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感是学生对数与数量的关系、数量运算、数量结果估计等的内心感悟。通过数感的建立、动手操作中数感的体验和实践训练中数感的应用等方式,从学生的习惯和态度入手,促进学生丰富数感理论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感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73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信息的发展,教师应该认识到数感的培养同语感的培养一样重要,而且数感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从学生的习惯和态度入手。
一、借助生活经验,在情境中建立数感
学生数感的建立离不开他们的生活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将知识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还可以还原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数感。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人民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和实践进行教案设计。
师:我们都有超市购物的经验,那么大家对人民币的敏感程度是怎样的呢?1元钱可以买到什么呢?
生1:可以买一只圆珠笔。
生2:可以买一块橡皮。
生3:可以买两个阿尔卑斯的棒棒糖。
……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好,1元钱能买到的东西很多。可是我现在去超市购物,没有1元的钱币,只有5角的纸币和1角的硬币,我有哪些付款方式呢?
生4:可以支付两张5角的纸币。
生5:可以支付10张1角的硬币。
生6:也可以支付1张5角的纸币和5个1角的硬币。
师:根据大家的回答,可以猜测1元钱与1角钱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7:1元=10角。
教师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借助课堂问答和情境体验还原了学生超市购物的场景。学生对人民币的敏感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们数感的形成,有利于他们建立起初步的数感。
二、结合小组游戏,在动手中体验数感
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各种动手动脑的活动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多组织小游戏,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获得丰富的数感体验。
例如,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分给每个学习小组一个教学道具——时钟,让一个学生转动钟表的分针,比如调动钟表时间为12:30、11:12、8:40、7:28等,其他学生记录显示的时间,最终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答案。在学生都熟练了钟表的工作原理,有了时间的概念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小组之间进行钟表读数比赛:一组的某个成员随机说出一个时间,另一组的成员再迅速拨动钟表,进行调整。对于比赛过程中用时最短的小组进行加分和表扬,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时,应该注意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的实施。因为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多样化的游戏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合理分配,以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找准自身的位置。
三、重视实践训练,在应用中强化数感
数感是学生在长期的运算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涵盖了认知过程、实际训练和真实体验等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不断让学生体验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完善所掌握的知识,实现他们对数感的透彻领悟。
例如,教学“计量单位”之后,就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质的问题,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自主解决。如:全校学生大约有( )人,教室的面积约为50( ),学校操场的面积约为( )平方米,班级里最高的同学的身高是( )cm,体重是( )kg。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对数的敏感程度就会得到提高。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提前写好购物单,带好零钱去超市购物,使学生了解铅笔的单价是多少元,笔记本和圆规等学习用品的单价。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数感;另一方面提高他们基本的生活技能。
教师要注意将所授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所列举的实例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以便更好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数感。
综上所述,数感与其他知识不同,是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训练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入手,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各种关系,逐步培养他们的数感。
(责编 童 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感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73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信息的发展,教师应该认识到数感的培养同语感的培养一样重要,而且数感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从学生的习惯和态度入手。
一、借助生活经验,在情境中建立数感
学生数感的建立离不开他们的生活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将知识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还可以还原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数感。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人民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和实践进行教案设计。
师:我们都有超市购物的经验,那么大家对人民币的敏感程度是怎样的呢?1元钱可以买到什么呢?
生1:可以买一只圆珠笔。
生2:可以买一块橡皮。
生3:可以买两个阿尔卑斯的棒棒糖。
……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好,1元钱能买到的东西很多。可是我现在去超市购物,没有1元的钱币,只有5角的纸币和1角的硬币,我有哪些付款方式呢?
生4:可以支付两张5角的纸币。
生5:可以支付10张1角的硬币。
生6:也可以支付1张5角的纸币和5个1角的硬币。
师:根据大家的回答,可以猜测1元钱与1角钱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7:1元=10角。
教师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借助课堂问答和情境体验还原了学生超市购物的场景。学生对人民币的敏感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们数感的形成,有利于他们建立起初步的数感。
二、结合小组游戏,在动手中体验数感
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各种动手动脑的活动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多组织小游戏,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获得丰富的数感体验。
例如,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分给每个学习小组一个教学道具——时钟,让一个学生转动钟表的分针,比如调动钟表时间为12:30、11:12、8:40、7:28等,其他学生记录显示的时间,最终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答案。在学生都熟练了钟表的工作原理,有了时间的概念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小组之间进行钟表读数比赛:一组的某个成员随机说出一个时间,另一组的成员再迅速拨动钟表,进行调整。对于比赛过程中用时最短的小组进行加分和表扬,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时,应该注意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的实施。因为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多样化的游戏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合理分配,以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找准自身的位置。
三、重视实践训练,在应用中强化数感
数感是学生在长期的运算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涵盖了认知过程、实际训练和真实体验等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不断让学生体验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完善所掌握的知识,实现他们对数感的透彻领悟。
例如,教学“计量单位”之后,就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质的问题,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自主解决。如:全校学生大约有( )人,教室的面积约为50( ),学校操场的面积约为( )平方米,班级里最高的同学的身高是( )cm,体重是( )kg。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对数的敏感程度就会得到提高。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提前写好购物单,带好零钱去超市购物,使学生了解铅笔的单价是多少元,笔记本和圆规等学习用品的单价。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数感;另一方面提高他们基本的生活技能。
教师要注意将所授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所列举的实例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以便更好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数感。
综上所述,数感与其他知识不同,是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训练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入手,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各种关系,逐步培养他们的数感。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