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彰显。本文在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多媒体教学的相关问题,旨在为多媒体教学的实际应用提出有益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认知规律;信息呈现;信息加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2-108-02
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着媒体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改变,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多媒体技术渗入教学领域,改变着人们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为了达到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
一、多媒体教学概述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恰当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多媒体手段应用于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知识,提升教学效果。其实,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古已有之,在教学发展的历程中,教师不断尝试,通过文本、图片、声音等方式进行教学。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媒体也在不断改进和增多,丰富了教学形式。如20世纪80年代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录像机进入了课堂,90年代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更丰富了教学媒体的形式,并确立了其在教学媒体中的综合使用地位。现在我们所说的多媒体教学多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
多媒体教学以教学为主体,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手段,以有效传授知识为目的,通过技术手段使教学形式更为生动,教学内容更为多彩,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有效性对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当代教育心理学家理查德·梅耶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大量可靠的实证经验基础上创设了多媒体学习理论的科学体系,该体系以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为核心,在对学习者进行多媒体学习时的认知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媒体学习认知模型。梅耶认为人是通过两个独立的通道对学习材料进行加工,但每个通道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材料的容量都是有限的,且需要学习者进行主动加工才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并由此形成了容量有限、双通道、主动加工这三个心理学假设。
梅耶同时强调,在进行多媒体信息设计时应考虑学习者大脑运行机制,这种有依据的、考虑学习者心理认知方式的设计会更容易引发有意义的学习。
(一)双通道假设。该假设认为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组成了人的信息加工系统,分别进行材料信息的视觉表征和听觉表征,两个通道彼此独立,工作时又相互支持。信息通过其中一个通道进入人的信息系统,学习者可以通过本通道进行信息加工,也可以将其转换另外一种表征方式在另一通道中进行加工。
(二)容量有限假设。人学习有三个基本的认知过程,即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将所选材料与已有知识整合。但是,人在单位时间内的认知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单位教学时间内所提供的信息超过了学习者的记忆容量,则多余的信息毫无用处,甚至会损害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过程。
(三)主动加工假设。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需要学习者进行主动积极的认知加工,将所获材料与已有知识进行连结,形成对材料的理解,建立新的心理表征。
图 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系统
在梅耶的多媒体认知模型中(图1),提出三种类型的主动信息加工。当多媒体信息出现词语或图像时通过感觉记忆选择相应通道进行听觉表征或视觉表征;工作记忆阶段,主动的认知加工将不同信息以主动的方式建立各种联系,完成信息的加工及短时贮存;在完成语言及图像模型建构以后,信息在长时记忆中与已有知识进行加工整合,最后存储在长时记忆。也就是说,只有学习者进行主动的认知加工,有意义学习才会发生。
三、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存在问题
(一)盲目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手段的使用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知识,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手段的使用要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适时使用。目前在高校的日常教学中,过多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忽视教师引导作用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教师认为,多媒体就是万能的,所以不再对授课进行更多思考。例如,有的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当板书,课件写什么就放什么,不做实时调整,不注意与学生互动过程中信息内容的实时变化;有的教师全程依赖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播放,将课堂变成了影院,教师由知识讲授者变成了“电影播放师”。这样盲目地在课堂上“滥用”多媒体手段,不仅弱化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过量堆积多媒体信息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支持教学,使之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多媒体手段的运用除合时合理外,还应“酌量”。换言之,多媒体信息应在恰当的教学节点呈现,且要适度呈现,不要过量堆积。
