,中外两大出版巨头的合作结晶——凤凰阿歇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8月31日挂牌开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和法国驻华大使苏和为公司揭牌,并在仪式前亲切会谈。
凤凰阿歇特公司将致力于成为中国大众图书市场上高品质图书的分销商。同时,作为一个衔接中国与国际出版产业双向发展的平台,既要把优秀的国际出版资源引进中国,又要借助国际的出版文化资源和遍布全球的图书销售网络,促进中国的精品图书走向国际市场。
第九届北京图书节亮相地坛公园
9月17日至26日,第九届北京图书节亮相北京地坛公园。本届图书节以“阅读人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为主题,围绕推进首都全民阅读活动,结合中秋特色“节文化”,举办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主题展览和主题日,300余家知名出版社和图书发行单位共组织30余万种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进行现场展销,为广大读者打造图书嘉年华。
全球第一本“有芯”图书诞生
近日,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与中国物联网应用方案提供商哲麒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了全球第一本“有芯”图书——《古画》。据了解,《古画》是物联网解决方案在出版业的一次成功实践,该书之“芯”使用了奥运门票、世博门票的芯片技术,以较低成本实现较远距离的读写,即在图书生产过程中,通过将RFID(射频识别)芯片植入到图书的书脊,为每一本图书建立唯一的代码,让一本图书从印刷开始就有了一个“身份证”。这一技术能够实现图书唯一代码在出版销售各个环节的适用与数据交换,不仅可以强化图书的防盗版能力,还可以提高物流运转效率,将有效提升出版人对市场的预估和分析能力,减少浪费,降低库存和退货率。
逝 者
出版家范用逝世
9月14日,大出版家范用先生因肺功能衰竭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7岁。范用曾为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三联书店总经理。范用是名动一时的出版家,他策划出版了巴金的《随想录》、陈白尘的《牛棚日记》以及《傅雷家书》等一批中国图书出版史上的经典图书;他也是我国著名的杂志人,曾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著有《我爱穆源》、《泥土脚印》、《泥土脚印续编》等。
在文化圈,范用素享有“三多先生”的美誉——“书多,酒多,朋友多”。三联书店将组织一批出版人和文化界人士共同撰文,在范用先生参与创办的《读书》杂志上纪念他。人民出版社代总编辑辛广伟表示,人民出版社将与三联书店共同编辑出版一本纪念范用的书。
泰戈尔诗译者吴岩辞世
9月8日,上海译文出版社前社长、泰戈尔诗作译者吴岩因心脏衰竭在上海辞世,享年92岁。吴岩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副总编辑、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他翻译的泰戈尔和纪伯伦的作品至今为读者喜爱,被视为泰戈尔译作经典版本。吴岩还推动了外国文学译介史上的两个亮点:一是“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出版,一是“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的出版。
为纪念张爱玲诞辰90周年,台湾皇冠出版社9月9日举行张爱玲英文小说《雷峰塔》和《易经》中译本首发会,并表示这两部小说与《小团圆》构成完整的张爱玲自传小说三部曲。
据介绍,《小团圆》从张爱玲童年时期、求学阶段,一直写到与胡兰成的爱恨离合,而《雷峰塔》和《易经》则聚焦在张爱玲的成长阶段,可称为“张爱玲前传”。其中《雷峰塔》从女主角“琵琶”4岁写到18岁逃离父亲家、投奔母亲为止;《易经》则接着写“琵琶”18岁到22岁的经历,从远赴港大求学直到二次大战香港失守,返回上海。
根据张爱玲与宋淇夫妇的通信,这两部英文小说写于1957至1964年间,张爱玲希望借此叩开英美文坛,但在美国寻求出版的过程并不顺利,最终未能售出版权。张爱玲生前也曾有意将其译写成中文,却又“从心底里代读者感到厌倦”,而始终未能真正进行。
韩寒新作《1988》中秋上市
韩寒在《独唱团》(第一辑)中连载了自己最新的长篇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在《独唱团》火遍全国之后,《1988》立刻成为当下最受瞩目的作品。据悉,这部作品于2010年9月21日,即中秋节前夕在全国统一上市,恰逢韩寒28岁生日。
据悉,《1988》的首印量达到70万册,韩寒称这是他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一部小说作品,也首次开创了“公路小说”的新概念。作品以一部旅行车为载体,通过在路上的见闻、过去的回忆、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等各种现实场景,以韩寒本人对路上所见、所闻引发自己的观点。这场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层面,似乎逾越了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韩寒是“叛逆的”,他“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价值”。
《男人书》:中韩首次网络同步连载并上市
