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拖延者到行动派的10个秘诀

来源 :青年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inand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拖延的心理来源
  
  在阻碍人前进的种种原因中,“拖延”或许是最好的一种掩护策略了。
  说它“最好”是因为,举凡拖延行为,在表面上看起来都让人觉得很奋进。这或许是一个悖论,但不妨设想一下:桌子上有一份需要周五之前上交的公文。它很繁琐,让人一看就头疼。自然,最有效率的做法是打开公文,一点一点地完成它。不过拖延者可不会这样想,他们会用其他种种手段来把自己的时间填起来,用其他的工作、家庭琐事,或是干脆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喝上杯咖啡,然后自我安慰说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然后时间就到了周四的晚上。这时候他们会惊慌失措,恨不得彻夜不眠地工作。周五早上,他们会努力睁着猩红的双眼,筋疲力尽地把公文放在领导桌子上。面对如此“勤奋”的下属,哪个领导还会忍心责怪他做的公文不够完美?
  于是拖延者就在内心小小地满足了一下:工作完成了,在领导面前还做出了一副勤勤恳恳的样子,最重要的是,自己好像“更有效地”利用了时间。
  当然,这种“拖延”大多数时候并不会发生在显意识层面。人们常常会下意识地这样做,而且因为得到了潜在的心理满足,他们还会经常这样做下去。
  当一个人的拖延行为出现时,他就会懈怠自己——绝对不在今天做原本可以拖到明天的事。当然,在拖延时人们会在心里觉得不安,会感觉到一种无法停息的倦怠和落后感 。但是他们会说服自己,说这其实是一种放松,是在为下一步积累足够多的能量。但真相是,拖延并不能帮助人节省时间或精力,它只会让两者在无休止的自责中白白消耗掉,让人对自己充满怀疑和自我欺骗。
  那些拖延者,他们往往是很优秀的批评家,通常都能一语道破别人的问题。他们能解释为什么人会犯错误,能洞悉某个商业方案完全不可行。在别人做某件工作时,他们会对自己说:“如果我做,我会做得更好。”但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很害怕,以至于根本不会去做。
  是的,在心理学角度上讲,拖延的很大一个来源是“恐惧”。人们因为恐惧失败,害怕自己不能成功,所以会无意识地把失败拖到“明天”。或许明天、下星期或是下个月,事情就会有转机,或许那时候一切都会不同,自己就会如有神助般地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当然,他们也很想发挥自己的才能,但他们却害怕自己在真正操作时根本做不到。
  此外,拖延的另一个来源是“完美主义”。那些渴望完美的人拒绝失败,甚至拒绝瑕疵。但他们无法把未知的事情做得更好,所以他们会直到最后一分钟才开始大张旗鼓地工作。“时间不够了”,是他们所能想到最放松自己的借口。它意味着: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是我能够做到的最好成果了。
  
  你是拖延者吗
  
  或许你的生活里也有过这种现象,或许你的思想里也有过这种想法,或许,你拖延的情况比你所意识到的还要多。看看下面这些问题,在你生活中出现过吗?
  ①我常常把困难的事情往后拖延,或者避免承担那些困难的工作。当事情真的发生改变,从而不用我再负责时,我在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然后就是忍不住地窃喜。
  ②面临重要的工作时,我的第一反应常常会是整理桌子、清理资料或者削铅笔等等琐事。
  ③我希望生活一成不变,我不喜欢迎接新的挑战或是冒险。
  ④在面对困难或者不愉快时,我会希望出现一些不可抗力或者意外,比如生病什么的。结果也很神:我居然真的生病(或者发生意外)了。
  ⑤有时候我会把事情拖上很久,或者把事情做得很差,然后借着一次争吵,把这件事情推给其他人来做。
  ⑥如果我在完成工作中有什么失误,或者到最后事情没能如我预期的那样,我会找机会迁怒其他人。
  ⑦当遇到某件困难或者繁琐的事情时,我的第一直觉就是批评或者讽刺。
  ⑧我的计划本里写满了要做但还没做的事,我的工作日志上有很多还没有完成的项目。
  ⑨如果工作本身太过无聊,我就会用老牛拉破车的速度来处理工作,尽管我自己本身也不想这样做。
  