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实际应用中,常有教师认为尽可能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信息才能达到烘托教学效果的目的。诚然,多样化的信息展示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但是过量的信息堆积则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例如,有的教师为了使自己的多媒体课件看起来内容更丰富、更动人,便使用过多花哨的颜色,添加过量的动画及声光效果。笔者就曾遇到过这样的实际案例,某位英语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自己的课件上添加了极多的与教学内容无关的gif动画进行点缀。这样的设计确实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更多的学生关注的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忽视了教师真正想要传达的教学内容,造成学生学习的阻碍。这位教师的反馈也证实了这一点,虽然费时费力费尽心思制作多媒体课件,但学生却反映出现视觉疲劳,对于重点的教学内容不能集中精力关注,学习及教学的效果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受到拖累。 事实证明,过多媒体信息的堆积容易造成学生的认知负荷,使学生的学习偏离重点,给教学造成负面影响。
(三)信息呈现不符合认知规律
人的学习只有在符合认知规律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完成,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同样也需要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如在进行多媒体信息展示时应合理利用人的思维活动规律。常有教师认为多媒体信息的多样化呈现能刺激学习者感官,提高学习效率,因材在呈现信息时大量的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反之,有的教师看到某种信息呈现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便经常、反复的采取同一种单一的呈现模式,造成学习者的感官认知疲劳,降低了学习效率;此外,还有教师认为多媒体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进行信息呈现时对学习者迅速地进行大量的信息“填灌”,信息的呈现速度过快,导致学习者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知识的深度加工,影响了学习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的原则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原则
目前,课堂教学是大部分高校的主要教学形式。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运用多媒体手段更合理成为人们探讨的热点。
1、教师主导,恰当使用多媒体手段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负责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尽量保证获取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因此,多媒体手段应在恰当的时间使用。如可以在呈现板书时进行展示,这样能够将教师的板书时间节省下来进行更多的讲授;在讲解机械运作原理时可以进行动画展示等。对于某些不需要多媒体手段辅助就能很好表达的内容,则不必使用多媒体。
2、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多媒体技术是新兴的技术成果,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惊喜和学习体验。但这并不意味新技术、新方法一定比传统的方式方法好用,每种方法都是各有所长的。如传统的板书随意性更强,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时常会出现意料外的“灵光乍现”,此时使用板书进行调整或记录更合适,板书内容也可以根据思路随时调整,灵活便捷;通过言语和静态图片无法清楚解释的原理,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呈现,运用多媒体声情并茂的表达、深入浅出的演示,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
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工具,可以自然、逼真的展示多彩的试听世界,还可以对客观事物进行模拟抽象,将复杂的事物进行简单化呈现,丰富了课程内容的展现形式,更好地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在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时,应注意结合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1、符合认知规律
梅耶认为在人的认知规律中,学习由词语和画面组成的信息呈现材料比学习只有词语呈现材料的效果好,多重感官刺激获得的感知要比单一感官刺激所获得的感知效果好。
因此,在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人的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将信息进行多重表征。如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在展示词汇或句式的同时展示相应的词汇解释或句式应用场景的图像,再配以标准的朗读发音,这样形声兼顾的多重表征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有利于其保持长久的工作记忆。在进行多媒体学习材料呈现时,要注意所呈现的语音或图像材料要与所授教学内容相关,才能引发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2、重点突出
根据梅耶的容量有限假设,人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超出的信息即多余信息不会被加工,容易造成学习者的认知过载,影响学习效果,有时甚至会对学习造成损害。有研究证实学生学习有动画和解说组成的多媒体信息呈现比学习有动画和屏幕文本组成的多媒体信息呈现的学习效果更好。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动画和屏幕文本都属于非言语系统,都需要通过非言语通道进行加工,该通道同时加工和处理两份信息,造成资源负荷;而解说即言语信息被言语系统获取,在言语通道单独进行加工,效率更高。
因此在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适度的进行信息呈现,展现内容与形式不要贪多,更不要过量堆积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装饰性材料。在设计时尽量去除无关材料或特效,兼顾两个信息通道的加工容量,做到多媒体呈现形式搭配合理、教学重点突出。
3、时空邻近
梅耶的多媒体认知理论总结出了时间接近和空间接近的原则。时间接近原则指出对应的语词与画面同时呈现比继时呈现的学习效果更好;空间接近原则指出书页或屏幕上对应的语词与画面邻近呈现比隔开呈现能使学生学得更好。
由此可知,相互关联的材料同时呈现会比分开呈现所获得的效果更好,所以在设计多媒体课件前应先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将相关内容尽量在同一屏显示;同一屏或同一页面上的素材也尽量做到内容邻近。此外,如有对相同画面内容进行解释的音频也要同时播放,做到声画同步,以保证信息的系统性呈现,避免由于分别呈现、相继呈现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影响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建中,曾娜,郑旭东.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2):15-24.
[2杨立华.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07):134-137.