本刊讯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以百万巨资打造的韩国著名作家南仁淑最新力作《男人书》,于8月30日举行版权授权签约仪式。《男人书》为中韩首次对一部作品进行网络同步连载及同步上市,开创此类作品营销先河。据悉,作家南仁淑以往作品一直专注现代女性生活,此次推出《男人书》为首次涉猎男性情感生活。在签约现场,南仁淑表示她有感于婚姻生活中两性情感的微妙,更因为长期致力于现代人情感生活的研究,因此《男人书》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解读现代人的生活、情感、婚姻。
“中国丛书”全球英文版首发
本刊讯“中国丛书”是五洲传播出版社于今年初推出的重点丛书,以中、英两种文字各出版了12册,分别介绍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历史、文化、地理、社会、外交、国防、科技教育、民族宗教、法律、环境等领域,是外国读者了解当代中国各方面基本情况的基础读物。圣智学习出版集团于7月正式引进该书系全球英文版权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全球英文版的润色、设计、印刷等工作,8月30日举行了首发式。目前,该系列的纸版书和电子书已在全球范围内同步面市。此次合作也是“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自2009年启动以来的又一项成果。
《外交与建筑》:解读美国外交史的一个角度
本刊讯作为一个世界强国,美国想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美国马里兰大学荣誉课程客座副教授简·洛菲勒敏锐地在一个至关重要却又常被人忽略的领域——美国使馆建筑中探寻答案。《外交与建筑》揭示了建筑、政治、权力三者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异乎寻常的事件、激动人心的情节,带领读者见证不为人知的美国外交建筑历程。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新近出版,并获建筑大师贝聿铭盛情推荐。
“决策科学化译丛”首批出版
本刊讯“决策科学化译丛”是中国第一套系统研究科学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的译丛,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方新、王春法主编。该译丛收入了当前国际科学咨询领域的10部名著,从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等不同的学科视角,对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咨询的演进过程及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首批推出《知识与外交:联合国系统中的科学咨询》和《科学顾问:政策过程中的科学家》两本。
(以上四条由本刊记者杨莉采写)
王海四年一剑写《成长》
本刊讯(记者 尚莹莹)9月16日,王海鸰最新作品《成长》在当当网举行首发仪式,这是她在2006年《新结婚时代》后首度再次出版长篇小说。作为畅销书作家,王海鸰被誉为“中国家庭婚姻小说第一人”,这部小说则讲述了少年彭飞因倔强叛逆,放弃大学而走上空军飞行员之路,从他18岁一直写到40岁,父母、飞行事业和婚姻家庭都是其中重要的关系线索。
与王海鸰以往作品最大的不同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男性,叙事的视角和情节的进展也都是围绕男主人公进行的,融合了大量的军旅元素和情感话题,又涉及到男女平等、家庭分工、子女教育成长等等问题,相信将再次引起读者的讨论兴趣。
蒋勋新作“说红楼梦”
9月2日,上海三联书店在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推出了美学大家蒋勋的新作《蒋勋说红楼梦》。本书是一本心血之作,蒋勋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反复阅读《红楼梦》数十遍,从人性的和文学的角度挖掘《红楼梦》独特的人文内涵,著成此书。
出版方表示,《蒋勋说红楼梦》为系列套书,共8本,每本约28万字,此次发布的是第一本,其他7本将陆续与读者见面。
《华尔街回忆录》引进中国
由华尔街传奇人物亨利·克卢斯亲笔写成,讲述华尔街传奇历史和金融内幕的巅峰之作《华尔街回忆录》9月份登陆书市,它是央视大型纪录片《华尔街》的创作原型,也是唯一一部自传体华尔街金融史。
作者亨利·克卢斯是一位成功的投资者,他一生在金融界和政界叱咤风云。《华尔街回忆录》讲述了从1857年到1907年间发生在华尔街的历次金融风暴的内幕,并把与他同时代的金融巨头——范德比尔特、杰伊·古尔德、丹尼尔·德鲁等人最真实的一面呈献给读者。该书在美国再版数十次,100年来畅销不衰,获得了读者高度的认可。
《时间简史》20年后出续集
相隔20年之后,史蒂芬·霍金写出了新书《伟大设计》,作为科普名著《时间简史》的续集。霍金自称新书解答了上一本书中关于宇宙起源未解答的问题,而主角则为量子论。
《伟大设计》一上市,便成为亚马逊网络书店的畅销书,超过拉森的“千禧年系列”,排名第一。
新书将出
《百年孤独》将出中文正版
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问世40多年来,曾经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余华、莫言等中国作家都称曾受其影响。但不为人知的是,至今你在书店买不到一本正版的中文《百年孤独》,因为其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直对中国的盗版现象不满意,迟迟不愿交出版权。
多年之后,面对中国的读者,马尔克斯终于松口。近日,马尔克斯作品版权代理人卡门女士透露,《百年孤独》的版权已于今年初卖给“Thinkingdom Media Group”(新经典公司英文名)。业内人士称,版权费或在百万美元。
贾平凹将出小说《古炉》写“文革记忆”
