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第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30046
摘要:文章说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贯穿在建设工程的全过程,建立完善的体制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提高人员素质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贯穿全过程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就是施工质量的管理,其实这是片面的。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伴随着整个建筑程序而产生的。从可行性研究到建设方案的决策阶段,然后是地质勘探、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开工准备、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保修及用户回访阶段,所有以上各个阶段都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可以出现在从立项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项目的方案决策质量,关系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绿化率、容积率以及周边的消防通道、抗震结构的整体性能、公共设施的配套,这些质量的管理都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地质勘探质量不高,所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准确,就直接影响地基基础的设计。地基承载力不够,将对工程造成隐患,若不均匀沉降将造成裂缝甚至倒塌;设计质量不合规范或不合理,将导致工程质量隐患,降低使用寿命,并将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设计不合理,使用就不方便,而且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施工质量管理不严格,造成施工中偷工减料,施工粗制滥造而形成浪费;工程建筑材料不合格、品质低劣,会造成质量隐患,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在施工中不注意安全管理,会造成安全事故,这些都将给人们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在施工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的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对竣工验收质量,应该做到层层把关,严格要求,对不合格的工艺应令其整改,直至合格以上;对不合格的材料应通知其更换,对隐蔽工程不合格的,应提出补强方案,消除一切不合格因素,保证工程质量在合格以上;在保修阶段,应对用户进行质量回访,服务过程中应有礼貌,态度热情、诚恳,守信用,耐心听取意见,迅速排除故障,指导用户合理使用产品,而且为用户服务应做到主动、及时、周到,以建立企业的良好服务信誉。以上各个阶段的综合质量管理形成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不管哪一阶段出现管理失控,都会导致工程质量的低下。
二、完善的体制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
任何管理的到位与完善,都需要有相应的体制来依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已经逐渐做到有法可依的程度。但是,有些立法还相对滞后,有的法规还有待调整和完善,现在工程项目已基本实行招投标制度,工程也逐步向监理制度过渡,材料的检验也将实行见证人制度,实行质量管理终身制。但目前尚有一些单位的工程项目未实行项目法人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也有待完善和发展,所有这些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规范和制度都需要配套进行,缺一不可。
建立项目法人制度,可确保责任到位,明确各层次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责任,这将有利于科学管理,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招标与投标制度运用市场经济管理机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法规,它既可以防止超越生产能力和水平承揽任务,又可以禁止无资质或资质不够格的单位从事勘探、设计、施工、监理工作,也可以防止“暗箱”操作,有利于选择最佳生产单位,确保工程质量;实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员制度,有利于杜绝由于试样弄虚作假而出现样品合格但工程实体质量不合格的不良现象,保证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实现工程监理制度,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它通过旁站、巡视、平行试验等手段,全过程监控工程质量,在实践中已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有些建设工程项目在这方面是有名无实的,仅仅进行施工阶段的监理是不够的,其优越性还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因此,必须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监理;合同管理制度是明确各方职责和义务的法律依据,工程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因为建设单位和承包商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职责以及监理工程师的职责都应全部写入合同中,工程的实施和管理必须依据合同,而工程的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也必须全部依据合同中有关条款及规范的要求;只有完善体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
三、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
通过对工程质量管理失控的分析显示,大多数质量管理问题都是出在人员的身上,出在领导和组织工程质量管理的人员身上,这恰好应了“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的断言。我们在现阶段固然需要完善体制,但更需要依法办事,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招投标的“暗箱”操作、施工上层层剥皮、偷工减料、监理制形同虚设等现象在工程建设中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执法不严,监督力度不够。因此,依法从事工程建筑管理是对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业法人的基本要求,企业法人和管理人员在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些与建筑工程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通过签订合同,将参加工程建设活动的各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参加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得到法律上的确认,各个法律部门对工程建设活动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保护和监督。因此,只有依法从事工程建设活动,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更好地发展市场经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
四、提高人员素质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
通过认真管理,可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基本的保证。但是,要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归根结底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科学技术是由人来创新的,制度也是通过人去制定和执行的,只有提高人员的素质,才能使新技术、新方法和政策法规得以应用和贯彻实施,才能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此,必须更加注重加强对人员素质的培养,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以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主人翁的身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还应思想觉悟高,政策观念强,行业道德高尚,有现代管理科学、心理学和法律基础知识,能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原则,公正廉洁,具有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其次,还必须加强人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使其不断在建筑工程建设实践中得到锻炼,以提高人员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样有了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加上实施工程全程管理和加大工程质量监督与执法力度,就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近几年,全国每年因建筑工程质量导致倒塌的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在1千亿左右,目前仍有20%的工程建设项目处于失控状态。因此,我们务必要把工程质量管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