  从拖延者到行动派
  
  如果你已经习惯了事事拖延,也不必害怕。人们随时随地都在认识自身,都在不断成长。很多问题我们之所以视而不见,是因为我们在观念上对它们不屑一顾:拖延怎么了,我还从中得到便宜了呢。我们内在的那个小小的自我会这样对我们说。
  如果我们真能静下来仔细地想一想,其实从来没有过一个“关于未来的决定”。所有的决定,无论它会对未来产生多大的影响,其实都是产生于此刻,影响于未来的。所谓的未来,只不过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现在所累加起来的。
  拖延者一直想等待最好的时机,但“最好的”也是不存在的。如果要等到把内心的每个反对的声音都克服,那人就什么事也不用做了。
  在行动派眼中,行动就是动机+动作。一个人光有无数美妙的想法毫无用处。如果不能行动起来,那它就只能停留在空想上。
  每个人都在找方法试图让自己动起来,但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如果你回首过去,发现自己曾经有过无数雄心壮志,然而现在却一个也没实现,那么,你该动起来了。
  下面的10个小秘诀,未必一开始你都能做到,不必着急,先从一两个秘诀开始。记住,只要行动起来,你就是成功的行动派!
  ①每天提前一刻钟起床。醒了就起,不要赖床。利用这段时间来思考,你该怎样最大程度地利用这新的一天。
  ②时刻记住:行动第一。每封信只处理一次,不要人为地给自己创造困难。
  ③别聊闲天。如果有人问你什么事,就事论事地回答,不要把答案扯到三皇五帝上去。
  ④已经开始的事情就要努力做完。
  ⑤如果你想指责或是找茬儿,把话酝酿一下,找到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再一起开口。
  ⑥远离电视。看新闻时只看必须知道的消息,别让自己沉沦为“信息植物人”。
  ⑦把自己最不想做的事列个单子,然后上面注明期待完成的时间。接着,动起来。对于不喜欢的工作,立即处理的方式可以大大缓解压力和紧张。
  ⑧去向其他的成功者取经。要学会借鉴别人的成功,更要学会懂得他们为什么失败。
  ⑨如果你对某件事情充满恐惧,可能只是你对它了解得还不够多。所以,尝试着了解更多。
  ⑩不要把事情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看成是否定。要知道,社会在不停地进步,一切都在改变。问题的出现再正常不过,不要在一开始就把它扣上“消极”的帽子。
  图/魏克 编辑/芦淼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要说现如今什么心理疾患知名度最高,最让人担惊受怕,又最容易让人误判的,那就应属抑郁症了。  可能是因为社会压力在逐渐变大吧,患抑郁症的人群越来越多。不过,它并没有想象中的多。很多人其实都是受了坊间各类心理书的影响,从中生搬硬套一些症状到自己身上,然后就开始疑神疑鬼,总觉得自己心理上出了点儿什么问题。  王铁就是这样一名“抑郁症疑似”。    他是抑郁症    “大夫,你给看看,我这孩子到底怎么了,
期刊
成功人士的心理素质  这世界上成功的原因有千百种:有的人成功是因为努力,有的人成功是因为运气,有的人是因为家世,有的人则是因为时机……但对于那些公认的成功人士来说,是什么促使他们成功呢?那些促使其成功的因素,是否真的可资别人借鉴?  为了找寻成功的真谛,心理学家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测试。11名被试者分为7男4女,都是在其他人眼中看来“非常成功”的人,而且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这些人从1465
期刊
她曾经因为嗓音沙哑做不到完美发声而黯然落泪,最终却靠一段台词打动评委,顺利考取空政文工团;  她曾经因为紧张过度而被对手演员批评不会演戏,几年后却一举夺得金鹰电视节优秀女演员奖;  她曾经因为放不开手脚去表演而苦恼,如今却包揽了邻家女孩儿、军中之花和盛唐贵妃等类型迥异的角色。  殷桃说,最爱老爸送她的座右铭:欲速则不达。这句话适用于演戏,同样也适用于做人。    表演就是一场认真的游戏    《青