63万字,历时3年,贾平凹将在明年1月推出自己最新长篇小说《古炉》。在完成《高兴》后,贾平凹就开始投入到了《古炉》的创作。这本新书依旧以陕西农村为背景,写了基层“文革”发生的故事,包括基层社会怎么阐释“文革”的概念,政治运动如何在基层地方生长起来,里面有贾平凹对那段历史的独特思考。
本书责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孔令燕评价说:贾平凹新作比《秦腔》更好读,比《高兴》内涵更丰富。
《蒋经国传》简体版将在大陆出版
在蒋经国的众多传记中,陶涵教授的《蒋经国传》最为知名。近日,此书2010最新修订版的简体版权成功被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引进,随书刊发的还将有国民党党史馆的40幅珍贵照片,将是在内地的第一次公开发表。
威科集团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合作签约
本刊讯8月30日,威科集团宣布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力推动中国财税内容产品引进来、走出去。威科集团系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百佳出版社。通过战略合作,威科集团计划翻译大量财税内容引入中国,面向中国财税专业人士提供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同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借助威科集团全球网络,将推动中国财税内容及时翻译成英文并面向全球专业人士发布。
培生教育出版集团签约《务实求理》英文版
本刊讯8月3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就出版李瑞环同志重要著作《务实求理》的英文版举行签约仪式。《务实求理》是继《学哲学用哲学》、《改革开放探索》、《论民主》之后,人大社与培生教育出版集团把中国的优秀著作推介到海外的又一次版权输出合作。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黄娴说,出版《务实求理》一书的英文版有助于关注中国的海外读者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思路,了解部分国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以及了解中国领导人的思想方法和执政理念。
剑桥大学出版社将出《中国美术》英文版
本刊讯 中国人民大学新近出版的《中国美术》(四卷本)以客观的观察、细致的分析、权威的观点,准确翔实地阐述了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第一部以中国学者的视角编写的中国美术通史,由单国强等4位资深教授主编而成。剑桥大学出版社CEO 潘仕勋先生在8月30日的签约仪式现场表示,此次出版《中国美术》(四卷本)英文版是剑桥大学出版社的荣幸,该书将被纳入“剑桥中国文库”项目,以推进中西方知识界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30周年庆典展硕果
本刊讯9月3日,文化艺术出版社30周年庆典活动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行,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等出席庆典活动并做讲话。众多文化名人如梁晓声、冯骥才、周大新、莫言、王蒙等作家,以及马未都、杨澜、陈丹青、方力钧等多位文化界知名人士受邀参加。30年来该社出版书籍达4000多种,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出版工程有文化部高等艺术教育规划教材、中国艺术教育大系、中国艺术辞典系列、中国现代戏剧史等。其中,《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京剧大师程砚秋》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中国舞蹈》荣获“五个一工程”、《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红楼梦大辞典》荣获国家辞书二等奖、《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荣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二等奖等。
(以上四条由本刊记者杨莉采写)
第一届理想国文化沙龙中秋开幕
本刊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出版公司将在成立十周年之际,推出大型文化活动“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2010”,并请来著名文化人梁文道担任内容总监,书装设计师陆智昌担任设计总监。
本届沙龙在9月22日和23日的中秋假期举行,共安排了两场大型论坛和13场文化沙龙,有包括陈丹青、梁文道、易中天、贾樟柯、张大春、舒国治、骆以军、许知远、陈丹青欧阳应霁在内的两岸三地近30位“意见领袖”齐聚京城。据主办方北京贝贝特公司介绍,“理想国文化沙龙”将作为公司的品牌活动每年一届举办下去。
中国外文局与浙江出版集团开启战略合作
本刊讯 8月29日,中国外文局暨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与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两大出版集团此次合作,将有利于优势互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这种合作将着眼整合双方优质资源,以重点合作项目的实施促进双方内涵式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以上两条由本刊记者尚莹莹采写)