摘要:文章说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贯穿在建设工程的全过程,建立完善的体制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提高人员素质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贯穿全过程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就是施工质量的管理,其实这是片面的。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伴随着整个建筑程序而产生的。从可行性研究到建设方案的决策阶段,然后是地质勘探、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开工准备、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保修及用户回访阶段,所有以上各个阶段都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可以出现在从立项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项目的方案决策质量,关系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绿化率、容积率以及周边的消防通道、抗震结构的整体性能、公共设施的配套,这些质量的管理都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地质勘探质量不高,所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准确,就直接影响地基基础的设计。地基承载力不够,将对工程造成隐患,若不均匀沉降将造成裂缝甚至倒塌;设计质量不合规范或不合理,将导致工程质量隐患,降低使用寿命,并将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设计不合理,使用就不方便,而且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施工质量管理不严格,造成施工中偷工减料,施工粗制滥造而形成浪费;工程建筑材料不合格、品质低劣,会造成质量隐患,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在施工中不注意安全管理,会造成安全事故,这些都将给人们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在施工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的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对竣工验收质量,应该做到层层把关,严格要求,对不合格的工艺应令其整改,直至合格以上;对不合格的材料应通知其更换,对隐蔽工程不合格的,应提出补强方案,消除一切不合格因素,保证工程质量在合格以上;在保修阶段,应对用户进行质量回访,服务过程中应有礼貌,态度热情、诚恳,守信用,耐心听取意见,迅速排除故障,指导用户合理使用产品,而且为用户服务应做到主动、及时、周到,以建立企业的良好服务信誉。以上各个阶段的综合质量管理形成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不管哪一阶段出现管理失控,都会导致工程质量的低下。
二、完善的体制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
任何管理的到位与完善,都需要有相应的体制来依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已经逐渐做到有法可依的程度。但是,有些立法还相对滞后,有的法规还有待调整和完善,现在工程项目已基本实行招投标制度,工程也逐步向监理制度过渡,材料的检验也将实行见证人制度,实行质量管理终身制。但目前尚有一些单位的工程项目未实行项目法人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也有待完善和发展,所有这些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规范和制度都需要配套进行,缺一不可。
建立项目法人制度,可确保责任到位,明确各层次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责任,这将有利于科学管理,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招标与投标制度运用市场经济管理机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法规,它既可以防止超越生产能力和水平承揽任务,又可以禁止无资质或资质不够格的单位从事勘探、设计、施工、监理工作,也可以防止“暗箱”操作,有利于选择最佳生产单位,确保工程质量;实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员制度,有利于杜绝由于试样弄虚作假而出现样品合格但工程实体质量不合格的不良现象,保证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实现工程监理制度,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它通过旁站、巡视、平行试验等手段,全过程监控工程质量,在实践中已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有些建设工程项目在这方面是有名无实的,仅仅进行施工阶段的监理是不够的,其优越性还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因此,必须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监理;合同管理制度是明确各方职责和义务的法律依据,工程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因为建设单位和承包商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职责以及监理工程师的职责都应全部写入合同中,工程的实施和管理必须依据合同,而工程的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也必须全部依据合同中有关条款及规范的要求;只有完善体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
三、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
通过对工程质量管理失控的分析显示,大多数质量管理问题都是出在人员的身上,出在领导和组织工程质量管理的人员身上,这恰好应了“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的断言。我们在现阶段固然需要完善体制,但更需要依法办事,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招投标的“暗箱”操作、施工上层层剥皮、偷工减料、监理制形同虚设等现象在工程建设中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执法不严,监督力度不够。因此,依法从事工程建筑管理是对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业法人的基本要求,企业法人和管理人员在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些与建筑工程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通过签订合同,将参加工程建设活动的各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参加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得到法律上的确认,各个法律部门对工程建设活动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保护和监督。因此,只有依法从事工程建设活动,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更好地发展市场经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
四、提高人员素质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
通过认真管理,可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基本的保证。但是,要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归根结底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科学技术是由人来创新的,制度也是通过人去制定和执行的,只有提高人员的素质,才能使新技术、新方法和政策法规得以应用和贯彻实施,才能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此,必须更加注重加强对人员素质的培养,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以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主人翁的身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还应思想觉悟高,政策观念强,行业道德高尚,有现代管理科学、心理学和法律基础知识,能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原则,公正廉洁,具有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其次,还必须加强人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使其不断在建筑工程建设实践中得到锻炼,以提高人员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样有了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加上实施工程全程管理和加大工程质量监督与执法力度,就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近几年,全国每年因建筑工程质量导致倒塌的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在1千亿左右,目前仍有20%的工程建设项目处于失控状态。因此,我们务必要把工程质量管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