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强一席话 说服张铁林出演毛主席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ugu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3月1日,电视剧《红军东征》开始在央视一套播出。在剧中扮演毛泽东的张铁林第一时间给好友唐国强打了个电话,以示感谢。张铁林为什么要给唐国强打电话呢?事情还得从《红军东征》开拍之前说起。
  原来,当张铁林接到《红军东征》的导演张绍林的电话时,一听说是让他演毛泽东,心里不免有些犯憷。为此,他找到唐国强,想听听这位曾多次扮演过毛泽东的老朋友的意见。
  “既然张导请你演,那你就接下来呗,正好拓展拓展你的戏路。”唐国强轻描淡写地说。
  “可是要让我演皇帝,我一点儿也不畏惧,毕竟皇帝谁也没见过,想怎么演就怎么演,但演毛主席可就不一样了,稍有不慎,我这一世英名可就没了。”张铁林倒也直来直去。
  “铁林,不是我说你,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是的,接演一个自己过去没接触过的角色是有不小的挑战,但挑战不也是机遇吗?就你那‘一世英名’,真有那么值钱吗?说穿了,你就是为了自己的那点颜面。你是‘皇帝专业户’不假,你的表演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但那些作品究竟能给人们带来多少思想启迪?我敢说,并无多少,兴许比不上一部《红军东征》呢。你作为一个老演员,所演的角色一定要考虑社会效应。《红军东征》的剧本我看过,是个很不错的本子。我看你还是接了的好。”
  张铁林听完唐国强的这番话,脸不自觉地红了。沉默了良久,他才重新抬起头来,说道:“国强,听了你这番话,我真是自惭形秽、自愧不如啊!那我就接了吧,现在你再跟我说说我在表演时要注意些什么。”听他这么一说,唐国强心里不由得一阵欢喜,不过他还是觉得他有点底气不足。于是,他淡然一笑道:“铁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所以我并不能给你多少经验。早年我被人称为‘奶油小生’,虽然喜欢我的人也并不少,但我依然觉得那是我人生的低谷。后来,我在人们的一片质疑声中,接演了诸葛亮,那成为了我事业的一个转折点。再往后,我也是因为有人说我长得像主席,就撺掇我去演,当时我也怕呀,也是一个劲儿地向前辈们请教,可是在表演中,我却发现别人的很多经验我完全用不上。你比如古月老师,他的湖南话很好,学毛主席讲话,能让观众听起来像,可我不会说湖南话呀,所以我就只能演说普通话的毛主席。现在怎么样?也算获得观众的认可了吧!所以你如果问我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给你,那就只有一条:放下包袱,全力以赴,用自己的心去和剧中的主席进行碰撞交流,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那里。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一定能够塑造出一个形神兼备、与众不同的主席形象。”
  就这样,张铁林接演了《红军东征》中的毛主席。后来,张铁林在一次接爱记者采访时,不无感慨地说:“当初我在接演《红军东征》中的毛主席时,真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诚惶诚恐,是唐国强给了我自信,让我从容一路走来。”
  据《做人与处世》
其他文献
在美国,有一位妇孺皆知的老太太,大家尊称她为“摩西奶奶”。1860年她出生在纽约州格林威治村一个贫穷的大家庭,母亲生育了10个孩子。摩西童年时代只受过零星的教育,12岁就离开父母,在别人的农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27岁时,她与托马斯·摩西结婚,像母亲一样,她也生了10个孩子。  后来摩西奶奶重回纽约州,在一个农场生活,一晃近20年。她整日忙着擦地板、挤牛奶、装蔬菜罐头等琐事,但还不忘抽出时间刺绣。
期刊
这张照片是在62年前的1950年拍摄的。当时我15岁,正在北京市女一中读书。我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的1949年3月份经过当时已经是中共地下党员的同学陈葆华介绍,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前身)。  1950年寒假,我到当时已经是解放区的河北省徐水县北贺寿营村的姥姥家过寒假。这时村里正在进行土地改革。贫下中农们欢欣鼓舞、热热闹闹地准备着过翻身解放后的第一个春节。村干部们和县里派下来的工作组没黑天