期刊
究竟是知觉先于行动,还是行动先于知觉?心理学家各有各的解释。但不管怎么说,一个人只要能微笑一天,就能给自己一天好心情;一个人要是能微笑一生,他自然会幸福一生。    心理学的两种理论    小时候妈妈总是说:一个人要是能常常笑笑,就会心情愉快,有再多的烦心事也不怕。  老师也说:保持微笑,露出七颗牙,然后就心情愉快,天天快乐。  果真如此吗?难道微笑真的有如此魔力吗?  人类的情绪反应,迄今仍然是
期刊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有多重面相,偶尔会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你在家中与外头判若两人?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天生的双面人,下面测验将为你揭开你的变脸指数!  1.你属于哪一组星座?  A.白羊座、天秤座、巨蟹座、摩羯座(2分)  B.双子座、射手座、处女座、双鱼座(3分)  C.金牛座、天蝎座、狮子座、宝瓶座(1分)  2.与他人辩论的时候结果常常是?  A.到最后总是离题,忘了原本争论的主题(3分)  
期刊
NIMBY,是词组“与我无关”(not in my back yard)的缩写,可你知道这个词的由来吗?    诡异的问卷    老美有个招牌动作:耸耸肩,抬抬手,把手掌向外一撇,有人还会摇摇头。意思很简单:此事与我无关。  与之相配的是一个新名词:NIMBY。它是词组“与我无关”(not in my back yard)的缩写,进入美国英语词汇范围已经有几十年的光景了。可是,你知道这个词的由来吗
期刊
红色  工作主动,喜欢寻找新任务  富有感染力,能够吸引他人参与  激发团队的热情、合作心与进取心,   重视团队合作的感觉  令人愉悦的工作伙伴  打破沉闷工作环境的开心果  常在紧张气氛下表现出幽默与化解  冲突的能力  完成短期目标时极富爆发力  信任他人  善于赞美与鼓励,是天生的激励者  不喜欢太多的规定束缚,富有创意  工作以活泼化、丰富化的方式进行  善于以作秀增添企业形象  积极,
期刊
初入职场,我们都有着各种遐思,同样也有许多迷惘:第一份工作是不是决定终生发展?应该将就找个落脚地还是必须找到最满意的为止?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惑,并希望更好地了解自己、解决困惑,敬请关注本期访谈——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困扰青年的心理问题”系列访谈第四期,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第一份工作有多重要?应该骑驴找马还是一选定终身?我们的专家是来自首都医科大学的杨凤池教授。  杨凤池:大家好!   
期刊
居住在印度热带森林里的一些土著人,长期以捕蟒为生。他们一般是二人一组,在森林里仔  细搜寻蟒蛇的踪迹。发现猎物后,他们并不急于下手。因为蟒蛇威力无穷,就连令人生畏的豹子和鳄鱼都不是它的对手。所以,经验丰富的猎手往往会小心盯梢,有时候甚至会跟踪几天几夜。  他们为什么不立刻下手呢?因为需要等待。他们到底要等待什么呢?等待蟒蛇完成一次捕食活动。一般说来,腹中还有食物的蟒蛇,会安安静静躲在洞穴里,待上数
期刊
每年的10月初,哈佛大学都会在著名的桑德斯礼堂举行一个特别的颁奖典礼——搞笑诺贝尔大奖(Ig Nobel Prize)颁奖礼。与会者会用热情的掌声和随手抛向空中的纸飞机隆重欢迎获奖者。每年的典礼都会有一场“海森堡确定性演讲”,这个演讲的特别之处在于:每一位演讲者的演讲时间都被严格限定在30秒内,通常由一位专业的足球裁判来监督,任何超时的演讲者都将被赶到台下。但2006年的颁奖典礼现场,换了一个8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