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为学生插上腾飞翅膀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uan898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在强调革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的基础上,也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和新课改的教育要求相适应,运用更多高效、新型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一、展开有效的预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课前预习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做好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中就能更好地学习,同时非常轻松。但也应重视预习,因为预习一般内容都十分广泛,需要学生自主学习,部分缺乏自主约束能力的学生难以将预习完成,或只是保持应付态度。初中语文教师应对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进行培养,经常性地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课后读书的任务,相关教学内容拓展阅读,让学生体验到预习的乐趣。
  以《济南的冬天》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前,可以为学生布置几个课前任务,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找几篇和济南冬天有关的文字片段,在这些文字片段中把济南冬天的美找到;同时就课文内容展开开放式的教学探究,带着问题进行预习,教师可以问学生:“济南冬天的美在哪里?”“你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一段?”等,这样有效的预习,可以将学生阅读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促进学生语言文字处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结合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阅读动机
  就初中生而言,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并不浓厚,这主要是因为文字通常存在着生涩难懂以及平面化等特点。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语言文字的优美予以展现,以便于学生从感官上感受到语言文字所包含的独特魅力。并且,还需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图像等方式为学生直观地展现文章内容,使其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以《背影》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魅力的感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相关图片和视频播放在学生面前,同时对“背影”的内容予以细致的阐述,再搭配上相应的文字与音乐,进而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体会到作者对于父亲的爱。由此可见,多媒体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兴趣,为学生创造阅读动机,从而将学生的阅读空间有效拓宽,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养成积累习惯,重视平时的阅读总结
  积累和总结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借助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学习经验进行积累和总结题材展开归类等学习方法,学生可以系统地展开语文阅读学习,这种学习模式针对性很强,学生借助这种学习模式对不同题材有着不同的解题思路,同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摘抄的好习惯,借助摘抄,学生既能拓宽知识面,同时还能深刻理解一些不熟悉的内容,进而促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摘抄一些优美的词汇和句子。
  以《春》一课为例,作者通篇都把“春”描写得十分优美,“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着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等,这些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呈现出一种春的俏皮之感,摘抄这些句子既能使自己的知识储备得到丰富,也能将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有效提高。借助积累和总结,学生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对语文阅读也能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借助这种学习方式也能实现自身总结能力和归类整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
  四、拓展延伸阅读,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外阅读内容所发挥的作用极为重要,教师要想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在把课内部分阅读教学完成后,还应针对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学習情况,适当引入部分课外教学方面的内容,有机结合课内和课外,加深学生对教学的理解和认识,确保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只有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才可以确保阅读教学内容的丰富,使学生的眼界得到拓展,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以《看云识天气》一课为例,本文属于科普类的课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能够较为系统了解这一方面的相关知识,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云的科普文章,以此云的形态、形成以及和天气的关系,进而拓展学生眼界,引导学生对课文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并确保阅读学习的质量。因此,通过课外阅读的辅助,能够对课内阅读予以更好的优化,提升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应坚持人本教育理念,更新语文教学理念,运用有效策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语文学习潜能,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得到良好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祁连中学(733013)
其他文献
朗读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要在朗读中学,在朗读中悟,就要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所以教师的指导要讲求方法,以篇定法,以学定法,抓住时机,适时指导,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从教学中总结了以下方法。  一、技巧掌握法,打好朗读的基本功  读好重音。课文的写作有目的,体现在句中;句子的表达也有目的,表现在词语中,所以重音就体现了句子的目的,要能准确地读出重音,才能正确地理解句意。重音的类型有并列性重
期刊
《台阶》与本单元其他三篇文章不同,是小说,可当作记叙文教学。小说以父亲的儿子为故事的叙述者,开头写父亲如何力大无比,壮实如牛,篇末写父亲腰也闪了,连挑水也不能胜任了。父亲终年辛苦,舍不得破费一星半点,连洗脚也是一年才洗一回,父亲这辈子过得异常艰难!小说深沉地叩响时代的呼唤,亿万人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故事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房这
期刊
传记文学怎么读,随着整本书阅读的提倡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盲目读和应付读中游走,只求“读了”而不求“读好”,这明显与我们所希望的读书要求相背离。新课标强调,真正的名著阅读应培养學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通过概括、比较、分析、推理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真正实现与作品的深度交流。整本书阅读应该培养学生找寻关键信息、质疑探究和拓展阅读的能力。如何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发问并寻找答案的能力是整本书
期刊
一、明确方向,策略为先  有效的预习可以提高学习的起点,为教学提供依据,指明方向。笔者在教学语文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单元写作中,运用了不同形式的写作导学稿,以搭建作文教学中师生、生生以及自我对话平台。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独立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选择和整理加工的;教学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教育过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写作
期刊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卷三。部编教材选入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章以精练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这篇短文共194个字(包括标点符号)。却写得精彩绝伦,趣味盎然。文章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
期刊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6版)对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培养有明确要求:“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初中生阅读鉴赏能力还没有形成,教师应给出针对性引导,让学生明确阅读鉴赏基本操作步骤,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验证机会,自然能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支持。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教师在技法传授时,需要有观照意识,如何实现教学操作的主体诉求,这是
期刊
托尔斯泰认为:“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语文课堂的对话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启迪学生智慧,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变得更精彩!  然而笔者在教学与调研中发现,部分课堂看似热闹,然而细思冥想,不少对话浮于表面,非但不能启发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兴趣,相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对话主要有以下具体表现。  伪对话现象。课堂上部分教师掌控提问,以师生的问答为主要形式,集中表现为
期刊
中国的古代诗文几乎都有“山水”的烙印,难道古代文人很悠闲,有大量的时间去游山逛水吗?其实不然,不少文人都是将他的无奈苦闷、志向乃至隐逸情怀寄托在“山水”之中,“山水”亦成了他们精神的家园。  《答谢中书书》是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一篇山水小品。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黑暗的时期,各种矛盾非常尖锐,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以期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陶弘景,曾经担任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
期刊
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言语实践。让他们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强调它的“实践性”。大量的经验告诉我们,最关键的是把文言文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实践过程,变成一个训练过程。学生在训练中理解文意,积累字词,培养语言,习得言语,文言文学习的品质得以改善,言语能力得以提升,语文素养得以提高。这个实践过程,训练过程落实到具体
期刊
《谈读书》是鲁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一篇精读文章。作为文艺随笔《谈读书》的教学常常让不少教师喜忧参半,文章对读书有许多精辟论述,贴近学生生活,似乎有很多宝藏可以挖掘。但在具体教什么、怎么教时却又让人颇费思量。  纵观当前的课堂实践,《谈读书》的教学分化为两个极端:一是把此文当作议论文来教。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培根的读书观点,然后让学生分析文章是怎样围绕观点来论述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等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