[3]郑旭东,吴博靖.多媒体学习的科学体系及其历史地位——兼谈教育技术学走向“循证科学”之关键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40-48.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认知规律;信息呈现;信息加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2-108-02
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着媒体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改变,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多媒体技术渗入教学领域,改变着人们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为了达到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
一、多媒体教学概述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恰当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多媒体手段应用于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知识,提升教学效果。其实,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古已有之,在教学发展的历程中,教师不断尝试,通过文本、图片、声音等方式进行教学。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媒体也在不断改进和增多,丰富了教学形式。如20世纪80年代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录像机进入了课堂,90年代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更丰富了教学媒体的形式,并确立了其在教学媒体中的综合使用地位。现在我们所说的多媒体教学多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
多媒体教学以教学为主体,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手段,以有效传授知识为目的,通过技术手段使教学形式更为生动,教学内容更为多彩,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有效性对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当代教育心理学家理查德·梅耶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大量可靠的实证经验基础上创设了多媒体学习理论的科学体系,该体系以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为核心,在对学习者进行多媒体学习时的认知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媒体学习认知模型。梅耶认为人是通过两个独立的通道对学习材料进行加工,但每个通道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材料的容量都是有限的,且需要学习者进行主动加工才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并由此形成了容量有限、双通道、主动加工这三个心理学假设。
梅耶同时强调,在进行多媒体信息设计时应考虑学习者大脑运行机制,这种有依据的、考虑学习者心理认知方式的设计会更容易引发有意义的学习。
(一)双通道假设。该假设认为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组成了人的信息加工系统,分别进行材料信息的视觉表征和听觉表征,两个通道彼此独立,工作时又相互支持。信息通过其中一个通道进入人的信息系统,学习者可以通过本通道进行信息加工,也可以将其转换另外一种表征方式在另一通道中进行加工。
(二)容量有限假设。人学习有三个基本的认知过程,即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将所选材料与已有知识整合。但是,人在单位时间内的认知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单位教学时间内所提供的信息超过了学习者的记忆容量,则多余的信息毫无用处,甚至会损害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过程。
(三)主动加工假设。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需要学习者进行主动积极的认知加工,将所获材料与已有知识进行连结,形成对材料的理解,建立新的心理表征。
图 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系统
在梅耶的多媒体认知模型中(图1),提出三种类型的主动信息加工。当多媒体信息出现词语或图像时通过感觉记忆选择相应通道进行听觉表征或视觉表征;工作记忆阶段,主动的认知加工将不同信息以主动的方式建立各种联系,完成信息的加工及短时贮存;在完成语言及图像模型建构以后,信息在长时记忆中与已有知识进行加工整合,最后存储在长时记忆。也就是说,只有学习者进行主动的认知加工,有意义学习才会发生。
三、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存在问题
(一)盲目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手段的使用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知识,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手段的使用要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适时使用。目前在高校的日常教学中,过多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忽视教师引导作用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教师认为,多媒体就是万能的,所以不再对授课进行更多思考。例如,有的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当板书,课件写什么就放什么,不做实时调整,不注意与学生互动过程中信息内容的实时变化;有的教师全程依赖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播放,将课堂变成了影院,教师由知识讲授者变成了“电影播放师”。这样盲目地在课堂上“滥用”多媒体手段,不仅弱化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过量堆积多媒体信息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支持教学,使之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多媒体手段的运用除合时合理外,还应“酌量”。换言之,多媒体信息应在恰当的教学节点呈现,且要适度呈现,不要过量堆积。
