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我国事业单位职能也随之转变。事业单位职能的转变涉及到具体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事业单位的会计审计部门。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以收付实现制作为确认基础,目的在于满足政府部门财政预算管理的需要。近年来,我国预算管理体制不断改革,传统收付实现制弊端日益凸显,现行的会计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遇到了新问题和新情况。目前而言,很多国家的政府会计部门积极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并取得的良好的效果,这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改革
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对于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职能的不断完善,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广大事业单位应该积极推行权责发生制改革,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
一、事业单位
(一)概念
事业单位是中国特有的称谓,是指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形成的社会组织。所谓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拨款或者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服务的社会组织,具有社会公益性。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公立学校、非营利性医院、文化馆、科技馆等均属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以公益为目的,在经营和运行过程中不过分强调盈利,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事业单位会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企业单位会计,指导任何企业都有其会计部门负责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却忽略了事业单位会计的重要地位。事业单位会计属专业会计,负责核算、统计、监督各个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以及日常财务工作。事业单位会计主要对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和分配,并监督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情况;通过财务报表的方式记录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业务资金以及缴款拨款等。上文中提到事业单位以公益为目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多渠道的收入来源,如国家财政补贴、日常经营所得、上级单位拨款等;其二,多用途的支出,如日常运行费用、对下属单位的补贴、水费电费等;其三,事业活动和经营活动的财务工作要分开进行,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三)现行收付实现制的弊端
1、会计信息不准确。收付实现制在实际工作中以实际收到或者实际支出的款项作为记录标准,其优点在于可以清晰准确的记录事业单位的现金流向和使用情况。但是,收付实现质的弊端在于,会计将本期实际发生的现金收支情况全部记录在会计报表之中,却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当期的现金状况和经济业务,也就不能直接全面的反映出事业单位当期的资产负债情况,无法为事业单位成本控制提供可靠依据。长此以往,收支不平衡、资金浪费和短缺的情况时有发生。
2、缺乏统一的会计核算基础。就目前而言,我国事业单位缺乏统一的会计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核算基础并存。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事业单位的职能逐渐发生改变,会计核算基础不统一这一问题的存在使事业单位无法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转型和发展。
3、会计信息不完善。事业单位现有的会计核算方式中,针对经营类业务主要采取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这一核算方式的缺点在于无法真实准确的反应现金业务中的现金流量,会计信息的参考者也无法查询到想要的信息,从而降低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影响成本管理。目前而言,事业单位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来区分经营性业务和非经营性业务。两种核算方式一方面降低了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核算错误,影响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实际工作中,收付实现制本身的特点的弊端不利于成本数据的生成,从而影响了上级部门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和成本控制。
二、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
(一)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的目的
事业单位会计之所以要推进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是因为事业单位现有的会计核算模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财务管理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政府的工作方向也在向公正化和透明化迈进。对于国家财政部门下发的拨款,事业单位要详细、清楚的记录每一笔先进的流向,确保财务管理的公开和透明。伴随着近些年来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政府的财政拨款也将逐渐减少,事业单位要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内部管理等方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以适应体制改革。
(二)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改革措施
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并非是一日之功,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改革过程中,难免遇到阻力和困难,有关人员要积极面对,敢于创新。本文总结了几点有关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措施,希望给有关人员带来启发。
1、不断完善财务核算体系。事业单位在推行权责发生制之后,需要重新设定相关的会计科目、会计报表,并对事业单位现有的资产进行计算和确认,为推行权责发生制提供基础和前提。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财务处理方式。民办学校、公立医院、科研机构等自收自支模式的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行中已经实现企业化管理,同政府之间基本上不存在拨款情况,这类事业单位可以实行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公立大学、普通文艺团队等采用差额补助模式的事业单位,应该选择改良的权责发生制。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相关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在使用期间考虑固定资产的折旧,并准确核算折旧成本。事业单位会计部门要准确完整记录单位现有的固定资产,准确评估单位的负债情况。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一方面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一方面也易于上级部门和监察部门的监督。 2、改革会计报表。为了适应事业单位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现有的财务报表也应该不断改革。财务报表的改革要以权责发生制为中心,有效整合会计信息。改革后,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可增加“在建工程”项目,取消收支类项目;增设“收益分配表”,用来记录事业单位的净收益分配情况或亏损弥补方式;增设“资金流量表”,用于记录事业单位在一定时间的资金流向情况。
3、完善监督考核体系。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的事业单位会计只有财务会计而没有管理会计,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伴随着近年来事业单位预算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考核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进行有力的监督和评价,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意义
第一,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有用性。权责发生制以权利或责任的形成为标准,能够准确反映资金的收付情况,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提高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
第二,提高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水平。权责发生制能够清楚的反映当期的会计信息,为会计单位的成本核算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第三,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透明度,接受上级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不断对工作进行改革。
三、结语
实践证明,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是事业单位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不可逆战的强大趋势。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是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事业单位的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并非是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广大事业单位应该树立改革的信念和决心,在改革中摸索先进,不断推进中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作者单位:吉林省审计厅)
参考文献:
[1]王玮.对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问题的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2]唐振达,杨清源.对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问题的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2).
