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主动探究,传递核心概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e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践行生物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主动探究学习”“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的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关注探究学习与学生对概念构建的对接,使学生在获得植株生长核心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提升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标理念。
  【关键词】 倡导主动探究;传递核心概念;“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探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2
  2011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清晰地展示了理科课程"强调主动探究学习"和"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的教学要求,高度关注探究学习与学生对概念构建的对接,指出:生物科学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倡导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次是“传递生物核心概念”,它们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于学生来说,传递建构概念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是原有概念与新情境冲突后,产生问题进而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其结果就是对新概念的认同。
  基于这种思想,下面以“植株的生长”教学为例,浅谈“倡导主动探究,传递核心概念”如何在“植株的生长”课堂教学上的探究应用。
  1、教学情况分析
  1.1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生命周期。“植株的生长”是植物营养器官生长的重要时期,它既是“种子的萌发”学习的后续、又是“开花结果”学习的前提,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程安排了延续性很强的观察“根毛和根尖结构”的实验,随后是“由芽发育到枝条”的推测推理过程,最后是“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状况”演示实验活动,这些内容符合现代教学设计原理和中学生认知规律,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1)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2)芽中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由幼嫩的芽、茎和叶组成新枝条。(3)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1.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细胞的生活”“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种子的萌发”等内容,储备植物生长的相关认识。生活中学生经常碰到植株生长的现象,只是对其是怎样生长的、需要哪些营养等问题还没有关注过。
  初一学生好动又好奇,善于提问题,爱动手操作,勇于表达观点。只是他们很少主动留意幼苗的生长过程,更不会知道植株生长需要无机盐。因而在教学前的一个月左右,动员学生收集种子种植,观察种子发芽、生长,增加感性知识;还动员学生制作“根尖的结构”和“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模型,用直观、形象的模型辅助学习。
  2、教学目标确立
  2.1知识技能:描述根的生长过程和芽的发育过程,说明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2.2过程与方法:观察一种植物根和芽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细致、耐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动手做对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践的能力,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
  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植株生长过程的观察,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通过对探究实验过程的学习,让学生领悟科学实验的艰辛与快乐。
  3、教与学的策略
  3.1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
  体验式教学法——就是让学生从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解释、实践和应用的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获得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本节课安排有肉眼对根的观察,放大镜对根毛的观察以及显微镜对根尖永久装片的观察,有课前制作的根尖和芽尖模型的过程,还有课前做“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生长状况”实验探究,这些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我反省(内省)与群体反省(交流)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感悟中提升。
  直观式教学法——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多媒体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的方法。本节课关于植物的生长,文字叙述很抽象,虽然加入了插图和图解,但仍然是平面的、静止的,很难实现知识迁移。而植物种子的种植、模型的展示、视频播放和实验演示等是立体的、直观的、动静结合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得到正确的生物核心知识。
  3.2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为了让教师教有依据,学生学有落脚点,教学中采用学案导学的方法引导推动学习,并且各部分教学内容学法各有侧重。对第一部分植物幼根的生长,观察法贯穿学生学习此知识的始终;第二部分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推测推理方法的运用是学法重点;第三部分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则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包括探究设计、探究实践等)体验。
  4、教学流程设计(见下表)
  5、教学过程反思
  5.1倡导主动探究学习
  具体是开始的“根毛和根尖結构”的实验观察,随后是“由芽发育到枝条”的过程推测推理,最后是“比较玉米(绿豆)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状况”的实验活动演示;这一系列活动通过动眼观察、动手实验、动脑思考、动嘴交流等形式,内容紧凑,活动多样,吸引学生。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强调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还有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保护植物关爱生命知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探究学习的结果,促进学生主动完成知识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感悟中提升。
  5.2凸现核心概念传递
  生物概念是什么?有什么特征?学习后还能说点什么?仅仅强调对事实的记忆没有太大意义,难以长期保存。教学中关于幼根的生长采用实验观察、模型制作、动画视频辅助教学,把微观的、抽象的、静止的幼根生长知识宏观化、具体化、动态化,丰富的素材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概念框架;关于植物需要营养物质,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的无机盐、含磷的无机盐和含钾的无机盐,则是通过演示实验、图片展示来实证说明。用精选事实性材料支持概念建构,教师所有的活动都是指向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深层理解和运用。
  5.3强调实验能力培养
  对于根毛,重在引导学生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其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结合提供的幼根生长视频,总结幼根的生长。对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则是引导学生课前设计并且亲自做对照实验,连续观察一段时间,记录结果,分析交流,得出结论,课堂演示。这样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能力自然会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赵占良,朱正威.初中生物教材“植株的生长”,人民教育出版社
  [3]刘恩山.倡导主动探究学习凸显重要概念传递,基础教育课程——生物课程标准修订说明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关键词】 体育;教学;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搞好学校体育,对提高民族素质、改善人民的健康、形成健美
期刊
【摘 要】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课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揣摩人物情感,有利于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感性思维的构建。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本文从朗读教学的现状着手,提出相关的改进方案,希望对您的朗读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B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如果没有写作兴趣,就写不出好作文。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难写,要么泛泛而谈,东拼西凑,要么选材陈旧,单调乏味,甚至总觉得无话可写,或干脆不写;教师难指导,作文教学常常耗在时间加汗水的拼搏中,收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2  一、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内容解读】从课程标准的要求看本课的关键词就是对外开放,概述开放史实,分析开放特点。课程标准展示了开放的史实即开放的过程,开放的结果课标里已经明
期刊
【摘 要】 本文着眼于初中化学第二轮复习课程的高校课堂,以“神奇的试管”为主要案例对试管的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等进行复习,并从中获取反思,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化学成绩,为中考打好牢固的知识基础。  【关键词】 初中化学;二轮复习;高效课堂;“神奇的试管”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2  初中化学二轮复习是基于首轮复习后,把首轮复习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地理学科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也可以说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语、数、理、化、政、史、英等其他基础学科。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构建地理问题,则能使各类知识融会贯通,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则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设计出最佳解决问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习惯了太阳东升西落,习惯了雨来伞挡,光来眼闭;默许了老师独占讲台,学生独留台下;无可挑剔你讲我记,两不相干,这样你侬我侬,意欲何求?然大雁飞过总有痕,青春人儿走过,岂无声?既然不能,我们为何不迎接挑战,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来一点创新,来一个脱胎换骨,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真正地在自己的课堂上,营造一种师生
期刊
【摘 要】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的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没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懂得艺术,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这里以时代教育理论为依据,从课堂教学的有关方面展开论述:课堂导入、课堂提问、课堂教学板书、教学体态语、教学应激艺术的发挥、课堂的结束技艺等等。  【关键词】 课堂教
期刊
【摘 要】 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功率定义是从能量关系推导而来的,实质上反映了电磁储能和电阻耗能的关系,但部分教材对谐振电路的能量关系表述模糊,对电磁储能及能量交换的看法不统一。本文从无功功率的角度分析,对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能量定义进行了统一修正,按修正之后的能量定义可以得出严谨的功率定义。  【关键词】 无功功率;谐振;品质因数  【中图分类号】TM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 要】 荆轲失败的原因,是与太子丹之间没达成一致的行动方案。荆轲要“劫持秦王”,太子丹要“刺杀秦王”。  【关键词】 荆轲;刺杀;劫持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荆轲刺秦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的第五课,《史记·刺客列传》和《战国策·燕策》都记载了这个精彩的故事。故事结尾,荆轲临死前大骂秦王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