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实际应用中,常有教师认为尽可能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信息才能达到烘托教学效果的目的。诚然,多样化的信息展示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但是过量的信息堆积则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例如,有的教师为了使自己的多媒体课件看起来内容更丰富、更动人,便使用过多花哨的颜色,添加过量的动画及声光效果。笔者就曾遇到过这样的实际案例,某位英语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自己的课件上添加了极多的与教学内容无关的gif动画进行点缀。这样的设计确实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更多的学生关注的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忽视了教师真正想要传达的教学内容,造成学生学习的阻碍。这位教师的反馈也证实了这一点,虽然费时费力费尽心思制作多媒体课件,但学生却反映出现视觉疲劳,对于重点的教学内容不能集中精力关注,学习及教学的效果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受到拖累。 事实证明,过多媒体信息的堆积容易造成学生的认知负荷,使学生的学习偏离重点,给教学造成负面影响。
(三)信息呈现不符合认知规律
人的学习只有在符合认知规律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完成,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同样也需要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如在进行多媒体信息展示时应合理利用人的思维活动规律。常有教师认为多媒体信息的多样化呈现能刺激学习者感官,提高学习效率,因材在呈现信息时大量的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反之,有的教师看到某种信息呈现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便经常、反复的采取同一种单一的呈现模式,造成学习者的感官认知疲劳,降低了学习效率;此外,还有教师认为多媒体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进行信息呈现时对学习者迅速地进行大量的信息“填灌”,信息的呈现速度过快,导致学习者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知识的深度加工,影响了学习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的原则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原则
目前,课堂教学是大部分高校的主要教学形式。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运用多媒体手段更合理成为人们探讨的热点。
1、教师主导,恰当使用多媒体手段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负责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尽量保证获取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因此,多媒体手段应在恰当的时间使用。如可以在呈现板书时进行展示,这样能够将教师的板书时间节省下来进行更多的讲授;在讲解机械运作原理时可以进行动画展示等。对于某些不需要多媒体手段辅助就能很好表达的内容,则不必使用多媒体。
2、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多媒体技术是新兴的技术成果,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惊喜和学习体验。但这并不意味新技术、新方法一定比传统的方式方法好用,每种方法都是各有所长的。如传统的板书随意性更强,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时常会出现意料外的“灵光乍现”,此时使用板书进行调整或记录更合适,板书内容也可以根据思路随时调整,灵活便捷;通过言语和静态图片无法清楚解释的原理,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呈现,运用多媒体声情并茂的表达、深入浅出的演示,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
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工具,可以自然、逼真的展示多彩的试听世界,还可以对客观事物进行模拟抽象,将复杂的事物进行简单化呈现,丰富了课程内容的展现形式,更好地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在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时,应注意结合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1、符合认知规律
梅耶认为在人的认知规律中,学习由词语和画面组成的信息呈现材料比学习只有词语呈现材料的效果好,多重感官刺激获得的感知要比单一感官刺激所获得的感知效果好。
因此,在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人的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将信息进行多重表征。如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在展示词汇或句式的同时展示相应的词汇解释或句式应用场景的图像,再配以标准的朗读发音,这样形声兼顾的多重表征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有利于其保持长久的工作记忆。在进行多媒体学习材料呈现时,要注意所呈现的语音或图像材料要与所授教学内容相关,才能引发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2、重点突出
根据梅耶的容量有限假设,人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超出的信息即多余信息不会被加工,容易造成学习者的认知过载,影响学习效果,有时甚至会对学习造成损害。有研究证实学生学习有动画和解说组成的多媒体信息呈现比学习有动画和屏幕文本组成的多媒体信息呈现的学习效果更好。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动画和屏幕文本都属于非言语系统,都需要通过非言语通道进行加工,该通道同时加工和处理两份信息,造成资源负荷;而解说即言语信息被言语系统获取,在言语通道单独进行加工,效率更高。
因此在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适度的进行信息呈现,展现内容与形式不要贪多,更不要过量堆积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装饰性材料。在设计时尽量去除无关材料或特效,兼顾两个信息通道的加工容量,做到多媒体呈现形式搭配合理、教学重点突出。
3、时空邻近
梅耶的多媒体认知理论总结出了时间接近和空间接近的原则。时间接近原则指出对应的语词与画面同时呈现比继时呈现的学习效果更好;空间接近原则指出书页或屏幕上对应的语词与画面邻近呈现比隔开呈现能使学生学得更好。
由此可知,相互关联的材料同时呈现会比分开呈现所获得的效果更好,所以在设计多媒体课件前应先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将相关内容尽量在同一屏显示;同一屏或同一页面上的素材也尽量做到内容邻近。此外,如有对相同画面内容进行解释的音频也要同时播放,做到声画同步,以保证信息的系统性呈现,避免由于分别呈现、相继呈现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影响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建中,曾娜,郑旭东.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2):15-24.
[2杨立华.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07):134-137.
[3]郑旭东,吴博靖.多媒体学习的科学体系及其历史地位——兼谈教育技术学走向“循证科学”之关键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40-48.