[3]胡慧.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文献综述[J].中国商界,2013(08).
关键词: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改革
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对于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职能的不断完善,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广大事业单位应该积极推行权责发生制改革,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
一、事业单位
(一)概念
事业单位是中国特有的称谓,是指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形成的社会组织。所谓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拨款或者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服务的社会组织,具有社会公益性。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公立学校、非营利性医院、文化馆、科技馆等均属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以公益为目的,在经营和运行过程中不过分强调盈利,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事业单位会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企业单位会计,指导任何企业都有其会计部门负责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却忽略了事业单位会计的重要地位。事业单位会计属专业会计,负责核算、统计、监督各个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以及日常财务工作。事业单位会计主要对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和分配,并监督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情况;通过财务报表的方式记录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业务资金以及缴款拨款等。上文中提到事业单位以公益为目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多渠道的收入来源,如国家财政补贴、日常经营所得、上级单位拨款等;其二,多用途的支出,如日常运行费用、对下属单位的补贴、水费电费等;其三,事业活动和经营活动的财务工作要分开进行,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三)现行收付实现制的弊端
1、会计信息不准确。收付实现制在实际工作中以实际收到或者实际支出的款项作为记录标准,其优点在于可以清晰准确的记录事业单位的现金流向和使用情况。但是,收付实现质的弊端在于,会计将本期实际发生的现金收支情况全部记录在会计报表之中,却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当期的现金状况和经济业务,也就不能直接全面的反映出事业单位当期的资产负债情况,无法为事业单位成本控制提供可靠依据。长此以往,收支不平衡、资金浪费和短缺的情况时有发生。
2、缺乏统一的会计核算基础。就目前而言,我国事业单位缺乏统一的会计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核算基础并存。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事业单位的职能逐渐发生改变,会计核算基础不统一这一问题的存在使事业单位无法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转型和发展。
3、会计信息不完善。事业单位现有的会计核算方式中,针对经营类业务主要采取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这一核算方式的缺点在于无法真实准确的反应现金业务中的现金流量,会计信息的参考者也无法查询到想要的信息,从而降低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影响成本管理。目前而言,事业单位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来区分经营性业务和非经营性业务。两种核算方式一方面降低了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核算错误,影响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实际工作中,收付实现制本身的特点的弊端不利于成本数据的生成,从而影响了上级部门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和成本控制。
二、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
(一)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的目的
事业单位会计之所以要推进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是因为事业单位现有的会计核算模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财务管理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政府的工作方向也在向公正化和透明化迈进。对于国家财政部门下发的拨款,事业单位要详细、清楚的记录每一笔先进的流向,确保财务管理的公开和透明。伴随着近些年来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政府的财政拨款也将逐渐减少,事业单位要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内部管理等方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以适应体制改革。
(二)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改革措施
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并非是一日之功,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改革过程中,难免遇到阻力和困难,有关人员要积极面对,敢于创新。本文总结了几点有关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措施,希望给有关人员带来启发。
1、不断完善财务核算体系。事业单位在推行权责发生制之后,需要重新设定相关的会计科目、会计报表,并对事业单位现有的资产进行计算和确认,为推行权责发生制提供基础和前提。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财务处理方式。民办学校、公立医院、科研机构等自收自支模式的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行中已经实现企业化管理,同政府之间基本上不存在拨款情况,这类事业单位可以实行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公立大学、普通文艺团队等采用差额补助模式的事业单位,应该选择改良的权责发生制。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相关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在使用期间考虑固定资产的折旧,并准确核算折旧成本。事业单位会计部门要准确完整记录单位现有的固定资产,准确评估单位的负债情况。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一方面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一方面也易于上级部门和监察部门的监督。 2、改革会计报表。为了适应事业单位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现有的财务报表也应该不断改革。财务报表的改革要以权责发生制为中心,有效整合会计信息。改革后,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可增加“在建工程”项目,取消收支类项目;增设“收益分配表”,用来记录事业单位的净收益分配情况或亏损弥补方式;增设“资金流量表”,用于记录事业单位在一定时间的资金流向情况。
3、完善监督考核体系。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的事业单位会计只有财务会计而没有管理会计,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伴随着近年来事业单位预算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考核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进行有力的监督和评价,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意义
第一,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有用性。权责发生制以权利或责任的形成为标准,能够准确反映资金的收付情况,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提高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
第二,提高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水平。权责发生制能够清楚的反映当期的会计信息,为会计单位的成本核算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第三,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透明度,接受上级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不断对工作进行改革。
三、结语
实践证明,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是事业单位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不可逆战的强大趋势。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是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事业单位的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并非是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广大事业单位应该树立改革的信念和决心,在改革中摸索先进,不断推进中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作者单位:吉林省审计厅)
参考文献:
[1]王玮.对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问题的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2]唐振达,杨清源.对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问题的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2).
[3]胡慧.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文献综述[J].中国商界,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