期刊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却永远不会忘记中学时代的那个5月6日。那一天,我很早就兴奋地起了床,穿上昨天晚上就叠平压在枕头底下的新花布衫,梳好两条长长的辫子,背起军布书包上学去。那天可算是我十七岁人生最灿烂的日子——我入团了!  太阳显得格外亮,云儿更是洁白,天真蓝啊。我迎着朝阳朝着学校走去。教室的早晨洁净明亮,一面红色的团旗已挂在了黑板上方。我的脸颊由于激动变得红彤彤,心跳是快速的有力的。当我举起了右手面
期刊
36集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北京青年》近期在北京卫视热播并引起观众热议。导演赵宝刚试图通过该剧倡导一个关于青春的全新理念——“重走青春路,改变中前行”。赵导希望“能对北京青年乃至中国青年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影响多少是多少。”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冯远征、李强、马羚、王志飞、赵世坚、张弛等6位曾经的北京青年,了解他们是如何走过青春之路的,以及对如今北京青年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冯远征:当过待业青年、干过
期刊
姜武是家喻户晓的“影帝”,成名后,他一心忙事业忙应酬,一度忽视了妻子和女儿。最终妻子的40封家书,让他感悟到幸福真谛:幸福就是和家人在一起。  影帝丈夫游离家庭,贤淑妻子苦心应对  2008年6月,在剧组蛰伏了3个月之久的姜武,风尘仆仆返回北京的家。一进家门,妻子宋妍就对他说道:“我早就和几个姐妹约好了,你一回来,咱们几家就结伴去摘樱桃。”姜武说:“不巧,已有朋友约我去打高尔夫了。”  姜武泡了一
期刊
我是1940年开始做新闻工作的,1989年9月离休。如今已是耄耋老人。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记忆犹新。三次死里逃生,是往事的一页,也是那个年代一个老记者的侧影。  第一次死里逃生  1941年1月7日,“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当局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在闽、浙、赣等地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当时我在由范长江领导的国际新闻社金华办事处工作。1月25日傍晚,几个国民党特务闯进我们办事处,不由分说,把
期刊
职业:东城分局永外派出所社区民警  经历:已经从事社区民警工作21年  有这样一位好民警,他长年扎根社区基层,为老百姓调解“芝麻绿豆”纠纷,帮大伙儿解决生活困难,还要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一方平安……47岁的社区民警王琪,1997至2008年期间获个人嘉奖8次;1997、2004年度获廉政爱民先进个人;2009年获东城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前不久的评选活动中,王琪获得东城区综合治理“十佳民警”。  
期刊
演了一辈子小角色的黄宗洛,前些日子去世,社会各界深切缅怀。和这位“龙套大师”一样出色的黄金配角,还有两位:刘江和牛犇。只看名字,您可能没什么印象;但一看照片,保准能记起他们的精彩。  你那么坏,老婆敢跟你睡吗  有一句经典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你一定不会陌生。从话剧《白毛女》中的地主恶霸“黄世仁”,到电影《地道战》里的“汤司令”、《闪闪的红星》里的“胡汉三”,他饰演的大多是反面角色,并将角色
期刊
经鲁明老师介绍,7年前,笔者曾两次采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舒晓鸣女士。年初,舒老师新书面世,特意赠给笔者一本,其中还收录了我采访她的文章,于是我们再次相约,聊起上次未及展开的一个话题:宝贵的童年记忆,红色的延安生活。  舒老师形容自己的童年是一个永远不会破灭的美梦。每当提起自己在延安的童年时光,一向豪爽、大气的舒老师就会变得温柔细腻、深情款款;說到一个好玩的故事,她的笑容一如60多年前那般灿烂、纯真…
期刊
编者的话:时间是考量一切事物的标准。辉煌不仅属于过去,历史可以照亮未来。我们身边的人物,历经人世沧桑,品味酸甜苦辣,对于幸福,他(她)们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有的曾历经人世沧桑,曾饱受凄风苦雨,并在新旧时代强烈对比中感受幸福……如今,我们广大的千部群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业绩,以饱满热情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小河沟记载  新北京的变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