BIBF2010闭幕 图书版权输出获重大突破
8月30日至9月3日,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图书版权输出取得重大突破。本届图博会吸引了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1841家中外出版单位参展。共展示中外出版物20余万种,举办活动1000余场,参观观众突破20万人次。初步统计,本届图博会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2379项,同比增长近两成。其中,达成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1412项,达成引进协议967项。
上海成为台北“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主宾市
第六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于9月15日至18日在台北市世贸中心举行。上海应邀担任该次交易会的主宾城市,携3000多种图书亮相。
本届交易会上海主宾城市展区面积共600平方米,精品图书展示区挑选近500册世博图书、“文化中国丛书”及多次获得国家各类出版奖项的沪版精品图书集中展示。展区以海派石库门建筑主体风格呈现上海的精致典雅,并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搬”到现场。
磨铁微博“求婚”,签下七堇年新作《尘曲》
9月6日至8日连续三天,磨铁图书公司总裁沈浩波在新浪网上发布7条微博,向畅销书女作家七堇年新作《尘曲》的版权进行“求婚”。在微博中,沈浩波表达了对七堇年才华的欣赏,“只有磨铁才知道,你是怎样的作家”,把她与张爱玲、安妮宝贝相提并论,并对小说《尘曲》表现出了高度的理解和认同,希望得到其出版权。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应,《尘曲》顺利“嫁”入磨铁。
凤凰阿歇特文化发展公司开业
历经3年酝酿,中外两大出版巨头的合作结晶——凤凰阿歇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8月31日挂牌开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和法国驻华大使苏和为公司揭牌,并在仪式前亲切会谈。
凤凰阿歇特公司将致力于成为中国大众图书市场上高品质图书的分销商。同时,作为一个衔接中国与国际出版产业双向发展的平台,既要把优秀的国际出版资源引进中国,又要借助国际的出版文化资源和遍布全球的图书销售网络,促进中国的精品图书走向国际市场。
第九届北京图书节亮相地坛公园
9月17日至26日,第九届北京图书节亮相北京地坛公园。本届图书节以“阅读人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为主题,围绕推进首都全民阅读活动,结合中秋特色“节文化”,举办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主题展览和主题日,300余家知名出版社和图书发行单位共组织30余万种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进行现场展销,为广大读者打造图书嘉年华。
全球第一本“有芯”图书诞生
近日,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与中国物联网应用方案提供商哲麒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了全球第一本“有芯”图书——《古画》。据了解,《古画》是物联网解决方案在出版业的一次成功实践,该书之“芯”使用了奥运门票、世博门票的芯片技术,以较低成本实现较远距离的读写,即在图书生产过程中,通过将RFID(射频识别)芯片植入到图书的书脊,为每一本图书建立唯一的代码,让一本图书从印刷开始就有了一个“身份证”。这一技术能够实现图书唯一代码在出版销售各个环节的适用与数据交换,不仅可以强化图书的防盗版能力,还可以提高物流运转效率,将有效提升出版人对市场的预估和分析能力,减少浪费,降低库存和退货率。
逝 者
出版家范用逝世
9月14日,大出版家范用先生因肺功能衰竭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7岁。范用曾为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三联书店总经理。范用是名动一时的出版家,他策划出版了巴金的《随想录》、陈白尘的《牛棚日记》以及《傅雷家书》等一批中国图书出版史上的经典图书;他也是我国著名的杂志人,曾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著有《我爱穆源》、《泥土脚印》、《泥土脚印续编》等。
在文化圈,范用素享有“三多先生”的美誉——“书多,酒多,朋友多”。三联书店将组织一批出版人和文化界人士共同撰文,在范用先生参与创办的《读书》杂志上纪念他。人民出版社代总编辑辛广伟表示,人民出版社将与三联书店共同编辑出版一本纪念范用的书。
泰戈尔诗译者吴岩辞世
9月8日,上海译文出版社前社长、泰戈尔诗作译者吴岩因心脏衰竭在上海辞世,享年92岁。吴岩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副总编辑、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他翻译的泰戈尔和纪伯伦的作品至今为读者喜爱,被视为泰戈尔译作经典版本。吴岩还推动了外国文学译介史上的两个亮点:一是“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出版,一是“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