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jytsf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简介
  书名:剥开教育的责任
  主编:祁 智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面对时代对教育责任的声声呼唤,教育责任的回归、解析与重构成了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祁智老师在多年的教育考察与调研中,洞察到教育中存在的诸多似是而非的“伪责任”:漫无边际的题海战、“精彩纷呈”的补习班、崇尚完美的公开课、无微不至的包办代替……这本书对课堂教学、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中的“伪责任”逐一加以揭示,由表及里,将教育的责任层层剥开,阐述了什么是教育真正的责任。
  推荐人语
  2016年4月,网上发布了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王开东老师的一篇文章——《中国教师,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时间,有关教师职业“高危”的讨论成为热门话题。教师职业真的“高危”了吗?带着这样的思考,我捧起了《剥开教育的责任》这本书。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以及写作者犀利的剖析、冷峻的思考如同声声惊雷,撞击着我的心扉,给了我诸多启示。
  一是要让孩子脸上有笑容。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让孩子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发展。这是这本书对教育最通俗的阐释。我觉得,这里的“健康”两个字最重要,因为,无论是孩子的天性成长,还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的提升,都不能离开“健康”二字!审视当下的教育,由于外界将诸多所谓的“责任”强加到我们的孩子身上,无休无止地“填”“压”“盯”,不断地挤压孩子的自主空间,导致我们的孩子苦不堪言。事实证明,这种以牺牲孩子的笑容和本真为代价换取的心智发展是“亚健康”的,甚至是“不健康”的。对此,我们是要付出代价的,或许,这种代价就是教师职业“高危”的诱因之一吧。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能给予孩子什么呢?用书中的话说,就是“给孩子们一张会真笑的脸吧”。这淡淡的一句话,似一声惊雷,催人警醒。扪心自问:我们给孩子一张会真笑的脸了吗?如果给了,我们的孩子戾气还会那么重吗?
  二是要在坚持中寻找机会。
  教育是一份守候,是一份坚持,更是一份睿智和期待。很多教师在工作中,尤其是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付出了诸多努力,但往往事倍功半,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孩子鲜活的个性特征。一个班有几十个孩子,要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之,我们的孩子年龄还小,面对他们,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期待,这样,才能拨动他们敏感的心弦,点亮他们灵魂深处的心灯。试想,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慢下脚步、俯下身子,在坚守中打开孩子的心扉、点亮孩子的心灯,我们的孩子还会那么无知、那么蛮横吗?
  三是精神培育刻不容缓。
  如果不是把孩子机械地理解成概念上的“学生”,而是将他们视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在教育中就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更要有精神的培育。这个命题非常契合当下的教育,也有助于我们追问导致教师职业“高危”的深层原因。从教育教学实践来看,空头说教和制度约束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触发学生的叛逆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淡化“教”而强化“育”。这本书中,教师被学生“惩罚”且“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抄写‘潸然泪下’”的行为本身就是最好的“育”。 正如孔子所言:“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独立精神”“平等思想”“身正为范”的行为表征,正是对孩子最好的“育”。试想,如果我们能用真实的教育构筑起孩子民主、自觉、独立的精神大厦,我们的孩子还会那么任性、那么暴力吗?
  “于无声处听惊雷”,惊雷过后,我们不妨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这本书,反思我们诸多貌似“负责”、实则“负效”的教育行为,或许,我们就能从容地走过当下的教育危机。
  (作者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白驹初级中学教师)
  在线试读
  一个五年级学生,因为没有完成作业,不敢上学,在房间里喝下剧毒农药;一个三年级学生,因为老师在课堂上没收了他的手机,就冲出教室跳楼;一个四年级学生,被班上同学欺负,突然拿起刀子,划自己的手腕……
  出现这些危机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认为教师缺乏耐心、爱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有人认为学生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低下;有人认为在社会大环境下,人人浮躁、不安……这些都不无道理。
  我们愿意从另一个方面分析原因。
  教师、学生的身份和角色不同,各有各的想法和需求,各自都对对方有感情上的期待。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想到的是老师批评时的语气和面孔,想到的是老师不信任的眼神,想到的是自己让老師失望了,恐惧之情顿生。他喝下农药,与其说是对生命的放弃,不如说他正从老师曾经的爱护和信任中离开。这种危机,冲击着孩子幼小的心灵,他们既无力承担,也无法躲避……
  同样,教师觉得,自己的责任就是教育好学生,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此辛辛苦苦,付出了感情、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的种种表现令人烦恼,恨铁不成钢!一次又一次的希望,迎来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导致一次又一次的失落。于是,失去耐心,失去细心,失去信心,最终失去爱心。
  一个教师,假如失去耐心、细心、信心和爱心,那是十分可怕的。
  ……
  爱因斯坦说,只有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教育危机出现了,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冷静面对、勇于担当。而支撑这些的,是我们真实不变的情感。我们不能因为所谓的感情受到伤害,就减少感情的投入;不能因为感情受到所谓的“背叛”,就稀释感情的浓度。这样,我们就能尽最大可能控制危机的发生;即使危机发生了,也能从容、顺畅地面对和走过。
其他文献
一、教学目标(略)  二、教学步骤  Step1: Lead-in  Talk about some festivals.  【设计意图】 复习本单元学过的部分节日的名称,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Step 2: A Competition  Show how much students know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帮助学生体验信息收集的过程。
“认识封闭”是数学学习与研究中的常见现象,本文拟通过教材一道错题产生原因的剖析,谈谈题目编制中的“认识封闭”现象及其矫正策略。一、问题提出1.题目呈现如图,△ABC的周
低温熟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胶凝材料,其主要活性矿物为12CaO·7A1203和2CaO·Si02。文章研究了以低温熟料取代20%水泥的砂浆抗碳化特性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标准测
粘弹性阻尼墙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消能减震部件。文章从粘弹性阻尼墙的构造出发,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照普通粘弹性阻尼器进行粘弹性阻尼墙的理论分析。
过街道顶管施工是否会造成其上方埋置的管道发生损坏,这是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就这一问题作探讨,其内容:1)顶管施工扰动对赋存有地下管道的土层产生地面沉降的机制;2)扰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作为诊断术语在临床引入以后,给病理医生本身及病理医生与临床医生之间带来不少麻烦,少数还引起了病人和家属的误解。究起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诊断术语的内涵。
摘 要  教学评价行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与状态进行评价,二是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与价值进行评价,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出发,对教师的评价行为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评价行为  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物理作为一门自然性学科,与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以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科学意识为目标,才能实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